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血浆置换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宁 杨东星 +4 位作者 卢伟伟 刘芳 于笑霞 田俊阁 徐萍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12期820-823,共4页
目的探索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方法2016年4月~2017年5月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索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方法2016年4月~2017年5月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DFPP。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Dickkopf-1(DKK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nuclear factorκ-B receptor activation factor ligands,RANKL)水平以及关节症状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DKK1增加(t=4.112,P<0.001),RANKL、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疼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水平下降,观察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08,3.926,10.320,35.509,7.233,42.563,9.603,6.056;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159,P=0.047)。2组间白细胞、血小板、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FPP联合MTX治疗促使血清DKK1升高,降低RANKL和炎症因子,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置换 类风湿关节炎 DICKKOPF-1 RANKL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IL-21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孙凤艳 姜淑华 +2 位作者 平利峰 冯红卫 代立友 《医学综述》 2016年第3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8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8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口服雷公藤多苷20mg,每日3次,双氯芬酸钠肠溶片50mg,每日3次,甲氨蝶呤10mg,每周1次;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50mg,每日3次,甲氨蝶呤10mg,每周1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TfH细胞、IL-21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42/45)比71.O%(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71±13)分比(6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压痛关节数、肿痛关节数、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沉降率、总体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8±1.1)个比(9.3±1.7)个,(3.0±0.8)个比(6.9±1.1)个,(6.4±1.2)×109/L比(8.5±1.0)×109/L,(280±66)×109/L比(313±68)×109/L,(40±11)mm/1h比(57±11)mm/1h,(2.7±0.6)分比(3.9±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Tfh细胞及IL-21水平低于对照组[(10±3)%比(20±6)%,(335±78)ng/L比(414±99)n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Tm细胞及IL-21水平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712,0.709,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好,并能够显著改善TfH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2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雷公藤多苷 滤泡辅助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21
下载PDF
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晓磊 武晔 +4 位作者 于笑霞 徐萍 平利峰 孙凤艳 胡丽伟 《天津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443-445,共3页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美国风湿病学会评分(ACR 20、ACR50)、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以了解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P<0.05),尤其在麻木、怕凉等症状改善尤为显著;治疗1 a后治疗组ACR20、ACR50分别为88%、7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0%(P<0.05);通痹胶囊能够更好降低IL-1、IL-6、TNF-α含量。两组在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应用通痹胶囊及慢作用药改善怕凉、麻木等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痹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平利峰 王晓磊 +4 位作者 孙凤艳 姜淑华 孙志娟 刘丹 李闯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变化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8例,并根据病情活动分为LN活动组(35例)和LN非...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变化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8例,并根据病情活动分为LN活动组(35例)和LN非活动组(33例),另纳入同期3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中抗ds-DNA、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抗C1q抗体表达情况,各组间进行比较,并对各抗体表达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LN活动组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抗C1q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86%、34.29%、40.00%、57.14%,LN非活动组分别为69.70%、21.21%、24.24%、42.42%,对照组抗ds-DNA、抗C1q抗体阳性分别为5.13%、2.56%,无抗Sm抗体及抗r-RNP抗体阳性表达。3组比较各抗体阳性率均为LN活动组>LN非活动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6个月后,LN活动组和LN非活动组各抗体阳性率均下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N患者血清抗ds-DNA、抗C1q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表达阳性率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547、0.611、0.455、0.387,P均<0.05)。结论血清抗ds-DNA、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抗C1q抗体表达情况能反映SLE疾病活动情况,并与LN肾损害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自身免疫抗体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外科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快速康复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鲁平平 高云霞 +3 位作者 韩亚妹 赵慧慧 王文翠 丁盼盼 《河北中医》 2024年第7期1169-1172,1178,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适宜技术在骨外科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为中医特色护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骨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四诊”辨证分型,确定“气虚血瘀证”。随后使用红与绿... 