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腹胃大部切除术与腹腔镜穿孔缝合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胃蛋白酶与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岳俊学 陈香涛 李兴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胃大部切除术与腹腔镜穿孔缝合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胃蛋白酶与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2018-06间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和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缝合组(41例)行腹腔镜穿孔缝... 目的探讨经腹胃大部切除术与腹腔镜穿孔缝合术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胃蛋白酶与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2018-06间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和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缝合组(41例)行腹腔镜穿孔缝合术,切除组(32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前、术后1周胃蛋白酶(PGⅠ、PGⅡ)水平、胃肠激素(VIP、GAS)水平。结果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切除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切除组,术后1周的PGⅠ、PGⅡ、VIP、GAS水平高于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胃大部切除术比较,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穿孔缝合术,创伤小、对胃肠功能影响小,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穿孔 腹腔镜穿孔缝合术 经腹胃大部切除术 胃肠激素
下载PDF
急性昏迷患者的病因及急救护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芳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4期138-139,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急诊昏迷患者的接诊后病因分诊及紧急抢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85例急诊昏迷患者临床资料、接诊分诊情况、紧急处理措施及诊断治疗预后的情况。结果总病死率29%,急诊病死率13%,急诊1h内病死率7%,分诊正确率91%。结论急... 目的分析总结急诊昏迷患者的接诊后病因分诊及紧急抢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85例急诊昏迷患者临床资料、接诊分诊情况、紧急处理措施及诊断治疗预后的情况。结果总病死率29%,急诊病死率13%,急诊1h内病死率7%,分诊正确率91%。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病死率高,护理人员正确的接诊分诊及第一时间的及时有效处理,可有效降低昏迷患者病死率或伤残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昏迷 病因 急救护理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岳俊学 吴建峰 李兴兰 《临床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两组患者复苏... 目的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后1 h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心肌钙蛋白(cTnI)值,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输液情况、并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情况、病死率。结果复苏后1 h,两组患者NO、ET、cTnI均较复苏前降低(P均<0.05),其中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PT、APTT、TT较复苏前延长(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PT、APTT、TT更长(P均<0.05);观察组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总发生率、输液量、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减少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液体输入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避免进一步的心肌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创伤失血性休克 输液量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镇静、镇痛对呼吸循环以及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段明涛 《海峡药学》 2019年第5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镇静、镇痛对呼吸循环以及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的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ICU治疗,机械通气,在镇...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镇静、镇痛对呼吸循环以及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的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ICU治疗,机械通气,在镇静镇痛方面,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镇静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镇静、镇痛可改善呼吸循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节省治疗成本,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呼吸衰竭 咪达唑仑 舒芬太尼 呼吸循环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托拉塞米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外周血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建峰 岳俊学 +1 位作者 陈香涛 崔丙忠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3-124,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心功能及外周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AHF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托拉塞米联合参附注...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心功能及外周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AHF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托拉塞米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托拉塞米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72 h两组患者后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外周血NT-pro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CO、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T-proBNP、hs-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AHF,有助于心功能恢复、降低外周血NT-proBNP水平,对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急性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 外周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原文传递
中药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香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4期238-240,共3页
许多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因中药成分复杂,其抗肿瘤机理也表现在多个方面。本文将对抗肿瘤中药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繁殖、调节免疫系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影响物质代谢抑制肿瘤生长方面进行简单归纳、总结。
关键词 中药 抗肿瘤 免疫系统 细胞凋亡 物质代谢
下载PDF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影响
7
作者 董海花 王霆 吴建峰 《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究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用于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5-羟色胺(5-HT)和神经递质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选取96例症属肝郁脾虚者纳入... 目的探究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用于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5-羟色胺(5-HT)和神经递质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选取96例症属肝郁脾虚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展开前瞻性研究,各48例,96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实施治疗,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联用舒肝解郁胶囊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HT水平、神经递质功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浓度均上升,且观察组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功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舒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提升血浆5-HT水平及神经递质功率,降低抑郁焦虑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损伤快速康复,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解郁胶囊 艾司西酞普兰 脑梗死后抑郁症 5-羟色胺 神经递质功率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5
8
作者 董海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12期65-67,共3页
目的:评估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研究... 目的:评估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心功能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SV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QT离散度、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可快速纠正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衰 快速心律失常 胺碘酮 心功能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急诊中毒洗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晓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0期65-65,62,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中毒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共纳入口服中毒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30例,抢救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0例,抢救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中毒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共纳入口服中毒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30例,抢救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0例,抢救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洗胃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急诊中毒洗胃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急诊中毒 洗胃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8期108-108,110,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急诊科门诊部收治的急诊患者共100例。以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为50例,且经统计学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急诊科门诊部收治的急诊患者共100例。以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为50例,且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及时接受相应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指标上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患者 安全管理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平衡及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董海花 岳俊学 吴建锋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25-327,332,共4页
