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金刚石合成的研发历史 被引量:1
1
作者 V.V.Danilenko 王光祖 田丽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06年第6期48-50,共3页
回顾了40多年来纳米金刚石研发的历史,重点介绍了爆轰法合成纳米金刚石的发展过程和人们所从事的各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工作。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发展历史 爆轰法
下载PDF
六面顶高压反应腔体积大于150cm^3时的钻石合成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战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4期45-47,共3页
稳定地实现大腔体金刚石合成 ,大幅度提高金刚石合成中的空间、材料、能源利用率及提高金刚石的热稳定性等 ,是工业钻石合成永恒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工业基础的不断上升 ,我国人造钻石的合成技术也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众所周知 ,近... 稳定地实现大腔体金刚石合成 ,大幅度提高金刚石合成中的空间、材料、能源利用率及提高金刚石的热稳定性等 ,是工业钻石合成永恒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工业基础的不断上升 ,我国人造钻石的合成技术也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众所周知 ,近年来我国人造钻石的合成反应腔已从 90年代初的 4cm3 ,上升至目前的 30— 4 0cm3 。本文就有关 6 0腔体 ,即反应腔体积突破 15 0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六面顶压机 反应腔体积 高压设备 金刚石
下载PDF
高速发展的中国超硬材料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光祖 郭留希 +2 位作者 赵清国 刘杰 刘金昌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6期65-69,共5页
1963年对于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怀念并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中国科学家打破国际封锁和技术断垄,成功地合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一举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之一。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5年的... 1963年对于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怀念并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中国科学家打破国际封锁和技术断垄,成功地合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一举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之一。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5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超硬材料第一生产大国。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生产技术都是多年来自主研究开发的。数以千计的“千吨级”六面砧压机的投入运营,高压腔的扩大,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应用粉末法合成金刚石范围的逐步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轮式”两面砧装置及其合成高品级金刚石技术的掌握;纳米金刚石单晶,多晶合成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初见成效;立方氮化硼产量快速增长及新品种的不断增加等,充分展示中国超硬材料工业正向更高水平和更新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材料行业 中国 人造金刚石 六面砧压机 粉末法 纳米金刚石单晶
下载PDF
关于超硬碳氮化物制取的可能性综述
4
作者 王光祖 王小军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36-39,共4页
文章对采用高、中和常压的合成方法制取结晶碳氮化物的可能性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妨碍碳氮化物合成成功的原因,对相关的类石墨的碳氮化合物和无定型的碳氮化合物作了介绍。
关键词 超硬碳材料 碳氮化物 综述 C3N4 合成
下载PDF
第八届CIMT(2003)磨料磨具评述
5
作者 赵清国 耿直 宜云雷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5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第八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 CIMT2003 磨料 磨具 评述
下载PDF
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纳米金刚石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王光祖 田丽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07年第1期37-41,共5页
简要地介绍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纳米金刚石的研究现状。重点指出,静压合成的金刚石粉体在超硬材料研究所生产、研究与应用已有三十多年。乌克兰根据DSTU3992-95国家标准,将ASM5 0.1/0粒和ASM1 0.1/0两个等级作为纳米粉体来生产,其产量每... 简要地介绍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纳米金刚石的研究现状。重点指出,静压合成的金刚石粉体在超硬材料研究所生产、研究与应用已有三十多年。乌克兰根据DSTU3992-95国家标准,将ASM5 0.1/0粒和ASM1 0.1/0两个等级作为纳米粉体来生产,其产量每月约100kg。白俄罗斯Sinta公司年产107克拉纳米金刚石,还可生产9个类型的纳米金刚石和含金刚石混合物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研究现状 综述
