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设支持性环境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延品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25期273-274,共2页
观察力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幼儿教师应该为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创造广阔支持的环境。文章总结四种有效方法,从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中利用游戏、活动等不同形式引导教师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关键词 支持 环境 观察能力
下载PDF
小雨点“吹泡泡”
2
作者 刘盈盈 《幼儿教育》 2024年第19期91-92,共2页
午后,外面浙浙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已起床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趴在活动室的窗台上看雨,自由地聊着天:“外面下雨了。”“我们种的小苗苗在喝水呢。”“瞧,水里还有大滑梯的影子呢!”“睫?地上还有好多好多的水圈圈。”“水里会有蝌蚪吗?... 午后,外面浙浙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已起床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趴在活动室的窗台上看雨,自由地聊着天:“外面下雨了。”“我们种的小苗苗在喝水呢。”“瞧,水里还有大滑梯的影子呢!”“睫?地上还有好多好多的水圈圈。”“水里会有蝌蚪吗?”……小班孩子特有的童言稚语深深地吸引着我,于是我挪挪座位,离他们更近一些,一边为小女孩们梳头,一边与他们共同享受着这场小雨带来的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泡泡 活动室 滑梯 童言稚语 小班孩子 小雨
原文传递
创设支持性活动环境的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振平 刘文英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活动环境 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省域农村学前教育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振平 王俊华 刘文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年第15期130-132,共3页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独立的学前教育体系,表现为城市学前教育的"优越感"与发展瓶颈并存、农村学前教育的"自卑感"与优势资源闲置同在的尴尬局面。要想打破城乡学前教育各自独立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独立的学前教育体系,表现为城市学前教育的"优越感"与发展瓶颈并存、农村学前教育的"自卑感"与优势资源闲置同在的尴尬局面。要想打破城乡学前教育各自独立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均等化",必须彻底改变其固有的"城市取向"与"乡村自卑"的惯性思维,从观念层面寻求一种积极的应对态度,进而引导广大幼教工作者从实践层面"主动挖潜"、"横向联合"、"资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优势互补 农村优势教育资源 发掘与利用
下载PDF
幼儿科技活动中教师观念与行为脱节及其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辉 刘文英 杨新荣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年第11期12-14,共3页
幼儿科技活动的目的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还不能真正落实到他们的教育行为中去,只有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深化教育观和儿童观,才能使观念逐渐地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本文分析了在幼儿科技活... 幼儿科技活动的目的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还不能真正落实到他们的教育行为中去,只有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深化教育观和儿童观,才能使观念逐渐地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本文分析了在幼儿科技活动中教师的观念与行为脱节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观念 科学教育 教学观 教学行为 幼儿教育
下载PDF
浅析在日常教育中提升幼儿快乐指数的方法
6
作者 檀建坤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25期277-278,共2页
快乐作为一种积极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本文分析现代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指出快乐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作者集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日常生活、积极心理暗示和创设游戏等方法提升幼儿的快乐指数。
关键词 日常 教育 快乐 方法
下载PDF
蒙台梭利课程本土化的困境及建议
7
作者 杨玉洁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8年第4期107-108,共2页
近年来,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领域备受关注,并掀起了一阵蒙台梭利教育的热潮。蒙台梭利课程的理念、内容及教学方式与我国本土的教育思想相互作用、碰撞,并呈现出时间短、起点高、速度快的特点,但是在其本土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 近年来,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领域备受关注,并掀起了一阵蒙台梭利教育的热潮。蒙台梭利课程的理念、内容及教学方式与我国本土的教育思想相互作用、碰撞,并呈现出时间短、起点高、速度快的特点,但是在其本土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困境,如课程本身的局限性、师资力量不足、家园合作的缺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台梭利课程 本土化
下载PDF
转变保教人员教育行为工作的探讨
8
作者 赵国秀 刘文英 胡燕 《中国农村教育》 2003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 保教人员 教育行为 工作质量 文化素养 教学手段 教师培训
下载PDF
搭建孩子成长的阶梯
