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色列的高技术移民政策:演进、内容与效应 被引量:13
1
作者 艾仁贵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74,共25页
以色列的高技术移民政策起初是为了安置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90年代大批涌入的苏联犹太高技术移民而为。在此过程中,以色列政府设置多个人才安置计划。进入21世纪以来,以色列政府针对国内优秀人才外流的现象,实施了以色列卓越研究中心计... 以色列的高技术移民政策起初是为了安置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90年代大批涌入的苏联犹太高技术移民而为。在此过程中,以色列政府设置多个人才安置计划。进入21世纪以来,以色列政府针对国内优秀人才外流的现象,实施了以色列卓越研究中心计划、以色列国家引才计划、吉瓦希姆青年引才计划等。总体看,以色列已走出了一条以"移民吸收+技术研发"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强国之路,此举为以色列补充了重要的人才资本,并在以色列的经济起飞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下,高技术人才的流入成为助推以色列以来崛起为举世闻名的科技创新强国的关键支撑,其相关经验是后发国家实现创新发展目标的"他山之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发展 高技术移民 以色列 苏联犹太移民 海外以色列人才
原文传递
一个还是多个:认同极化与当代以色列的身份政治困境 被引量:8
2
作者 艾仁贵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80,共30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主导性的以色列身份之外,以色列社会形成了多个特征鲜明的次认同群体:极端正统派、俄裔移民、以色列阿拉伯人、外来边缘群体(外籍劳工和非法移民)等。以这些次认同群体为基础,出现了身份政治的极化,在犹太人与阿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主导性的以色列身份之外,以色列社会形成了多个特征鲜明的次认同群体:极端正统派、俄裔移民、以色列阿拉伯人、外来边缘群体(外籍劳工和非法移民)等。以这些次认同群体为基础,出现了身份政治的极化,在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宗教群体与世俗人士之间、新移民与老移民之间、左右翼之间形成了四大主要社会裂缝。认同极化彰显了困扰已久的民族、宗教、族群、意识形态等矛盾,极大地影响着以色列的政治稳定,导致当前以色列政坛分化为五大政党势力:右翼、中左翼、宗教阵营、阿拉伯人、俄裔移民。在此情况下,政治的弹性空间日益压缩,各个党派合作妥协的余地不断缩小,成为以色列政治僵局的深层次根源。从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不到一年之内以色列三度举行大选,在"新冠"疫情和各种内外压力下才结束了18个月的看守状态、组建联合政府,但各大政治力量之间的对立并未消除。从根本上看,以色列身份政治的核心悖论和持久困境是,在谋求单一犹太属性的理想和多元族群并存的现实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以色列 社会裂缝 认同极化 政治僵局
原文传递
港口犹太人贸易网络与犹太社会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倩红 艾仁贵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1-203,208,共24页
在近代早期世界的诸多港口城市,活跃着一批频繁开展跨地区交往的塞法尔迪犹太人及其后裔,这些港口犹太人参与到殖民扩张和跨大西洋贸易中,形成了连接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乃至太平洋的全球性贸易网络。港口犹太人由于其商业地位而赢... 在近代早期世界的诸多港口城市,活跃着一批频繁开展跨地区交往的塞法尔迪犹太人及其后裔,这些港口犹太人参与到殖民扩张和跨大西洋贸易中,形成了连接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乃至太平洋的全球性贸易网络。港口犹太人由于其商业地位而赢得了主体社会的认可,进而获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公民权利,该群体蕴含着现代商业社会的诸多特征:空前的流动性与亲族关系网络、"全球族"的跨文化群体属性、商业价值的主导地位、现代经营手段与信用工具的运用、对传统宗教权威的挑战、法律与社会地位的提升,等等。存在达三个世纪之久的港口犹太人及其贸易网络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推动了近代早期全球经济联系的扩展,而且促进了犹太社会的现代转型,代表着犹太社会内部孕育现代性的另一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人 贸易网络 商业社会 社会转型 现代性
原文传递
近代犹太史学范式演变研究
4
作者 刘山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1-40,共10页