下载PDF
六面顶群控合成压机用电需用系数的探讨
7
作者 郝安平 《山西建筑》 2004年第20期116-117,共2页
以某六面顶群控合成压机生产厂为例 ,就其用电系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实测试验和计算 ,确定了用电需用系数 。
关键词 需用系数 用电 六面顶群控合成压机
下载PDF
金刚石、CBN有序排列及择优取向工具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吕华伟 马涛 +2 位作者 刘志杰 田蔚 田丽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47,共4页
有序排列/择优取向超硬材料工具的技术创新,将广泛适用于电镀、树脂、陶瓷、金属结合剂制品工具中,使用超硬材料颗粒在结合剂中均匀排列并择优定向,以最大潜能的发挥超硬材料各个方面固有的特性。并针对不同的加工对象,有选择性的使用... 有序排列/择优取向超硬材料工具的技术创新,将广泛适用于电镀、树脂、陶瓷、金属结合剂制品工具中,使用超硬材料颗粒在结合剂中均匀排列并择优定向,以最大潜能的发挥超硬材料各个方面固有的特性。并针对不同的加工对象,有选择性的使用超硬材料各自不同的特性,从而使超硬材料工具将以经济、高质与高效的优势替代传统的超硬材料工具并将进入新兴的加工领域,为生产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对有序排列与择优取向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不同的金刚石工具中的应用做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磨料 有序排列 择优取向
下载PDF
发展中的中国六面顶压机和人造金刚石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志宏 赵清国 +2 位作者 赵博 宜云雷 丁会绵 《磨料磨具通讯》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介绍了1963年中国第一次在两面顶压机上合成出人造金刚石,随后在1964年设计出了6×6MN六面顶压机,并于1966年投入使用。从此工程技术人员致力于发展六面顶压机和人造金刚石。 分别说明了六面顶压机和人造金刚石发展的三个时... 本文介绍了1963年中国第一次在两面顶压机上合成出人造金刚石,随后在1964年设计出了6×6MN六面顶压机,并于1966年投入使用。从此工程技术人员致力于发展六面顶压机和人造金刚石。 分别说明了六面顶压机和人造金刚石发展的三个时期。 如今六面顶压机已经扩大到6×40MN,金刚石质量水平大幅提高,已可达到发达国家两面顶压机生产的次高品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六面顶压机 中国 两面顶压机 工程技术人员 质量水平 投入使用 发达国家
原文传递
Φ49腔体高品级金刚石合成及工艺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清国 薛胜辉 +4 位作者 杨东红 邵静茹 刘广利 彭献伟 王蕊蕊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46,共3页
采用Ф49mm腔体HJ-650型智能化六面顶压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及改进合成棒结构,稳定地合成出了SCD92高强度金刚石。在组装方面,增加了导电钢圈的导电和导热面,以均衡温度场并防止顶锤表面过热;采用合成压力的90%作为暂停压力;暂... 采用Ф49mm腔体HJ-650型智能化六面顶压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及改进合成棒结构,稳定地合成出了SCD92高强度金刚石。在组装方面,增加了导电钢圈的导电和导热面,以均衡温度场并防止顶锤表面过热;采用合成压力的90%作为暂停压力;暂停时间选为500-600s;采用最新实验成功的线型无动力卸压方式匀速卸压;合成时间取40-50min;延缓停热时间20s。新工艺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顶锤寿命增加500次左右;合成出的金刚石粒度分布均匀,晶形、颜色好,强度达到35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合成 大腔体 工艺参数
下载PDF
高岭石质密封传压介质金刚石合成扩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炳飞 刘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81-1586,共6页
以高岭石替代叶蜡石为主要原料制作密封传压介质并进行了金刚石合成扩大试验。分别以试块密度、腔体直径和热处理工艺为因素进行了条件试验。根据平均单产量、粗粒级含量、高强度颗粒含量、锤耗以及合成稳定性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结果... 以高岭石替代叶蜡石为主要原料制作密封传压介质并进行了金刚石合成扩大试验。分别以试块密度、腔体直径和热处理工艺为因素进行了条件试验。根据平均单产量、粗粒级含量、高强度颗粒含量、锤耗以及合成稳定性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φ40 mm腔体与φ42 mm腔体使用效果较好,而φ44 mm腔体合成稳定性相对较差。通过三段升温,最高温度320℃的低温长时热处理工艺,φ44 mm腔体密封传压介质稳定性明显增加。采用以上最优条件,φ44 mm腔体高岭石质密封传压介质的使用效果为:平均单产120 ct,≥130 N晶粒所占比例为40%,≥50/60晶粒比例为80%,锤耗小于1.2 kg/1×104ct,合成稳定性较好。通过以上结果得出结论:高岭石质密封传压介质合成金刚石的效果与叶蜡石质密封传压介质相当,试验中采用的高岭石适合制作金刚石合成用密封传压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密封传压介质 金刚石合成 扩大试验
下载PDF
Ф42mm腔体高岭石-白云石质传压密封介质金刚石合成扩大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炳飞 刘杰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
