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适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段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4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6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精...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6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精神病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为(6.9±2.5)d,平均住院时间为(13.8±2.4)d;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为(13.3±3.1)d,平均住院时间为(17.6±3.3)d。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症状缓解较快,康复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老年精神病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胡春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2期14-14,8,共2页
目的:分析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我院符合焦虑症诊断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亲情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目的:分析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我院符合焦虑症诊断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亲情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症状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临床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护理 焦虑症 临床症状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女性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永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4期104-104,106,共2页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女性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治疗躁狂抑郁症的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具有临床护理路...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女性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治疗躁狂抑郁症的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具有临床护理路径性质的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住院费用及病情相关知识了解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躁狂抑郁症的女性患者采用具有临床路径性质的教育,能有效提高疗效,加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女性 躁狂抑郁症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王喜英 《西藏医药》 2017年第4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GA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比...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GA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症状评估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症状评估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D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焦虑症状,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干预模式 广泛性焦虑症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胡春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0期68-68,78,共2页
目的:研究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抑郁症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WCST测试结果及HAMD量表... 目的:研究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抑郁症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WCST测试结果及HAMD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WCST平均完成数少于治疗组,对照组WCST完成时间长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D评分高于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实施于抑郁症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 抑郁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春丽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老年(60~8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老年(60~8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奥氮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阴性及阳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阴性及阳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两组治疗间期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显著,不影响血糖及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奥氮平 老年精神分裂症 血糖 血脂
原文传递
化瘀通便汤联合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常青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420-421,共2页
目的:观察化瘀通便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效果。方法: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针灸治疗,研究组用化瘀通便汤联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标志物排除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l... 目的:观察化瘀通便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效果。方法: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针灸治疗,研究组用化瘀通便汤联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标志物排除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便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STC能够改善结肠蠕动功能,疗效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化瘀通便汤 针灸
下载PDF
低频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隋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0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究低频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2月于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 目的:探究低频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2月于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4周,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4周,两组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低频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BDN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经颅直流电刺激 低频电针 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
下载PDF
心理疗法对酒依赖患者戒酒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蔡经宇 《北方药学》 2013年第8期158-159,共2页
目的:研究心理疗法对有酒依赖症的患者的戒酒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戒酒治疗的患者63例,均为住院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33例实验组和30例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研究心理疗法对有酒依赖症的患者的戒酒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戒酒治疗的患者63例,均为住院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33例实验组和30例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疗法。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治疗,在其后的随访中了解两组酒依赖情况和复饮率,比较分析。结果:在其后的随机访问中实验组有1例未获得成功随访,对照组有4例发生此类情况。故实际纳入对比分析的病例为32例实验组和26例对照组。随访中调查的复饮率数据:对照组为77%,实验组为2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对酒依赖患者戒酒有较好疗效,值得在实际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酒依赖
下载PDF
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霞 《临床研究》 2016年第3期127-128,共2页
目的 评价开放式护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进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调查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采取封闭式护理管理与开放式护理管理,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目的 评价开放式护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进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调查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采取封闭式护理管理与开放式护理管理,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各情况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两组干预前ADL、BPRS及NOSIE等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相比下,采用开放式护理管理的实验组的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开放式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适应社会能力,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与重返社会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护理管理 精神分裂症 封闭式护理管理
下载PDF
