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常规鉴定——相关酶活性变化与诱导抗病性的关系 被引量:45
1
作者 翟彩霞 马春红 +3 位作者 秦君 王立安 陈霞 李广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5期222-224,共3页
概述了诱导植物抗病性的过程、相关酶以及几种主要相关酶活性变化与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关系。为早期鉴别植物抗性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 植物 诱导抗病性 常规鉴定 酶活性 过氧化物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小麦根冠生物量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47
2
作者 关军锋 马春红 李广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以 12个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 ,分析了盆栽条件下于生殖生长期进行干旱胁迫后根冠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小麦产量、株高、根系和地上部干重 ,增大了根冠比 ,同时 ,减少了穗数 ,但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其中 ,... 以 12个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 ,分析了盆栽条件下于生殖生长期进行干旱胁迫后根冠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小麦产量、株高、根系和地上部干重 ,增大了根冠比 ,同时 ,减少了穗数 ,但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其中 ,变化比较大的是地上部干重和根冠比。相关分析表明 ,根系干重、穗数和地上部干重的变化与产量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 ,根系干重的变化又与穗数和地上部干重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些性状的变化密切关系到抗旱指数 (DI) ,除千粒重、根冠比的变化率与DI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以外 ,其余性状的变化率与DI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在直接影响DI的性状变化中 ,地上部干重变化率 (0 6 197)、穗数变化率 (0 6 0 2 5 )对DI起着明显的正效应 ,而根干重变化率 (- 0 35 14 )则起负效应 ,株高变化率的负效应较小(- 0 0 2 96 ) ;根系干重、穗数和株高的变化率主要通过对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以及地上部干重变化率对穗数和根系干重变化率的影响间接对DI起作用。这些结果说明 ,在干旱条件下 ,协调小麦根冠平衡 ,最大程度发挥根系和地上部叶片的功能 ,才有利于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小麦 根冠生物量 抗旱性 生殖生长期 产量 株高 根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根、叶多胺含量和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5
3
作者 关军锋 刘海龙 李广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5-660,共6页
以抗旱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晋麦33’和‘温麦8’)(Triticm aestivum cv.Jinmai 33 and Wenmai 8)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多胺含量和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过程中,幼苗根、叶中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3种... 以抗旱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晋麦33’和‘温麦8’)(Triticm aestivum cv.Jinmai 33 and Wenmai 8)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多胺含量和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过程中,幼苗根、叶中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3种多胺含量和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先迅速升高,而后下降。与抗旱性弱的‘晋麦33’相比,抗旱性强的品种‘温麦8’幼苗根、叶中Spd、Spm含量初期升高幅度大,之后下降速率减慢;PAO活性的变化与之相反,‘晋麦33’的PAO活性提高的幅度大于‘温麦8号’。多胺含量和PAO活性在小麦幼苗的根与叶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干旱初期,小麦根、叶中多胺迅速积累可能是干旱胁迫反应的一个信号,随后较高的spd、Spm水平有利于增强小麦幼苗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苗 多胺 多胺氧化酶 抗旱性
下载PDF
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代谢及其调控 被引量:49
4
作者 魏建梅 马锋旺 +2 位作者 关军锋 袁军伟 朱向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87-2996,共10页
