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结镇痛胶囊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萍 王建梅 +4 位作者 董军杰 于跃 王海波 周爱玲 高丽彩 《河北中医》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胶囊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疗程为6个月,...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胶囊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疗程为6个月,然后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散结镇痛胶囊1.6 g,每日3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kupperman评分[外阴和(或)阴道不适,潮热出汗和kupperman总分],痛经、盆腔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2组子宫内膜厚度及盆腔肿块大小,观察治疗结束后2组围绝经期症状(潮热出汗、乏力、情绪波动、失眠)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3、6个月外阴和(或)阴道不适评分、潮热出汗评分及kupperman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个月外阴和(或)阴道不适评分、潮热出汗评分及kupperman总分与本组治疗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6个月痛经、盆腔痛VA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和盆腔肿块直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潮热出汗、乏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代谢综合征可降低外阴和(或)阴道不适、潮热出汗、乏力等围绝经期症状,减少患者痛经和盆腔痛的疼痛感,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和盆腔肿块大小,疗效可靠,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合并症 代谢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观察妊娠与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8
2
作者 彭艳艳 陈舜珏 +2 位作者 陈桂红 梁玉 王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结合盆底超声观察并评价妊娠及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法,选择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D(常规三切面扫查)、3D(轴平面)、4D(动态三维)显示模式观察妊娠晚期(≥孕32周)、产后6~8周产妇(阴道分... 目的结合盆底超声观察并评价妊娠及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法,选择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D(常规三切面扫查)、3D(轴平面)、4D(动态三维)显示模式观察妊娠晚期(≥孕32周)、产后6~8周产妇(阴道分娩44例,剖宫产56例)的盆底结构,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观察膀胱颈部-尿道内口是否关闭,测量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尿道倾斜角、膀胱颈移动度、膀胱距离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距离、肛管直肠连接部位距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垂直距离,同时采用盆底超声3D模式、超声断层成像模式观察盆底肌肉是否完整、有无撕裂缺损情况,采用4D模式实时动态观察盆膈裂孔孕晚期和产后的变化。结果妊娠晚期检查,19例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但未见肛门括约肌损伤、直肠膨出等盆底其他组织异常,产后6~8周检查,56例见盆底其他组织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产妇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盆底功能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与产后6~8周产妇Valsalva动作时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尿道倾斜角、膀胱颈移动度、膀胱距离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距离、肛管直肠连接部位距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垂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与产后6~8周产妇在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缩肛状态的肛提肌裂孔超声检测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在妊娠晚期及产后盆底功能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清晰、全面、动态观察产妇的盆底结构变化,还能够通过量化指标进行准确测量评估,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首选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分娩 盆底疾病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40
3
作者 王文俊 王晓英 +1 位作者 郑世花 何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腋臭三种手术方法。方法:使用皮下搔刮法、皮下修剪法及皮下搔刮加大汗腺毛囊摘除法治疗腋臭。结果:①治愈率:三组无显著性差异。②局部皮肤坏死:皮下搔刮组与皮下搔刮加大汗腺毛囊摘除组优于皮下修剪组。③术后复发率:皮... 目的:探讨治疗腋臭三种手术方法。方法:使用皮下搔刮法、皮下修剪法及皮下搔刮加大汗腺毛囊摘除法治疗腋臭。结果:①治愈率:三组无显著性差异。②局部皮肤坏死:皮下搔刮组与皮下搔刮加大汗腺毛囊摘除组优于皮下修剪组。③术后复发率:皮下修剪组与皮下搔刮加大汗腺毛囊摘除组优于皮下搔刮组。结论:皮下搔刮加大汗腺毛囊摘除法是治疗腋臭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搔刮 修剪
下载PDF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输卵管通畅度的再认识 被引量:22
4
作者 郑国 金钊 +3 位作者 冯莉 齐静怡 崔月梅 白凤楼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921-924,共4页
目的细化输卵管造影术中输卵管通畅度的分级,探讨输卵管通畅度对不孕的影响。方法针对93例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造影,拟定输卵管通畅度分级量化标准(以下简称试验标准),研究不同医生之间或医生自身前后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此分级标准... 目的细化输卵管造影术中输卵管通畅度的分级,探讨输卵管通畅度对不孕的影响。方法针对93例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造影,拟定输卵管通畅度分级量化标准(以下简称试验标准),研究不同医生之间或医生自身前后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此分级标准。另外,观察子宫输卵管充盈15min后延时摄片(以下简称延时期)中的输卵管内造影剂滞留征象,与子宫输卵管充盈期(以下简称充盈期)比较,探讨输卵管通畅度类型。结果根据输卵管形态和术者观察到的造影剂流速等主观指标(以下简称原标准)诊断输卵管通畅度,无论医生间还是医生自身前后,诊断一致性较差;以试验标准诊断输卵管通畅度,不同医生间比较Kappa值为1.000;有无延时期输卵管造影剂滞留的2组资料比较,其输卵管的通畅度无明显差异。结论输卵管通畅度可分为通畅、通而不畅、微通和闭塞4个等级以及机械性通畅度和功能性通畅度2种类型;其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不孕 输卵管通畅度