19世纪受犹太文化危机和近代西方史学发展的影响,隐匿于历史长河的犹太史学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并成为近代西方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犹太史学作为近代西方史学新出现的一个分支,经文化史、宗教史、民族史和社团民族史等几种不同史... 19世纪受犹太文化危机和近代西方史学发展的影响,隐匿于历史长河的犹太史学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并成为近代西方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犹太史学作为近代西方史学新出现的一个分支,经文化史、宗教史、民族史和社团民族史等几种不同史学范式的发展后,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它既反映了近代西方史学发展,同时又形成了一些与主流学界不同的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近代犹太史学知识分子对犹太政治解放的诉求上,而犹太史学范式的演变又对德国犹太社会、德国学术以及后来犹太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史学 犹太科学运动 近代犹太史学 史学范式
下载PDF
以色列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其治理 被引量:6
5
作者 艾仁贵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66-89,共24页
网络安全威胁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受地缘政治与国际局势的影响,以色列成为遭受网络攻击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由于长期遭受网络攻击的威胁,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中较早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建立了一系列网络安全应对机制。20... 网络安全威胁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受地缘政治与国际局势的影响,以色列成为遭受网络攻击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由于长期遭受网络攻击的威胁,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中较早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建立了一系列网络安全应对机制。2010-2011年是以色列加强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的重要时间节点,以《2010国家网络倡议》和以色列政府第3611号决议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为代表,以色列政府将制定国家网络战略提上议事日程。在国家网络局的统筹规划下,通过政府机构、军情部门、学术界、产业界等之间的密切合作,以色列构建了一整套较为健全的网络安全维护机制,不仅有效治理了网络安全问题,而且通过与技术研发相结合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生态系统,蓬勃发展的网络安全产业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作为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的引领者之一,以色列在网络安全治理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具备一定的网络战实战能力,值得其他相关国家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网络安全治理 2010国家网络倡议 国家网络战略 网络技术研发
下载PDF
塑造“新人”:现代犹太民族构建的身体史 被引量:5
6
作者 艾仁贵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3-197,224,共26页
在19世纪末的欧洲思想界,犹太人通常被描绘为阴柔、虚弱、胆怯的女性化形象。对此,犹太民族主义者提出了“新型犹太人”构想,力图在民族复兴进程中革新犹太身体形象:一方面,通过转向健身运动、农业垦殖和军事斗争来恢复犹太人的劳动本... 在19世纪末的欧洲思想界,犹太人通常被描绘为阴柔、虚弱、胆怯的女性化形象。对此,犹太民族主义者提出了“新型犹太人”构想,力图在民族复兴进程中革新犹太身体形象:一方面,通过转向健身运动、农业垦殖和军事斗争来恢复犹太人的劳动本能和男性气概;另一方面,在象征层面将希伯来文化作为民族之根,把流散犹太人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构建为女性化的“他者”加以排斥。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阳刚、健壮、勇敢、土生土长的“萨布拉”成为理想的民族身体意象。“新人”塑造与民族国家构建交织在一起,成为犹太民族复兴运动的重要支撑。犹太“新人”不仅重塑了犹太身体形象,而且深刻影响了当代以色列的国民性格与精神气质,成为身体转型与政治转型互动的重要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 民族构建 身体史 希伯来 男性气概
原文传递
从文明遗产中寻求国家认同:考古发掘与中东民族国家构建
7