【目的】探讨细胞壁代谢与‘京白梨’果实软化的关系及其调控,为解决果实品质下降及迅速软化问题提供依据。【方法】用0℃、1-甲基环丙烯(1-MCP)和乙烯利处理‘京白梨’果实,测定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变化及调控效应。【结果】随着... 【目的】探讨细胞壁代谢与‘京白梨’果实软化的关系及其调控,为解决果实品质下降及迅速软化问题提供依据。【方法】用0℃、1-甲基环丙烯(1-MCP)和乙烯利处理‘京白梨’果实,测定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变化及调控效应。【结果】随着‘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果实细胞壁物质(CWM)、共价结合果胶(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减少,离子结合果胶(ISP)和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增加;果胶甲酯酶(PM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采后3d后开始升高,分别在第9天和第12天出现活性高峰,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在采收时就开始升高,并持续到贮藏末期,但纤维素酶活性呈降低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半纤维素、ISP和CSP呈极显著相关,与WSP和纤维素呈显著相关;而β-Gal和α-L-Af不仅与硬度呈极显著相关,且与细胞壁组分的相关度均大于其它细胞壁降解酶,但纤维素酶未表现出相关性。0℃和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京白梨’果实纤维素、半纤维素与CSP含量的下降和ISP与WSP含量的增加,降低了α-L-Af、β-Gal、PME和PG活性,推迟果实软化;乙烯利的作用不大。【结论】采后‘京白梨’果实软化与细胞壁组分变化密切相关,细胞壁降解酶中,β-Gal和α-L-Af可能是果实早期软化的主要因子,PME和PG促进了果实后期软化,但纤维素酶作用不大。0℃和1-MCP能显著抑制‘京白梨’果实细胞壁代谢,延缓果实软化;乙烯利未显著促进果实软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白梨 果实软化 细胞壁代谢 调控
下载PDF
不同品种梨果实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性能分析 被引量:51
5
作者 李丽梅 赵哲 +1 位作者 何近刚 关军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83-88,共6页
以我国北方11个主栽梨品种黄冠、绿宝石、雪梨、鸭梨、丰水、南水、圆黄、黄金、华山、五九香和早酥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果皮、果心和果肉中可溶性酚的含量,并对酚类物质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以我国北方11个主栽梨品种黄冠、绿宝石、雪梨、鸭梨、丰水、南水、圆黄、黄金、华山、五九香和早酥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果皮、果心和果肉中可溶性酚的含量,并对酚类物质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通过分别测定果皮、果肉、果心的乙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其所含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梨果心酚类物质含量高于果皮,果肉最低;2)在果心和果皮中均检测出熊果苷、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表儿茶素、香豆酸和芦丁8种酚类物质,而在果肉中检测出熊果苷、没食子酸、绿原酸、表儿茶素和芦丁5种物质;3)熊果苷、绿原酸和表儿茶素都为果肉和果皮的主要酚类物质,果肉中绿原酸的含量高于熊果苷,果皮则反之,果心所含酚类物质以绿原酸和熊果苷为主,且绿原酸的含量高于熊果苷;4)果皮、果肉、果心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的含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间均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酚类物质与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喷钙对红地球葡萄果实钙、果胶含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6
作者 管雪强 杨阳 +2 位作者 王恒振 郭成士 关军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9-185,共7页
为明确适用于红地球葡萄的补钙钙源、 时期和部位,设计了在葡萄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幼果膨大期和采收前2周)对不同部位(叶片和果实)分别喷施硝酸钙和糖醇钙的田间试验,分析了喷钙后果实钙、 果胶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明确适用于红地球葡萄的补钙钙源、 时期和部位,设计了在葡萄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幼果膨大期和采收前2周)对不同部位(叶片和果实)分别喷施硝酸钙和糖醇钙的田间试验,分析了喷钙后果实钙、 果胶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外源喷钙显著提高了红地球葡萄叶柄和果实各部位的钙含量。从喷钙时期上看,幼果膨大期喷钙对果实各部位钙含量的提高明显大于采收前2周喷钙;从钙源种类上看,硝酸钙适合叶片喷施,糖醇钙适合果穗喷施;从喷钙部位看,叶片喷糖醇钙对提高果实采收期的叶柄钙含量效果最为明显,喷钙后,在果实各部位中,果皮钙含量增加最多,为对照的6.6~20.3倍。在幼果膨大期和采收前2周两个时期,果穗喷钙对果皮钙含量的影响均明显大于叶片喷钙,叶片喷钙则更有利于果籽中钙含量的提高。幼果膨大期果穗喷糖醇钙处理采收后的果肉钙含量最高,达到3.98 mg/g,DW,是对照的2.84倍。果肉钙含量与果肉原果胶含量、 总果胶含量以及果粒硬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通过喷钙来提高果肉钙含量有助于提高果实的贮运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素 红地球葡萄 钙含量 果胶 品质
下载PDF
黄冠梨果皮褐斑病与Ca,Mg,K营养的关系 被引量:43
7
作者 关军锋 及华 +3 位作者 冯云霄 李丽梅 孙玉龙 司建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对不同果园黄冠梨果实分析表明,与正常果实相比,果皮发生褐斑的果实中Ca含量和Ca/Mg、Ca/K、Ca/(Mg+K)比值较低,且果皮中的差别大于果肉。套袋显著降低果皮和果肉Ca含量及Ca/Mg与Ca/K比值,增加果皮的K含量,对果皮和果肉中Mg含量无显著... 对不同果园黄冠梨果实分析表明,与正常果实相比,果皮发生褐斑的果实中Ca含量和Ca/Mg、Ca/K、Ca/(Mg+K)比值较低,且果皮中的差别大于果肉。套袋显著降低果皮和果肉Ca含量及Ca/Mg与Ca/K比值,增加果皮的K含量,对果皮和果肉中Mg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单果重果实比较,较小果实的果皮中含有较多的Ca含量及高的Ca/Mg、Ca/K和Ca/(Mg+K)比值,发病程度轻,而特大果(>500 g)相反,中等果居中。这些说明,果皮中低的Ca含量以及Ca/Mg、Ca/K、Ca/(Mg+K)比值可能是果皮发生褐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冠梨 CA Mg K 褐斑病
