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兵 王丹 +4 位作者 魏润生 和明春 王丽茹 马陈民 张秀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9期2845-2847,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64例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葛根芩连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症状、血脂水平...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64例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葛根芩连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症状、血脂水平、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探针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AL、SBI、PL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降低,观察组TNF-α、IL-6、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牙周症状,调节血脂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牙周炎 慢性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炎性反应
下载PDF
活血化瘀养心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冠脉支架植入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戴玉 杨静 +1 位作者 雷冬雪 刘华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0期150-153,共4页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养心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冠脉支架植入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2例冠脉支架植入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养心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冠脉支架植入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2例冠脉支架植入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61例)和试验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养心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61例)。7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SV、EDV、P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力指数(RI)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支架植入后不稳定性心绞痛经活血化瘀养心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和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植入 不稳定性心绞痛 活血化瘀养心汤 耳穴贴压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晓蕊 郑志君 +1 位作者 邱涛 苗昌荣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EH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EH组37例、EH伴轻度OSAHS组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EH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EH组37例、EH伴轻度OSAHS组26例、EH伴中度OSAHS组32例、EH伴重度OSAHS组55例。分别测定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监测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2)、AHI,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SV)、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4组间24h SBP、24h DBP、AH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伴中度OSAHS组、EH伴重度OSAHS组LSa O2低于EH组和EH伴轻度OSAHS组(P<0.05),EH伴重度OSAHS组LSa O2低于EH伴中度OSAHS组(P<0.05)。EH伴中度OSAHS组、EH伴重度OSAHS组LVMI、IVST、LVPWT大于EH组和EH伴轻度OSAHS组(P<0.05);EH伴重度OSAHS组LVMI、IVST、LVPWT大于EH伴中度OSAHS组(P<0.05)。EH伴中度OSAHS组LVIDD、EDV、E/A低于EH组和EH伴轻度OSAHS组(P<0.05);EH伴重度OSAHS组LVIDD、EDV、E/A低于EH伴中度OSAHS组,SV、LVEF低于EH组、EH伴轻度OSAHS组和EH伴中度OSAHS组,LVIDS、ESV高于EH组、EH伴轻度OSAHS组和EH伴中度OSAHS组(P<0.05)。结论:EH伴中重度OSAHS患者LVH、左心室功能较EH和EH伴轻度OSAHS损害更严重,临床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EH合并OSAHS患者心脏靶器官损害程度,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减轻OSAHS对心脏的损害,降低心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左心室功能 左心结构
下载PDF
揿针疗法对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戴玉 杨静 +1 位作者 雷冬雪 刘华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3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揿针疗法对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PCI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112例分为... 目的探讨揿针疗法对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PCI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揿针疗法,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胸刺痛、胸部憋闷、气短、乏力、心悸、面色苍白、倦怠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人软骨糖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揿针疗法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疗法 冠心病 经皮冠脉介入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症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泽泻颗粒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干预 被引量:1
5
作者 史俊玲 刘玉洁 王克军 《河北中医》 2007年第10期885-886,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功能 泽泻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养心归草汤治疗心房纤颤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嘉 苗昌荣 +2 位作者 郑志君 马丽梅 王晓蕊 《微循环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8-2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胺碘酮联合养心归草汤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变化及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及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方法:82例心房纤颤住院患者,分两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胺碘酮联合养心归草汤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变化及对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及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方法:82例心房纤颤住院患者,分两组(各41例)进行治疗。对照治疗组予以基础治疗加口服胺碘酮片,0.2g/次,3次/天,7天后调整为2次/天,21天后为1次/天,30天后改为隔天1次,持续3个月。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归草汤,早晚各温服1次,100ml,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心梗事件发生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前后LVEF和左室内径及血清sCD40L、hs-CRP、BNP和cTnT水平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治疗组(87.80%Vs 65.85%,P<0.01),心梗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治疗组(2.43%Vs 14.63%,P<0.05),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治疗组(73.17%Vs 51.22%,P<0.05)。治疗前,两组间LVEF、左室内径和sCD40L、hs-CRP、BNP、cTn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联合治疗组较对照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9.76%Vs 4.78%,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养心归草汤可通过改善心功能,降低sCD40L、hs-CRP、BNP及cTnT水平,提高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胺碘酮联合养心归草汤 临床效果 心功能 心肌损伤指标 炎性指标
下载PDF
益多酯治疗高脂血症并发高尿酸血症
7
作者 葛健 王志祥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8期691-692,共2页
目的 比较益多酯与吉非贝齐治疗高脂血症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高脂血症并发高尿酸血症 82例 ,分为益多酯组 40例 ,男 2 7例 ,女 1 3例 ,年龄 (65± 6)岁 ,口服益多酯 2 50mg ,2 /d ,疗程 8周 ;吉非贝齐组 42例 ,... 目的 比较益多酯与吉非贝齐治疗高脂血症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高脂血症并发高尿酸血症 82例 ,分为益多酯组 40例 ,男 2 7例 ,女 1 3例 ,年龄 (65± 6)岁 ,口服益多酯 2 50mg ,2 /d ,疗程 8周 ;吉非贝齐组 42例 ,男 2 8例 ,女 1 4例 ,年龄 (64±5)岁 ,口服吉非贝齐 30 0mg ,3/d ,疗程 8周。结果  2组降TC总有效率分别为 83 % ,74% (P >0 .0 5) ,降TG总有效率分别为 85 % ,83 % (P >0 .0 5) ,升LDL -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3 % ,67% (P >0 .0 5) ,降UA总有效率分别为 83 % ,2 6 % (P <0 .0 5)。益多酯组有 2例出现胃部不适 ,吉非贝齐组有 1 2例ALT轻度升高。结论 益多酯与吉非贝齐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相近 ,益多酯降高尿酸作用确切 ,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并发症 高尿酸血症 益多酯 治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冠心病心绞痛影响因素分析及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素梅 董景珍 《现代医学》 2020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唐山市某医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153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住院治疗的其他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心绞痛主要的危险因素。将治愈出院的...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唐山市某医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153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住院治疗的其他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心绞痛主要的危险因素。将治愈出院的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延续护理组和非延续护理组,延续护理组在出院后给予基于网络新媒体的延续护理,非延续护理组给予一般电话随访。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饮酒、不同家庭人均收入、不同文化水平、有无子女、有无心脏病家族史对心绞痛发病影响无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吸烟、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是心绞痛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婚状态是心绞痛发病的保护因素。干预6个月后,两组之间比较发现,除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干预前后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护理组其他4个维度干预前后差值均高于非延续护理组(均P<0.01);较干预前,延续护理组SAS评分降低(16.23±1.14)分,非延续护理组SAS评分降低(9.18±1.01)分(P<0.01);延续护理组SDS降低(17.51±1.89)分,非延续护理组SDS评分降低(12.06±1.35)分(P<0.01)。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主要危险因素,利用新媒体开展延续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危险因素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障碍150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强立新 张倩 刘玉洁 《河北中医》 2012年第3期389-390,共2页
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是在围绝经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一般女性多发于45~55岁。其主要特点是:在围绝经期首次发病,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可达8~12年;心理异常以情感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可有疑病、自罪、嫉妒和妄想,但无智力障碍;大多数患... 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是在围绝经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一般女性多发于45~55岁。其主要特点是:在围绝经期首次发病,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可达8~12年;心理异常以情感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可有疑病、自罪、嫉妒和妄想,但无智力障碍;大多数患者伴有失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抑郁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