阿戈美拉汀对伴抑郁障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4期2395-2397,共3页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对伴抑郁障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Ⅱ型糖尿病伴抑郁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对伴抑郁障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Ⅱ型糖尿病伴抑郁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口服阿戈美拉汀治疗。比较2组不良情绪、血糖水平、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SDS、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FPG、2hPG及HbA1c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PQSI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可以改善伴抑郁障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有效控制血糖,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Ⅱ型糖尿病 阿戈美拉汀 不良情绪 血糖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喜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8期25-25,12,共2页
目的:探究利培酮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为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就诊的痴呆患者共50例,均分为利培酮观察组和氟哌啶醇对照组各25例,采用NPI评分,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计算各组患者的治疗有... 目的:探究利培酮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为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就诊的痴呆患者共50例,均分为利培酮观察组和氟哌啶醇对照组各25例,采用NPI评分,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计算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且其NPI个性评分情况均较为良好,P<0.05。结论:相对于氟哌啶醇而言,利培酮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较为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患者 精神行为 利培酮 氟哌啶醇
下载PDF
米氮平与文拉法辛治疗适应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经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5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米氮平在治疗适应障碍中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符合CCMD-3适应障碍诊断标准的74例适应障碍患者分为米氮平组和文拉法辛组各37例,两组均用药观察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 目的观察米氮平在治疗适应障碍中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符合CCMD-3适应障碍诊断标准的74例适应障碍患者分为米氮平组和文拉法辛组各37例,两组均用药观察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副反应评定。结果米氮平组显效率为75.00%,有效率为91.67%,文拉法辛组显效率为37.14%,有效率为57.14%,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逐渐减低,治疗2周后两组间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周后两组间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氮平治疗适应障碍起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障碍 米氮平 文拉法辛
下载PDF
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4期135-136,共2页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口服西酞普兰,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均观察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6周末分别...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口服西酞普兰,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均观察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6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0.0%,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2085,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持续性下降。同期两组间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西酞普兰 文拉法辛
下载PDF
养心汤联合阿立哌唑片治疗精神分裂心脾两虚证临床观察
15
作者 陈永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2期266-267,共2页
目的:观察养心汤联合阿立哌唑片治疗精神分裂心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阿立哌唑片治疗,研究组加用养心汤治疗。结果:治疗后阳性症状表现、阴性症状表现、精神病理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养心汤联合阿立哌唑片治疗精神分裂心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阿立哌唑片治疗,研究组加用养心汤治疗。结果:治疗后阳性症状表现、阴性症状表现、精神病理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心理/社会评分及SQLS总分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汤联合阿立哌唑片治疗精神分裂心脾两虚证可改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 心脾两虚证 养心汤 阿立哌唑
下载PDF
综合干预在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中的作用分析
16
作者 段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3期70-70,66,共2页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在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遴选60例我院收治的有危险性行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各30例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年内危险性行为发...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在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遴选60例我院收治的有危险性行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各30例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年内危险性行为发生率、家属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展开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出走、自杀、自伤、伤人及毁物等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6.7%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运用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危险性行为发生率,并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精神病 危险性行为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护理临床研究
17
作者 王喜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6期97-97,104,共2页
目的:研究健康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传统精神病患者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和症状缓... 目的:研究健康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传统精神病患者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护理能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治愈率,缓解患者的症状,此方法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健康护理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18
作者 杨彦林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3例,氯氮平组32例,分别给予相对应的药物治疗,疗程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4、8周...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3例,氯氮平组32例,分别给予相对应的药物治疗,疗程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4、8周分别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的 PANSS总分与治疗前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自第4周起 PANSS 总分显著下降,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8周时阿立哌唑组的显效率为81.8%,氯氮平组为84.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40 P>0.05);TESS 评定,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12例(36.4%),氯氮平组不良反应21例(占65.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其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不良反应较氯氮平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影响
19
作者 胡春丽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0期154-155,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心理、身体、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的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起到积极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西酞普兰 老年抑郁症
下载PDF
陪伴式情感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赵永丽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7年第4期62-62,共1页
选择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二病区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则给予陪伴式情感护理。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结果比较(t=0.210、0.302,P>0.05);干预... 选择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二病区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则给予陪伴式情感护理。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结果比较(t=0.210、0.302,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t=8.992、6.308,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健康、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智能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t=8.501、6.146、9.343、8.286,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陪伴式情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症状,促进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应用及进一步推广的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伴式情感护理 老年糖尿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