目的观察中医适宜技术在骨外科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为中医特色护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骨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四诊”辨证分型,确定“气虚血瘀证”。随后使用红与绿随机摸球的方式,将患者分入2个临床组别。对照组60例,予以系统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60例,予以中医适宜技术。术前及术后1周对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对比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2组VAS评分、PSQI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高于观察组,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并发症率15.00%高于观察组3.33%,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对于骨外科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快速康复的效果,有助于缩短恢复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减轻术后疼痛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适宜技术 骨外科术后 气虚血瘀证 快速康复
下载PDF
基于自噬探讨黄芪多糖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晓磊 武晔 +1 位作者 刘文雅 侯艳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6只体重15~30 g的1周龄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的颅骨提取成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0.006 1、0.012 2、0.022 4 g/L的黄芪多糖进行...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6只体重15~30 g的1周龄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的颅骨提取成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0.006 1、0.012 2、0.022 4 g/L的黄芪多糖进行干预培养,48 h后进行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向细胞转染自噬荧光标记病毒,将转染成功的细胞分为对照转染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转染组,给予相应浓度的黄芪多糖干预培养,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强度。使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10 mmol/L)与黄芪多糖共同干预成骨细胞,分为3-MA组、3-MA+黄芪多糖低剂量组、3-MA+黄芪多糖中剂量组、3-MA+黄芪多糖高剂量组,通过PCR检测抑制自噬前后黄芪多糖对成骨分化标记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茜素红染色矿化面积比例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黄芪多糖中、高剂量组高于黄芪多糖低剂量组,黄芪多糖高剂量组高于黄芪多糖中剂量组(P<0.05)。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转染组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转染组,且黄芪多糖中、高剂量转染组高于黄芪多糖低剂量转染组,黄芪多糖高剂量转染组高于黄芪多糖中剂量转染组(P<0.05)。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唾液酸蛋白(BSP)、骨钙素(OCN)、Ⅰ型胶原蛋白A1(COL1A1)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黄芪多糖中、高剂量组高于黄芪多糖低剂量组,黄芪多糖高剂量组高于黄芪多糖中剂量组(P<0.05)。对照组、3-MA组、3-MA+黄芪多糖低剂量组、3-MA+黄芪多糖中剂量组、3-MA+黄芪多糖高剂量组RUNX2、BSP、OCN、COL1A1基因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多糖可通过提高细胞自噬水平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成骨细胞 增值与分化 自噬
下载PDF
依那西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
7
作者 孙凤艳 冯红卫 +4 位作者 刘振 齐欣欣 刘静 王晓磊 姜淑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扶他林口服治疗,来氟米特1次/d,2片/次,扶他林3次/d,1片/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那西普皮下注射,25 mg/次,2次/周,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2周后疾病活动指标[晨僵时间、关节触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检测骨代谢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骨钙素水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红细胞沉降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65.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晨僵时间为(56.92±13.78)min,短于对照组[(72.06±22.64)min],观察组的关节触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分别为(6.39±2.07)、(1.95±0.47)个,少于对照组[(11.26±3.19)、(2.14±0.51)个],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74±0.71)分,低于对照组[(4.26±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25(OH)D、骨钙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β-CTX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25(OH)D、骨钙素水平分别为(19.06±4.26)、(28.53±5.14)ng/mL,均高于对照组[(16.17±4.41)、(25.49±6.53)ng/mL],血清β-CTX水平为(0.42±0.14)ng/mL,低于对照组[(0.64±0.2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4.92±1.18)μg/L、(6.49±2.18)mg/L、(41.92±13.96)mm/h,均低于对照组[(7.44±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老年人 依那西普 来氟米特 骨代谢 炎症因子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银苓消肿丸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武晔 王晓磊 +2 位作者 姜淑华 胡丽伟 平利峰 《陕西中医》 2017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观察银苓消肿丸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加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苓消肿丸。观察两组在治疗前... 目的:观察银苓消肿丸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加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苓消肿丸。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ACR20、ACR50、IL-1、IL-6、BAFF的变化,同时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以了解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能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P<0.05),尤其在麻木、肿胀等症状改善来讲,表现差异尤为显著。治疗1年后观察组ACR20、ACR50分别为84%、76%显著高于对照组76%、62%(P<0.05)。银苓消肿丸能够更好降低IL-1、IL-6、BAFF含量,能够显著减轻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在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提示安全性疗效两组相当。结论:在联合慢作用药基础治疗上加用银苓消肿丸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改善肿胀、麻木等中医证候有良好效果,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中医药疗法 湿热 @银苓消肿丸
下载PDF
