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被引量:72
1
作者 王宜伦 刘天学 +3 位作者 赵鹏 张许 谭金芳 李潮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83-2491,共9页
【目的】探讨超高产夏玉米(≥12 000 kg.hm-2)节肥增效的适宜氮肥用量。【方法】在夏玉米超高产区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代谢、氮素积累、氮肥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超高产区夏玉米施用... 【目的】探讨超高产夏玉米(≥12 000 kg.hm-2)节肥增效的适宜氮肥用量。【方法】在夏玉米超高产区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代谢、氮素积累、氮肥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超高产区夏玉米施用氮肥两年增产幅度分别为6.76%—9.62%和5.21%—9.80%,夏玉米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施氮量300 kg.hm-2产量和收益最佳,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55.40 kg.hm-2;施氮量300 kg.hm-2有利于提高硝酸还原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氮素吸收积累,可维持土壤硝态氮平衡,其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两年平均值分别为16.12%和3.69 kg.kg-1。【结论】综合产量、收益、氮素吸收、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等方面考虑,豫北地区黏壤质潮土超高产夏玉米合理的氮肥用量为255—3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超高产 氮肥用量 产量 氮素吸收 氮肥效率 土壤硝态氮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根结构及呼吸代谢差异 被引量:36
2
作者 僧珊珊 王群 +2 位作者 李潮海 刘天学 赵龙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141-4148,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幼苗根显微结构及呼吸代谢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耐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浚单20(耐涝性强)和登海662(耐涝性弱)为试材,设CK、淹水2、4、6、8 d共5个处理,比较淹水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根结构及呼吸...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幼苗根显微结构及呼吸代谢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耐涝性不同的玉米品种浚单20(耐涝性强)和登海662(耐涝性弱)为试材,设CK、淹水2、4、6、8 d共5个处理,比较淹水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根结构及呼吸代谢差异。【结果】淹水后,两品种幼苗的根干重、根总长度、根系活力均明显下降,随着淹水天数增加,下降幅度增大,两品种间表现为登海662各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浚单20。其中淹水8 d时,登海662和浚单20根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29.7%和12.1%,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降低30.6%和8.7%。淹水增加了两品种玉米根气腔面积和根孔积率,平均比对照增加3.9倍和2.8倍,且随着淹水时间延长而增大。淹水使玉米根系的乙醇脱氢酶(ADH)、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比对照平均增加27.7%、55.0%和2.6倍,其中登海662的增加幅度大于浚单20,且差异显著。【结论】不同玉米品种根系对淹水胁迫的响应不同,耐涝品种具有完整根结构、较高的根系活力、大面积较发达的通气组织、适度的无氧呼吸代谢,因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淹水胁迫,提高干物质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淹水 无氧呼吸酶 通气组织 孔积率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法的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预测模型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娟 熊淑萍 +4 位作者 杨阳 翟清云 王严峰 王静 马新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512-5520,共9页
为探讨基于归一化法的不同分蘖力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预测模型和参数特征,实现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的有效预测,以3个分蘖力不同的小麦品种(豫麦49-198、兰考矮早8和偃展4110)为材料,对3个密度(75、225和375万株/hm2)下的干物质积... 为探讨基于归一化法的不同分蘖力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预测模型和参数特征,实现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的有效预测,以3个分蘖力不同的小麦品种(豫麦49-198、兰考矮早8和偃展4110)为材料,对3个密度(75、225和375万株/hm2)下的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成穗率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偃展4110)的干物质重均以375万株/hm2密度最高,而分蘖力高成穗率低的小麦品种(兰考矮早8)以225万株/hm2最高。