下载PDF
新生儿出生异常结局与母亲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贺秀芳 韩丽萍 赵月枝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517-1518,共2页
母亲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长不仅关系到未来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到新生儿的出生结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孕期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人们对孕前BMI,孕期体重增长认识不足,缺少科学管理,孕期体重增长多少对胎儿最... 母亲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长不仅关系到未来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到新生儿的出生结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孕期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人们对孕前BMI,孕期体重增长认识不足,缺少科学管理,孕期体重增长多少对胎儿最适合,而又有良好的妊娠结局,是目前围产保健的重点,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重指数 孕期体重增长 分娩结局
下载PDF
下腹横切口剖宫产术中不同手术方式与术后粘连程度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惠敏 张靖霄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971-973,共3页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瘢痕隐蔽、美观等优点,在21世纪初曾风靡一时.该手术方式开腹时裁开筋膜层、全层撕开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切口缝合步骤仅3层,子宫肌层、筋膜层、皮下脂肪皮肤层;不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和壁层腹膜,为此术后...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瘢痕隐蔽、美观等优点,在21世纪初曾风靡一时.该手术方式开腹时裁开筋膜层、全层撕开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切口缝合步骤仅3层,子宫肌层、筋膜层、皮下脂肪皮肤层;不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和壁层腹膜,为此术后粘连问题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自2004年以来,我院对该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良,即开腹时逐层切开、撕开腹壁各层组织,切口缝合时除膀胱反折腹膜不缝外,其余层次均同传统剖宫产一样逐层缝合.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粘连发生的程度如何,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缝合技术 黏连
下载PDF
对腹腔镜下卵巢肿瘤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建梅 《河北中医》 2013年第5期775-776,共2页
近年来,微创外科应运而生,创造了传统外科的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目前,国内外关于卵巢肿瘤的治疗方法很多,每种手术方法均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但是已逐步向微创手术方向发展。而作为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 近年来,微创外科应运而生,创造了传统外科的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目前,国内外关于卵巢肿瘤的治疗方法很多,每种手术方法均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但是已逐步向微创手术方向发展。而作为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卵巢肿瘤手术的效果。2010—03—2012—10,笔者对75例腹腔镜下卵巢肿瘤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7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腹腔镜 护理
下载PDF
Cook球囊引产与米索前列醇片引产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童玲玲 崔文华 +1 位作者 刘雪芹 高静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643-649,共7页
目的 探究Cook球囊引产与米索前列醇片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300例足月引产孕妇,根据是否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将其分为研究组(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n=150)和对照组(采用米... 目的 探究Cook球囊引产与米索前列醇片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300例足月引产孕妇,根据是否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将其分为研究组(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n=150)和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片促进宫颈成熟并引产,n=150)。比较二组中无合并症孕妇、有妊娠合并症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GH)、子痫前期(PE)孕妇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方式、促宫颈成熟成功率、第一产程时间、围生儿结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引产过程、引产结局及不良事件(宫颈裂伤、产后出血、产后盆腔感染、羊水污染、羊水栓塞)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无合并症、GDM、GH、PE孕妇治疗后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无合并症、GDM、GH、PE孕妇(P<0.05);研究组无合并症孕妇剖宫产率(10.31%)低于对照组无合并症孕妇(30.10%)(P<0.05);研究组无合并症孕妇促宫颈成熟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无合并症孕妇(83.50%)(P<0.05);研究组无合并症、GDM、GH、PE孕妇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无合并症、GDM、GH、PE孕妇(P<0.05);研究组无合并症、GDM、GH、PE孕妇围生儿Apgar评分、不良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合并症、GDM、GH、PE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合并症孕妇不良事件发生率(7.22%)低于对照组无合并症孕妇(16.50%)(P<0.05)。结论 Cook球囊应用于足月引产孕妇,能获得较米索前列醇片引产更好的临床效果,且能提高引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 引产 Cook球囊 米索前列醇片
原文传递
