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对苗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18
1
作者 纪展波 蒲伟凤 +2 位作者 李桂兰 乔亚科 张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8-604,共7页
以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为材料,在旱棚盆栽条件下进行苗期干旱胁迫试验。对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WS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 以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为材料,在旱棚盆栽条件下进行苗期干旱胁迫试验。对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WS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表现为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而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POD活性则表现为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干旱胁迫下不同类型材料各生理指标与正常供水条件相比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降幅为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脯氨酸含量增幅为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而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增幅变化顺序为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在干旱胁迫下,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生理指标发生显著变化,3种类型大豆的变化幅度差异显著。野生大豆在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表现优于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半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河北东部沿海地区野生大豆SSR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丹 乔亚科 +4 位作者 韩粉霞 李桂英 蒲伟凤 代波 李桂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5-558,共4页
以采集于冀东沿海地区的370及黑龙江省的2份野生大豆为材料,利用27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7个SSR位点扩增出209个多态性带,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目为7.74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Simpson指数为0.3998~0.8358,Sha... 以采集于冀东沿海地区的370及黑龙江省的2份野生大豆为材料,利用27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7个SSR位点扩增出209个多态性带,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目为7.74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Simpson指数为0.3998~0.8358,Shannon-weaver指数为0.7567~1.9879,冀东沿海地区野生大豆材料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中冀东靠近海岸线地区的材料与内陆材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同一居群的材料遗传距离很近,有些不同居群的材料由于生境相似遗传距离也较近;然而有些同一居群内的材料表现出了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沿海 野生大豆 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番茄子叶离体培养中激素的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桂兰 乔亚科 +2 位作者 武宝悦 蒲伟凤 王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0,共4页
为寻找在番茄离体培养中替代ZT的激素,本试验比较了6-BA不同质量浓度组合对‘中蔬五号’、‘中蔬六号’和‘黄色圣依’番茄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作用。结果表明:6-BA在1.0~3.0 mg/L范围内均可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以6-BA 3.0 mg/L最佳... 为寻找在番茄离体培养中替代ZT的激素,本试验比较了6-BA不同质量浓度组合对‘中蔬五号’、‘中蔬六号’和‘黄色圣依’番茄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作用。结果表明:6-BA在1.0~3.0 mg/L范围内均可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以6-BA 3.0 mg/L最佳。番茄品种‘中蔬六号’出愈率及不定芽诱导率较高,其不定芽诱导率为76%以上。适时降低分化培养中基6-BA的浓度(0.5 mg/L),有利于愈伤组织正常不定芽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组织培养 6-BA 再生
下载PDF
冀东沿海地区野生大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桂兰 张悦 +4 位作者 乔亚科 武宝悦 王丹 蒲伟凤 张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6-390,共5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33份冀东地区野生大豆及半野生大豆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冀东地区野生大豆POD酶谱类型十分丰富,三个时期共出现16种。随着植株的发育进程POD酶谱类型呈增长趋势。三个时期(苗期、分枝...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33份冀东地区野生大豆及半野生大豆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冀东地区野生大豆POD酶谱类型十分丰富,三个时期共出现16种。随着植株的发育进程POD酶谱类型呈增长趋势。三个时期(苗期、分枝期、始花期)各有13、14、15条带。同一时期不同材料之间酶带也有明显差异,每个时期都有特征带,Rf 0.59和Rf 0.61是苗期的特征带,Rf 0.58为分枝期材料共有特征带,花期的特征带为Rf 0.64。对164份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POD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相近且生境相似的材料其遗传距离较为接近,地理位置相近而生境不同的材料其遗传距离不一定相近。并且,在同一地点内不同年份收集的材料之间也存在遗传差异,说明对已搜集的地区继续补充搜集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影响大豆遗传转化再生植株成活因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桂兰 乔亚科 +2 位作者 韩金玲 毕艳娟 赵曙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了提高大豆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以‘吉林35’、‘中黄28’、‘南农1138-2’经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大豆子叶节获得的再生植株为材料,对影响移栽成活率的因素作了初步研究。再生芽高于2 cm时,转入R1生根培养基上,10 d左右便可以生根... 为了提高大豆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以‘吉林35’、‘中黄28’、‘南农1138-2’经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大豆子叶节获得的再生植株为材料,对影响移栽成活率的因素作了初步研究。再生芽高于2 cm时,转入R1生根培养基上,10 d左右便可以生根。待根伸长到4 cm以上,并出现丰富的侧根,苗叶色浓绿,苗高达到4-5 cm时,移栽到蛭石、沙子、土肥3∶2∶1比例混合的基质中,在温室内,光照时间保持11-12 h,温度维持24-26℃,可以正常开花结果。不同大豆品种之间生长势有很大的差别,直接影响到再生植株的成活和结荚。生长势强的大豆品种,再生植株容易成活、结荚,可获得较多而且饱满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再生植株 移栽 成活
下载PDF
黑芥子酶基因pyk10根特异启动子在番茄中的验证
6
作者 崔姗姗 乔亚科 +3 位作者 李桂兰 钟磊 刘杰 王林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3-77,共5页
黑芥子酶是一类催化芥子油苷水解的同工酶,pyk10是一个在拟南芥根和下胚轴中特异表达的黑芥子酶基因。从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基因组中克隆的长度为1 450 bp的pyk10基因启动子片段,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PykG。通过农... 黑芥子酶是一类催化芥子油苷水解的同工酶,pyk10是一个在拟南芥根和下胚轴中特异表达的黑芥子酶基因。从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基因组中克隆的长度为1 450 bp的pyk10基因启动子片段,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PykG。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yk10的根特异表达启动子以及gus基因转入了番茄中蔬6号,经PCR检测,转化植株中扩增出pyk10启动子特异性条带。组织化学法检测及定量分析,显示pyk10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番茄的根部特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pyk10启动子 GUS基因 番茄 根特异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