目的:总结早期肠内营养(EEN)干预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平衡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10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肠内营养(EN)干预方案分为EEN组(n=39)和晚期肠内营养(DEN)组(n=43),... 目的:总结早期肠内营养(EEN)干预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平衡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10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肠内营养(EN)干预方案分为EEN组(n=39)和晚期肠内营养(DEN)组(n=43),EEN组于入院24 h内予以EN,DEN组于入院48 h后予以EN,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营养指标、免疫平衡指标、炎性因子变化和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入住ICU时间、干预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贯序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结果:干预7 d后,相较于DEN组,EEN组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水平更高,Treg/Th17、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APACHEⅡ、SOFA评分更低(P<0.05);EEN组代谢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DEN组、EEN组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DEN组(P<0.05)。结论:EN干预可有效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免疫平衡,而EEN的效果更甚,可能对疾病恢复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肠内营养 免疫平衡 预后
下载PDF
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岳俊学 吴建锋 李兴兰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确诊为吸入性肺炎急诊的82例老年患者,采用NRS2002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分营养良好组39例和营养不良组43例;采用PSI评分对患者感染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分Ⅰ... 目的分析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确诊为吸入性肺炎急诊的82例老年患者,采用NRS2002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分营养良好组39例和营养不良组43例;采用PSI评分对患者感染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分Ⅰ-Ⅱ级组31例和Ⅲ-Ⅳ级组51例。所有患者均治疗30d,观察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治疗30 d后,营养良好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以及△MVV水平均优于营养不良组(P<0.05);Ⅰ-Ⅱ级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以及△MVV水平均优于Ⅲ-Ⅳ级组(P<0.05)。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营养状况良好、感染严重程度轻,有利于患者短期预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营养状况 感染严重程度 短期预后
下载PDF
个性化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晓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6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危重护理计划单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急诊科的危重患者共10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各为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按照个性化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上的条目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个性化危重护理计划单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急诊科的危重患者共10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各为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按照个性化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上的条目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的护理计划单上的护理条目对患者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调查结果提示,不论是在基础处理还是专科护理上,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个性化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在急诊重症监护并发症中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危重患者 护理计划单 急诊重症监护 效果
下载PDF
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急诊自毒中毒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差异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7期104-104,100,共2页
目的:比较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急诊自毒中毒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自毒中毒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表分为对照组33例与研究组33例,分别实施自毒中毒患者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 目的:比较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急诊自毒中毒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自毒中毒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表分为对照组33例与研究组33例,分别实施自毒中毒患者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87.88%,护理差错发生率为3.0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67%,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5.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均未见再次自毒中毒事件发生。结论:在急诊自毒中毒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获得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急诊自毒中毒 护理效果
下载PDF
重度安眠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美芬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建峰 岳俊学 李兴兰 《临床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重度安眠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美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重度安眠药中毒患者52例,依据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加纳美芬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26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苏情况(30 min促... 目的研究重度安眠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美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重度安眠药中毒患者52例,依据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加纳美芬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26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苏情况(30 min促醒率、1 h促醒率)、生理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pH值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0 min促醒率、1 h促醒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PaCO2、pH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PaO2、MAP、心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重度安眠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美芬,可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美芬 安眠药 重度中毒
原文传递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晓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及应用胰岛素治疗时护理。结果 26例患者经过上述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有效...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及应用胰岛素治疗时护理。结果 26例患者经过上述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 护理
下载PDF
顽固性肾绞痛行急诊输尿管镜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国林 行艳青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7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对急诊顽固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行急诊输尿管镜治疗的顽固性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患者中92例显效,36例有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对急诊顽固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行急诊输尿管镜治疗的顽固性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患者中92例显效,36例有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顽固性肾绞痛患者行输尿管镜手术治疗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肾绞痛 输尿管镜 疗效
原文传递
穴位敷贴辅助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8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苗玉新 薛利凤 +2 位作者 张智明 张静 王真 《光明中医》 2016年第7期973-974,共2页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辅助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联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记录两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情况,将所...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辅助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联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记录两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情况,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2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3.53%,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年随访中研究组复发率仅为17.65%,对照组复发率高达47.06%,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及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后可显著提高其疗效,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穴位敷贴 核酪注射液 穴位注射
下载PDF
急诊科应用心跳骤停抢救流程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建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262-263,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心跳骤停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按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实施抢救,对照组按照常规抢救方法进行抢救,分析比较两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呼吸心跳停止时... 目的分析探讨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心跳骤停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按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实施抢救,对照组按照常规抢救方法进行抢救,分析比较两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呼吸心跳停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抢救参与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抢救成功率为30例(88.24%),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23例(67.65%),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化了抢救程序,规范了抢救措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心跳骤停 抢救流程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读《金匮要略》胸痹篇辨治冠心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香涛 张有为 《河北中医》 2011年第9期1327-1328,共2页
胸痹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相当。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明确提出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用药,其对于胸痹心... 胸痹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相当。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明确提出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用药,其对于胸痹心痛的治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后世医家所认可,对现代冠心病的治疗仍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胸痹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