作者 艾仁贵 《西亚非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49,157,共29页
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揭开了中东地区考古发掘的序幕。此后,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组织庞大的考古工作队,对该地区的古代文明遗迹进行发掘,将大批珍贵文物带走并收藏在各自国家的博物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国家的... 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揭开了中东地区考古发掘的序幕。此后,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组织庞大的考古工作队,对该地区的古代文明遗迹进行发掘,将大批珍贵文物带走并收藏在各自国家的博物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国家的民族意识逐步觉醒,纷纷发起民族主义考古活动,开展自主考古发掘、培养本土考古人才、限制本国文物外运。在中东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关键时期,考古发掘发挥着借助古老的过去连结当下国家身份的手段。在考古发掘参与民族国家构建方面,埃及、伊拉克、以色列这3个具有丰厚文明遗产的中东国家尤为显著,古代文明遗产成为现代国家认同的“根基性想象”,从而折射出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返古主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民族国家构建 国家认同 考古发掘 文明遗产 返古主义
原文传递
从“事实”转向“法理”——《犹太民族国家法》与以色列国家属性的再界定 被引量:4
8
作者 艾仁贵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47,共16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色列最高法院发起“宪政革命”,正式确立了“犹太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双重属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属性问题再度引起以色列社会的关注。从2011年起,多个不同版本的基本法草案被提...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色列最高法院发起“宪政革命”,正式确立了“犹太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双重属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属性问题再度引起以色列社会的关注。从2011年起,多个不同版本的基本法草案被提交至以色列议会,要求确认以色列的犹太国家属性。经过长达7年的博弈,2018年7月19日,以色列议会以62票对55票通过《基本法:以色列——犹太人的民族国家》。该基本法出台后,在以色列国内外乃至国际社会引发了强烈反响,它表明以色列以多数主义统治为特征的族裔民族主义从含糊转向明确、从“事实”转向“法理”,代表着建国七十年以来以色列国家属性的再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民族国家法》 以色列国家属性 犹太与民主国家 “宪政革命”
原文传递
港口犹太人对近代早期跨大西洋贸易的参与 被引量:4
9
作者 艾仁贵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45,共14页
地理大发现后,以塞法尔迪人为主的港口犹太人通过广阔经济联系形成的贸易网络参与到新兴的大西洋经济体系之中,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6—18世纪,穿梭在各大殖民帝国之间的港口犹太人在国际贸易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其活跃范围包括欧洲... 地理大发现后,以塞法尔迪人为主的港口犹太人通过广阔经济联系形成的贸易网络参与到新兴的大西洋经济体系之中,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6—18世纪,穿梭在各大殖民帝国之间的港口犹太人在国际贸易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其活跃范围包括欧洲、地中海、美洲、西非乃至印度洋等地区,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交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主要从事与殖民地有关的贸易活动,尤其是奴隶、蔗糖、烟草、钻石贸易等。作为殖民扩张与海外贸易的中坚力量,港口犹太人通过对跨大西洋贸易的参与推动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反过来又为犹太民族获得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与经济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人 跨大西洋贸易 大西洋经济体系 跨文化交流全球化
原文传递
以色列对非洲非法移民的认知及管控 被引量:4
10