9
作者 朱智博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 2014年第8期79-80,共2页
上午,我休息在家,九点刚过电话响了,是祺祺妈打来的,"朱老师,昨晚我家祺祺一晚上都没睡好觉,净做噩梦,说是从上铺摔下来,今天早上死活不去幼儿园,怕睡上铺。这不,我们哄着劝着送过去了,您看能不能照顾一下,这孩子动作不太协调,我... 上午,我休息在家,九点刚过电话响了,是祺祺妈打来的,"朱老师,昨晚我家祺祺一晚上都没睡好觉,净做噩梦,说是从上铺摔下来,今天早上死活不去幼儿园,怕睡上铺。这不,我们哄着劝着送过去了,您看能不能照顾一下,这孩子动作不太协调,我们也担心她有个闪失什么的……"我一听马上明白,因为升中班的第一天,祺祺的爸爸妈妈一起来送孩子,当时见到上下床,他们就表示出很大的担心,当着孩子的面对我们说"祺祺胆子特别小,动作也不太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勇敢 教育指导 整理床铺
下载PDF
基于积极评价构建有效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
10
作者 李志芳 《中国教师》 2020年第12期78-81,共4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亮点之一是在教育建议中引入了家园共育。《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因此,构建积极有效的家园共育关系是幼儿园和家长共同的责任。通过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亮点之一是在教育建议中引入了家园共育。《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因此,构建积极有效的家园共育关系是幼儿园和家长共同的责任。通过调查发现,现实中家园关系存在着一些无效或低效的现象,阻碍了家园合力的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家园关系中,问题消极取向的评价方式造成了双方的合作、交流困难。本研究通过探索积极评价的方法和途径,创新了基于积极评价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的形式,实现了立足于积极评价的有效家园共育关系,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为目标,在实践层面上实现家园和谐共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评价 家园共育 实践研究
原文传递
中班美术活动:《向日葵》
11
作者 李静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 2014年第2期68-69,共2页
活动目标:1.观察了解向日葵的形态结构及有关知识。2.能用大胆的色彩与线条表现向日葵的外形特征。活动准备:向日葵图片、塑料向日葵、蜡笔、记号笔。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分析:幼儿已掌握了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体;学习... 活动目标:1.观察了解向日葵的形态结构及有关知识。2.能用大胆的色彩与线条表现向日葵的外形特征。活动准备:向日葵图片、塑料向日葵、蜡笔、记号笔。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分析:幼儿已掌握了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体;学习了直线、波浪线、锯齿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想象力 创造力 绘画步骤
下载PDF
优化班级工作 构建和谐群体
12
作者 朱智博 檀建坤 张延品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 2014年第6期16-19,共4页
幼儿园班级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工作业绩、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家长的工作生活。通过透析教师、幼儿和家长三种角色群体之间的六种关系,可进一步深入细致地挖掘班级工作的内涵和潜力。要以平等、尊重、合作、互助、感... 幼儿园班级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工作业绩、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家长的工作生活。通过透析教师、幼儿和家长三种角色群体之间的六种关系,可进一步深入细致地挖掘班级工作的内涵和潜力。要以平等、尊重、合作、互助、感恩为宗旨,创设微笑服务,真诚交流、和谐互助的沟通平台,借助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化,实现班级工作的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促成班级中各种关系的和谐统一,积极推进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工作 角色群体 六种关系 和谐互动 人性化
下载PDF
百变脸谱
13
作者 马晓琳 李凌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2013年第11期42-43,共2页
我班进行了一次“漫画欣赏”的美术活动,幼儿对滑稽形象和夸张的表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欣赏活动的延伸,我们为幼儿设计并制作了“百变脸谱”的玩教具,来满足幼儿对卡通形象的兴趣和幽默诙谐的心理需要。
关键词 脸谱 欣赏活动 卡通形象 美术活动 心理需要 幽默诙谐 幼儿 教具
下载PDF
幼儿线描画教学实例
14
作者 张军 《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 2005年第10期4-5,共2页
一般线描画指单纯用线组成的画,对于幼儿来说,单纯的线描绘画,缺少鲜艳色彩的视觉刺激,会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创作,在近几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逐步摸索出一条幼儿园线描课程的教学思路,即以线描为主,与美工结合,配以色彩,... 一般线描画指单纯用线组成的画,对于幼儿来说,单纯的线描绘画,缺少鲜艳色彩的视觉刺激,会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创作,在近几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逐步摸索出一条幼儿园线描课程的教学思路,即以线描为主,与美工结合,配以色彩,经过这样的描绘,剪切,拼贴,枯燥,乏味的线描变得非常好玩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线描 教学实例 视觉刺激 审美疲劳 教学经验 教学思路 单纯 色彩
下载PDF
家园合作创设开放性语言环境的探索
15
作者 朱智博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 2016年第11期73-75,共3页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幼儿密切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幼儿园的作用同等重要。目前,家园分离式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幼儿语言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因此,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创设开放性的语言环境迫在眉睫。
