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旭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7期90-91,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02-2014-06收治10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发病3d后施以晚期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发病3d内手术施行早期介入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02-2014-06收治10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发病3d后施以晚期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发病3d内手术施行早期介入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半年对患者行DSA检查,观察组患者完全栓塞率为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中,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完全栓塞率高且并发症少,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栓塞治疗
早期介入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肺栓塞介入治疗临床分析及护理20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喜平
赵淑彩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7期323-324,共2页
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肺栓塞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诊疗护理过程,以求临床护理人员对肺栓塞患者有高度的认识,协助医师及时对其做出诊断、治疗、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现就采用介入治疗技术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做...
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肺栓塞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诊疗护理过程,以求临床护理人员对肺栓塞患者有高度的认识,协助医师及时对其做出诊断、治疗、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现就采用介入治疗技术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做以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
3
作者
曹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2021-01—2023-06收治的76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溶栓与...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2021-01—2023-06收治的76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溶栓与抗凝治疗,观察组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侧下肢周径差,统计肺栓塞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肺栓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溶栓和抗凝疗法比较,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DVT患者,在缩小大腿、小腿周径差、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治疗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溶栓
抗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射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张永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345-2346,共2页
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应用CT引导下PEI联合TACE治疗的中晚期巨块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第1次TACE+PEI治疗结束后1~3个月行CT及...
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应用CT引导下PEI联合TACE治疗的中晚期巨块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第1次TACE+PEI治疗结束后1~3个月行CT及实验室检查。随访半年~1年。结果 24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2.5%(15/24),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20/24)和58.3%(14/24)。结论 PEI联合TACE是一种较好的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癌的方法,是TACE疗效不佳者的理想选择,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硬化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
被引量:
4
5
作者
张旭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8期40-41,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针对其术后并发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结果 420例行PCI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其中包括7例血管迷...
目的分析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针对其术后并发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结果 420例行PCI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其中包括7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形成,9例尿潴留,1例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 PCI治疗患者术后存在较多并发症,尤其是血管性并发症,影响患者手术效果,甚至是手术失败。因此必须要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
并发症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肱动脉入路行下肢动脉造影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永红
李晓利
张旭升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5期1857-1858,共2页
目的:总结经肱动脉入路经皮穿刺行下肢动脉造影的临床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在局麻下经皮穿刺肱动脉成功后行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造影术。结果:60例患者经肱动脉穿刺及插管技术成功率1...
目的:总结经肱动脉入路经皮穿刺行下肢动脉造影的临床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在局麻下经皮穿刺肱动脉成功后行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造影术。结果:60例患者经肱动脉穿刺及插管技术成功率100%。其中左侧肱动脉入路42例,右侧18例。有4例出现穿刺处皮下血肿,2例出现神经轻度损伤,并发症发生率10%(6/60),未出现手部缺血坏死、神经功能障碍及异位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肱动脉行下肢动脉造影操作安全可行,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对大多数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可作为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动脉
下肢动脉造影
穿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巨大肝血管瘤的肝动脉造影表现与栓塞治疗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永红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8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巨大肝血管瘤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并采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肝动脉造影染色均呈特征性“...
目的探讨巨大肝血管瘤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并采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肝动脉造影染色均呈特征性“树上挂果”和“早出晚归”征象;栓塞治疗后6个月12例患者肝血管瘤体积缩小60%以上,3例在30%~60%之间。术后反应较轻,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肝血管瘤
硬化栓塞
原文传递
CT导引下颅内血肿的双针穿刺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旭升
焦继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究CT导引下颅内血肿的双针穿刺术治疗分析。方法对照组行CT导引下单针穿刺术,观察组行CT导引双针穿刺术,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存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存活率及存活患者术后一周血肿清除率比较无显著,χ2值分别为...
目的探究CT导引下颅内血肿的双针穿刺术治疗分析。方法对照组行CT导引下单针穿刺术,观察组行CT导引双针穿刺术,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存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存活率及存活患者术后一周血肿清除率比较无显著,χ2值分别为0.39和0.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11.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05;但术后6个月,观察组存活患者ADL分级恢复良好率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5。结论CT导引下颅内血肿的双针穿刺术可有效清除血肿,进而有效保护脑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导引
颅内血肿
双针穿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15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刘诗义
赵淑彩
+1 位作者
张旭升
乔来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283-284,共2页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15例。其中 ,查出动脉瘤 15个 :颈内 -后交通动脉瘤 7个 ,前交通动脉瘤 8个 ,没有出现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以及...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15例。其中 ,查出动脉瘤 15个 :颈内 -后交通动脉瘤 7个 ,前交通动脉瘤 8个 ,没有出现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以及颈内动脉分叉动脉瘤。 15个动脉瘤均为囊状无梭形动脉瘤。均应用可脱性弹簧圈填塞治疗 ,最少的病人填塞 2个圈 ,最多填 4个圈。结果 :15例病人全部成功 ,存活率10 0 % ,随访 1 5~ 2年 ,无再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结论 :在基层医院 ,选择恰当时机 ,患者全身状态允许以及造影显示位置合适、形态为囊性的动脉瘤填塞治疗安全可行 ,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脱性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填塞治疗
栓塞
病人
基层医院
颈内动脉
结论
时机
目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旭升
机构
河南
巩义市
人民
医院
介入
科
出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7期90-91,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02-2014-06收治10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发病3d后施以晚期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发病3d内手术施行早期介入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半年对患者行DSA检查,观察组患者完全栓塞率为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中,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完全栓塞率高且并发症少,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栓塞治疗
早期介入
临床疗效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肺栓塞介入治疗临床分析及护理20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喜平
赵淑彩
机构
河南
巩义市
人民
医院
介入
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7期323-324,共2页
文摘
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肺栓塞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诊疗护理过程,以求临床护理人员对肺栓塞患者有高度的认识,协助医师及时对其做出诊断、治疗、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现就采用介入治疗技术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做以下分析.