作者 艾仁贵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67,共26页
以色列境内来自非洲的大规模非法移民潮始于2005年。至2013年,超过6.4万名非洲移民经西奈半岛穿过埃及与以色列边界进入以色列,他们主要来自厄立特里亚和苏丹等国。这些非法移民被以色列当局视为“渗透者”,主要生活在特拉维夫南部地区... 以色列境内来自非洲的大规模非法移民潮始于2005年。至2013年,超过6.4万名非洲移民经西奈半岛穿过埃及与以色列边界进入以色列,他们主要来自厄立特里亚和苏丹等国。这些非法移民被以色列当局视为“渗透者”,主要生活在特拉维夫南部地区,给以色列政治、经济、安全和社会带来一些现实问题。近年来,以色列国内一些政界人士和民众出于对非洲非法移民“人口威胁”“安全威胁”和“经济威胁”的认知,对于非洲非法移民采取排斥态度,要求驱逐非洲移民,甚至多次爆发反对非洲移民的骚乱。对此,以色列政府采取否定非洲非法移民的难民身份、建造边界墙、立法限制和拘留、遣送离境等四方面举措,有效遏止了非法移民涌入以色列的势头。事实上,非法移民问题的解决,治标更要治本,国际社会需帮助非法移民来源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移民 以色列 非洲移民 "渗透者"边界墙 "4D"
原文传递
纳粹德国对犹太男性气质的污名化(1933—1939)
11
作者 张礼刚 张文艳 《史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6-194,219,共10页
纳粹以媒体宣传和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宣称犹太男性缺乏军人品行、具有资本家的剥削本质、犯有“种族污染”罪行等,对犹太人的男性气质和人格尊严进行了有目的的污名化。这进一步导致犹太人在德国社会各个领域被进一步边缘化,德国犹太人... 纳粹以媒体宣传和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宣称犹太男性缺乏军人品行、具有资本家的剥削本质、犯有“种族污染”罪行等,对犹太人的男性气质和人格尊严进行了有目的的污名化。这进一步导致犹太人在德国社会各个领域被进一步边缘化,德国犹太人融入主流社会的梦想被打碎。在纳粹世界观中,男性代表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力量,犹太人对于德意志民族的威胁主要来自男性。将犹太男性树立为攻击目标,是纳粹种族主义和男权思想的综合体现,并成为反犹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来的种族灭绝打下了基础。虽然纳粹暂时达到了其目的,但他们践踏了人类的良知和正义,最终遭到了历史的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粹德国 犹太男性 男性气质 种族政治
原文传递
“六日战争”对美国犹太人族群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礼刚 宋瑞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78,共8页
20世纪60年代,"大屠杀"话语的传播引发了美国犹太人对族群命运的担忧。在"六日战争"前,面对阿拉伯国家的反犹宣传及其对以色列的重重围困,美国犹太人担心"再次大屠杀"会发生,从而促使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 20世纪60年代,"大屠杀"话语的传播引发了美国犹太人对族群命运的担忧。在"六日战争"前,面对阿拉伯国家的反犹宣传及其对以色列的重重围困,美国犹太人担心"再次大屠杀"会发生,从而促使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生存产生深度忧虑。美国犹太社团逐渐把维护以色列的特殊利益和争取美国社会对以色列的同情与支持,作为游说活动的主要目标。美国犹太游说组织通过舆论引导、公开呼吁、经济动员等方式积极进行游说。"六日战争"后,美国与以色列之间的特殊关系迅速发展。美国犹太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显著提升,并自觉地将以色列与自身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在归属意愿、宗教情感、对以色列的文化兴趣、青年群体族群意识等层面表达对以色列的认同,以色列在美国犹太人族群认同中发挥的作用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日战争” 美国犹太人 以色列 犹太游说组织 族群认同
原文传递
以色列倒移民现象的由来、动机及应对 被引量:3
13
作者 艾仁贵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77,共16页
以色列人离开故土定居国外的倒移民现象,几乎与阿里亚一样漫长。离开以色列的移民主要前往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并且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倒移民群体在海外继续维持其以色列认同,... 以色列人离开故土定居国外的倒移民现象,几乎与阿里亚一样漫长。离开以色列的移民主要前往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并且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倒移民群体在海外继续维持其以色列认同,使"以色列流散社团"成为新的流散形式。倒移民现象的发生有着复杂的动机,它不仅是人口和人才的双重流失,而且对犹太复国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直接冲击,引起了以色列社会的普遍担忧。为了应对倒移民现象、吸收海外以色列人回国,进入21世纪以来,以色列政府采取了减税免税、引进人才等一系列举措力图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探讨以色列倒移民现象的由来、动机及应对,对于其他面临人才流失的国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倒移民现象 以色列流散社团 人才流失 归国居民
