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通量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文静 史聪 +2 位作者 宋培 王天智 刘翠红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486-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膜和低通量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136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低通...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膜和低通量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136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透析膜血液透析,观察组给予高通量透析膜血液透析,治疗28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毒素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磷(P)、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氧化应激状态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及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评定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5%,高于对照组的70.59%(χ2=11.027,P<0.01)。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BUN、Scr、P、β_2-MG、MDA、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而SOD、GSH-PX、TAOC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治疗前比,对照组治疗后β_2-MG及T-AO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UN、Scr、P、SOD、GSH-PX水平均降低,MDA、CRP、TNF-α、IL-6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BUN、Scr、P、β_2-MG、MDA、CRP、TNF-α、IL-6水平降低,SOD、GSH-PX、T-AOC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采用高通量透析膜对MHD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患者血液毒素,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降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膜 高通量 低通量 血液透析 维持性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血液毒素
原文传递
个体化饮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金瑞 吴志茹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4期3765-3766,共2页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改革的推进,尿毒症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救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寿命明显延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成为临床工作者越来越关心的问题。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改革的推进,尿毒症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救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寿命明显延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成为临床工作者越来越关心的问题。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PEM)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血透患者死亡率的一项强有力的预测因素。同时,血透患者营养不良与自身体内的微炎症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个体化饮食指导 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菊香 夏薇青 +2 位作者 马辉 王天智 刘翠红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行MHD治疗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行MHD治疗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治疗方案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析肾功能、矿物质以及骨代谢状况,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皮肤瘙痒、关节疼痛、肌无力和高血压等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而观察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骨保护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有效改善MHD患者临床症状,纠正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钙磷代谢 骨代谢异常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所致心脏瓣膜钙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菊香 宋培 马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3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两种治疗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心脏瓣膜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5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有心脏瓣膜钙化的患者60例,将入选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两种治疗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心脏瓣膜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5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有心脏瓣膜钙化的患者60例,将入选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胎球蛋白-A(Fetuin-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水平,以及血钙、血磷、β_2-微球蛋白(β2-MG)等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etui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hs-CRP、i PTH、血磷及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A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A组治疗后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瓣膜钙化的预防与控制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钙化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胎球蛋白A
下载PDF