关键词
肺栓塞
介入治疗
护理
分类号
R441.7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
3
作者
曹涛
机构
河南
巩义市
人民
医院
介入
与血管外
科
出处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55-15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2021-01—2023-06收治的76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溶栓与抗凝治疗,观察组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侧下肢周径差,统计肺栓塞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肺栓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溶栓和抗凝疗法比较,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DVT患者,在缩小大腿、小腿周径差、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治疗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溶栓
抗凝
分类号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射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张永红
机构
河南
省
巩义市
人民
医院
介入
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345-2346,共2页
文摘
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应用CT引导下PEI联合TACE治疗的中晚期巨块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第1次TACE+PEI治疗结束后1~3个月行CT及实验室检查。随访半年~1年。结果 24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2.5%(15/24),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20/24)和58.3%(14/24)。结论 PEI联合TACE是一种较好的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癌的方法,是TACE疗效不佳者的理想选择,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硬化疗法
Keywords
Liver neoplasms; Embolization,therapeutic; Sclerotherapy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
被引量:
4
5
作者
张旭升
机构
河南
省
巩义市
人民
医院
介入
科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8期40-41,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针对其术后并发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结果 420例行PCI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其中包括7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形成,9例尿潴留,1例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 PCI治疗患者术后存在较多并发症,尤其是血管性并发症,影响患者手术效果,甚至是手术失败。因此必须要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
并发症
防治措施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肱动脉入路行下肢动脉造影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永红
李晓利
张旭升
机构
河南
省
巩义市
人民
医院
介入
科
出处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5期1857-1858,共2页
文摘
目的:总结经肱动脉入路经皮穿刺行下肢动脉造影的临床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在局麻下经皮穿刺肱动脉成功后行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造影术。结果:60例患者经肱动脉穿刺及插管技术成功率100%。其中左侧肱动脉入路42例,右侧18例。有4例出现穿刺处皮下血肿,2例出现神经轻度损伤,并发症发生率10%(6/60),未出现手部缺血坏死、神经功能障碍及异位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肱动脉行下肢动脉造影操作安全可行,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对大多数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可作为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肱动脉
下肢动脉造影
穿刺
分类号
R816.2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大肝血管瘤的肝动脉造影表现与栓塞治疗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永红
机构
河南
省
巩义市
人民
医院
介入
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8期124-12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巨大肝血管瘤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并采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肝动脉造影染色均呈特征性“树上挂果”和“早出晚归”征象;栓塞治疗后6个月12例患者肝血管瘤体积缩小60%以上,3例在30%~60%之间。术后反应较轻,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肝血管瘤
硬化栓塞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CT导引下颅内血肿的双针穿刺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旭升
焦继峰
机构
河南
省
巩义市
人民
医院
介入
放射
科
河南
省
巩义市
人民
医院
神经内
科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3期350-35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究CT导引下颅内血肿的双针穿刺术治疗分析。方法对照组行CT导引下单针穿刺术,观察组行CT导引双针穿刺术,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存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存活率及存活患者术后一周血肿清除率比较无显著,χ2值分别为0.39和0.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11.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05;但术后6个月,观察组存活患者ADL分级恢复良好率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5。结论CT导引下颅内血肿的双针穿刺术可有效清除血肿,进而有效保护脑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CT导引
颅内血肿
双针穿刺术
分类号
R614.4 [医药卫生—麻醉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15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刘诗义
赵淑彩
张旭升
乔来军
机构
河南
省
巩义市
人民
医院
介入
治疗中心
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283-284,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15例。其中 ,查出动脉瘤 15个 :颈内 -后交通动脉瘤 7个 ,前交通动脉瘤 8个 ,没有出现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以及颈内动脉分叉动脉瘤。 15个动脉瘤均为囊状无梭形动脉瘤。均应用可脱性弹簧圈填塞治疗 ,最少的病人填塞 2个圈 ,最多填 4个圈。结果 :15例病人全部成功 ,存活率10 0 % ,随访 1 5~ 2年 ,无再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结论 :在基层医院 ,选择恰当时机 ,患者全身状态允许以及造影显示位置合适、形态为囊性的动脉瘤填塞治疗安全可行 ,效果良好。
关键词
可脱性弹簧圈
颅内动脉瘤
填塞治疗
栓塞
病人
基层医院
颈内动脉
结论
时机
目的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73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张旭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肺栓塞介入治疗临床分析及护理20例
王喜平
赵淑彩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
曹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射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张永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
张旭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经肱动脉入路行下肢动脉造影60例临床分析
张永红
李晓利
张旭升
《中国民康医学》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巨大肝血管瘤的肝动脉造影表现与栓塞治疗
张永红
《中国实用医刊》
2012
1
原文传递
8
CT导引下颅内血肿的双针穿刺术治疗分析
张旭升
焦继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15例临床分析
刘诗义
赵淑彩
张旭升
乔来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