原文传递
建造“第一座希伯来城市”——“田园城市”理念与特拉维夫的城市规划(1909—1934) 被引量:2
14
作者 艾仁贵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82,222,共15页
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田园城市"理念,主张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以克服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这一理念高度契合犹太复国主义否定流散生活方式的主张,因而从一开始就在巴勒斯坦犹太社会得到积极响应。从1909年... 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田园城市"理念,主张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以克服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这一理念高度契合犹太复国主义否定流散生活方式的主张,因而从一开始就在巴勒斯坦犹太社会得到积极响应。从1909年在雅法北部奠基的阿胡扎特·巴伊特田园郊区到1925年苏格兰建筑规划师帕特里克·格迪斯制定的城市规划方案,"田园城市"成为贯穿特拉维夫早期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到1934年,特拉维夫正式获得"市政实体"地位,"田园城市"规划为特拉维夫的城市发展奠定了总体格局。在建造"第一座希伯来城市"过程中,欧洲的现代理念被移植到巴勒斯坦,不仅丰富了"田园城市"的历史实践,而且反映了犹太移民在其新故土实现重新扎根和恢复主权的政治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拉维夫 城市规划 “田园城市”理念 格迪斯规划 犹太民族复兴
原文传递
19世纪犹太教传统救赎观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舒扬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6-275,共10页
19世纪之前,犹太教传统救赎观禁止犹太人通过人为努力返回以色列,其精神内涵与实践方式均局限于纯粹宗教范畴,规避世俗元素。19世纪,在部分正统派信徒的推动下,传统救赎观从奉行原则、精神内涵和实践方式三个维度转向现代,突破移民活动... 19世纪之前,犹太教传统救赎观禁止犹太人通过人为努力返回以色列,其精神内涵与实践方式均局限于纯粹宗教范畴,规避世俗元素。19世纪,在部分正统派信徒的推动下,传统救赎观从奉行原则、精神内涵和实践方式三个维度转向现代,突破移民活动的阻力,吸收民族主义与世俗实践精神,从而同之后出现的犹太复国主义以及以色列社会相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教 传统救赎观 现代转型
原文传递
现代性何时进入犹太社会?--有关犹太社会现代转型起点问题研究的演进 被引量:2
16
作者 艾仁贵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121,共11页
犹太史学界在有关犹太社会现代转型起点问题的研究上,经历了科学主义、民族主义、流散地本位、全球史的几重范式转变。19世纪初,主张融合和同化的犹太教科学运动的学者将犹太社会现代转型的起点定在启蒙与解放上;20世纪上半叶,坚持巴勒... 犹太史学界在有关犹太社会现代转型起点问题的研究上,经历了科学主义、民族主义、流散地本位、全球史的几重范式转变。19世纪初,主张融合和同化的犹太教科学运动的学者将犹太社会现代转型的起点定在启蒙与解放上;20世纪上半叶,坚持巴勒斯坦中心史观的"耶路撒冷学派"强调,现代犹太史并不始于犹太人融入外邦主流社会,而始于犹太人与以色列故土重新恢复政治联系;而几乎与此同时,东欧和美国等地的犹太历史学者主张犹太自治以及流散地犹太社团的活力;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史的兴起,注重联系与互动的研究路径又将转型的起点向前推至近代早期。透过近两个多世纪以来有关犹太社会现代转型起点问题研究的演进脉络,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犹太史学家对于现代性的回应,同时可见时代主题和身份认同对历史分期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社会现代转型 科学主义 民族主义 流散地本位 全球史
原文传递
奥斯维辛国家纪念馆与战后波兰社会对大屠杀记忆的争夺 被引量:1
17
作者 艾仁贵 闫涛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96-106,共11页