地奥司明联合氨甲环酸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及对缓解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飞 张孟军 +2 位作者 武佳 郝康宁 何锡州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435-3437,3441,共4页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联合氨甲环酸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疗效及对缓解肢体肿胀效果。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采用髓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奥司明治疗,联合组患者...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联合氨甲环酸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疗效及对缓解肢体肿胀效果。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采用髓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奥司明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氨甲环酸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失血情况,并对患者术后肢体肿胀情况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住院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变化情况,并对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组显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5、7 d时,联合组术后肢体周径缩小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术后3个月联合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奥司明联合氨甲环酸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肢体肿胀情况,且患者住院时间较短,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奥司明 氨甲环酸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隐性失血 肢体肿胀效果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弹力绷带对控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飞 张孟军 +2 位作者 武佳 郝康宁 何锡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20-421,共2页
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其主要治疗方法为髓内固定术[1]。但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在围手术期,患者总出血量远远大于显性出血量,究其原因可能为患者存在一定隐性出血,也是术后主... 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其主要治疗方法为髓内固定术[1]。但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在围手术期,患者总出血量远远大于显性出血量,究其原因可能为患者存在一定隐性出血,也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2]。如隐性出血量较大,则可导致患者发生贫血甚至休克现象,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故如何对患者隐性出血加以控制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研究 隐性失血 弹力绷带 氨甲环酸 隐性出血 股骨颈基底 髓内固定术
下载PDF
老年肌少症患者的早期筛查与干预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策 李赛沙 +1 位作者 李琪 闫灵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194-196,共3页
老年肌少症发病率高,可增加患者跌倒、致残和再入院风险,加重社会医疗和经济负担,加速衰老与死亡。准确识别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是当下老年医学研究的重点。对于合并老年肌少症的高危人群,要早期筛查,及时根据疾病特征提供针对性的干预... 老年肌少症发病率高,可增加患者跌倒、致残和再入院风险,加重社会医疗和经济负担,加速衰老与死亡。准确识别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是当下老年医学研究的重点。对于合并老年肌少症的高危人群,要早期筛查,及时根据疾病特征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本文对老年肌少症患者的常用评价工具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指出当前老年肌少症的有效干预措施包括增加营养支持、加强运动干预及开展中医传统功法治疗;同时对众多评价工具进行总结以区别早期筛查工具的特异性和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肌少症 评估工具 干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干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飞 张孟军 +2 位作者 武佳 郝康宁 何锡州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35例相同情况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35例相同情况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对照组患者术前不使用氨甲环酸,手术开始时予0.9%氯化钠溶液100 ml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于术前1 h将氨甲环酸1 kg和100 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混合稀释,并于静脉滴注结束后30 min开始手术。对2组手术时间进行比较,并分别统计各组患者红细胞丢失量(总红细胞丢失量、显性红细胞丢失量、隐性红细胞丢失量),记录2组患者术后输血量,对2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对2组患者于术后1周进行下肢多普勒彩超检查,以早期发现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总红细胞丢失量、显性红细胞丢失量、隐性红细胞丢失量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血栓发生率统计学差别意义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手术期间未见术中感染、骨不连、骨髓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术后患者而言,术前1 h使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术后总红细胞丢失量、显性红细胞丢失量、隐性红细胞丢失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老年股骨 隐性失血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血浆中miR-191-5p表达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
9
作者 夏薇青 宋菊香 +3 位作者 杨二梅 曹义甫 王天智 刘翠红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浆中miR-191-5p表达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RIF)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IgA肾病患者(IgA肾病组),根据CKD分期分为Ⅰ~Ⅱ期组(42例)、Ⅲ期组(38例),根据牛津分型分为T 0组(20例)、...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浆中miR-191-5p表达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RIF)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IgA肾病患者(IgA肾病组),根据CKD分期分为Ⅰ~Ⅱ期组(42例)、Ⅲ期组(38例),根据牛津分型分为T 0组(20例)、T 1组(39例)、T 2组(21例),另选择77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受试者血浆miR-191-5p表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IF指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TGF-α]。Pearson分析miR-191-5p表达与肾功能及RIF指标、RIF面积的相关性。结果:IgA肾病组血浆miR-191-5p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Scr、BUN、TGF-β1、TG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Ⅲ期组血浆miR-191-5p表达低于Ⅰ~Ⅱ期组(P<0.05),Scr、BUN、TGF-β1、TGF-α水平高于Ⅰ~Ⅱ期组(P<0.05),RIF面积大于Ⅰ~Ⅱ期组(P<0.05);T 2组血浆miR-191-5p表达低于T 0组和T 1组(P<0.05),Scr、BUN、TGF-β1、TGF-α水平高于T 0组和T 1组(P<0.05),RIF面积大于T 0组和T 1组(P<0.05)。CKD患者血浆miR-191-5p表达与RIF面积、Scr、BUN、TGF-β1、TGF-α均呈负相关(r=-0.509、-0.379、-0.311、-0.475、-0.486,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血浆miR-191-5p表达降低,且与RIF以及肾功能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微小核糖核酸 miR-191-5p
下载PDF
