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健康体检人群13C呼气试验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查结果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文雅
刘敬
+3 位作者
郭上玮
张华
刘敬雅
刘玮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020-1023,1027,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13C呼气试验结果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两种检查方法在特定人群中相互替代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190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13C呼气试验的相关...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13C呼气试验结果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两种检查方法在特定人群中相互替代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190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13C呼气试验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性别和13C呼气试验结果划分为男性阳性组、男性阴性组、女性阳性组、女性阴性组,根据受试者年龄和13C呼气试验结果划分为<35岁阳性组、<35岁阴性组、35~45岁阳性组、35~45岁阴性组、46~55岁阳性组、46~55岁阴性组、>55岁阳性组、>55岁阴性组,比较不同性别或年龄段13C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及阴性受试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和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差异情况。结果男、女性13C呼气试验阳性组受试者PGⅠ、P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受试者13C呼气试验阳性组受试者PGⅠ、PGⅡ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受试者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受试者PGⅠ、PGⅡ水平与13C呼气实验结果呈正相关,与PGⅠ/PGⅡ比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13C呼气实验结果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在未来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部分人群可以考虑仅通过13C呼气试验或血清胃蛋白酶检测中的一种方法完成健康人群体检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胃蛋白酶原
幽门螺杆菌
相关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盆腔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郭上玮
刘敬
+4 位作者
胡国敏
王洪斌
张华
李红站
李万松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644-2647,共4页
目的观察盆腔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月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介入组和缝合组,每组120例。缝合组给予B-Lynch子宫压迫缝合治疗,介入组给予盆腔血管介入...
目的观察盆腔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月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介入组和缝合组,每组120例。缝合组给予B-Lynch子宫压迫缝合治疗,介入组给予盆腔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手术止血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2组手术总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止血操作时间明显长于缝合组(P<0.01);介入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缝合组(P<0.01);介入组患者手术疗效明显优于缝合组(Z=2.430,P<0.05);介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略高于缝合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0,P=0.41)。介入组患者复发率为0.83%低于缝合组的3.33%(P<0.05)。结论与子宫压迫缝合术相比,应用介入栓塞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止血成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难治性产后出血
介入栓塞
子宫加压缝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盆腔血管结扎与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上玮
刘敬
+2 位作者
张华
王洪斌
李红站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盆腔血管结扎与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40例,其中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治疗的120例纳入结扎组,另外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120例纳入介入组。比较2组患...
目的观察应用盆腔血管结扎与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40例,其中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治疗的120例纳入结扎组,另外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120例纳入介入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情况,止血原因及止血成功情况,产后2 h、24 h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周期,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的凝血因子水平,相关治疗情况,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介入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术中补液量均明显低于结扎组(P<0.01),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均少于结扎组(P<0.05),止血时间早于结扎组(P<0.05)。介入组患者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周期、住院时间均短于结扎组(P<0.05)。介入组患者总止血成功率100.00%高于结扎组59.17%(P<0.05)。2组产后24 h出血量均多于产后2 h出血量(P<0.05),介入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结扎组(P<0.05)。2组患者手术后血管紧张素Ⅱ、凝血因子Ⅷ、Ⅸ水平均高于手术前(P<0.05);手术后,介入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凝血因子Ⅷ、Ⅸ水平均高于结扎组(P<0.05);介入组患者手术止血效果明显优于结扎组(P=0.02);介入组患者相关治疗事件发生率1.67%(2/120)低于结扎组10.00%(12/120)(P<0.05)。介入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结扎组的71.67%(P<0.01)。结论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介入治疗
盆腔血管结扎
并发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康体检人群13C呼气试验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查结果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文雅
刘敬
郭上玮
张华
刘敬雅
刘玮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体检
中心
河北省
衡水市
桃城区
妇幼保健
计划生育
服务中心
妇产科
河北省
衡水市
桃城区
妇幼保健
计划生育
服务中心
麻醉科
河北省
衡水市
第四人民医院外科
河北省
衡水市
