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废水回灌工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世峰 高文婷 +1 位作者 牛永强 王屹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66-70,共5页
本文首先论述了梧桐庄矿矿井水回灌的必要性和回灌工程的意义,介绍了地下水回灌的技术方法,然后论证该矿回灌所具备的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将矿井水回灌于奥灰含水层的技术研究,确定了连续回灌与定时回扬回灌试验工程方案,... 本文首先论述了梧桐庄矿矿井水回灌的必要性和回灌工程的意义,介绍了地下水回灌的技术方法,然后论证该矿回灌所具备的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将矿井水回灌于奥灰含水层的技术研究,确定了连续回灌与定时回扬回灌试验工程方案,以回灌水位降幅削减值和水量降幅削减值作为回灌效果的评价标准,回灌前后水位降幅削减值3.36 m,量水位降幅削减值0.224×10-3m/m3。最后从回灌后水文地质条件、回灌处理水质对含水层的影响和回灌工程方案三个方面进行了矿井水回灌的可行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回灌 降幅削减值 回灌评价 矿井水质 梧桐庄矿
下载PDF
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世峰 马小雷 +1 位作者 付丹平 张希 《地下水》 2014年第3期21-23,共3页
分析地下水位埋深影响因素的必要性和建立模型的意义,介绍研究区的概况、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年内和年际动态特征,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确定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地下水位埋深影响程度按大到小排序为前年埋深、水面蒸... 分析地下水位埋深影响因素的必要性和建立模型的意义,介绍研究区的概况、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年内和年际动态特征,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确定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地下水位埋深影响程度按大到小排序为前年埋深、水面蒸发、降雨量、开采量。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地下水位埋深变化,邯郸市主城区地下水位变化明显,整体有持续下降的趋势,但地下水埋深波动比较频繁。研究为主城区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调蓄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 灰色关联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下载PDF
平朔矿区9~#煤中镉、铬和铊的含量分布及赋存状态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晶 关腾 +1 位作者 李姣龙 王金喜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56-59,73,共5页
以山西平朔矿9#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测定煤中镉、铬和铊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利用suffer软件生成镉、铬和铊元素在矿区中的平面分布图。结果表明平朔矿区9#煤中的镉、铬和铊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15μg/g、17.39μg/g和0... 以山西平朔矿9#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测定煤中镉、铬和铊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利用suffer软件生成镉、铬和铊元素在矿区中的平面分布图。结果表明平朔矿区9#煤中的镉、铬和铊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15μg/g、17.39μg/g和0.12μg/g,其中镉和铊低于华北煤、全国煤和美国煤均值;铬高于华北煤、全国煤和美国煤的均值。EF1分别为0.75、0.17和0.28,EF2分别为2.8、0.65和0.01。镉、铬和铊赋存在黄铁矿和粘土矿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朔矿区 赋存状态 有害微量元素
下载PDF
邢台矿区葛泉矿5^#煤中铅和硒的赋存及富集
4
作者 于海成 段杜娟 +1 位作者 徐静 赵晶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54-56,共3页
以邢台矿区葛泉矿5#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煤中铅和硒的含量,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显微镜观测煤中黄铁矿并测定煤样的镜质体反射率,对5#煤中铅和硒的赋存和富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邢台矿区葛泉矿5#煤... 以邢台矿区葛泉矿5#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煤中铅和硒的含量,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显微镜观测煤中黄铁矿并测定煤样的镜质体反射率,对5#煤中铅和硒的赋存和富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邢台矿区葛泉矿5#煤中的铅和硒的含量均值分别为29.13μg/g和3.99μg/g,高于华北煤、贵州煤、中国煤和美国煤中铅和硒含量均值,富集系数分别为1.94和33.27,铅和硒主要富集在黄铁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泉矿 赋存 富集
下载PDF
膨润土吸附水中Cr(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丁述理 孟庆梅 +2 位作者 孙晨光 季刚 杨翠娜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4,共4页
研究了钠化膨润土对Cr6+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溶液中Cr6+的初始质量浓度、吸附剂用量、pH、搅拌时间、温度、粒度等因素对膨润土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钠化膨润土对于Cr6+的吸附在1h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溶液pH的增大、温度的升高、... 研究了钠化膨润土对Cr6+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溶液中Cr6+的初始质量浓度、吸附剂用量、pH、搅拌时间、温度、粒度等因素对膨润土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钠化膨润土对于Cr6+的吸附在1h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溶液pH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膨润土粒度的增加以及溶液中Cr6+的初始质量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在混合体系中,共存离子的存在影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共存离子的质量浓度与Cr6+相近时,对Cr6+的吸附效果影响很大,其中,Zn2+的影响大于Pb2+;共存离子的质量浓度远大于Cr6+时,Zn2+基本没有影响,Pb2+却能提高对Cr6+的吸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CR^6+ 膨润土 重金属
下载PDF
深部倾斜煤层采动底板破坏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彦恒 许劲峰 +5 位作者 满剑奇 陶真 任川 李文慧 赵昕 李冲 《中国矿业》 2021年第6期140-145,共6页
为研究深部倾斜煤层底板破坏特征及破坏深度,以羊东煤矿8469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煤层采后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塑性区发育特征及破坏深度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可知:煤层开采... 为研究深部倾斜煤层底板破坏特征及破坏深度,以羊东煤矿8469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煤层采后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塑性区发育特征及破坏深度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可知:煤层开采后,作用在周围煤岩体上的支承压力产生不同的应力分区。沿煤层走向方向,应力呈对称性变化,形状近似马鞍状,在工作面两端处产生应力集中;沿煤层倾向方向,倾斜剪切力的存在使底板岩体由采动破坏转变成滑移破坏,塑性破坏区和应力变化大致呈勺型分布形态,最大应力集中区出现在工作面下侧。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底板破坏范围相应增大,但推进255 m后,破坏深度不再增加。现场实测表明,底板浅部岩层最早受到扰动,且受到的扰动程度最高。扰动范围随最大注水量的减少而增加,在底板下25 m范围内的岩层受影响较小。由此可知,该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为25.0~29.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塑性破坏 深部倾斜煤层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破坏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