关键词 幼儿 语言环境 开放性 家园合作
下载PDF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
16
作者 王鑫 《商情》 2010年第3期110-110,118,共2页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基础,同时又兼跨音乐关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幼儿音乐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如何做好幼儿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幼儿教育 音乐教育
下载PDF
浅谈大班阅读区的创设与指导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丽敏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0年第7期152-152,共1页
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借助阅读区的这个平台,丰富阅读区内容,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组织开展多形式阅读活动,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阅读经验,帮助孩子学会科学、快乐的阅读,使幼儿... 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借助阅读区的这个平台,丰富阅读区内容,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组织开展多形式阅读活动,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阅读经验,帮助孩子学会科学、快乐的阅读,使幼儿从依赖教师父母阅读走向自主阅读,为其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大班阅读区 阅读
下载PDF
幼儿生活化手工教学活动策略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瑜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第12期146-146,共1页
手工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里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生活化的手工教学内容可激发幼儿对手工创作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活化的手工教学材料是激发幼儿创作的源泉;生活化的手工教学方式、方法不仅... 手工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里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生活化的手工教学内容可激发幼儿对手工创作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活化的手工教学材料是激发幼儿创作的源泉;生活化的手工教学方式、方法不仅增强了幼儿对艺术的感悟,也挖掘了幼儿的创作潜能;生活化的幼儿手工活动情境也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创作欲望,每一处环境都成为幼儿创造表现的天地。所以,应充分利用最贴近幼儿生活的各种教育资源来开展幼儿手工活动,让手工活动回到生活中去,以提高手工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生活化 手工活动
下载PDF
童蒙养正 德润无声——幼儿园“全方位、多主体”德育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慧 《真情》 2021年第1期1-1,共1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以园所文化为生态背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通过润物无声的教育,让美好品德在幼小心灵里生根,在生活成长中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以园所文化为生态背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通过润物无声的教育,让美好品德在幼小心灵里生根,在生活成长中落地。孩子、家长和老师在圆融的家园共育生态中一同幸福的成长。 展开更多
下载PDF
浅谈幼小衔接中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20
作者 张文玲 《商情》 2012年第14期198-198,共1页
在家教咨询中,经常有小学生家长谈到孩子学习不好,做什么事都不能集中精力。小学教师也反映相当多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据调查,进入学校以后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的儿童占调查总数的46%。幼儿进入小学后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在家教咨询中,经常有小学生家长谈到孩子学习不好,做什么事都不能集中精力。小学教师也反映相当多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据调查,进入学校以后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的儿童占调查总数的46%。幼儿进入小学后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这些问题在入学前就存在,只是被忽视了。幼儿教育阶段的教育形式,生活作息制度和小学都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方式,而小学进入了义务教育阶段,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的活动形式,有严格的学习和作息制度。幼儿园和小学的重大差异,使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出现了一个坡度,因此,出现了严重不适应的现象,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学龄前的儿童对于一件事的注意力只能维持在十几分钟,一旦原来的事物对他来说不再新鲜,或有更新奇的事物出现时,他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为了更好地使幼儿进入小学后能好好学习,就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培养其注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注意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