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技术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5 位作者 潘文亮 王亚欣 闫俊茹 代丽华 许桂明 高占林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76-1681,共6页
本文对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对出苗和成株生长的影响以及吡虫啉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以有效成份420g/100kg种子的剂量拌种防治小麦蚜虫在整个麦蚜发生期无需再施药防治;在剂型的选择... 本文对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对出苗和成株生长的影响以及吡虫啉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以有效成份420g/100kg种子的剂量拌种防治小麦蚜虫在整个麦蚜发生期无需再施药防治;在剂型的选择上,以高含量的拌种剂为宜,低含量的其他剂型则存在安全隐患;70%吡虫啉拌种剂拌种防治麦蚜,在试验剂量下对小麦出苗、成株期生长没有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应用该方法,在小麦籽粒中吡虫啉残留量低于国家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麦蚜 拌种 出苗率 防治效果 残留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蚜虫新型预警网络的构建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乔格侠 秦启联 +8 位作者 梁红斌 曹雅忠 许国庆 高占林 徐伟钧 武予清 李学军 赵章武 成新跃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96-1601,共6页
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支持下,项目组在我国大豆和小麦主产区进行了蚜虫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构建了基于吸虫塔的蚜虫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在蚜虫基础生物学研究、天敌资源普查及其控蚜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多项以生... 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支持下,项目组在我国大豆和小麦主产区进行了蚜虫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构建了基于吸虫塔的蚜虫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在蚜虫基础生物学研究、天敌资源普查及其控蚜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多项以生物防治为主体的蚜虫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天敌人工助迁、人工饲养天敌释放、作物邻间作措施、物理防控、隐蔽性施药等。相关技术措施在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大豆蚜、麦蚜为害严重的大豆产区和小麦主产区共建立了4个规模较大的试验示范区,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吸虫塔 预警 绿色防控
原文传递
河北省花生果腐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术臣 贾海民 +1 位作者 赵聚莹 陈丹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37-39,共3页
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地的花生果腐病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基本明确了河北省花生果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群结腐霉(Pythium.myriotylum Drechsl)复合侵染引起。同时进行了病菌... 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地的花生果腐病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基本明确了河北省花生果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群结腐霉(Pythium.myriotylum Drechsl)复合侵染引起。同时进行了病菌回接试验,检验了2种病菌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茄镰刀菌和群结腐霉菌单独接种均可致病,且茄镰刀菌致病力较强,但症状与田间表现有差异;复合接种发病的症状与田间发病症状相同。从回接发病的荚果上再次分离培养病原菌,发现与原分离病原物一致,说明茄镰刀菌和群结腐霉菌是河北省花生果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果腐病 病原 鉴定 致病性 研究
下载PDF
不同类型杀虫剂对绿盲蝽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耀发 高占林 +3 位作者 党志红 王吉强 杨继坤 潘文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49-50,57,共3页
采用室内玻管药膜法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几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绿盲蝽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锐劲特(氟虫腈)、马拉硫磷和丁硫克百威有望成为防治绿盲蝽的理想药剂。提出了科学使用现有药剂和开展绿盲蝽抗药性监测,已成为... 采用室内玻管药膜法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几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绿盲蝽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锐劲特(氟虫腈)、马拉硫磷和丁硫克百威有望成为防治绿盲蝽的理想药剂。提出了科学使用现有药剂和开展绿盲蝽抗药性监测,已成为当前棉田绿盲蝽治理中势在必行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杀虫剂 毒力 药膜法 防效
下载PDF
灰霉病化学防治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治芳 王文桥 +2 位作者 韩秀英 张小风 马志强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19-23,共5页
综合评述了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和苯胺基嘧啶类等杀菌剂的抗性及其抗性机制,并简单介绍了可用于治理灰霉病菌抗药性的吡咯类、酰胺类、吡啶类和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等新型杀菌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 综合评述了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和苯胺基嘧啶类等杀菌剂的抗性及其抗性机制,并简单介绍了可用于治理灰霉病菌抗药性的吡咯类、酰胺类、吡啶类和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等新型杀菌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 灰葡萄孢 杀菌剂 化学防治 抗药性