下载PDF
杀虫剂啶虫脒在黄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少军 王莉 +2 位作者 钱训 陈勇达 默涛 《河北农业科学》 2004年第2期54-56,共3页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研究了啶虫脒在黄瓜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 ,啶虫脒在黄瓜上的半衰期为 2 5d。 1 8%啶虫脒乳油按推荐浓度 2 0 0 0倍液和加倍浓度 1 0 0 0倍液施药 3~ 4次 ,施药间隔 7d ,距最后一次施...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研究了啶虫脒在黄瓜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 ,啶虫脒在黄瓜上的半衰期为 2 5d。 1 8%啶虫脒乳油按推荐浓度 2 0 0 0倍液和加倍浓度 1 0 0 0倍液施药 3~ 4次 ,施药间隔 7d ,距最后一次施药 1~ 4d采样 ,啶虫脒在黄瓜中的残留量小于 0 1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啶虫脒 黄瓜 农药残留 动态变化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钙、硼营养对黄冠梨品质和果面褐斑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龚新明 关军锋 +4 位作者 张继澍 及华 冯云霄 李丽梅 孙玉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2-947,共6页
为探讨钙、硼营养对黄冠梨品质和褐斑病的影响,于幼果套袋之前进行叶面喷施0.3%H3BO4(B)、0.5%Ca-Cl2(Ca)0、.3%H3BO4+0.5%CaCl2(B+Ca)3次,每次间隔7d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果实贮藏前期果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提高... 为探讨钙、硼营养对黄冠梨品质和褐斑病的影响,于幼果套袋之前进行叶面喷施0.3%H3BO4(B)、0.5%Ca-Cl2(Ca)0、.3%H3BO4+0.5%CaCl2(B+Ca)3次,每次间隔7d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果实贮藏前期果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冷藏期间果皮褐斑指数;其中B+Ca处理效果最明显,并显著提高采收时单果重、果皮中Ca含量、Ca/Mg和Ca/K比值;Ca、B+Ca处理能降低果皮中可溶性酚含量;B处理显著提高果皮和果肉中的硼含量。这说明B+Ca处理能明显改善黄冠梨果实采收品质和贮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冠梨 褐斑病
下载PDF
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0
作者 张海新 宁久丽 及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54-56,共3页
果实采后的品质劣变和生理衰老是限制果实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探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规律对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重要。介绍了果实采后品质成分如色素物质、香气物质、硬度、糖、酸、可溶性固形物、Vc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 果实采后的品质劣变和生理衰老是限制果实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探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规律对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重要。介绍了果实采后品质成分如色素物质、香气物质、硬度、糖、酸、可溶性固形物、Vc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综述了果实采后呼吸、乙烯和活性氧代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采后 品质 生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小麦矮秆基因研究和利用现状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和 《河北农业情报》 2004年第4期96-99,共4页
从矮秆基因的种类、遗传特性、分布、分子标记等方面 ,综述了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和利用现状。
关键词 矮秆基因 小麦 利用现状 遗传特性 分子标记 分布 种类
下载PDF
果树水肥一体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杜晓东 程玉豆 +1 位作者 陈光荣 梁瀛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23-26,共4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高效节水、节肥的现代农业技术。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在提高水肥利用率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益,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探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高效节水、节肥的现代农业技术。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在提高水肥利用率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益,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探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式;展望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水肥一体化 研究现状 问题 展望
下载PDF