作为空前规模的种族灭绝事件,纳粹大屠杀代表着人类历史上的“至暗时刻”,而屠杀主要发生地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举世公认的大屠杀象征。以至于踏入集中营大门就仿佛置身于人间炼狱,奥斯维辛的极端野蛮使它与其他人类世界区分开来,有学者将... 作为空前规模的种族灭绝事件,纳粹大屠杀代表着人类历史上的“至暗时刻”,而屠杀主要发生地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举世公认的大屠杀象征。以至于踏入集中营大门就仿佛置身于人间炼狱,奥斯维辛的极端野蛮使它与其他人类世界区分开来,有学者将之称为“奥斯维辛星球”(the planet Auschwitz)。②奥斯维辛是一个象征符号,它具有历史与记忆的两种面向:作为历史事件,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实施大屠杀的核心场所,上百万无辜者在此惨遭毒手;作为公共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记忆 奥斯维辛 种族灭绝 大屠杀 无辜者 象征符号 历史与记忆 纪念馆
下载PDF
犹太人对地理大发现的贡献和参与 被引量:1
18
作者 艾仁贵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52,共11页
地理大发现作为由西葡两国主导的海洋征服活动,在人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而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科学、经济等领域有着突出成就的犹太人,对于地理大发现有着独特和不可忽视的贡献。不仅"美洲发现者"哥伦布被认为可能拥有... 地理大发现作为由西葡两国主导的海洋征服活动,在人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而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科学、经济等领域有着突出成就的犹太人,对于地理大发现有着独特和不可忽视的贡献。不仅"美洲发现者"哥伦布被认为可能拥有犹太血统,更重要的是,犹太人和马兰诺在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为哥伦布远航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星盘、象限仪、地图、罗盘、天文表等重要航海设备几乎都离不开犹太科学家的努力,航行所需的资金主要由犹太人和马兰诺赞助者提供,此外,在哥伦布的随行船员中有不少马兰诺。犹太人通过参与地理大发现这一重大事件,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犹太民族自身的活动空间,而且彰显了边缘少数群体在推动现代世界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成为某个民族以其特殊经历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人 地理大发现 哥伦布 伊比利亚半岛 边缘少数群体
原文传递
黑格尔哲学对犹太教的批判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浩 《外国问题研究》 2017年第4期83-90,共8页
黑格尔受到康德理性主义和反经验主义思想的影响,从精神哲学和审美文化的角度对犹太教律法和仪式进行了批判,认为其缺乏精神价值。不过,黑格尔后期的历史哲学和辩证法缓解了康德哲学毫不妥协的反犹太教立场,认为犹太教是一种"精神... 黑格尔受到康德理性主义和反经验主义思想的影响,从精神哲学和审美文化的角度对犹太教律法和仪式进行了批判,认为其缺乏精神价值。不过,黑格尔后期的历史哲学和辩证法缓解了康德哲学毫不妥协的反犹太教立场,认为犹太教是一种"精神个性宗教",肯定了其在精神宗教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但黑格尔对犹太教前景持悲观态度,他坚持认为,犹太教是由自然历史走向绝对精神历史进程中一个逝去的阶段,它无法掌控历史进程,实现绝对精神的目标。在犹太人解放问题上,黑格尔赞同赋予犹太人以完全的公民权,认为这样犹太人和犹太教自然会受到主流精神和哲学的影响与改造,并最终丧失其历史特征,融入到绝对精神的洪流之中。客观上看,黑格尔的精神进化思想为犹太教改革提供了新的观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犹太教 犹太人
下载PDF
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对犹太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浩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9,共11页
18世纪末在德国兴起的浪漫主义思潮,以反叛启蒙激进理性主义,强调德意志民族精神、德意志文化以及基督教传统的纯正和优越为主要特征。这一思潮将犹太人看作德意志民族和文化的异己者和玷污者,导致在政治、文化、宗教等领域反对犹太人... 18世纪末在德国兴起的浪漫主义思潮,以反叛启蒙激进理性主义,强调德意志民族精神、德意志文化以及基督教传统的纯正和优越为主要特征。这一思潮将犹太人看作德意志民族和文化的异己者和玷污者,导致在政治、文化、宗教等领域反对犹太人和犹太教的趋势日益加强,给犹太人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启蒙和政治解放而开启的犹太宗教与社会改革也因这股保守力量而遭遇挫折,犹太改革者开始改变以康德纯粹理性为支持的激进宗教改革倾向,并寻求一种新的基于传统和历史之上的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浪漫主义 犹太人 犹太社会 犹太改革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