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020-1023,1027,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13C呼气试验结果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两种检查方法在特定人群中相互替代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190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13C呼气试验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性别和13C呼气试验结果划分为男性阳性组、男性阴性组、女性阳性组、女性阴性组,根据受试者年龄和13C呼气试验结果划分为<35岁阳性组、<35岁阴性组、35~45岁阳性组、35~45岁阴性组、46~55岁阳性组、46~55岁阴性组、>55岁阳性组、>55岁阴性组,比较不同性别或年龄段13C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及阴性受试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和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差异情况。结果男、女性13C呼气试验阳性组受试者PGⅠ、P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受试者13C呼气试验阳性组受试者PGⅠ、PGⅡ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受试者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受试者PGⅠ、PGⅡ水平与13C呼气实验结果呈正相关,与PGⅠ/PGⅡ比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13C呼气实验结果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在未来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部分人群可以考虑仅通过13C呼气试验或血清胃蛋白酶检测中的一种方法完成健康人群体检筛查。
关键词
健康体检
胃蛋白酶原
幽门螺杆菌
相关性
Keywords
health medical examination
pepsinogen
Helicobacter pylori
correlation
分类号
R443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盆腔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郭上玮
刘敬
胡国敏
王洪斌
张华
李红站
李万松
机构
河北省
衡水市
第四人民医院外科
河北省
衡水市
桃城区
妇幼保健
计划生育
服务中心
妇产科
河北省
衡水市
桃城区
妇幼保健
计划生育
服务中心
麻醉科
河北省
衡水市
桃城区
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妇产科
河北省
衡水市
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河北省
衡水市
中医院
妇产科
河北省
衡水市
妇幼保健
院外科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644-2647,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盆腔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2年1月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介入组和缝合组,每组120例。缝合组给予B-Lynch子宫压迫缝合治疗,介入组给予盆腔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手术止血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2组手术总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止血操作时间明显长于缝合组(P<0.01);介入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缝合组(P<0.01);介入组患者手术疗效明显优于缝合组(Z=2.430,P<0.05);介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略高于缝合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0,P=0.41)。介入组患者复发率为0.83%低于缝合组的3.33%(P<0.05)。结论与子宫压迫缝合术相比,应用介入栓塞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止血成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剖宫产
难治性产后出血
介入栓塞
子宫加压缝合
Keywords
cesarean section
refractory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分类号
R364.13 [医药卫生—病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盆腔血管结扎与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上玮
刘敬
张华
王洪斌
李红站
机构
河北省
衡水市
第四人民医院外科
河北省
衡水市
桃城区
妇幼保健
计划生育
服务中心
妇产科
河北省
衡水市
桃城区
妇幼保健
计划生育
服务中心
麻醉科
河北省
衡水市
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河北省
衡水市
中医医院
妇产科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366-369,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应用盆腔血管结扎与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40例,其中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治疗的120例纳入结扎组,另外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120例纳入介入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情况,止血原因及止血成功情况,产后2 h、24 h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周期,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的凝血因子水平,相关治疗情况,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介入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术中补液量均明显低于结扎组(P<0.01),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均少于结扎组(P<0.05),止血时间早于结扎组(P<0.05)。介入组患者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周期、住院时间均短于结扎组(P<0.05)。介入组患者总止血成功率100.00%高于结扎组59.17%(P<0.05)。2组产后24 h出血量均多于产后2 h出血量(P<0.05),介入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结扎组(P<0.05)。2组患者手术后血管紧张素Ⅱ、凝血因子Ⅷ、Ⅸ水平均高于手术前(P<0.05);手术后,介入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凝血因子Ⅷ、Ⅸ水平均高于结扎组(P<0.05);介入组患者手术止血效果明显优于结扎组(P=0.02);介入组患者相关治疗事件发生率1.67%(2/120)低于结扎组10.00%(12/120)(P<0.05)。介入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结扎组的71.67%(P<0.01)。结论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介入治疗
盆腔血管结扎
并发症
Keywords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pelvic vascular ligation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健康体检人群13C呼气试验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查结果相关性分析
王文雅
刘敬
郭上玮
张华
刘敬雅
刘玮
《河北医药》
CAS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盆腔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研究
郭上玮
刘敬
胡国敏
王洪斌
张华
李红站
李万松
《河北医药》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盆腔血管结扎与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研究
郭上玮
刘敬
张华
王洪斌
李红站
《河北医药》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