建立的基于相对干物质积累量和相对积温的干物质积累预测模型中最佳模型方程式为y=1.1435/(1+e0.2776-4.6558 x)1/0.1130,r=0.9927,可较好地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模拟。通过对小麦干物质积累模型的特征参数分析发现,干物质积累过程可划分为前、中和后期3个阶段,且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与最终干物质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对小麦干物质重的稳定和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蘖力 密度 干物质积累 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不同土壤质地的小麦叶片氮含量高光谱差异及监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6
4
作者 翟清云 张娟娟 +3 位作者 熊淑萍 刘娟 杨阳 马新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655-2667,共13页
【目的】叶片氮素状况是小麦生产中精确施氮管理与调控的前提,实时无损监测叶片氮素状况对小麦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合分析不同环境下小麦冠层光谱响应差异,进而构建其估测模型,为小麦氮肥合理运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目的】叶片氮素状况是小麦生产中精确施氮管理与调控的前提,实时无损监测叶片氮素状况对小麦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合分析不同环境下小麦冠层光谱响应差异,进而构建其估测模型,为小麦氮肥合理运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本研究基于3种不同土壤质地(砂土、壤土和黏土)、5种不同施氮水平(0、120、225、330和435 kg.hm-2)及3种河南省主栽小麦品种(矮抗58、周麦22和郑麦366)连续2年的大田试验,于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同步测定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叶片氮含量,对3种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小麦冠层叶片氮含量的高光谱响应差异进行比较,系统分析350—1 050 nm波段范围内任意两波段组合而成的差值(DSI)、比值(RSI)及归一化差值(NDSI)光谱指数与叶片氮含量的量化关系,并建立估算模型。【结果】冠层光谱反射率在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生育时期下存在明显差异,但趋势基本一致;比较3种土壤质地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大小表现为:黏土>壤土>砂土,可以反映小麦实时田间长势。通过系统分析3种土壤质地小麦冠层反射光谱与对应叶片氮含量间的定量关系,表明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均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敏感波段区域有所不同。对3种质地获取的样本进行系统分析表明,砂土、壤土和黏土质地小麦叶片氮含量分别以光谱指数NDSI(FD710,FD690)、DSI(R515,R460)和RSI(R535,R715)建模结果表现最好,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88、0.87和0.87。经不同年份独立资料检验结果显示,基于上述光谱指数估测小麦叶片氮含量的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87、0.85和0.77,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1、0.32和0.26。【结论】利用光谱参数NDSI(FD710,FD690)、DSI(R515,R460)和RSI(R535,R715)为自变量建立的估测模型分别可以较好地预测砂土、壤土和黏土3种质地小麦叶片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壤质地 叶片氮含量 高光谱遥感 监测模型
下载PDF
低压喷灌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会娜 王科 +3 位作者 徐心志 孙倩 王志强 林同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6-1221,共6页
为给低压喷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传统灌溉方式(地面畦灌)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水量低压喷灌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喷灌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尤其表现在中后期旗叶上,衰老明显延缓... 为给低压喷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传统灌溉方式(地面畦灌)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水量低压喷灌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喷灌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尤其表现在中后期旗叶上,衰老明显延缓;提高了PSⅡ反应中心的光能转化效率和开放比例,增强了光合电子的传递能力;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降低细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低压喷灌的小麦干物质积累、最终产量均高于地面畦灌,以减量15%的低压喷灌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低压喷灌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产量
