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早期滤过泡形态与远期眼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星 贾超 +13 位作者 冯梅艳 孟海林 范肃洁 谢丽莲 孙兰萍 刘洛茹 解聪 彭忆 唐炘 梁远波 翟刚 蒋幼芹 叶天才 王宁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8-90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结膜滤过泡形态与眼压的相关性。方法多中心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176例(176只眼)40岁以上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单纯小梁切除术88例(88只眼)或小梁切除联合可拆除缝线术88... 目的探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结膜滤过泡形态与眼压的相关性。方法多中心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176例(176只眼)40岁以上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单纯小梁切除术88例(88只眼)或小梁切除联合可拆除缝线术88例(88只眼)。术后3个月,按照Indianablebappearancegradingscale滤过泡分级系统,对患者术后滤过泡形态进行分级,应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术后滤过泡形态与眼压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结果150例(85.7%)患者完成18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后18个月平均眼压(15.6±5.4)mmHg(1mmHg=0.133kPa),其中10只眼的眼压≥21mlnHg,5只眼在用药后眼压〈21mmHg,其余135只眼的眼压〈21mmHg。142只眼记录了术后3个月滤过泡形态:扁平无隆起(Hn级)3只眼,低度隆起(H1级)45只眼,中度隆起(H:级)90只眼,高度隆起(H_{级)4只眼;滤过泡未血管化66只眼,滤过泡血管化76只眼。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有微囊结构滤过泡者的眼压较无微囊结构滤过泡者的眼压低2.77mmHg(β=-2.77,95%CI:-0.46--5.08);滤过泡未血管化者的眼压较滤过泡血管化者的眼压低2.07mmHg(β=-2.07,95%CI,-0.15~-3.98);患者年龄每增加10岁,术后眼压降低1.2mmHg(β=-1.20,95%CI:-0.00--2.40);患者年龄、滤过泡微血管化及微囊结构滤过泡的存在与术后18个月的眼压有相关性(P〈0.05)。结论患者术后早期滤过泡形态对预测远期眼压水平具有一定意义,患者术后滤过泡形态、滤过泡血管化程度及年龄是影响远期眼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小梁切除术 眼内压
原文传递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B超临床诊断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建萍 王道宏 杨炳建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6年第1期31-32,共2页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B超临床诊断陈建萍,王道宏,杨炳建(1乌兰察布盟医院2河南安阳眼科医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1医院)眼球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可引起低眼压、浅前房、视乳头视网膜水肿及渗出等一系列变化。因受解剖等因素的影...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B超临床诊断陈建萍,王道宏,杨炳建(1乌兰察布盟医院2河南安阳眼科医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1医院)眼球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可引起低眼压、浅前房、视乳头视网膜水肿及渗出等一系列变化。因受解剖等因素的影响,早期诊断率低,而误诊率很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脱离 外伤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世红 张宏亮 +3 位作者 崔巍 王素芹 王子振 贾玉瑞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8年第20期22-23,共2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老年人糖尿病的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为糖尿病患者的51.3%;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应用血脂康治疗老年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2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观察了其对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老年人糖尿病的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为糖尿病患者的51.3%;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应用血脂康治疗老年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2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观察了其对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52例(101只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脂康 血小板功能 临床观察 治疗糖尿病 老年人糖尿病 河南安阳 单纯型 克分子数 增殖型
原文传递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佩丽 韩宝红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3期2152-2152,F0003,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104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后,定期观察视力,进行眼底及荧光素眼底... 目的分析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104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后,定期观察视力,进行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记录眼底新生血管、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等情况,观察1~12个月。结果光凝后,显效48眼(46.15%),有效41眼(39.42%),总有效率达85.57%,无效15眼(14.42%)。1~12个月后发生黄斑水肿者5眼,玻璃体积血6眼,经相应治疗后痊愈,无患者出现视网膜剥脱或青光眼。结论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减少视力的丧失机会,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光凝
下载PDF
氩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7例
5