高岭石具有良好的流动密封、固体传压及机械加工等物理性能,是传统传压密封介质原料叶蜡石的替代品。采用比纯高岭石更适合作为传压密封介质原料的某地高岭石矿物,经过配料、混料、装模、压制成型以及焙烧等工序,制成了高岭石-白云石质... 高岭石具有良好的流动密封、固体传压及机械加工等物理性能,是传统传压密封介质原料叶蜡石的替代品。采用比纯高岭石更适合作为传压密封介质原料的某地高岭石矿物,经过配料、混料、装模、压制成型以及焙烧等工序,制成了高岭石-白云石质传压密封介质,并对其进行金刚石合成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岭石-白云石质传压密封介质能够达到与叶蜡石质传压密封介质相当的效果;合成金刚石的单产为19g,抗压强度不小于160N的晶粒占32%,晶粒尺寸大于或等于0.30mm的占82%,合成1g金刚石的顶锤消耗小于0.5g,合成过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白云石 传压介质 密封介质 金刚石合成
原文传递
Φ40mm腔体高岭石质密封传压介质研制及金刚石合成扩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炳飞 刘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2,117,共5页
介绍了一种高岭石质密封传压介质的制备工艺。该介质主要由密封材料和传压材料两部分组成,密封材料主要为高岭石,内套一传压材料白云石套环。介质外形为立方柱,规格尺寸为56 mm×56 mm×58 mm,内腔直径40 mm,套环厚度3 mm,高30m... 介绍了一种高岭石质密封传压介质的制备工艺。该介质主要由密封材料和传压材料两部分组成,密封材料主要为高岭石,内套一传压材料白云石套环。介质外形为立方柱,规格尺寸为56 mm×56 mm×58 mm,内腔直径40 mm,套环厚度3 mm,高30mm。该介质通过配料、混料、装模、压制成型、焙烧等工序制成。经过一定时间的扩大试验,得出结论:采用该密封传压介质进行金刚石合成可以达到与传统叶蜡石质介质相当的效果。产品单产95ct(19 g),50/60目以粗晶粒所占比例达80%以上,晶形好,合成过程稳定,便于操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国当前合成金刚石用叶蜡石资源短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传压介质 高岭石 金刚石合成 密封
下载PDF
河南某地粘土矿物新型传压介质研制及金刚石合成工业试验
14
作者 杨炳飞 刘杰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93-1597,共5页
河南某地粘土矿物具有优异的传压和密封性能,是传统金刚石合成用传压介质辅料叶蜡石的替代品。将该粘土矿物按照粗(-1.4 mm+0.5 mm)、中(-0.5 mm+0.25 mm)、细(-0.25 mm)三个粒级进行配比,重量比为4∶4∶2,并添加5%水玻璃作为粘结剂,混... 河南某地粘土矿物具有优异的传压和密封性能,是传统金刚石合成用传压介质辅料叶蜡石的替代品。将该粘土矿物按照粗(-1.4 mm+0.5 mm)、中(-0.5 mm+0.25 mm)、细(-0.25 mm)三个粒级进行配比,重量比为4∶4∶2,并添加5%水玻璃作为粘结剂,混合均匀,作为密封材料。白云石按照粗(-0.18 mm+0.15 mm)、细(-0.15 mm)两个粒级进行配比,重量比为8∶2,添加8%水玻璃,混合均匀,作为传压材料。经粉压成型和焙烧热处理,制成传压层在内部,密封层在外部,外形尺寸为65 mm×65 mm×32.5 mm,内径为38.5 mm的分体型复合传压介质。经金刚石合成工业试验得出,金刚石产品单产量为116.0 ct,≥130 N颗粒含量为28.0%,≥40/60目颗粒含量为77.5%,单位锤耗为0.28 g。该新型传压介质的使用性能跟常规叶蜡石传压介质相当,合成出的金刚石产品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传压介质 研制 金刚石 合成
下载PDF
河南华晶“金刚石择优取向规则排列锯片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成果鉴定
15
作者 王晓军 赵淑章 《磨料磨具通讯》 2008年第4期17-18,共2页
2008年3月19日河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南华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金刚石择优取向规则排列锯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
关键词 成果鉴定 择优取向 河南省 金刚石 技术 锯片 排列 超硬材料
原文传递
原子吸收法测定合成金刚石触媒中镍含量
16
作者 赵清国 邵静茹 +4 位作者 毛伟 李高杰 赵淑章 尹文满 张瑞芳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90,共2页
铁镍合金中高含量镍的测定,通常采用丁二酮肟重量法、滴定法等,这些方法分析过程繁琐,时间长,不能满足生产中快速测定需要。本文采用原子吸收法对合成金刚石触媒中镍含量进行测定,测定过程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适合生产过程中的快速... 铁镍合金中高含量镍的测定,通常采用丁二酮肟重量法、滴定法等,这些方法分析过程繁琐,时间长,不能满足生产中快速测定需要。本文采用原子吸收法对合成金刚石触媒中镍含量进行测定,测定过程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适合生产过程中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 镍含量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加快研发中心建设 促进超硬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17
《中国经贸导刊》 2007年第24期58-58,共1页
河南华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民营股份制有限公司,位于国家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产总额14.2亿元,是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
关键词 超硬材料产业 研发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火炬计划 资产总额 龙头企业 产业基地 股份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