下载PDF
外源α-酮戊二酸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莹 王志强 +2 位作者 马超 林同保 孙景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9-253,共5页
为建立冬小麦抗旱应变化学调控技术,以矮抗58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α-酮戊二酸对干旱胁迫下冬小麦籽粒灌浆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不同浓度α-酮戊二酸对小麦产量均有提高,其中以5mmol.L-1α-酮戊二... 为建立冬小麦抗旱应变化学调控技术,以矮抗58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α-酮戊二酸对干旱胁迫下冬小麦籽粒灌浆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不同浓度α-酮戊二酸对小麦产量均有提高,其中以5mmol.L-1α-酮戊二酸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产量和千粒重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水平,干旱处理低于正常对照。进一步分析可知,外源喷施5mmol.L-1α-酮戊二酸能增强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干物质的积累,提高旗叶叶绿素含量并延缓其降解速度,有机物质的转运率得到提高,理论最大粒重、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有效灌浆持续期均表现为浓度5mmol.L-1处理时最大。说明外源喷施适宜浓度的α-酮戊二酸能显著改善干旱胁迫下冬小麦的物质生产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Α-酮戊二酸 籽粒灌浆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及光保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心志 马超 +3 位作者 孙倩 孙会娜 王志强 林同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3-190,共8页
以黄淮海地区5个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的减少,叶绿素a+b(Chla+b)含量,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 以黄淮海地区5个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的减少,叶绿素a+b(Chla+b)含量,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以及光能利用率(LUE)都呈降低趋势,而初始荧光(Fo)呈增加趋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不同冬小麦品种对灌水次数的生理响应不同,在各个灌水处理中光能利用效率较高的冬小麦品种矮抗58和郑麦366适宜种植的范围较广,在灌三次水处理(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中光能利用效率较高而在灌两次水(越冬水+拔节水)或一次水(越冬水)光能利用率较低的冬小麦品种周麦18、豫麦49应该区划种植在水分条件较好或者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才能发挥其品种的丰产优势。在干旱条件下矮抗58和郑麦366具有较高光能利用率的原因可能是有较强的光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量 叶绿素 荧光特性 光保护
下载PDF
灌水对黄淮海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徐心志 马超 +3 位作者 孙倩 孙会娜 王志强 林同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2-698,共7页
为了解灌水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周麦18、豫农202、豫麦49、郑麦366、矮抗58等5个黄淮海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比较和分析了越冬水、越冬水+拔节水、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3个不同灌水处理下冬小麦开花后叶面积指数、旗... 为了解灌水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周麦18、豫农202、豫麦49、郑麦366、矮抗58等5个黄淮海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比较和分析了越冬水、越冬水+拔节水、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3个不同灌水处理下冬小麦开花后叶面积指数、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特点。结果表明,随灌水次数减少,小麦灌浆期叶片光合功能衰退加快,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下降,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减小,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增大,同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矮抗58和郑麦366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而周麦18、豫麦49和豫农202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溉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冬小麦品种株高的高光谱估算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燕强 张娟娟 +3 位作者 熊淑萍 杨阳 车芳芳 马新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3-529,共7页