作者 王佩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8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氩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氩离子激光治疗DR患者87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视力和FFA情况变化。结果采用氩离子激光治疗DR103眼,治疗后视力提高39眼(37.9%),视力无改变52眼(50.5%),视力下降12眼(11.6%),总有效... 目的探讨氩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氩离子激光治疗DR患者87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视力和FFA情况变化。结果采用氩离子激光治疗DR103眼,治疗后视力提高39眼(37.9%),视力无改变52眼(50.5%),视力下降12眼(11.6%),总有效率88.4%;视网膜水肿、出血、微动脉瘤全部吸收,FFA示原有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全部消退29眼(28.2%),部分消退63眼(61.2%),未见改变11眼(10.6%),总有效率89.4%。结论氩离子激光局部或全视网膜光凝术,能保存患者的视力,延缓DR的进一步发展,是治疗DR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 激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病案 雀目 内障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志兰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3-894,共2页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临床中的应用 眼科 活血化瘀药物 抗菌消炎作用 免疫细胞活性 病变组织 扩张血管 缺氧状态 血液循环
下载PDF
眼睑皮瓣转移修复良性睑缘肿物切除所致睑缘缺损72例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屠永芳 金书红 王道宏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总结睑缘肿物切除后应用眼睑皮瓣转移法修复睑缘缺损的体会。方法共对72例睑缘肿物切除后应用眼睑皮瓣转移法修复睑缘缺损,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获I期愈合,眼睑局部转位皮瓣全部成活,眼睑形态良好,睑缘位... 目的总结睑缘肿物切除后应用眼睑皮瓣转移法修复睑缘缺损的体会。方法共对72例睑缘肿物切除后应用眼睑皮瓣转移法修复睑缘缺损,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获I期愈合,眼睑局部转位皮瓣全部成活,眼睑形态良好,睑缘位置正常,眼睑功能正常。访1个月~4 a,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应用眼睑皮瓣转移法修复睑缘缺损,可有效恢复睑缘及眼睑的结构和形态,修复睫毛中断缺失对外观造成的影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皮瓣 修复 睑缘缺损
下载PDF
挫伤性屈光不正的眼超声生物学检测 被引量:6
8
作者 常莉 任德敏 +1 位作者 董玉忠 王炳亮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256-257,共2页
对112例挫伤性屈光不正患者进行了眼超声生物学检测,结果提示,挫伤性近视患者眼球解剖结构存在两大变化,即晶体前移和厚度增加.超声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在伤后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并对挫伤性屈光不正的发生机制... 对112例挫伤性屈光不正患者进行了眼超声生物学检测,结果提示,挫伤性近视患者眼球解剖结构存在两大变化,即晶体前移和厚度增加.超声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在伤后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并对挫伤性屈光不正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挫伤 屈光不正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现代变量选择方法在青少年近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海豹 李仕明 +8 位作者 刘洛如 申立勇 张三国 李偲圆 李翯 康梦田 孙芸芸 孟博 张庆昭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8-734,共7页
通过分析一组医学数据挖掘出影响青少年近视的关键因素,建立青少年近视患病概率预测模型.数据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青少年眼睛的医学测量数据,二是由生活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采用几种现代统计学方法,并利用ROC曲线得到较优... 通过分析一组医学数据挖掘出影响青少年近视的关键因素,建立青少年近视患病概率预测模型.数据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青少年眼睛的医学测量数据,二是由生活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采用几种现代统计学方法,并利用ROC曲线得到较优的患病概率模型.结果表明,性别、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工作日睡眠时间、不戴眼镜远视力、远距离调节反应等因素对青少年近视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由此建立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选择 LOGISTIC回归 Lasso MCP ROC曲线
下载PDF
通络明目汤治疗视神经萎缩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自兰 《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 1998年第4期201-202,共2页
视神经萎缩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在各种不同疾病、不同原因的影响下视神经纤维的变性改变及由变性所引起的视神经传导障碍(1)。主要临床表现是视力减退、视野改变、色觉障碍、眼底视乳头的颜色苍白或灰白等变化。我们从1989... 视神经萎缩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在各种不同疾病、不同原因的影响下视神经纤维的变性改变及由变性所引起的视神经传导障碍(1)。主要临床表现是视力减退、视野改变、色觉障碍、眼底视乳头的颜色苍白或灰白等变化。我们从1989~1996年,共收治视神经萎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明目汤 中医药疗法 视神经萎缩
下载PDF
近视人群相关眼部参数测量值的性别差异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比较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近视相关参数的性别差异。方法屈光手术前近视患者93例(185眼),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曲率、角膜直径、中央前房深度、中央角膜厚度,分析不同性别间的测量值差异,进行临床比较。结果男女角膜... 目的比较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近视相关参数的性别差异。方法屈光手术前近视患者93例(185眼),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曲率、角膜直径、中央前房深度、中央角膜厚度,分析不同性别间的测量值差异,进行临床比较。结果男女角膜曲率测量结果分别为:(43.42±1.33)D(、44.25±1.40)D,角膜直径测量结果为:(12.13±0.44)mm(、11.84±0.46)mm,中央前房深度测量结果为:(3.81±0.21)mm(、3.70±0.20)mm,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结果为(538.43±28.04)μm(、538.11±30.34)μm。统计分析表明,角膜曲率、角膜直径、中央前房深度男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角膜曲率值<女性,角膜较女性扁平,角膜直径、中央前房深度则>女性。角膜中央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女间一些眼部参数存在生理差异,临床工作中应该给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曲率 角膜直径 前房深度 角膜厚度
下载PDF
