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普乐康治疗HIV/AIDS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田中伟 宋向凤 +5 位作者 冯捷 马慧群 刘超 曹毓琳 周心芳 曹文毓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观测中药复方普乐康口服液治疗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普乐康口服液临床治疗不同疾病期的AIDS患者共12例,观察服药前后患者AIDS机会性感染及其多种并发症的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HIV-... 目的:观测中药复方普乐康口服液治疗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普乐康口服液临床治疗不同疾病期的AIDS患者共12例,观察服药前后患者AIDS机会性感染及其多种并发症的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HIV-RNA变化值。结果:患者12例(早期4例,中期5例,晚期2例,临终期1例)服用普乐康口服液3个月后能全面改善AIDS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率平均为44.7%,显效率28.0%,总有效率91.6%。服药3 个月、6个月后,CD4+平均增加值分别为173.92.179.58 cells/μl;HIV载量平均下降值为65.27 cp/ml,129.16 cp/ml,其中有两例HIV载量检测不出(早期、中期各1例),并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普乐康口服液治疗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期HIV/AIDS感染者,能明显降低机会性感染及其并发症,能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HIV载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载量 CD4 CD8 中药
下载PDF
普乐康对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慧群 田中伟 +4 位作者 冯捷 宋向凤 曹毓琳 周心芳 曹二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8-609,613,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普乐康对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普乐康治疗前后 ,采用PHA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 ,观测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 ,并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 2和IFN γ浓度的变化 ;用LDH释放法测定NK和LAK细胞的杀伤活... 目的 探讨中药普乐康对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普乐康治疗前后 ,采用PHA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 ,观测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 ,并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 2和IFN γ浓度的变化 ;用LDH释放法测定NK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用药后HIV/AIDS患者血液的淋巴细胞对PHA诱导的增殖能力、血清IL 2和IFN γ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均 <0 .0 5 ) ;NK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亦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5 )。结论 普乐康可以改善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状态 ,有助于患者机体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细胞免疫 NK细胞 LAK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Γ
下载PDF
王松龄运用化浊醒神法治疗发作性睡病经验
3
作者 王炫懿 王伟民 +1 位作者 朱小党 丁瑞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4期526-528,共3页
王松龄教授认为,发作性睡病以痰浊瘀窍、脾肾阳虚为核心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主要以脾肾阳虚为本,湿、浊、痰、瘀阻滞脑络为标,其中浊邪贯穿病程始终,使本病具有阴邪内盛的特点。故以化浊醒神、补脾温肾为基本治法,二者兼顾,并以调和阴... 王松龄教授认为,发作性睡病以痰浊瘀窍、脾肾阳虚为核心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主要以脾肾阳虚为本,湿、浊、痰、瘀阻滞脑络为标,其中浊邪贯穿病程始终,使本病具有阴邪内盛的特点。故以化浊醒神、补脾温肾为基本治法,二者兼顾,并以调和阴阳为本,以平为期,才能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化浊醒神 补脾温肾 王松龄 名医经验 医案
原文传递
58例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班亚磊 梁金旺 李梦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6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特点,以提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8例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引起的主要药物,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治方法和救治转归。结果①流行病学特点:男/女=7.4... 目的探讨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特点,以提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8例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引起的主要药物,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治方法和救治转归。结果①流行病学特点:男/女=7.4/1;30-40岁者30例(占51.72%),41-50岁者12例(占20.69%);②量效关系: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摄入乙醇量的相关系数R=0.493,P=0.000。⑥引起反应的药物:头孢哌酮25例(43.10%)、头孢哌酮舒巴坦14例(24.14%)、头孢唑啉7例(12.07%)、头孢曲松6例(10.35%)、其他6例(10.34%)。④临床症状以胸闷、心悸、气短、皮肤潮红、结膜充血、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⑤救治与转归:经积极对症处理,41例痊愈,16例好转,1例院内死亡。结论双硫仑样反应以中青年男性多发,病情轻重不一,严重程度与摄入乙醇量密切相关,头孢类是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最常见药物,积极抢救治疗效果良好。加强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公众的相关知识宣教,可从源头上阻断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样反应 乙醇 流行病学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