为建立小麦株高的高光谱估算适宜模型,通过连续两年田间不同品种试验,在拔节至抽穗期同步测定小麦冠层高光谱数据和株高,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株高与可见光波段呈负相关,与近红外波段呈正相关,与可见光波段的相关... 为建立小麦株高的高光谱估算适宜模型,通过连续两年田间不同品种试验,在拔节至抽穗期同步测定小麦冠层高光谱数据和株高,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株高与可见光波段呈负相关,与近红外波段呈正相关,与可见光波段的相关性总体上高于近红外波段。株高可以利用统一的光谱参数进行定量反演,其中以F698、D550、Dy、λr、SDr/SDb和(SDr-SDb)/(SDr+SDb)等光谱参数拟合效果较好。经两年的独立试验数据检验表明,以参数F698、D550、Dy及(SDr-SDb)/(SDr+SDb)为变量建立的株高估算模型表现较为稳定,尤其是以光谱参数(SDr-SDb)/(SDr+SDb)建立的模型,建模决定系数为0.85,预测决定系数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86和4.27,相对误差为9%。因此,该参数可以作为估测小麦株高的有效光谱参数,对小麦生长中期的株高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株高 高光谱 估算模型
下载PDF
低压喷灌对土壤-小麦系统氮素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科 王志强 +2 位作者 马超 张志伟 林同保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0-898,共9页
为建立冬小麦节水省肥的高效灌溉模式,以传统地面灌溉方式(漫灌)为对照,研究不同水量的低压喷灌对冬小麦土壤-作物系统氮素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喷灌显著降低了土壤紧实度,增大了开花期后土壤脲酶活性,使土壤硝、铵态氮... 为建立冬小麦节水省肥的高效灌溉模式,以传统地面灌溉方式(漫灌)为对照,研究不同水量的低压喷灌对冬小麦土壤-作物系统氮素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喷灌显著降低了土壤紧实度,增大了开花期后土壤脲酶活性,使土壤硝、铵态氮集中分布在0~60cm的根系密集土层范围内,防止了水分和氮肥的深层渗漏;低压喷灌显著降低了氨挥发速率峰值和氨挥发总量,同时,植株冠层叶片、叶鞘和茎秆垂直分布的全氮含量及氮素转运率均大于传统漫灌,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低压喷灌减量15%的处理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最高,水氮损失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低压喷灌 氮素偏生产力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原文传递
补灌量对夏玉米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策 王志强 +1 位作者 张志伟 林同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106,共8页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中科11、浚单20和浚单22为材料,采用池栽试验,设置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处理,研究了补灌量对四个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补灌量减少,玉米生长受抑制,叶面积指数(LAI)降低,叶片净...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中科11、浚单20和浚单22为材料,采用池栽试验,设置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处理,研究了补灌量对四个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补灌量减少,玉米生长受抑制,叶面积指数(LAI)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SPAD值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降低,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呈升高趋势,正常灌水与中度亏缺无显著差异,与重度亏缺差异显著;初始荧光(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变化不明显。亏缺补灌下叶片光合能力和光能转化效率的降低是玉米减产的主要因素。品种间变化幅度不同,降幅小的品种受干旱影响小,抗旱性较强,四个品种抗旱性表现为:中科11>郑单958、浚单20>浚单22。由于受区域气候的影响,季节性干旱条件下适量中水补灌可起到节水稳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补灌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产量
下载PDF
NO对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PSⅡ功能特性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邵瑞鑫 信龙飞 +1 位作者 杨青华 上官周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10-1715,共6页
以0.1mmol L-1SNP为NO供体,对小麦幼苗根系进行-0.5 MPa PEG胁迫处理,研究了NO对胁迫后叶片电子传递、光能分配和反应中心开放等PSII功能的影响,以探讨NO在干旱条件下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在干旱胁迫的第1天和第3天,SNP处理不但... 以0.1mmol L-1SNP为NO供体,对小麦幼苗根系进行-0.5 MPa PEG胁迫处理,研究了NO对胁迫后叶片电子传递、光能分配和反应中心开放等PSII功能的影响,以探讨NO在干旱条件下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在干旱胁迫的第1天和第3天,SNP处理不但增加了水势(Ψw)和叶绿素含量,且能维持PSII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ФPSII和Fm/Fo)及潜在高光合效率(Fv/Fo);干旱胁迫减少了PSII反应中心开放的比例(qP)和PSII反应中心捕获光能的转化效率,但SNP处理后PSII开放反应中心的比例增加,利于干旱条件下叶片吸收的能量用于光化学反应(Pr)和PSII反应中心安全地耗散过剩光能。综上所述,干旱条件下NO对小麦幼苗叶片的PSII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PSⅡ功能 叶绿素含量 小麦 干旱胁迫