下载PDF
中红侧沟茧蜂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建成 路子云 +1 位作者 屈振刚 刘文旭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4-11,共8页
综述了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低龄幼虫的寄生性天敌—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发生规律、室内人工繁育及田间释放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中红侧沟茧蜂 生物学 生物防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吡虫啉拌种量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高占林 党志红 +5 位作者 李耀发 王亚欣 代丽华 许桂明 马云华 潘文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57-59,66,共4页
不同小麦种植区、不同种植习惯以及不同播种期决定了小麦播种量差异较大。以小麦品种冀5265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分别在小麦播种量为180、225和30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吡虫啉不同拌种剂量对小麦出苗率、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不同小麦种植区、不同种植习惯以及不同播种期决定了小麦播种量差异较大。以小麦品种冀5265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分别在小麦播种量为180、225和30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吡虫啉不同拌种剂量对小麦出苗率、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小麦籽粒中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组播种量处理下,吡虫啉不同拌种剂量对小麦出苗率均没有影响;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较长的持效期,在整个麦蚜发生期无需施药。在小麦播种量相同的前提下,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随拌种剂量的提高而上升,持效期延长;在拌种剂量相同的前提下,随着播种量的加大,前中期防效无显著差异,后期防效提高,持效期延长。在试验剂量下,小麦籽粒中吡虫啉残留量均低于美国规定的小麦籽粒中吡虫啉的最高限量标准,不同的播种量对小麦籽粒中吡虫啉残留量没有显著影响。吡虫啉拌种防治麦蚜技术在试验剂量下对作物安全,可高效控制麦蚜为害,在产品中残留也低于国际最高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吡虫啉 拌种 出苗率 麦蚜 防治效果 持效期 残留
下载PDF
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19
8
作者 韩晓莉 高占林 +3 位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赤国彤 潘文亮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7-160,共4页
以浸渍测定了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五种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种群对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具有显著的差异,安徽蚌埠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和氯噻啉的敏感性比最敏感的河北蔚县种群分别低119.6,... 以浸渍测定了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五种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种群对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具有显著的差异,安徽蚌埠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和氯噻啉的敏感性比最敏感的河北蔚县种群分别低119.6,95.7,26.3和16.5倍,而对烟碱的敏感性仅低3.8倍。四川成都种群对吡虫啉,陕西杨陵种群对噻虫嗪的敏感性也分别比河北蔚县种群低5.7和5.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抗药性 吡虫啉 啶虫脒
下载PDF
17种杀虫剂对细胸金针虫的毒力评价 被引量:18
9
作者 党志红 高占林 +5 位作者 李耀发 袁文龙 袁立兵 申妍妍 王吉强 潘文亮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3-214,232,共3页
采用土壤混药法,测定了17种杀虫剂对细胸金针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苯并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对细胸金针虫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007613mg/kg土。有机磷类杀虫剂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中二嗪磷、毒死蜱和辛硫磷的毒力最高,... 采用土壤混药法,测定了17种杀虫剂对细胸金针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苯并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对细胸金针虫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007613mg/kg土。有机磷类杀虫剂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中二嗪磷、毒死蜱和辛硫磷的毒力最高,3种杀虫剂的LC50值分别为0.0612、0.1007、0.1230mg/kg土;哒嗪硫磷和丙溴磷的毒力也较高,其LC50值均低于5mg/kg土;马拉硫磷和敌百虫对试虫的毒力较低,LC50值分别为6.4887、13.8018mg/kg土。氯代烟酰类杀虫剂对试虫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中氯噻啉对试虫的LC50值为2.6385mg/kg土,啶虫脒LC50值为3.2364mg/kg土,吡虫啉的毒力较低,其LC50值10.8264mg/kg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试虫也具有一定的毒力,其LC50值分别为11.1860、22.2891mg/kg土。微生物源杀虫剂阿维菌素和几丁质合成抑剂灭幼脲、杀铃脲和除虫脲对细胸金针虫幼虫的毒力较低,在剂量为50mg/kg土时,其校正死亡率均在4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胸金针虫 毒力 土壤混药法
下载PDF
甘薯小象甲的生物学特征与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18
10
作者 于海滨 郑琴 陈书龙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32-35,共4页
甘薯小象甲是甘薯生长期和储藏期最重要的害虫,严重影响甘薯品质和产量。回顾了甘薯小象甲的研究现状,包括甘薯小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分布与为害,重点讨论了甘薯小象甲的防治方法及综合防治策略,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甘薯小象甲 生物学特征 综合防治