丁苯酞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义甫 王秀芬 +4 位作者 宋培 解坤 武佳 刘翠红 李英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的肾保护机制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还原反应元件(Nrf2-ARE)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CD-1小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 目的探讨丁苯酞的肾保护机制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还原反应元件(Nrf2-ARE)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CD-1小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丁苯酞、贝那普利灌胃。将各组小鼠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处死,取梗阻侧肾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等实验手段检测肾组织Ⅰ型胶原蛋白、Nrf2及γ-GCS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并将Nrf2与γ-GCS及Ⅰ型胶原蛋白与γ-GC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结果均显示模型组Ⅰ型胶原蛋白mRNA及蛋白较假手术组有明显升高,并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多。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表达显著减少。动态观察Nrf2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7、14d模型组小鼠肾组织中Nrf2、r-GCS、I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均增加,给予丁苯酞干预后,Nrf2mRNA在7、14d时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Nrf2在各时间点表达均强于阳性对照组(P<0.05)。RT-PCR学检测γ-GCS mRNA变化趋势同于Nrf2,其肾保护效应随时间延长呈增强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Nrf2与γ-GCS呈正相关(r=0.950,P<0.05),γ-GCS与Ⅰ型胶原蛋白呈负相关(r=-0.629,P<0.05)。结论丁苯酞有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提高肾间质中Nrf2、抗氧化酶r-GCS活性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胶原Ⅰ型 丁苯酞
下载PDF
第359例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热-贫血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莉 贾志芳 +2 位作者 王瑾 康磊 周福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7-579,共3页
病历摘要 患者女,77岁,主因“间断发热4个月,活动后心悸、气短2周”于2014年10月28日收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未测,具体不详),偶伴咳嗽、咳白色黏痰,无腹痛。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间断发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贫血 活动后心悸
原文传递
血清OPG、ALP及NT-proBNP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菊香 夏薇青 +1 位作者 王天智 刘翠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00-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行MHD治疗的140例患者为MHD组,其中51例并发CVD患者为CVD组,89例未并...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行MHD治疗的140例患者为MHD组,其中51例并发CVD患者为CVD组,89例未并发CVD患者为无CVD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检测各组血清OPG、ALP及NT-proBN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并发CVD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预测MHD患者并发CVD的价值。结果MHD组血清OPG、ALP及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CVD组血清OPG、ALP及NT-proBNP水平高于无C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龄<72个月和透析龄≥72个月CVD患者血清OPG、ALP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长,OPG、ALP及NT-proBNP升高是导致MHD患者并发CV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OPG、ALP及NT-proBNP预测MHD患者并发CV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0.881、0.864。结论血清OPG、ALP及NT-proBNP升高是MHD患者并发CVD的重要危险因素,3项指标均对预测MHD患者并发CVD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保护素 碱性磷酸酶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静 曹义甫 +1 位作者 贾志芳 刘翠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院诊治的MHD患者105例,根据使用透析膜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35例。A组采用B-16H型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透析,B组采用F15型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透析,C组采用CA-HP-...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院诊治的MHD患者105例,根据使用透析膜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35例。A组采用B-16H型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透析,B组采用F15型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透析,C组采用CA-HP-150型血液透析器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抑郁评分测定,比较三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磷(P)、钙(Ca)及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三组治疗前SAS、SD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低于A、B组(P〈0.05);C组治疗后CRP、IL-6、AGEs及PTH、P水平显著低于A、B组(P〈0.05);C组治疗后Ca及ALb和Hb水平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MHD患者采用CA -HP -150型血液透析器治疗效果理想,其能改善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预后 抑郁 矿物质/代谢
下载PDF
血清HGF、IL-6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李文静 史聪 +2 位作者 宋培 王天智 刘翠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蛋白质-能量消耗组和非蛋白质-能量消...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蛋白质-能量消耗组和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及血清HGF、IL-6水平差异,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危险因素,探讨血清HGF、IL-6对血液透析继发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诊断价值。结果蛋白质-能量消耗组37例,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85例。蛋白质-能量消耗组患者年龄、透析月龄以及尿素氮、HGF、IL-6水平高于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而体质量指数和血清转铁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蛋白质-能量消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GF、IL-6水平与营养指标血清转铁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透析月龄长以及血清HGF、IL-6水平升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GF、IL-6联合检测诊断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0,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0.0%。结论血清HGF、IL-6水平可作为筛查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血液透析 蛋白质-能量消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