前部玻璃体切割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拥军 李松涛 霍永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前部玻璃体切割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间因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行药物和YAG激光治疗无效的20例(20只眼)患者,在安阳市眼科医院接受前部玻璃体... 目的观察前部玻璃体切割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间因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行药物和YAG激光治疗无效的20例(20只眼)患者,在安阳市眼科医院接受前部玻璃体切割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1 a,观察记录20例患者手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视网膜、脉络膜状态等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20例(20只眼)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分别为(0.58±0.25)、(15.26±2.97)mm Hg、(3.28±0.42)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6只眼出现睫状体脱离,3只眼出现睫状体脱离合并脉络膜渗出性脱离。给予地塞米松针5 mg球旁注射,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 L静滴,术后2周内9例患者睫状体及脉络膜脱离消失。结论前部玻璃体切割+后囊切开+房角分离术可有效解除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的睫状环阻滞、房水流出道阻塞,促进患者前房形成和房水流出,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青光眼 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房角分离术
下载PDF
大枣饮合桑白皮汤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4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世红 琚怀民 +1 位作者 朱洪勇 贾玉瑞 《四川中医》 1997年第5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卡他性 结膜炎 季节性 大枣饮 桑白皮汤 方剂
下载PDF
眼表鳞状细胞癌9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炳亮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0-511,共2页
目的探讨眼表鳞状细胞癌高发病率的原因及发病年龄趋势。方法对在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工作期间的2000年4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235例眼表肿物患者,手术切除后所有标本均行眼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97例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结果97例患者... 目的探讨眼表鳞状细胞癌高发病率的原因及发病年龄趋势。方法对在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工作期间的2000年4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235例眼表肿物患者,手术切除后所有标本均行眼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97例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结果97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67例,男女之比约为1:2.2;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33.9岁。其中年龄在20~40岁之间者73例,占75.2%;病灶起源于球结膜者73例,占75.2%,起源于角膜缘者15例,占15.5%,病变累及眼球者7例,占7.2%,扩散至眼眶者2例,占2%;另有1例继发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结论在当地眼表鳞状细胞癌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球结膜起源比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眼表肿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原文传递
Schlemm管引流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新奇 孟海林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Schlemm管引流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可行性和疗效评价。方法对23例(23眼)因眼外伤房角后退继发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Schlemm管引流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矫正视力、前房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滤... 目的探讨Schlemm管引流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可行性和疗效评价。方法对23例(23眼)因眼外伤房角后退继发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Schlemm管引流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矫正视力、前房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滤过泡的形态等。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46±9.16)月。结果术后1 d、1周、1月、3月、6月、12月平均眼压分别为(8.7±3.19)mmHg、(9.14±4.62)mmHg、(13.62±3.10)mmHg、(13.77±4.11)mmHg、(14.55±6.02)mmHg、(15.98±5.12)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31.73±8.66)mmHg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6.41±4.25)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47,P=0.000)。术后21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成功率91.30%。15眼(65.22%)形成功能性滤过泡,6只眼(26.09%)为非功能滤过泡,但眼压正常范围内。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早期前房出血。结论Schlemm管引流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LEMM管 小梁切除术 眼外伤
下载PDF
睫状体光凝治疗挫伤性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切除术后青光眼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保松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11期844-846,共3页
目的探讨睫状体光凝治疗挫伤性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切除术后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3例(13眼)因眼挫伤致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后高眼压,经各种降眼压药物治疗无缓解的情况下,采用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后缓解。... 目的探讨睫状体光凝治疗挫伤性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切除术后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3例(13眼)因眼挫伤致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后高眼压,经各种降眼压药物治疗无缓解的情况下,采用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后缓解。结果经一次睫状体光凝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8例(61.54%);经一次治疗后,眼压在26—31mmHg,联合降眼压药物后控制正常者5例。结论睫状体光凝治疗挫伤性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切除术后青光眼能有效控制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睫状体光凝 挫伤性晶状体脱位 青光眼
原文传递