一贯煎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姜淑华 胡丽伟 +3 位作者 平利峰 杨东星 曾伟 于珍珍 《陕西中医》 2016年第9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及IgG、AST、ALT的影响。方法:选取干燥综合征肝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谷胱甘肽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及IgG、AST、ALT的影响。方法:选取干燥综合征肝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谷胱甘肽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贯煎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IgG、AST、ALT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且在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IgG、AST、ALT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一贯煎合谷胱甘肽治疗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及IgG、AST、AL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 一贯煎/治疗应用 谷胱甘肽/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一贯煎组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淑华 胡丽伟 +3 位作者 平利峰 孙凤艳 孙志娟 王晓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647-2650,共4页
目的:探究一贯煎组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6例干燥综合征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谷胱甘肽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则加用一贯煎组方治疗,2周为1... 目的:探究一贯煎组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燥综合征肝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6例干燥综合征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谷胱甘肽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则加用一贯煎组方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4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通过Schirmer试验及唾液流率观察口干眼干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炎性指标Toll样受体9(TLR9)蛋白浓度、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G(IgG)、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肝功能相关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Schirmer试验水平及唾液流率水平均有所上升,血清TLR9浓度及ESR、Ig G、CRP、AST、ALT、TBIL水平均有所下降,以观察组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一贯煎组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燥综合征肝损伤患者疗效肯定,利于改善眼干、口干症状,提高肝功能,其机制与抑制血清中TLR9、ESR、IgG、CRP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肝损伤 一贯煎组方 肝肾阴虚证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银苓消肿丸联合碳酸氢钠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骨破坏因子及NLRP3、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武晔 王晓磊 +5 位作者 刘丹 郭圆圆 王金 侯艳辉 胡丽伟 刘文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387-1390,1395,共5页
目的探讨银苓消肿丸联合碳酸氢钠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治疗,研究组在碳酸... 目的探讨银苓消肿丸联合碳酸氢钠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治疗,研究组在碳酸氢钠基础上联合银苓消肿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评分[关节压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活动障碍];比较两组骨破坏因子[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消化不良、头晕、血压升高、肌肉疼痛)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77.5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4,P=0.007)。治疗后,两组VAS、肿胀、活动障碍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ANKL、TRACP-5b、β-CTX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NF-κB、NLRP3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银苓消肿丸联合碳酸氢钠能够改善关节症状及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效调节NLRP3、NF-κB信号通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银苓消肿丸 碳酸氢钠 骨破坏因子 Nod样受体蛋白3
下载PDF
不同分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NALP3炎性体及外周血γδT细胞水平观察
12
作者 王晓磊 武晔 +5 位作者 刘丹 郭圆圆 王金 侯艳辉 胡丽伟 苏杏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30-93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NALP3炎性体及外周血γδT细胞水平。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G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GA临床分期,分为急性关节炎期组(n=38)、间歇期组(n=...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NALP3炎性体及外周血γδT细胞水平。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G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GA临床分期,分为急性关节炎期组(n=38)、间歇期组(n=26)、慢性关节炎期组(n=32)。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35名设为对照组。观察各组NALP3炎性体及外周血γδT细胞水平,分析各组GA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血尿酸、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急性关节炎期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亚型、NALP3炎性体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组NALP3、γδT1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aspase-1、ASC、γδT细胞、γδT2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关节炎期组、间歇期组、慢性关节炎期组Caspase-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γδT细胞和γδT2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且病情程度越高,Caspase-1水平越高,γδT细胞和γδT2细胞比例越低;急性关节炎期组、间歇期组、慢性关节炎期组A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急性关节炎期组低于间歇期组、慢性关节炎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尿酸、WBC、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关节炎期组、间歇期组、慢性关节炎期组的血尿酸、WBC、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程度越高,血尿酸、WBC、血肌酐水平越高。相关性分析显示,γδ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及γδT1细胞在γδT细胞中的比例与血尿酸、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WBC、CRP指标无明显相关性;γδT2在γδT细胞中的比例与甘油三酯、WBC呈负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ALP3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NALP3炎性体 外周血ΓΔT细胞 急性关节炎期 间歇期 慢性关节炎期
