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草莓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薛彩英 武海燕 +4 位作者 马庆周 侯梦圆 徐惠媛 徐超 张猛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2-412,共11页
为明确河南省草莓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致病性、寄主范围及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同时对其前期侵染过程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从草莓病叶中共分离得到5株形... 为明确河南省草莓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致病性、寄主范围及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同时对其前期侵染过程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从草莓病叶中共分离得到5株形态特征一致的菌株,其菌落中央略隆起,呈浅灰褐色,边缘呈白色,气生菌丝绒毛状且致密;分生孢子呈圆柱形或倒棍棒形,大小为30~252µm×5~10µm,呈半透明至浅棕色,假隔膜6~17个,基脐加厚;基于ITS、EF-1α和TUB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代表菌株ZM170455与不同寄主来源的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聚为同一分支;该病原菌寄主范围广,除草莓外还能侵染黄瓜、辣椒和空心菜等10种经济作物,形成典型病斑。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河南省草莓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多主棒孢霉C.cassiicola。多主棒孢霉侵染前期,其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而芽管顶端可在远离气孔的位置形成类似附着胞的结构。多主棒孢霉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pH为6~10,在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KNO_(3)和NaN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棒孢叶斑病 多主棒孢 病原鉴定 侵染过程 形态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食品接触用橡胶中防老剂6PPD检测方法建立及适用性
2
作者 原晓喻 刘沁芳 +4 位作者 李熠晨 喻晓濛 田海宁 郭静 刘炳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2-897,共6页
建立食品接触用橡胶制品中防老剂6PPD的色谱和光谱分析方法,并明晰各方法的实用性。以食品接触用橡胶奶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恒温超声萃取和模拟实际工况的迁移实验,预处理橡胶制品获取含6PPD样品溶液;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辅助气相色谱... 建立食品接触用橡胶制品中防老剂6PPD的色谱和光谱分析方法,并明晰各方法的实用性。以食品接触用橡胶奶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恒温超声萃取和模拟实际工况的迁移实验,预处理橡胶制品获取含6PPD样品溶液;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辅助气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辅助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协同分析样品溶液中的6PPD。与GB/T 33078-2016相比(保留时间10.50 min),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的保留时间缩短至7.58 min和2.15 min;此外,它们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定量限:8.7μg·L^(-1),20.0μg·L^(-1))和选择性,可以分析复杂基质中的超痕量6PP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不具备分离功能且定量限高(270.6μg·L^(-1)),适合橡胶样品的较高初始含量的6PPD测定。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分析橡胶制品中6PPD的三种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进一步研究环境或食物链中6PPD的风险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橡胶制品 防老剂6PPD 适用性
下载PDF
多主棒孢CcCas2基因纯合敲除突变体构建及致病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侯梦圆 武海燕 +5 位作者 何雨芯 郭雅双 耿月华 臧睿 张猛 徐超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01-1717,共17页
多主棒孢引起的棒孢叶斑病为我国黄瓜生产上重要的新兴流行病害。多主棒孢寄主广泛,其cassiicolin(Cas)毒素是多主棒孢侵染橡胶早期的关键致病因子,但在黄瓜/多主棒孢病害系统中的毒力功能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从来自黄瓜多主棒孢HG3菌... 多主棒孢引起的棒孢叶斑病为我国黄瓜生产上重要的新兴流行病害。多主棒孢寄主广泛,其cassiicolin(Cas)毒素是多主棒孢侵染橡胶早期的关键致病因子,但在黄瓜/多主棒孢病害系统中的毒力功能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从来自黄瓜多主棒孢HG3菌株的基因组序列中鉴定到单拷贝的Cas2亚型基因,命名为CcCas2。在敲除该基因的过程中,发现CcCas2缺失突变体均为杂合,荧光染色试验进一步证实多主棒孢是多核真菌。对杂合突变体进行潮霉素筛选并单孢纯化,获得了纯合的CcCas2缺失突变体菌株(检出率≥20%)。致病力测定显示,CcCas2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菌株接种黄瓜叶片4 d后的发病程度相当。通过转录组数据、RT-PCR和qRT-PCR分析均发现CcCas2在转录水平上受到了强烈地抑制。本研究明确了多主棒孢CcCas2基因由于在转录水平受到抑制而对黄瓜没有毒力;所提出的多主棒孢纯合突变体高效获取方法为该菌进一步的功能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棒孢 效应蛋白 多核丝状真菌 杂合敲除突变体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草莓多主棒孢霉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CcSCD1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薛彩英 武海燕 +6 位作者 侯梦圆 马庆周 郭雅双 耿月华 臧睿 张猛 徐超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6,共12页
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其引起的草莓棒孢霉叶斑病对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潜在威胁。小柱孢酮脱水酶(scytalone dehydratase,SCD)是真菌多聚二羟萘类(DHN)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其引起的草莓棒孢霉叶斑病对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潜在威胁。小柱孢酮脱水酶(scytalone dehydratase,SCD)是真菌多聚二羟萘类(DHN)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植物病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了草莓多主棒孢霉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CcSCD1)的敲除突变体,并进行了回补和RT-PCR验证。与野生型相比,敲除突变体△CcSCD1-2表现为菌落无色素沉积、菌丝稀疏、产孢量显著下降、分生孢子无色较小以及致病力明显减弱。结果表明,CcSCD1参与调控多主棒孢霉的黑色素生物合成、营养生长、分生孢子产量及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棒孢霉 DHN途径 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 致病力
原文传递
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研究
5
作者 李旭彦 刘佳 汤继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580-584,共5页
在分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整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小麦玉米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重点归纳总结了实验室在公共平台基础性条件完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应用科技成果突破,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外交流合作发展等方... 在分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整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小麦玉米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重点归纳总结了实验室在公共平台基础性条件完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应用科技成果突破,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外交流合作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绩。基于此,提出实验室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的相关建议,为其他农业领域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区域创新 创新能力 探索性案例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