下载PDF
不同土壤质地小麦叶片叶绿素的高光谱响应及估测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娟娟 熊淑萍 +2 位作者 翟清云 张钰洋 马新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2-647,共6页
为给小麦生长过程中叶绿素的实时监测和氮肥调控提供参考,设置3种不同土壤质地(沙土、壤土和粘土)、5种不同施氮水平(0、120、225、330和435kg·hm^-2)和3个河南省主栽小麦品种(矮抗58、周麦22和郑麦366),同步测定小麦主要生... 为给小麦生长过程中叶绿素的实时监测和氮肥调控提供参考,设置3种不同土壤质地(沙土、壤土和粘土)、5种不同施氮水平(0、120、225、330和435kg·hm^-2)和3个河南省主栽小麦品种(矮抗58、周麦22和郑麦366),同步测定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Chla+b)含量,系统分析了3种土壤质地条件下小麦Chla+b含量与350-1 050nm波段范围内冠层光谱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土壤质地下小麦叶绿素的冠层光谱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光谱指数REPIG和mND705对叶片Chla+b含量的监测效果较好,建模决定系数分别为0.76和0.75。利用独立样本数据对用于建模的此二光谱参数进行检验,其预测效果表现较为稳定,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87和0.85,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46和0.48。说明利用光谱指数REPIG和mND705为自变量建立的估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当地生产条件下小麦叶片叶绿素,同时为氮肥施用及调控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壤质地 施氮量 叶绿素含量 高光谱遥感 估测模型
下载PDF
外引杂交种对玉米自交系HL5175、HL5416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
14
作者 张洋 董永斌 +4 位作者 马智艳 邓飞 乔大河 徐鹤 李玉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1,共6页
为了研究外引杂交种对本地自交系HL5715和HL5416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以自选Reid类群玉米自交系HL5175和HL5416与4个外引杂交种杂交,经过选择淘汰后,选择其中6个优良杂交组合(P522、P524、P539、P581、P582、P583)为材料,测试分析... 为了研究外引杂交种对本地自交系HL5715和HL5416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以自选Reid类群玉米自交系HL5175和HL5416与4个外引杂交种杂交,经过选择淘汰后,选择其中6个优良杂交组合(P522、P524、P539、P581、P582、P583)为材料,测试分析6个组合F2群体11个形态性状的分离情况,并与2个亲本自交系及自交系郑58和PH6W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6个组合的F。群体在叶夹角、叶向值、雄穗分枝数等形态性状方面与亲本自交系相比均表现出较大分离,变异系数为7.18%~32.47%,出现较多优于亲本自交系的单株。综合各形态性状表现以及与亲本自交系的比对结果,认为P524、P539、P583组合综合表现更为突出,可以在多个性状上对亲本自交系进行改良,是从中选育具有优良形态性状自交系的重点基础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F2群体 形态性状 改良效果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郭瑞盼 辛泽毓 +4 位作者 王志强 郭晓阳 张丽婷 王俊哲 林同保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改变率与干旱敏感系数的相关性。利用室内水培的方法,以6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15%PEG和20%PEG 2个胁迫水平,以不添加PEG的正常营养液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改变率与干旱敏感系数的相关性。利用室内水培的方法,以6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15%PEG和20%PEG 2个胁迫水平,以不添加PEG的正常营养液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叶片和根系中主要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明显降低了各小麦品种干物质量,6个小麦品种在不同干旱水平下的抗旱性均表现为晋麦47>矮抗58>周麦22>洛旱6号>郑麦9023>西农979;干旱胁迫下6个小麦品种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均随着干旱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淀粉和果聚糖含量则呈降低的趋势,复水后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6个小麦品种中,干旱敏感性越高的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其组织中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改变率越小;干旱敏感系数与干旱胁迫下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改变率均呈负相关性,其中可溶性总糖、果糖、淀粉、果聚糖含量在干旱胁迫下的改变率与干旱敏感系数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在干旱胁迫下,淀粉与果聚糖的水解对提高小麦抗旱性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碳水化合物代谢 干物质 抗旱性