化控条件下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军虎 张翠绵 +3 位作者 杜义英 霍立勇 滕慧颖 赵会薇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2-76,共5页
品种、密度、化控剂三因素试验表明,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化控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郑单958适宜密度75000-82500株/hm2,先玉335为67500~75000株/hm2,化控剂的使用并不能改变... 品种、密度、化控剂三因素试验表明,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化控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郑单958适宜密度75000-82500株/hm2,先玉335为67500~75000株/hm2,化控剂的使用并不能改变品种的适宜密度;化控条件下穗长、穗粗、行粒数与密度呈负相关,秃尖长与密度呈正相关;先玉335穗行数、千粒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少,郑单958穗行数、千粒重随密度增加先增后减;化控条件下,随密度的增加穗位高增高、植株重心高度先增后降;先玉335株高降低,郑单958株高先增后降。化控剂可有效降低穗位高、植株重心、株高,降低穗位高进而降低植株重心高度增强抗倒能力是密植稳产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产量 化控剂
原文传递
黄冠梨果皮褐斑病与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6
14
作者 关军锋 及华 +3 位作者 冯云霄 李丽梅 孙玉龙 司建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3,共4页
对套袋黄冠梨果皮褐斑病果酚类物质以及相关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果实比较,褐斑严重的果皮和果肉中酚含量、POD和PPO活性较高,但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同时,果皮褐斑区域较正常区域酚含量、POD、PPO和SOD活性较高。正常... 对套袋黄冠梨果皮褐斑病果酚类物质以及相关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果实比较,褐斑严重的果皮和果肉中酚含量、POD和PPO活性较高,但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同时,果皮褐斑区域较正常区域酚含量、POD、PPO和SOD活性较高。正常果实表面喷洒1%CaCl2、0.1 mmol/L CPZ、0.1 mmol/L TFP、0.5 mmol/L SO和0.05mmol/L EB溶液后,均未对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产生明显影响,仅EB诱发褐变,而CaCl2降低了PPO活性,SO、EB和TFP的作用相反,CPZ的作用较小。这说明,果皮发生褐变与PPO活性显著升高有密切关系,Ca2+-CaM系统和Ca2+-AT-Pase参与了褐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冠梨 果皮 褐斑 酚类物质 氧化酶
下载PDF
黄瓜根结线虫拮抗菌筛选及作用机理初探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洪涛 张翠绵 +1 位作者 沈江卫 王占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6,共6页
采用击倒、驱避、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已获得的多株拮抗菌株进行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筛选实验,并对优势菌株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共同培养条件下,S506,Cm05和Ms2菌株表... 采用击倒、驱避、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已获得的多株拮抗菌株进行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筛选实验,并对优势菌株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共同培养条件下,S506,Cm05和Ms2菌株表现优秀,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在30%以上,其中S506最高,达48.8%;对线虫的驱避实验,以Cm05+S506组合最好;在连茬4,8,11 a的温室土壤上进行的盆栽和田间小区实验表明,S506的防效最高、最稳定,田间校正防效最高达85.29%,显著优于阿维菌素14.89%的防效.S506的抗线虫物质主要是胞外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根结线虫 生物防治 拮抗菌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与ABA的信号转导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子会 郭秀林 +1 位作者 王刚 李广敏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8-234,共7页
植物经历干旱胁迫时,ABA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干旱信号而传递干旱信息。在干旱信号ABA的转导过程中,从ABA的被感知到保卫细胞发生变化引起气孔关闭以及ABA诱导的基因表达都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本文对ABA的信号转导过程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干旱胁迫 ABA 信号转导 保卫细胞 气孔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采后桃果实衰老褐变与活性氧和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窦世娟 关军锋 《河北农业科学》 2003年第3期25-29,共5页
“大久保”果实在常温(20±1)℃下贮藏时,硬度快速下降,呼吸明显上升,膜透性急骤增加;与此相对应,果实的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呈逐渐增加趋势;采后早期酚类物质迅速积累,在后期其含量... “大久保”果实在常温(20±1)℃下贮藏时,硬度快速下降,呼吸明显上升,膜透性急骤增加;与此相对应,果实的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呈逐渐增加趋势;采后早期酚类物质迅速积累,在后期其含量又有所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至峰值,最后呈升高趋势。低温(4±1)℃贮藏可延缓果实软化和褐变,减慢上述生理变化。这表明果实衰老褐变与活性氧和酚类物质的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后期 果实 衰老褐变 活性氧 酚类物质 代谢 超氧化物歧化酶 生理变化