下载PDF
通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伟伟 于笑霞 +2 位作者 章鹏 田俊阁 徐萍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2期82-83,共2页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并比较通痹胶囊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服用通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甲氨蝶呤治疗,比...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并比较通痹胶囊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服用通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经为期1、2、3个月时间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有效率分别达48%、64%、68%;对照组1、2、3个月治疗有效率达52%、64%、66%,两组患者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停药后即可恢复,不需要处理,对照组患者发生中度不良反应3例,其余均为轻度。结论:通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仅对病情活动控制较好,同时对改善患者畏寒、麻木等中医证候有良好效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痹胶囊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磁共振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笑霞 王立新 +3 位作者 张学武 卢伟伟 张淑敏 戴士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73-476,514,共5页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联合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对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响。方法纳入58例RA患者,病程6个月至12年,采用计算机自动生成的随机号,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联合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对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响。方法纳入58例RA患者,病程6个月至12年,采用计算机自动生成的随机号,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来氟米特10mg,每日2次,甲氨蝶呤15mg,每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DFPP治疗3~4次,每次间隔7~14d。随访至6个月。通过右腕关节MRI平扫加增强观察基线和治疗1、6个月时滑膜炎、关节腔积液及骨髓水肿的变化,应用RA磁共振评分标准(RAMRIS)判断对MRI滑膜炎的影响。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治疗组6个月时滑膜、血管翳、骨髓水肿计分分别为(1.4±1.6)、(0.13±0.35)、(5±4),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9±1.3)、(2.76±0.43)、(16±12),P均〈0.01];治疗组30例(100%)关节腔积液均消失,对照组无一例消失(P〈0.01)。治疗组达到MRI滑膜炎完全缓解(滑膜、血管翳无强化,关节腔无积液)+疾病活动指数(DAS)28缓解标准的为16例(53%),对照组无一例达到此标准(P〈0.01)。1个月时治疗组DAS28、健康评估问卷(HAQ)分别由(7.5±1.0)、(2.23±0.58)下降至(3.5±1.2)、(0.50±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影像滑膜、血管翳、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DFPP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重度活动性RAMRI滑膜炎症有明显缓解作用。MRI对疾病活动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作为必要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磁共振成像 滑膜炎 血浆置换
原文传递
羟氯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效果研究
15
作者 孙志娟 赵新伟 +2 位作者 胡丽伟 张静阳 刘俊兰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94-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RA合并IP 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吡非尼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老年RA合并IP 7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吡非尼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羟氯喹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急性时相反应物、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35/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P<0.05)。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病情活动度评价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关节肿胀计数均缩短或减少,且研究组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氧合指数、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肺一氧化碳弥散量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氯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能缓解老年RA合并IP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疾病 间质性 老年人 羟氯喹 吡非尼酮 C反应蛋白 氧合指数 药物毒性
下载PDF
探讨体内微量元素铜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笑霞 田俊阁 +10 位作者 王立新 张庆九 徐萍 马金荣 姜淑华 平利峰 卢伟伟 孙凤艳 潘红梅 高萍 韩和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体内微量元素铜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试验组:72例活动性RA患者,予以双重滤过血浆置换2—3次,两次之间间隔1周。对照组:健康志愿者50名,其中IO名予以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各1次。试验组根据首次双重滤过血... 目的探讨体内微量元素铜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试验组:72例活动性RA患者,予以双重滤过血浆置换2—3次,两次之间间隔1周。对照组:健康志愿者50名,其中IO名予以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各1次。试验组根据首次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血浆滤出液的颜色分为试验1组:血浆滤出液呈墨绿色;试验2组:血浆滤出液呈绿色和黄绿色。应用电喷雾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试验组血浆滤出液中与绿色物质相关的成分(结论表明绿色相关成分为铜的化合物)。应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定量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铜含量及首次血浆滤出液铜含量。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铜含量及首次血浆滤出液铜含量;比较两试验组铜含量与疾病活动指数的关系。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浆滤出液的颜色。结果①试验组首次血浆滤出液铜、血清铜含量分别为(3.61±1.12)mg/L,(2.46±0.7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51±0.21)mg/L,(0.72±0.19)mg/L](P〈0.01)。试验1组疾病活动指数、铜含量分别为39±8,(3.9±0.9)mg/L,明显高于试验2组[26±6,(2.6±0.4)mg/L](P〈0.01)。②试验组血浆滤出液呈绿色,对照组血浆滤出液呈黄色。③血浆滤出液中绿色物质为铜的化合物。结论体内微量元素铜的升高与RA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血浆置换
下载PDF