下载PDF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分子鉴定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福彦 陈锋 +3 位作者 董中东 尚晓丽 崔党群 殷贵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289-3296,共8页
【目的】以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为材料,通过对其籽粒硬度相关基因的鉴定,明确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的籽粒硬度基因型分布规律,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优异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KCS)、PCR扩增、酶切以及DNA测序技术,对... 【目的】以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为材料,通过对其籽粒硬度相关基因的鉴定,明确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的籽粒硬度基因型分布规律,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优异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KCS)、PCR扩增、酶切以及DNA测序技术,对来自黄淮麦区109份小麦新品系的籽粒硬度表型、puroindo1ine基因型及其puroindo1ine b-2的不同等位变异类型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结果】黄淮麦区材料中硬质麦比例较高,为61.5%。混合型和软质麦比例较低,分别为15.6%和22.9%,硬度指数范围较宽,为3.2—82.6。在硬质麦的puroindo1ine基因型检测中,发现有Pinb-D1b、Pinb-D1p和Pina-D1b共3种类型,其中,Pinb-D1b所占比例最高,为86.5%,Pinb-D1p和Pina-D1b分别为7.5%和6.0%。通过对puroindo1ine b-2变异检测,发现在调查的所有小麦材料中,D和A基因组上均含有Pinb-D2v1和Pinb-A2v4,其中,86份小麦品种(系)B基因组上的基因型为Pinb-B2v3,剩余的23份材料为Pinb-B2v2。通过对位于普通小麦B基因组puroindo1ine b-B2的2个基因型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的分析,发现Pinb-B2v3变异的小麦品种(系)在穗粒数、单穗粒重、旗叶长和旗叶面积上均显著高于Pinb-B2v2变异类型的小麦品种(系),同时Pinb-B2v3变异类型小麦的千粒重、小穗数、粒长、粒宽和旗叶宽等性状也略高于Pinb-B2v2变异类型的小麦。【结论】在黄淮麦区109份小麦新品系中,硬质麦比例较高,混合型和软质麦比例较低。硬质麦中,Pinb-D1b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在puroindo1ine b-2基因位点上,Pinb-B2v3变异类型小麦的产量相关性状略优于Pinb-B2v2变异类型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籽粒硬度 PUROINDOLINE puroindolineb-2 产量性状
下载PDF
植物中锌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丽婷 王志强 +5 位作者 马兴立 彭凌馨 郭瑞盼 王俊哲 刘康 林同保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5-60,共6页
锌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植物生长缺锌可造成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光合能力下降、蛋白质合成受阻等一系列生理问题,但锌过量又会对植物造成毒害,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甚至造成减产绝收。对近年在植物中鉴定出的主要... 锌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植物生长缺锌可造成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光合能力下降、蛋白质合成受阻等一系列生理问题,但锌过量又会对植物造成毒害,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甚至造成减产绝收。对近年在植物中鉴定出的主要锌转运调节蛋白及其家族成员(YSL蛋白家族、ZIP蛋白家族、NRAMP蛋白家族、CDF蛋白家族、P1b型ATP酶和Mg2+/H+反向交换转运蛋白家族)的种类、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目前研究的不足和空白点进行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转运蛋白