氧化应激失衡对围产儿结局及产妇产后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海英 李红 +1 位作者 赵春慧 张雪玲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09-711,共3页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失衡对妊娠期围产儿结局及产妇产后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自孕早中期即来产科门诊建册产检的单胎孕妇,经24-28周糖耐量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tus,GDM)孕妇94例为观察组,48例糖代谢正常...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失衡对妊娠期围产儿结局及产妇产后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自孕早中期即来产科门诊建册产检的单胎孕妇,经24-28周糖耐量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tus,GDM)孕妇94例为观察组,48例糖代谢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记录其一般状况,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s,HbA1c)、氧化应激[选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作为氧化水平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peroxide,GSH-Px)作为抗氧化水平指标]水平以及围产儿异常情况,并对GDM孕妇产后6个月随访,再次检测HbA1c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MD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AOC、SOD、CAT、GSH-Px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产后6个月随访,HbA1c≥6%组与〈6%组比较,MDA含量高,CAT、SOD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GDM患者体内存在着高水平的氧化应激和低水平的抗氧化能力;氧化应激失衡可能导致产后较长期的糖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氧化应激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孕期营养与运动干预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贺秀芳 潘秀平 支小平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878-879,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出生体重逐步增加,超重儿或巨大儿日益增多,妊娠期并发症增加,严重影响了分娩质量,增加了分娩风险。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门诊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的633例孕妇随机分组,进行了饮食营养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儿出生体重逐步增加,超重儿或巨大儿日益增多,妊娠期并发症增加,严重影响了分娩质量,增加了分娩风险。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门诊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的633例孕妇随机分组,进行了饮食营养指导和孕期运动指导研究和效果评价,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分娩 胎儿
下载PDF
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Ang-Ⅱ、MMP-9及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红伟 白凤楼 +1 位作者 郝国荣 李清雪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外阴营养不良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采取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S-P)法,观察Ang-Ⅱ、MMP-9及VEGF在40例外...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外阴营养不良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采取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S-P)法,观察Ang-Ⅱ、MMP-9及VEGF在40例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与20例正常外阴皮肤作为对照组。结果 Ang-Ⅱ在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外阴组织(P<0.05);MMP-9在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外阴组织(P<0.05);VEGF在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外阴组织(P<0.05)。结论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Ang-Ⅱ、MMP-9及VEGF的表达降低,提示局部神经组织微血管功能障碍可能是外阴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营养不良 血管紧张素-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超声聚焦治疗对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VEGR、Ang-Ⅱ及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红伟 白凤楼 +1 位作者 李清雪 郝国荣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聚焦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2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超声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外阴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 目的探讨超声聚焦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2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超声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外阴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结果患者治疗后1、3个月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VEGF、Ang-Ⅱ和MMP-2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可使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VEGF、Ang-Ⅱ和MMP-2的表达升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外阴营养不良局部神经微血管结构和功能使外阴营养不良组织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聚焦 外阴营养不良 VEGR Ang-Ⅱ MMP-2
下载PDF
无痛点穴对产后产妇血清E2、PRL的影响及改善积乳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赛男 肖红娜 +2 位作者 李莹 闫丽娅 冯涛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3295-3297,3301,共4页