下载PDF
生物菌肥对土壤生态环境改良效果 被引量:25
18
作者 焦永刚 郭敬华 +3 位作者 董灵迪 杨玉波 胡栋 石琳琪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35-139,共5页
以黄瓜、甜椒和茄子为试材,通过高温闷棚与施用生物菌肥处理,研究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比较分析施用生物菌肥后不同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变化,探讨土壤改良的效果成因及生物菌肥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通过高温闷棚处理,... 以黄瓜、甜椒和茄子为试材,通过高温闷棚与施用生物菌肥处理,研究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比较分析施用生物菌肥后不同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变化,探讨土壤改良的效果成因及生物菌肥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通过高温闷棚处理,有害微生物菌落数量降低,有助于减小因土壤带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发病机率。土壤施用生物菌肥后,有益菌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对土壤微生物菌落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明显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同时降低了真菌数量,有效防止土壤真菌的形成,缓解了土壤连作障碍,达到土壤生态改良目的,并提高了果实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与未施肥相比,施用生物菌肥后,黄瓜、甜椒和茄子的后期产量分别提高了7.68%、5.54%、0.59%。施用生物菌肥还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果实糖酸比,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生物菌肥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黄冠梨采后1-MCP和CaCl_2处理对品质和果皮褐斑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龚新明 关军锋 张继澍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5-382,共8页
对采后黄冠梨进行1000nL·L-11-MCP熏蒸(1-MCP)、4%CaCl2(Ca)浸泡和二者结合(1-MCP+Ca)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未进行1-MCP、Ca处理)相比,Ca、1-MCP和1-MCP+Ca各处理保持了冷藏期间黄冠梨果实较高的硬度、可滴定酸和叶绿素含量,降低... 对采后黄冠梨进行1000nL·L-11-MCP熏蒸(1-MCP)、4%CaCl2(Ca)浸泡和二者结合(1-MCP+Ca)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未进行1-MCP、Ca处理)相比,Ca、1-MCP和1-MCP+Ca各处理保持了冷藏期间黄冠梨果实较高的硬度、可滴定酸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果皮褐斑指数,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影响较小,并不同程度降低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峰值,还显著降低了果皮可溶性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抑制果皮细胞膜透性和H2O2含量的升高,但对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小。Ca、1-MCP+Ca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和果肉中钙含量。综合看来,以1-MCP+Ca处理对维持冷藏期间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1-MCP和Ca(主要是Ca)抑制果皮酚类物质生成和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是其明显减少黄冠梨果皮褐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褐斑 1-MCP CA 多酚氧化酶
原文传递
养殖水体耐盐高效降亚硝酸盐氮和氨氮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5
20
作者 高海英 王占武 +3 位作者 李洪涛 张翠绵 田洪涛 贾楠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11期59-61,共3页
亚硝酸盐氮和氨氮是养殖水体恶化的主要成分。从对虾养殖水体中,分离筛选出2株分别对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耐盐芽孢杆菌菌株T905和T301。在模拟淡水和海水条件下,当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初始浓度分别为44 mg/L和20 mg/L时,3 ... 亚硝酸盐氮和氨氮是养殖水体恶化的主要成分。从对虾养殖水体中,分离筛选出2株分别对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耐盐芽孢杆菌菌株T905和T301。在模拟淡水和海水条件下,当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初始浓度分别为44 mg/L和20 mg/L时,3 d后菌株T905对亚硝酸盐氮降解率分别达到72.10%和92.10%,T301对氨氮降解率分别达到55.18%和52.00%。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鉴定2株菌为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体净化 亚硝酸盐氮 氨氮 分离 鉴定 芽孢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