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胸部DR影像后处理对肺结节检出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克扬
贺文
+6 位作者
何茜
王涛
赵丽琴
李晓强
李晨
李辉
肖国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评价DR影像多频域后处理方式对肺内结节检出的影响。方法选取经胸部CT证实的50例有肺内结节和50例正常者的DR正位胸片,采用多频域后处理得到标准、高通过及低通过3组图像,由低、中、高年资医师各2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受试着工作特...
目的评价DR影像多频域后处理方式对肺内结节检出的影响。方法选取经胸部CT证实的50例有肺内结节和50例正常者的DR正位胸片,采用多频域后处理得到标准、高通过及低通过3组图像,由低、中、高年资医师各2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受试着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准、高通过及低通过3组图像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9±0.019、0.697±0.020、0.789±0.017(P<0.05),三组中,低通过组结节检出率最高,高通过组结节检出率最低、假阴性率最高,标准组假阳性率最高。结论DR影像多频域后处理对肺结节的检出有影响,低频增强处理可以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高频增强处理漏诊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放射影像
图像后处理
多频域后处理
肺结节
ROC曲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胸片多频域后处理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肺结节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茜
贺文
+4 位作者
王克扬
马大庆
王涛
李晨
田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88-1891,共4页
目的评价数字胸片多频域后处理对计算机辅助检测(CAD)系统肺结节检出的影响。方法对经CT证实的54例肺结节病例及54例正常者的数字胸片选择三种不同的structure preference参数进行多频域后处理,在1次曝光的条件下各得到标准图像、高通...
目的评价数字胸片多频域后处理对计算机辅助检测(CAD)系统肺结节检出的影响。方法对经CT证实的54例肺结节病例及54例正常者的数字胸片选择三种不同的structure preference参数进行多频域后处理,在1次曝光的条件下各得到标准图像、高通过图像及低通过图像三组图像,然后,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IQQATM-Chest V1.2)进行阅片,首先由2名观察者共同根据CT结果客观分析并记录CAD检出的结节数及假阳性数。其次,由另外4名观察者(高年资及低年资放射医师各2名)应用CAD系统所提供的肺结节的智能质量和数量分析功能,对CAD输出图像独立进行分析,并记录检出结节数及假阳性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观察结果。结果三组图像中,低通过组图像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人-机交互前、高年资及低年资人-机交互后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81、0.80。高通过组图像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为最小,人-机交互前、高年资及低年资人-机交互后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0.67、0.71。三组图像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存在差异(P<0.01)。结论数字胸片多频域后处理影响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肺结节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影像
多频域后处理
肺结节
计算机辅助检测
ROC曲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胸部DR影像后处理对肺结节检出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克扬
贺文
何茜
王涛
赵丽琴
李晓强
李晨
李辉
肖国文
机构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医院
放射科
贵州
省
人民
医院
放射科
河北省
武安市
中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7-1729,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DR影像多频域后处理方式对肺内结节检出的影响。方法选取经胸部CT证实的50例有肺内结节和50例正常者的DR正位胸片,采用多频域后处理得到标准、高通过及低通过3组图像,由低、中、高年资医师各2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受试着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准、高通过及低通过3组图像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9±0.019、0.697±0.020、0.789±0.017(P<0.05),三组中,低通过组结节检出率最高,高通过组结节检出率最低、假阴性率最高,标准组假阳性率最高。结论DR影像多频域后处理对肺结节的检出有影响,低频增强处理可以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高频增强处理漏诊率增加。
关键词
数字化放射影像
图像后处理
多频域后处理
肺结节
ROC曲线
Keywords
Digital radiography
Image processing
Multiscale processing
Pulmonary nodul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分类号
R563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814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胸片多频域后处理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肺结节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茜
贺文
王克扬
马大庆
王涛
李晨
田扬
机构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医院
放射科
贵州
省
人民
医院
放射科
河北省
武安市
中医院
放射科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88-1891,共4页
文摘
目的评价数字胸片多频域后处理对计算机辅助检测(CAD)系统肺结节检出的影响。方法对经CT证实的54例肺结节病例及54例正常者的数字胸片选择三种不同的structure preference参数进行多频域后处理,在1次曝光的条件下各得到标准图像、高通过图像及低通过图像三组图像,然后,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IQQATM-Chest V1.2)进行阅片,首先由2名观察者共同根据CT结果客观分析并记录CAD检出的结节数及假阳性数。其次,由另外4名观察者(高年资及低年资放射医师各2名)应用CAD系统所提供的肺结节的智能质量和数量分析功能,对CAD输出图像独立进行分析,并记录检出结节数及假阳性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观察结果。结果三组图像中,低通过组图像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人-机交互前、高年资及低年资人-机交互后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81、0.80。高通过组图像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为最小,人-机交互前、高年资及低年资人-机交互后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0.67、0.71。三组图像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存在差异(P<0.01)。结论数字胸片多频域后处理影响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肺结节的检出。
关键词
数字影像
多频域后处理
肺结节
计算机辅助检测
ROC曲线
Keywords
Digital radiography
Multiscale processing
Lung nodule
Computed-aided diagnosis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分类号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胸部DR影像后处理对肺结节检出的影响
王克扬
贺文
何茜
王涛
赵丽琴
李晓强
李晨
李辉
肖国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字胸片多频域后处理对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肺结节检测的影响
何茜
贺文
王克扬
马大庆
王涛
李晨
田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