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关常澄 胡聚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3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胃...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胃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胃激素[胃动素(MTL)、内皮素(ET)、胃泌素(GA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MTL、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GAS、CG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MTL、ET水平低于对照组,GAS、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 01)。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调节患者胃肠激素分泌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颗粒治 肠胃激素
下载PDF
通络蠲痹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德志 李庭贵 +2 位作者 邓文诚 赵欣廷 董润芝 《陕西中医》 2012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通络蠲痹方(丹参、川芎、红花、当归、白芍、丹皮、全蝎、桂枝、...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通络蠲痹方(丹参、川芎、红花、当归、白芍、丹皮、全蝎、桂枝、山药、熟地、黄芪、水蛭、蜈蚣等);再加用针灸。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1%,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络蠲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通络蠲痹止痛、益气养阴活血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疗法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通络蠲痹方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聚卿 关常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9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结果...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65%,高于对照组的80. 43%(P <0. 05);治疗后,2组三酰甘油(TG)、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使用阿托伐他汀可有效调节血脂,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临床疗效 血脂水平
下载PDF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江英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1期156-156,共1页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产科收治的择期分娩的孕产妇共1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护理、营养支持、环境管理、产前宣教等内...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产科收治的择期分娩的孕产妇共1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护理、营养支持、环境管理、产前宣教等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记录两组孕产妇孕产妇剖宫产率,并调查剖宫产原因;记录两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产程、疼痛指数以及产后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3.18%,社会因素占比3.29%,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6.26%,社会因素占比25.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的产程、疼痛指数及产后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的了解程度,有助于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孕产妇 分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