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教学之我见
1
作者 孙佳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社会科学》 2015年第6期284-284,共1页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老师在讲解时的语言要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富于节奏感,可适当的夹杂一些与问题相关又与学生有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老师在讲解时的语言要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富于节奏感,可适当的夹杂一些与问题相关又与学生有联系的话题,或举例时以学生为原形,使学生听起来顺耳、悦耳、愿意听,听进去、学进去;教师还应注意表扬、激励多于批评、指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模式转变主观体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