下载PDF
22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韩秀英 王文桥 +2 位作者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2-15,共4页
采用小株子叶法测试了22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水蓼、川黄柏、连翘等8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EC50值均小于0.5%,除茵陈和马齿苋外,其他6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高于治疗效果。... 采用小株子叶法测试了22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水蓼、川黄柏、连翘等8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EC50值均小于0.5%,除茵陈和马齿苋外,其他6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高于治疗效果。8种植物提取物在1.25%浓度下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高于化学药剂三唑酮100μg/mL(74.42%);1.25%的川黄柏、广藿香、马齿苋、蛇床子、南五味子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效果达到82%以上,高于三唑酮100μg/mL(78.89%),说明在黄瓜白粉病发生之前或初期使用这8种植物提取物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黄瓜白粉病菌 抑菌作用 保护效果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二点委夜蛾形态识别及发育历期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耀发 党志红 +1 位作者 张立娇 高占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23-24,共2页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是近年来河北省1种新的玉米苗期重要害虫。为了深入研究其发生规律和行为特点,进行了室内二点委夜蛾的人工饲养,并初步描述了其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总结了其室内条件下的发育历期,为该虫防治技术...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是近年来河北省1种新的玉米苗期重要害虫。为了深入研究其发生规律和行为特点,进行了室内二点委夜蛾的人工饲养,并初步描述了其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总结了其室内条件下的发育历期,为该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人工饲养 形态 识别 发育历期
下载PDF
产植物激素拮抗细菌CX-5-2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连翠飞 李社增 +3 位作者 晁春燕 马平 蒋继志 鹿秀云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7-203,共7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筛选到能够同时产生IAA和GA3的细菌菌株1株,产GA3的细菌菌株2株。生测结果显示,菌株CX-5-2对小麦的促生长作用最明显,10倍稀释发酵液处理比清水对照处理可使麦苗高度增加10.54%。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明确了菌株CX-5-...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筛选到能够同时产生IAA和GA3的细菌菌株1株,产GA3的细菌菌株2株。生测结果显示,菌株CX-5-2对小麦的促生长作用最明显,10倍稀释发酵液处理比清水对照处理可使麦苗高度增加10.54%。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明确了菌株CX-5-2在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生GA3和IAA的积累情况;通过细菌16SrDNA的保守序列鉴定,菌株CX-5-2为假单胞菌属。本研究表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可快速高效地筛选产激素类植物促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PGPR 高效液相色谱 生物防治 赤霉素
下载PDF
苯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岩 李社增 +3 位作者 鹿秀云 刘光耀 蒋继志 马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38-1743,共6页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高阳印染厂排污口土壤中分离得到209株微生物,定向筛选获得2株能够高效降解苯胺的细菌(菌株Ani-4-15和菌株Ani-5-61)。这2株细菌在苯胺浓度为400mg·L-1的培养液中培养30h后,培养液中苯胺的降解率均可达到85%以上;...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高阳印染厂排污口土壤中分离得到209株微生物,定向筛选获得2株能够高效降解苯胺的细菌(菌株Ani-4-15和菌株Ani-5-61)。这2株细菌在苯胺浓度为400mg·L-1的培养液中培养30h后,培养液中苯胺的降解率均可达到85%以上;在苯胺浓度为1000mg·L-1的培养液中培养30h后,培养液中苯胺的降解率达70%左右。通过浊度测定法对菌株Ani-4-15和Ani-5-61在苯胺选择性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菌株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15h和18h,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7.0和6.0,对苯胺的耐受浓度范围在100~3200mg·L-1之间。在温室条件下,通过在灭菌土中分别接入一定量的苯胺(苯胺含量分别为400、600、800和1000mg·kg-1)和苯胺降解菌(106个菌体·g-1土),48h时菌株Ani-4-15和Ani-5-61对苯胺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3.4%和96.6%。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法明确了两株细菌均为假单胞菌属,利用非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系统(API20NE)进一步鉴定到种,菌株Ani-4-15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Ani-5-61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降解 鉴定 假单胞菌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生长及毒力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陆晴 董建臻 +2 位作者 曹伟平 王金耀 冯书亮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58-61,共4页