圆锥角膜检影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献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5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检影的影像特征,评价检影对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意义和价值,为早期诊断圆锥角膜提供客观依据。对角膜屈光术前病人进行严格筛选,提高手术的预测性,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确诊为圆锥角膜30例(60只眼)患者的检影...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检影的影像特征,评价检影对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意义和价值,为早期诊断圆锥角膜提供客观依据。对角膜屈光术前病人进行严格筛选,提高手术的预测性,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确诊为圆锥角膜30例(60只眼)患者的检影表现、裂隙灯显微镜表现、角膜地形图,中央角膜厚度和临床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复性近视散光(非圆锥角膜)患者30例(60只眼)进行同样的检查,比较2组之间检影表现、裂隙灯显微镜表现、角膜地形图的差异。结果 30例(60眼)早期圆锥角膜患者中,裂隙灯检查异常(F氏环,Vogit线和M氏征)18眼(30%),裂隙灯检查无异常42眼(70%)。异常18眼中15(83.3%)眼加镜片中和前为冲突状旋涡式,加镜片中和后影动中间为逆动,周围暗影,再周围环形亮区、顺动,中间逆动影不能中和;3(16.7%)眼表现为影动慢、暗,中间为圆形暗影,周边顺动,不能完全中和。裂隙灯检查无异常的42眼中,影动为剪刀状(剪刀中心为暗影)者18眼(42.9%),涡轮状者18眼(42.9%),完全中和者6眼(14.2%)。60眼中,影动为剪刀状者18眼(30%),涡轮状者33眼(55%),完全中和者6眼(10%),其他3眼(5%)。角膜曲率<48D的23例,48D~52D的5例,>52D的7例。角膜散光1D~3D的8例,3D~5D的24例,>5D的3例。复性近视散光(非圆锥角膜)患者30例(60只眼)中,冲突状漩涡式(涡轮状)0例,剪刀影2例4眼(6.7%),其余均完全中和。与正常组比较,早期圆锥角膜的检影影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圆锥角膜检影表现特殊,与角膜地形图结合可有效提高检出率,为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及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影 圆锥角膜 角膜地形图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霍永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眼患者8例15眼,术后随访分别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及前房情况,UBM观察人工晶体位置。结果 15眼均顺利完...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眼患者8例15眼,术后随访分别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及前房情况,UBM观察人工晶体位置。结果 15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好矫正视力。术后眼压及人工晶体位置正常,术后1周内有2眼出现人工晶体表面少量色索。随访1年,视力稳定,未出现晶体混浊及眼压升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视力恢复迅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预测性好,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下载PDF
前房穿刺术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新奇 孟海林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评价前房穿刺术(ACP)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急性发作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53只眼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急性发作患者非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4例26只眼和药物组24例27只眼,观察治疗后... 目的评价前房穿刺术(ACP)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急性发作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53只眼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急性发作患者非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4例26只眼和药物组24例27只眼,观察治疗后眼压下降情况及眼压下降至21 mm Hg(1 mm Hg=0.133 kPa)所用时间和用药种数、房角开放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0.5、1、2、4、8、12 h眼压分别为:治疗组(10.4±3.8)mm Hg、(11.3±4.1)mm Hg、(11.9±3.6)mm Hg、(16.5±4.6)mm Hg、(17.2±3.3)mm Hg、(16.9±4.4)mm Hg。药物组(40.7±4.4)mm Hg、(36.3±4.8)mm Hg、(25.4±4.8)mm Hg、(18.7±6.6)mm Hg、(20.2±2.9)mm Hg、(17.3±4.1)mm Hg。治疗后0.5、1、2 h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392,17.539,8.573。P<0.01)。眼压下降至21 mm Hg所用时间:治疗组30 min内全部降至21 mm Hg以下,药物组为1~12 h,平均6.73 h,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5,P<0.05)。眼压下降至21 mm Hg用药种数:治疗组平均(1.15±0.50)种,药物组(3.87±0.33)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81,P<0.05)。房角开放范围>180°治疗组为88.46%,药物组74.0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513,P<0.05)。主要并发症有前房内炎症反应和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无眼内感染和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药物降低AACG急性发作时眼压所用时间长。ACP联合LPI治疗迅速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可作为首选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穿刺术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飞秒激光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刚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飞秒激光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80眼)接受超声乳化联合飞秒激光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并发症的预防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成...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飞秒激光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80眼)接受超声乳化联合飞秒激光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并发症的预防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超声乳化时间为(32.81±9.31)s,术后7 d患者眼球中央角膜厚度(550.98±48.17)μm,角膜的散光度为(0.77±0.34)D。术后6个月视力水平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发生眼内感染、前房积血、人工晶体脱位等并发症。结论对采用超声乳化联合飞秒激光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飞秒激光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