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1
作者 田竟 张杨 +1 位作者 张敬如 张红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413-1414,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05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05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抢救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特殊检查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缩短医护人员的急救反应时间,提升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严重创伤性休克 抢救成功率 并发症 急救反应时间
下载PDF
放松训练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理防御机制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敏 李广玲 张扬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理防御机制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干...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理防御机制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增加放松训练。观察2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前及检查后30 min生命体征变化、心理防御机制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检查前及检查后30 min呼吸、心率及收缩压、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松训练能够稳定电子支气管镜住院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缓解患者心理应激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松训练 电子支气管镜 生命体征 心理防御
下载PDF
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张杨 张晓菊 +3 位作者 张敬如 李敏 席芳 张红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5期2654-2656,2677,共4页
目的探讨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6月该院收治的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新冠肺炎常规性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6月该院收治的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新冠肺炎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行三色预警分级护理,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出院率、患者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而轻症转重症率、心肌炎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乏力、发热、干咳、咽痛、胸闷、腹泻、食欲缺乏等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色预警分级护理能有效减轻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预防轻症患者转重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预警分级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2期1812-1816,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1—12月选取老年哮喘患者94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1—12月选取老年哮喘患者94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实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自我效能、哮喘症状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自我管理效能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包括避免诱发因素、发作症状识别及处理、病情监控、按时就诊、遵医嘱服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mMRC评分、AC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6MWT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可减轻哮喘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从而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 老年哮喘 不良情绪 自我管理效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式呼吸训练对原发气管良性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杨 田竟 +5 位作者 张敬如 李敏 鲁钰莹 李广玲 张红梅 尚茜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对呼吸内镜介入治疗原发气管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呼吸内镜介入治疗原发气管肿瘤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及对照组(n=39),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性护理,...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对呼吸内镜介入治疗原发气管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呼吸内镜介入治疗原发气管肿瘤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及对照组(n=39),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治疗前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治疗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评分(SAS)、抑郁自评评分(SDS)低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能有效减轻呼吸内镜介入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呼吸训练 呼吸内镜 介入治疗 气管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