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JAK/STAT途径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武亮 赵博 +2 位作者 温会欣 鞠淑媛 郑慧霄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结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左卡尼汀治疗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44...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结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左卡尼汀治疗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44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参芪地黄汤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72例。两组患者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治疗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左卡尼汀治疗,参芪地黄汤治疗组加用参芪地黄汤(组成:生黄芪、桑寄生、旱莲草、猪苓、茯苓皮、生薏苡仁、丹参、石韦各30 g,党参、山茱萸、泽兰、淮山药各15 g,生地黄、荔枝核、蚕砂、莪术各10 g,决明子6 g),每日1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不同治疗方式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肾功能、微炎症状态及血清JAK/STAT途径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参芪地黄汤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90.28%(64/72)比77.78%(55/72),P<0.05〕。两组治疗后残余肾功能(RRF)、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L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参芪地黄汤治疗组治疗后RRF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mL/min:4.82±1.18比3.96±1.05),而24 h尿蛋白(mg:62.26±12.16比97.71±16.28)、BUN(mmol/L:16.25±3.64比20.65±4.13)、SCr(μmol/L:242.25±25.62比280.62±26.63)、hs-CRP(mg/L:5.86±1.15比7.78±1.32)、IL-6(ng/L:3.26±0.64比4.62±1.13)、TNF-α(μg/L:29.23±5.64比32.66±6.13)含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参芪地黄汤治疗组JAK、STAT均较治疗前呈增加趋势,而磷酸化JAK(p-JAK)、磷酸化STAT(p-STAT)均较治疗前呈降低趋势(均P<0.05),常规治疗组血清JAK/STAT途径相关蛋白水平变化不显著(均P>0.05),故参芪地黄汤治疗组治疗后JAK、STAT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地黄汤 终末期肾病 肾功能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肠道菌群失衡与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玉霞 赵子娜 +2 位作者 李江花 王玉慧 李国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失衡与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并监测患者的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40例腹膜透析患者为腹膜透析组;另纳入1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体检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IL...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失衡与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并监测患者的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40例腹膜透析患者为腹膜透析组;另纳入1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体检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IL)-6、IL-8、IL-13、IL-18]水平和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分析肠道菌群与血清炎性因子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腹膜透析组患者血清IL-6、IL-8、IL-18水平分别为(30.21±1.22)ng/mL、(69.12±10.22)ng/mL、(138.47±19.28)ng/mL,均高于健康体检组;而IL-13的水平为(16.47±1.24)ng/mL,显著低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为(6.67±1.24)lg CFU/g、(6.41±1.04)lg CFU/g,均显著低于健康体检组;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为(9.15±0.32)lg CFU/g、(7.63±1.54)lg CFU/g,均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膜透析患者血清IL-6、IL-8、IL-18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呈负相关,与肠杆菌和肠球菌呈正相关;血清IL-13与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呈正相关,与肠球菌和肠杆菌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半年,140例腹膜透析患者中28例复发腹膜炎,复发者血清IL-6、IL-8、IL-18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者,IL-13水平显著低于未复发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膜炎复发者肠道肠杆菌和肠球菌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者(均P<0.05),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无显著区别(均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高,肠道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加;肠道菌群数量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密切相关,二者水平的变化能提示疾病的进展,为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失衡 腹膜透析 血清炎性因子 相关性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