目的通过采用无痛点穴按摩手法,观察产妇正常开奶及产后3 d内进行无痛点穴后,对比2组产后3 d血清雌二醇(E2)、泌乳素(PRL)的变化及改善积乳程度情况,从血清E2、PRL的变化探讨无痛点穴对改善产后积乳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 目的通过采用无痛点穴按摩手法,观察产妇正常开奶及产后3 d内进行无痛点穴后,对比2组产后3 d血清雌二醇(E2)、泌乳素(PRL)的变化及改善积乳程度情况,从血清E2、PRL的变化探讨无痛点穴对改善产后积乳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足月妊娠、第一胎产妇551例为研究组,同时筛选足月妊娠、第一胎产妇552例为对照组,2组入院时检测血清E2、PRL,研究组产妇产后24 h内开始母乳喂养,同时产后3 d内行无痛点穴按摩,3 d后检测血清E2、PRL,对照组产妇产后24 h内开始母乳喂养,但未行无痛点穴按摩,产后3 d化验血清E2、PRL。观察2组积乳改善的程度,比较2组产妇产后2 d、3 d和4 d的积乳程度评分。结果 2组产前激素水平,血清E2、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2组激素水平和血清E2均下降,PRL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产后3 d E2下降幅度,PRL升高幅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点穴按摩以穴位精准、无痛、容易被产妇接受而更好降低了产妇产后血清E2水平,并提升了PRL水平,无痛点穴促进乳腺泌乳并减轻积乳的效果更可靠,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对预防乳腺炎发生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点穴 乳房按摩 积乳 雌二醇 泌乳素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辅酶Q_(10)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少颖 杨占敏 +5 位作者 张秀娟 席素雅 刘翠青 李净兵 王青青 王莉迪 《河北中医》 2014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观察辅酶Q10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PD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8例予常规治疗;治疗1组19例予常规治疗+辅酶Q10(450 mg/d);治疗2组21例予常规治疗+辅酶Q10(1 200 mg/d)。于4、12、24、36周进行疗效评估。主... 目的观察辅酶Q10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PD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8例予常规治疗;治疗1组19例予常规治疗+辅酶Q10(450 mg/d);治疗2组21例予常规治疗+辅酶Q10(1 200 mg/d)。于4、12、24、36周进行疗效评估。主要评估指标包括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运动评分(UPDRS-Ⅲ)及帕金森病的病情评估量表(Webster)评分。结果在36周后治疗2组患者UPDRS-Ⅲ评分及Webst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2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组观察4、12、24、36周上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1200 mg/d)能有效改善PD病患者运动功能,延缓PD患者病情进展,且用药安全,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泛醌 运动障碍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性双胎妊娠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敬如 张国华 +3 位作者 赵霞 袁丽娟 高丽红 王亚男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79-281,285,共4页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性双胎的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3至2017年收治的765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性双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2655例双绒毛膜性双胎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产后病理确认绒毛膜性质。...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性双胎的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3至2017年收治的765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性双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2655例双绒毛膜性双胎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产后病理确认绒毛膜性质。比较2组孕产妇孕期并发症、分娩孕周及围产儿妊娠临床结局,进一步探讨单绒毛膜性对母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剖宫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死胎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性双胎妊娠其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孕早期超声确定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至关重要,尽早而准确的诊断以及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对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绒毛膜性 围产儿结局
下载PDF
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的研究
16
作者 向伟 孙聪欣 +2 位作者 陈桂红 关晶 王礼贤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孕妇23例为病例组(其中,最大直径≥4 cm为巨大组、最大直径<4 cm为普通组),以及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妊娠结...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孕妇23例为病例组(其中,最大直径≥4 cm为巨大组、最大直径<4 cm为普通组),以及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自发性阴道分娩率较低、辅助性阴道分娩率较高(P<0.05)。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表现:胎盘实质区内及胎盘边缘可见单发或多发中低回声肿物,常靠近脐带插入部,部分内可见血流信号。与普通组相比,巨大组的中孕期检出率高达100%、并发症高(P<0.05)。与普通组、对照组相比,巨大组的自发性阴道分娩率较低、辅助性阴道分娩率较高、新生儿具有早产率高、出生体重低、阿普加评分低、以及NICU入院率及住院天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产前超声诊断为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对于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绒毛膜绒毛 超声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共刺激分子B7-1和B7-2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影 张文真 +1 位作者 张国华 李望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393-394,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巨噬细胞共刺激分子B7-1、B7-2的表达水平,探讨B7-1、B7-2和B7-1/B7-2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8例子痫前期患者(包括12例轻度和16例重度),1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例正常妊娠妇女的胎盘巨噬细胞,用...