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每组30例,于术前、术后24 h,通过凝固法对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每组30例,于术前、术后24 h,通过凝固法对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同时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与术前相比[(12.78±0.64)s VS(12.64±0.70)s],术后24 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11.41±0.62)s VS(11.63±0.7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3 VS t=47.12,P<0.05)。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两组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3 VS t=47.12,P<0.05);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两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4 VS t=46.42,P<0.05);术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1 VS t=46.50,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手术更可能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增加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风险,应在围手术期积极进行预防。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每组30例,于术前、术后24 h,通过凝固法对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同时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与术前相比[(12.78±0.64)s VS(12.64±0.70)s],术后24 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11.41±0.62)s VS(11.63±0.7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3 VS t=47.12,P<0.05)。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两组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3 VS t=47.12,P<0.05);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两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4 VS t=46.42,P<0.05);术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1 VS t=46.50,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手术更可能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增加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风险,应在围手术期积极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