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媒介场阈中的新章回体红色经典小说
1
作者 程燕 孙先科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7-70,共4页
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率先推出“红色经典”丛书,为“红色经典”命名的权威性及内涵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新章回体小说即为红色经典的一种。新章回体小说经历了两次影视改编热潮,荧屏以独特的优势将观众粘着召唤;尔今,如何将“元宇宙... 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率先推出“红色经典”丛书,为“红色经典”命名的权威性及内涵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新章回体小说即为红色经典的一种。新章回体小说经历了两次影视改编热潮,荧屏以独特的优势将观众粘着召唤;尔今,如何将“元宇宙”与“新章回体小说”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概念进行桥接融合提出了可以落地的设想。在不同的媒介场阈中,新章回体小说以其鲜明的异质性成为独放的“这边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新章回体小说 纸媒 电视 元宇宙
下载PDF
复杂化的“世界”与“语文化”的文本--《应物兄》的诗学问题
2
作者 孙先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48,共19页
对长篇小说《应物兄》,无法从题材、故事、性格、历史等常规的分析范畴入手进行解读和阐释,因为作者在“写什么”的问题上,面对的是“跨时空”“跨种族”“跨文化”“拟像化”和“一元论”的“新现实”,这一“新现实”只有用“世界”(Un... 对长篇小说《应物兄》,无法从题材、故事、性格、历史等常规的分析范畴入手进行解读和阐释,因为作者在“写什么”的问题上,面对的是“跨时空”“跨种族”“跨文化”“拟像化”和“一元论”的“新现实”,这一“新现实”只有用“世界”(Universe)(宇宙、天地万物)来命名方显示其自足与圆满,面对“世界”的“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在认知、掌握这一“世界”时,作者以“三镜头”(俯瞰、单向聚焦和显微镜的探幽析微)的抓取方式和我/你/他分身术式叙述视角,以《论语》式文体随机性、空间化地“组织”起《应物兄》的结构框架。在附丽于叙事之上的“作者修辞”层面,《应物兄》娴熟地从《红楼梦》等经典文本借鉴了“真/假”修辞、人物隐喻以及“互文性”等手段,丰富了小说的意义空间。《应物兄》是以“语文化”的文本建构起与我们时代匹配的“巨型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物兄》 “语文化” 复杂化 文本 诗学
原文传递
“日常经验”的历史及其“还原”诗学——论田中禾小说的历史叙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先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1-204,共14页
田中禾从笔记小说集《落叶溪》开始,经长篇小说《匪首》《父亲与她们》《十七岁》,到近期的《模糊》,集中书写、勾画了一个类似"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文学地理学形象、一个重新语境化、谱系化了的现代农商社会:牌坊街。作者从... 田中禾从笔记小说集《落叶溪》开始,经长篇小说《匪首》《父亲与她们》《十七岁》,到近期的《模糊》,集中书写、勾画了一个类似"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文学地理学形象、一个重新语境化、谱系化了的现代农商社会:牌坊街。作者从边缘视角切入,以小商人及其后代知识分子为主体,以他们的"日常经验"为主要内容,写出了"大时代"当中"小人物"的悲喜歌哭。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乡谊、亲情、母爱的伦理价值构成了"日常经验"的主要内容,田中禾的历史叙事明显具有不同于"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的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中禾 历史叙事 日常经验 还原诗学
原文传递
许寿裳任职女子文理学院院长行事考——以北平《世界日报》的新闻报道为中心
4
作者 刘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2-74,共13页
1934年至1937年,许寿裳任职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文章通过梳理和综合分析北平《世界日报》“教育界”专栏的近80则新闻报道,还原出许寿裳任职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的部分史实,为这段时期的许寿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支撑。
关键词 许寿裳 女子文理学院 新闻报道 史实
下载PDF
自我与角色的消长——铁凝小说创作论 被引量:2
5
作者 沈红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8,共10页
铁凝小说中自我与角色的消长,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演变脉络。自我与角色的分离,既是铁凝成长的初始情境,也体现了女作家的性别自我与社会规范的本源性错位。此种消长,一方面表现了女作家的性别境遇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批判因子的丰富性与复杂... 铁凝小说中自我与角色的消长,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演变脉络。自我与角色的分离,既是铁凝成长的初始情境,也体现了女作家的性别自我与社会规范的本源性错位。此种消长,一方面表现了女作家的性别境遇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批判因子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女作家在对父权文学文化体制的抗拒与认同中所能达到的高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凝 自我 角色
原文传递
专题选修课建设: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创新的有效途径——兼述河南大学现代文学学科的专题课特色 被引量:1
6
作者 白春超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4-58,共5页
在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中,专题选修课是整合转化已有成果、培育生成新成果的富有活力的场域,是教学科研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重要平台,对学科创新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河南大学现代文学学科的专题课建设颇有特色,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关键词 专题课 现代文学 河南大学
下载PDF
《世界日报》关于冯至等人出国留学的五则报道
7
作者 刘涛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2,共6页
笔者在浏览北平《世界日报》时,发现了与冯至出国留学相关的五则报道。现照录如下并做简要分析,以期对冯至研究和现代留学教育研究有所补益。第一则报道见于1929年12月31日北平《世界日报》第5版"教育界",以《河北省教育厅昨... 笔者在浏览北平《世界日报》时,发现了与冯至出国留学相关的五则报道。现照录如下并做简要分析,以期对冯至研究和现代留学教育研究有所补益。第一则报道见于1929年12月31日北平《世界日报》第5版"教育界",以《河北省教育厅昨召开新留学生训话严智怡赵元任等演说》为题,报道了河北省教育厅为欧美留学生召开的一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教育厅 出国留学 《世界日报》 留学教育 欧美留学生 冯至 简要分析 赵元任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问题——郑敏访谈
8
作者 刘进才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88,共6页
时间:2006年1月9日地点:清华大学荷清苑小区郑敏先生寓所受访者:郑敏采访者:刘进才刘进才(以下简称刘):郑老师,我之所以对您进行这次访谈,是因为我现在从事的博士后研究课题与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关注的语言问题有密切关联。我曾经... 时间:2006年1月9日地点:清华大学荷清苑小区郑敏先生寓所受访者:郑敏采访者:刘进才刘进才(以下简称刘):郑老师,我之所以对您进行这次访谈,是因为我现在从事的博士后研究课题与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关注的语言问题有密切关联。我曾经拜读了您关于语言问题精深思考的一些文章,这次访谈主要围绕语言问题展开,这些问题也是我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刘福春老师安排的这一访谈给我提供了当面向您求教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访者 博士后研究 刘福春 现代汉语诗歌 郑敏 老师 访谈 受访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