随着害虫综合治理的提出,昆虫病原真菌在防治农林害虫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白僵菌是世界各国研究应用最多的真菌杀虫剂。从白僵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温湿度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总结了提高菌株生长水平和杀虫效果的主要措施,以期对... 随着害虫综合治理的提出,昆虫病原真菌在防治农林害虫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白僵菌是世界各国研究应用最多的真菌杀虫剂。从白僵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温湿度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总结了提高菌株生长水平和杀虫效果的主要措施,以期对今后白僵菌的培养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营养 环境 毒力
下载PDF
黄瓜褐斑病化学药剂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纪军建 张小风 +4 位作者 王文桥 孟润杰 韩秀英 马志强 张金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28-31,共4页
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褐斑病是近年来我国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国内对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从黄瓜褐斑病的发生及为害、防治对策、国内外对黄瓜褐斑病菌的研究现状、化学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防治黄... 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褐斑病是近年来我国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国内对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从黄瓜褐斑病的发生及为害、防治对策、国内外对黄瓜褐斑病菌的研究现状、化学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防治黄瓜褐斑病的趋势及展望5个方面,对当前化学药剂防治黄瓜褐斑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褐斑病 黄瓜褐斑病菌 化学防治 抗药性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爱红 路银贵 +3 位作者 邸垫平 田兰芝 段西飞 苗洪芹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95-98,共4页
小麦土传病害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根部病害。河北省小麦土传病害的种类主要包括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和小麦根腐病。详细介绍了3种土传病害的发生特点、病原菌特点及防治方法等,旨为控制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北省 小麦 小麦土传病害 小麦全蚀病 小麦纹枯病 小麦根腐病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四种类型杀虫剂对麦长管蚜的温度效应及其与主要解毒酶的关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云华 高占林 +2 位作者 李耀发 党志红 潘文亮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61-1668,共8页
为了明确杀虫剂毒力受温度的影响及其程度,本文测定了4大类8种药剂在10~25℃下对麦长管蚜的毒力;并测定了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在不同温度下2个解毒酶和1个靶标酶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麦长管蚜表现不规... 为了明确杀虫剂毒力受温度的影响及其程度,本文测定了4大类8种药剂在10~25℃下对麦长管蚜的毒力;并测定了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在不同温度下2个解毒酶和1个靶标酶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麦长管蚜表现不规则负温度系数,啶虫脒表现不规则正温度系数,高效氟氯氰菊酯对麦长管蚜的毒力不受温度影响,其他药剂(辛硫磷、毒死蜱、灭多威、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均表现为明显的正温度系数效应,以有机磷类杀虫剂表现最为明显,毒死蜱温度系数高达57.70。酶活性实验表明:麦长管蚜在高温下GST活性增强,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它们的变化规律表明:GST活性与负温度系数密切相关,正温度系数与羧酸酯酶活性和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温度系数 解毒酶 靶标酶
原文传递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2类诱芯的桃园田间诱蛾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屈振刚 盛世蒙 +2 位作者 王红托 盛承发 李建成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30-31,35,共3页
梨小食心虫是北方果树的头号害虫,目前种群仍呈上升态势。为改进性诱剂防治技术,2009年在河北省顺平县桃园,采用橡胶塞载体和水盆法诱捕法,对2类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制... 梨小食心虫是北方果树的头号害虫,目前种群仍呈上升态势。为改进性诱剂防治技术,2009年在河北省顺平县桃园,采用橡胶塞载体和水盆法诱捕法,对2类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制的新型诱芯B的平均诱蛾量是常规标准诱芯的2.11倍,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园 梨小食心虫 性诱剂 诱蛾效果 质量改进
下载PDF
二点委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2 位作者 潘文亮 李妍妍 高占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4-6,共3页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在我国属于耕作制度变革后新发生的害虫,为了便于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了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在我国属于耕作制度变革后新发生的害虫,为了便于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了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温度对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在温度为15~30℃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其发育速率明显加快。二点委夜蛾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均与温度呈明显的相关性,其卵、幼虫、蛹和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72、10.80、9.63和10.04℃,有效积温分别为71.47、248.89、134.00和552.95 d.℃。利用本研究结果,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可准确预测出该虫在当地的发育代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