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赟 吕玲 王艳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3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15-04—2016-02诊治的脑梗死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脑梗死程度、梗死面积与超敏...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15-04—2016-02诊治的脑梗死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脑梗死程度、梗死面积与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均高于中度脑梗死患者(均P<0.05),而中度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较轻度脑梗死患者高(均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均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P<0.05或0.01),而小面积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较腔隙性梗死患者高(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与梗死面积,与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可将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作为脑梗死临床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影响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艳玲 李秀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7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微创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秀海 王艳玲 +4 位作者 郭爱香 王九云 柳祥忠 张贇 郭予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激素水平T4、FT4、TSH在治疗前后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在治疗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FT3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显著(P<0.01),在治疗后T3、FT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保护性应激反应可引起T3和FT3下降,并且T3和FT3的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对于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监测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甲状腺激素 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下载PDF
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予东 王艳铃 张秀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5期288-289,共2页
癫痫是患者大脑内部的某神经元突然兴奋过程放电而造成的功能暂时性障碍。由于癫痫患者大多数在夜间发作,患者本身对发病的过程又无较大的印象,医生对发病过程的掌握通常来自患者家属或发病时在场的旁人,这种意义上的诊断不基于患者本... 癫痫是患者大脑内部的某神经元突然兴奋过程放电而造成的功能暂时性障碍。由于癫痫患者大多数在夜间发作,患者本身对发病的过程又无较大的印象,医生对发病过程的掌握通常来自患者家属或发病时在场的旁人,这种意义上的诊断不基于患者本身的病情不太可靠。本通过对中外癫痫治疗的案例比较,发现脑电图是可以对癫痫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因为在两种病因中原发性和继发性,患者的神经细胞都有因异常的兴奋造成的电位增高而造成的放电现象。脑电图对癫痫的治疗意义在于可以定性或者是定量的对癫痫进行一定的分析过程,脑电图的在治疗的重要作用逐渐在癫痫中不断的体现出来,可以对难以医治的癫痫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s100蛋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判断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予东 王艳玲 张秀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s100蛋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价值。方法 4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40例健康检查的中老年人群。对比两组血压、血糖、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s100蛋白浓度;研究组中死亡患者与未死...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s100蛋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价值。方法 4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40例健康检查的中老年人群。对比两组血压、血糖、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s100蛋白浓度;研究组中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s100蛋白浓度。结果研究组入院时、入院72 h、入院1周s100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s100蛋白水平以入院72 h表达最高(P<0.05)。研究组中死亡患者入院时、入院72 h、入院1周s100蛋白水平分别为(0.153±0.058)、(0.265±0.085)、(0.203±0.081)ng/ml低于未死亡患者的(0.178±0.063)、(0.316±0.099)、(0.268±0.074)ng/ml(P<0.05)。结论 s100蛋白随脑梗死的病情进展出现变化,可作为判断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实验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S100蛋白 急性期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秀海 王大明 +1 位作者 刘加春 王利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过滤伞保护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疗效、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临床经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 DSA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动脉狡窄患者24例,进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采用过滤伞装置,首先将过滤伞通过狭窄部位并释放,然后将所... 目的观察过滤伞保护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疗效、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临床经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 DSA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动脉狡窄患者24例,进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采用过滤伞装置,首先将过滤伞通过狭窄部位并释放,然后将所选择的自膨式支架(Wallstent或Smart)跨过狭窄部位释放支架,再将扩张球囊进行后扩张,观察手术期脑栓塞发生的情况,大体现察回收的过滤伞。结果 24例过滤伞放置及支架成形术均成功实施,回收的过滤伞中15个发现组织碎片,无手术死亡及症状性脑血栓栓塞并发症,临床回访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过滤伞的保护作用能提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但如何改进过滤伞或探索更为合理安全的保护措施,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6-氨基己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卫军 耿怀旺 李树林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 探讨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应用抗纤溶药物 6 氨基己酸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SAH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 40例 ,基础治疗均应用脱水剂、抗血管痉挛、止痛药物、抗感染和降血压等对症治疗 ,治疗组加用EACA 6g +5 %GS5 0 ... 目的 探讨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应用抗纤溶药物 6 氨基己酸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SAH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 40例 ,基础治疗均应用脱水剂、抗血管痉挛、止痛药物、抗感染和降血压等对症治疗 ,治疗组加用EACA 6g +5 %GS5 0 0ml静滴 ,1~ 2次 /d ,连用 1~ 2周 ,观察病情转归和预后。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治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 2 2 5 %和 2 2 % ,40 %和 45 % ,3 7 5 %和 3 5 %。结论 EACA用于治疗SAH其死亡率、治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但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而增加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6-氨基己酸 治疗 疗效观察 预后 诊断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