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心脏手术不同术式的插管特点及体外循环管理经验
1
作者 黄佳鑫 葛振伟 +5 位作者 李建朝 葛畅 姚东风 钱晓亮 杨雷一 程兆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9期3461-3465,共5页
目的 总结在微创心脏手术(MICS)中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插管特点及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完成的MICS。总结人口学特征和手术病种;依据手术切口部位或插管方式进行分类汇总,... 目的 总结在微创心脏手术(MICS)中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插管特点及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完成的MICS。总结人口学特征和手术病种;依据手术切口部位或插管方式进行分类汇总,阐述不同MICS术式的麻醉、手术和CPB管理特点;总结CPB的围手术期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19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10例(56.4%),年龄12~83(45.73±15.11)岁,手术病种包括先天性心脏病(64例)、瓣膜手术(109例)、大血管手术(5例)、心脏肿瘤(17例)。外科切口部位包括右前外侧2~4肋间、胸骨中段“J”形切口及胸骨上段小切口。插管方式分为:股动脉和股静脉(FAV),股动脉、股静脉和右侧颈内静脉(FAV-RJV),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FAV-SVC),股动脉和右房(FA-RA)。所有病例均完成手术,CPB转流时间70~227(119.24±48.52)min,心脏停跳时间32~195(75.30±30.11)min,超滤量700~3 300(1 350.73±362.43)mL。36例(18.5%)患者围手术期未使用红细胞。所有手术均在心脏停跳下进行,其中89例(46.8%)自动复跳,112例(58.9%)安置临时起搏器,术后机械通气时间5~12(6.52±1.43)h,胸腔引流量30~570(174.72±36.91)mL,ICU停留时间8~55(15.13±6.74)h。11例(5.6%)由于手术矫正不满意经历二次CPB,2例(1.0%)因插管困难转为正中开胸,2例(1.0%)术后出现插管并发症接受骨筋膜室切开减压,4例(2.1%)因引流量多接受胸腔镜下二次开胸止血,无住院死亡。结论 在MICS中,应根据拟行手术方式、患者血管情况选择插管型号和方式,灌注医生应提前制定灌注预案,根据外科医生习惯制定不同的灌注策略,良好的沟通和多学科有效协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插管特点
下载PDF
离心泵在体外循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孟凡伟 李建朝 +7 位作者 钱晓亮 谢周良 赵子牛 葛振伟 姚东风 任培军 杨雷一 程兆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4期4417-4420,共4页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评估滚压泵与离心泵对体外循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瓣膜病手术中入选体外循环手术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离心泵组和滚压泵组。两组仅有体外循环主...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评估滚压泵与离心泵对体外循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瓣膜病手术中入选体外循环手术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离心泵组和滚压泵组。两组仅有体外循环主泵不同。在全身麻醉后、体外循环结束鱼精蛋白中和30 min后抽颈内静脉血,做血栓弹力图,包括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血凝块形成速率α角,血凝块最大强度(MA),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同时观察两组术后用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呼吸机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结果ACT、K值、α角、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呼吸机时间、ICU停留时间、冷沉淀用量、血浆用量、24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异常TEG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滚压泵组术后异常TEG 9例,发生率为60.00%;纤维蛋白原功能低下7例,发生率为46.67%;凝血因子缺乏6例,发生率为40.00%。结论与滚压泵比较,离心泵可以降低体外循环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能跟离心泵减少了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激活有关;但是对于患者术后用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呼吸机时间、ICU停留时间,离心泵并没有显示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血栓弹力图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