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爱娟 张李漫 任亚平 《陕西中医》 2019年第4期522-524,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KOA的治疗效果,并利用超声监测温针灸对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血液循环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KOA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药物及手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KOA的治疗效果,并利用超声监测温针灸对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血液循环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KOA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药物及手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血液循环、膝关节功能和症状改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血液循环情况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腔积液、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血流信号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周压痛、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和总分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Lequesn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对KOA的治疗效果较好,采用超声监测发现其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微循环和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 微循环 关节功能 超声 VAS
下载PDF
正强化理论对颈椎病康复治疗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爱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正强化理论在颈椎病康复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自我效能、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10~2017-12该院收治的颈椎病康复治疗患者648例,按患者入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4例。选取20名女护士随机分为A、B两个护... 目的探讨正强化理论在颈椎病康复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自我效能、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10~2017-12该院收治的颈椎病康复治疗患者648例,按患者入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4例。选取20名女护士随机分为A、B两个护理组,每组10名。对照组由A组护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由B组护士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正强化干预,同时护士长对B组护士行正强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及两组护士干预前后护士的GSE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 <0.05);干预后两组GSES、CD-RISC评分均上升(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大(P <0.05);干预前两组护士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护士GSES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正强化理论护理应用于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病情,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强化理论 颈椎病 康复 自我效能 心理韧性
下载PDF
大活络丸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文文 郝智慧 覃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大活络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 目的探讨大活络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大活络丸,1丸/次,2次/d。两组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DAS28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83%(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CRP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IL-6、IL-8、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DAS28评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类风湿DAS28评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明显高于治疗组的8.33%(P<0.05)。结论大活络丸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艾拉莫德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活络丸 艾拉莫德片 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类风湿因子 红细胞沉降率
原文传递
中国医学史课程实践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礼 梁润英 +1 位作者 罗珊珊 徐江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0期5-6,共2页
中国医学史作为中医类专业的入门课,由于理论知识多、实践环节缺乏,传统教学法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不足,中医思维体系构建困难等,运用实践体验式教学法,广泛利用社会中医药文化资源、学校教学资源及课程相关资源,合理设计实践环节及训... 中国医学史作为中医类专业的入门课,由于理论知识多、实践环节缺乏,传统教学法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不足,中医思维体系构建困难等,运用实践体验式教学法,广泛利用社会中医药文化资源、学校教学资源及课程相关资源,合理设计实践环节及训练项目,强化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认知与思维体系的构建培养,以确保学生在中医入门阶段形成对中医学的系统、科学认识,树立良好中医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中医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体验式 教学法 中国医学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千金涤浊汤联合隔姜艾灸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脾虚湿阻证3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琳琳 周淑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68-73,共6页
目的观察千金涤浊汤联合隔姜艾灸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HUA)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痛风伴HUA脾虚湿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和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千金涤浊汤联合隔姜艾灸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HUA)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痛风伴HUA脾虚湿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和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千金涤浊汤联合隔姜艾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痛风急性发作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血尿酸、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23/33),治疗组为90.91%(30/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血尿酸、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痛风急性发作率为27.27%(9/33),治疗组为6.06%(2/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4%(8/33),治疗组为6.06%(2/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千金涤浊汤联合隔姜艾灸辅助治疗痛风伴HUA脾虚湿阻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血尿酸排泄,降低机体炎性因子,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及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片 碳酸氢钠片 千金涤浊汤 隔姜艾灸 血尿酸 炎性因子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涤浊汤加隔药艾灸联合非布司他片对脾虚湿阻型慢性痛风患者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佳 刘磊 +1 位作者 范家英 辛凯 《中医研究》 2022年第10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涤浊汤加隔药艾灸联合非布司他片对脾虚湿阻型慢性痛风患者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脾虚湿阻型慢性痛风患者75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非布司他片,初始剂量每... 目的:观察涤浊汤加隔药艾灸联合非布司他片对脾虚湿阻型慢性痛风患者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脾虚湿阻型慢性痛风患者75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非布司他片,初始剂量每次1片,1 d 1次。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涤浊汤(白茅根、薏苡仁、土茯苓、黄芪、白术、党参、金钱草、炒苍术、山楂、绵萆薢、泽泻、威灵仙、桂枝、川牛膝、甘草片)1 d 1剂,每剂分2份,早晚各服用1份;加隔药艾灸(神阙、中脘、关元、气海、天枢),每次每穴各灸4壮,药饼留在原穴位处敷贴8~12 h,隔日1次,每周3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1%(35/38);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2.97%(27/3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在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肠道菌群、炎症因子、痛风急性发作率及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对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涤浊汤加隔药艾灸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脾虚湿阻型慢性痛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风 脾虚湿阻型 涤浊汤 隔药艾灸 非布司他片 肠道菌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世霞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8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究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80例,作为该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参与该次调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 目的探究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80例,作为该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参与该次调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镇痛、消炎、冰敷等)治疗方式,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一周后)、不同时间点(一周内)肿胀减轻的例数(比例)以及肿胀完全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一周后发现,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远远高于对照组75.0%(30/40)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一周内)肿胀减轻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周的回访表明,实验组患者肿胀完全消退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药进行临床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肿胀的发生率,且其消肿速度得到极大提升,并能够使患者肿胀消退的时间明显降低,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治疗 下肢骨折术后 肿胀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