下载PDF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及其控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锋 左爱辉 崔党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0-785,共6页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是引起面制食品褐变的主要原因。目前常用测试小麦籽粒PPO活性的方法为邻苯二酚法和L-DOPA法等。基因型和环境均对小麦籽粒PPO活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基因型是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影响小...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是引起面制食品褐变的主要原因。目前常用测试小麦籽粒PPO活性的方法为邻苯二酚法和L-DOPA法等。基因型和环境均对小麦籽粒PPO活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基因型是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影响小麦籽粒PPO活性的基因主要位于2AL染色体上的Ppo-A1位点和2DL染色体上的Ppo-D1位点。目前,在Ppo-A1位点已发现7种等位变异类型,在Ppo-D1位点已发现4种等位变异类型,其中Ppo-A1b和Ppo-D1a类型表现出低PPO活性,而Ppo-A1a和Ppo-D1b类型则表现出高PPO活性。依据其序列特征,已经有PPO16、PPO18、PPO29和PPO33等多个籽粒PPO活性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被开发,从而为以颜色为目标的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的检测方法及其遗传特征,并重点阐述了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克隆、等位变异类型及其功能性分子标记研发情况,旨在为我国小麦品质改良及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遗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酚氧化酶 等位变异 功能性分子标记
下载PDF
河南小麦新品种(系)的多酚氧化酶基因等位变异 被引量:9
19
作者 左爱辉 陈锋 +1 位作者 尚晓丽 崔党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2-1077,共6页
为了解河南小麦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布情况,以72份河南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了籽粒多酚氧化酶活性测试,并利用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基因的功能标记PPO18、PPO16和PPO29分别进行2A和2D染色体上Ppo-A1和Ppo-D1... 为了解河南小麦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布情况,以72份河南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了籽粒多酚氧化酶活性测试,并利用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基因的功能标记PPO18、PPO16和PPO29分别进行2A和2D染色体上Ppo-A1和Ppo-D1的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中,具有等位基因Ppo-A1a(与高PPO活性相关)和Ppo-A1b(与低PPO活性相关)的品种(系)分别为52个和20个,分布频率分别为72.2%和27.8%;具有等位基因Ppo-D1a(与低PPO活性相关)和Ppo-D1b(与高PPO活性相关)的品种(系)分别为51个和21个,分布频率分别为70.8%和29.2%。在参试小麦品种(系)中发现四种等位变异组合Ppo-A1a/Ppo-D1a、Ppo-A1a/Ppo-D1b、Ppo-A1b/Ppo-D1a和Ppo-A1b/Ppo-D1b,分布频率分别为50.0%、22.2%、20.8%和7.0%。进一步分析不同基因型组合对小麦籽粒PPO活性的影响,4种基因型中,Ppo-A1b/Ppo-D1a类型的小麦籽粒PPO活性最低。拥有低PPO活性的河南小麦新品种(系)相对较少,因此,建议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加强对低PPO活性材料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多酚氧化酶 等位变异 PPO活性
下载PDF
黄淮麦区小麦子粒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杰 陈锋 +1 位作者 詹克慧 崔党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0-907,共8页
子粒多酚氧化酶(PPO,polyphenol oxidase)活性是造成面粉以及面制品褐变的主要因素,了解不同小麦品种子粒PPO活性基因的等位变异情况,有助于遗传改良中提高面制品的外观品质。本研究利用2A染色体上Ppo-A1的标记PPO18以及2D染色体上Ppo-D... 子粒多酚氧化酶(PPO,polyphenol oxidase)活性是造成面粉以及面制品褐变的主要因素,了解不同小麦品种子粒PPO活性基因的等位变异情况,有助于遗传改良中提高面制品的外观品质。本研究利用2A染色体上Ppo-A1的标记PPO18以及2D染色体上Ppo-D1的标记PPO16和PPO29检测该基因在118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中的等位变异。结果表明:在PpoA1位点,48.3%的小麦品种含Ppo-A1a(高PPO活性)型等位基因,51.7%的小麦品种含Ppo-A1b(低PPO活性)型等位基因,Ppo-A1a和Ppo-A1b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Ppo-D1位点,55.1%的小麦品种含Ppo-D1a(低PPO活性)型等位基因,44.9%的小麦品种含Ppo-D1b(高PPO活性)型等位基因,Ppo-D1a和Ppo-D1b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Ppo-A1和Ppo-D1 2个位点共检测到Ppo-A1a/Ppo-D1a(中间型PPO活性)、Ppo-A1a/Ppo-D1b(高PPO活性)、Ppo-A1b/Ppo-D1a(低PPO活性)、Ppo-A1b/Ppo-D1b(中间型PPO活性)4种变异组合类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8.8%、19.5%、26.3%和25.4%,彼此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总体来看,这3个基因特异性标记可以快速、准确和方便地检测子粒PPO基因的不同等位变异。此外,本研究检测出部分材料具有低PPO活性,可为选育具有低PPO活性的小麦品种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PPO活性 PPO基因 功能标记 分子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