通痹胶囊辅治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晓磊 武晔 +2 位作者 姜淑华 平利峰 胡丽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8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辅治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5月1日-2018年5月1日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双醋瑞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治...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辅治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5月1日-2018年5月1日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双醋瑞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痹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疼痛评分(McGee)、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间充质溶解素(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5)。治疗后2组患者Lysholm、McGee评分及CRP、IL-1、TNF-α、MMP-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胶囊辅治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痹阻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通痹胶囊 临床疗效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四种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志娟 刘景峰 +1 位作者 张静阳 郝洪军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4种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MG)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14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4种抗体阳性的MG合并R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4年6个月前出现眼... 目的探讨4种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MG)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14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4种抗体阳性的MG合并R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4年6个月前出现眼睑下垂伴周身乏力,吞咽困难,对称性多关节肿痛,先后诊断为MG、RA,给予溴吡斯的明片、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硫酸羟氯喹片治疗,上述症状好转,因停用溴吡斯的明片且醋酸泼尼松片减量后,病情复发。完善MG相关抗体检查后发现,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抗体、兰尼碱受体(RyR)抗体、乙酰胆碱酯酶(AChE)抗体同时阳性,调整治疗方案为醋酸泼尼松片、环孢素软胶囊、溴吡斯的明片后,病情逐渐缓解。结论MG合并RA患者中可检测到4种抗体阳性,提示自身免疫重叠中,可同时存在不同抗体介导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关节炎 类风湿 受体 胆碱能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兰尼碱受体钙释放通道
原文传递
NOD样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宁 侯成成 +7 位作者 章鹏 于仲涛 杨东星 卢伟伟 沈爱娟 刘铁 田俊阁 于笑霞 《新医学》 2019年第11期855-858,共4页
目的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OD1)和NOD2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NOD1和NOD2在RA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集40例RA患者(RA组)、40例骨关节炎(OA)患者(OA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分离外... 目的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OD1)和NOD2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NOD1和NOD2在RA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集40例RA患者(RA组)、40例骨关节炎(OA)患者(OA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使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3组PBMC中NOD1和NOD2 mRNA水平。随机抽取10例RA患者、10例OA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的PBMC加入胎牛血清培养,并加入胞壁酰二肽(MDP)培养24 h,ELISA法检测3组上清液中IL-1β、IL-6、IL-8、TNF-α水平。结果3组PBMC中NOD2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RA组PBMC中NOD2 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他2组(P均<0.001),而3组PBMC中NOD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P作用于3组PBMC后,RA组的IL-1β、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另外2组(P均<0.05),而O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A患者的NOD2 mRNA表达水平较高。NOD2激活可能诱发IL-1β、IL-6、IL-8、TNF-α等促炎因子释放。NOD2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 外周血单核细胞 促炎因子
下载PDF
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间隔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萍 赵建勇 +3 位作者 卢伟伟 杨文静 于笑霞 李振彬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4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DFP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间隔周期。方法:将在某院住院治疗的64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4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为两组患者均使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在此... 目的:探讨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DFP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间隔周期。方法:将在某院住院治疗的64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4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为两组患者均使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乙组患者加用DFPP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前、进行治疗后的24小时、进行治疗后的72小时和进行治疗的第7天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RF、CCP、ESR和CRP检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的24小时、治疗后的72小时和治疗的第7天时其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CCP)、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从中找出用DFPP治疗RA的间隔周期。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RF、CCP、ESR和CRP的水平均明显下降,与进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患者RF、CCP、ESR和CRP的水平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患者RF、CCP、ESR及CRP的水平在治疗后的3天内显著下降,在治疗后的第7天开始有上升的趋势。结论:用DFPP治疗RA的最佳间隔周期为7天左右。此疗法可有效地降低RA患者血浆中的自身抗体及相关的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 间隔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