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巨噬细胞共刺激分子B7-1、B7-2的表达水平,探讨B7-1、B7-2和B7-1/B7-2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8例子痫前期患者(包括12例轻度和16例重度),1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例正常妊娠妇女的胎盘巨噬细胞,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B7-1、B7-2的表达率。结果子痫前期患者B7-1/B7-2(0.75±0.13)均高于其余各组(P<0.05),子痫前期组胎盘B7-1(19.50±4.05%)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局部B7-1的过度表达及B7-2和B7-1/B7-2失衡可能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子痫前期 抗原递呈细胞 共刺激分子 B7-1 B7-2 胎盘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建梅 《河北中医》 2013年第6期932-933,共2页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其发生率在妊娠女性中占3%~5%,并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危害母儿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服务理念的不断改进,...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其发生率在妊娠女性中占3%~5%,并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危害母儿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服务理念的不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应运而生,即从思想观念及医疗行为上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对子宫全切术后前盆腔结构变化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彭艳艳 陈舜珏 +6 位作者 吴炜 郭习娟 付丽曼 孙聪欣 陈桂红 启明星 梁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318-23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对子宫全切术后盆底结构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15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进行动态追踪观察,应用盆底超声检查结合三维超声检查立体成像技术对盆底结构...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对子宫全切术后盆底结构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15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进行动态追踪观察,应用盆底超声检查结合三维超声检查立体成像技术对盆底结构扫查,分别在Rest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观察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倾斜角度(UTA)、尿道旋转角(UR)、膀胱颈移动度(BND)、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通过三维超声检查观察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的变化,并对不同时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时间点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PUA、BND、UR、U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减小、BND增大,术后1年最大Valsalva状态下BSD明显减小,BND增大、UR增大、UTA增大、PUA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结论应用盆底超声检查能够全面、立体观察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结构及其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 盆底功能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脊髓肌萎缩症产前分子筛查临床应用并策略分析
20
作者 刘春苗 孙东兰 +3 位作者 于湄 张静 杨玉秀 孟雁欣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04-308,329,共6页
目的探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脊髓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产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产前诊断相关策略。方法分析产前诊断中心就诊4568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 目的探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脊髓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产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产前诊断相关策略。方法分析产前诊断中心就诊4568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进行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SMN1/SMN2)拷贝数变异检测,应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SMN点突变检测。结果①4568例样本中3例SMA患者,2例SMN1外显子7/8纯合缺失,父母双方验证SMN1外显子7/8杂合缺失,拷贝数“1”,典型SMA携带者;1例患者检测出SMN1外显子7/8杂合缺失,拷贝数“1”,同时检出SMN1点突变变异位点p.Q164X,临床诊断为“1+1型”SMA患者;②126例SMA携带者,携带率约1/36,84例携带者SMN1外显子7/8拷贝数“1”,31例携带者SMN1外显子7拷贝数“1”,11例携带者SMN1外显子8拷贝数“1”;③明确SMA先证者、携带者基因型基础上,对25对夫妇双方均为携带者胎儿孕18周行羊水穿刺行SMA产前诊断,3例胎儿SMN1外显子7/8纯合缺失(SMA患者);1例胎儿SMN1外显子7/8杂合缺失(SMA携带者)。余胎儿检测未见SMN1拷贝数异常。Sanger测序1例胎儿携带p.Q164X点突变变异位点,余样本未见SMN异常。结论研究应用DHPLC联合点突变测序检测SMA携带发病检测,充分证实检测手段在SMA等遗传性疾病检测中的重要价值;新报SMN致病突变位点p.Q164X,丰富中国人群SMA致病基因数据库;该数据获得河北地区人群SMN1拷贝数分布及发病频率数据,对监测、指导及防控中国人群SMA发病及产前诊断有重要价值。单基因疾病携带者筛查是产前诊断基础,明确携带者变异类型及可能致病位点,选择准确分子手段靶向进行产前诊断胎儿发病检测,减少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同时减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Sanger测序 脊髓肌萎缩症 产前诊断 SMN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