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芽孢杆菌BAB-1产脂肽类及挥发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58
1
作者 李宝庆 鹿秀云 +3 位作者 郭庆港 钱常娣 李社增 马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547-3554,共8页
【目的】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AB-1产生的脂肽类物质和挥发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和抑菌活性研究。【方法】采用HPLC和MALDI-TOF-MS对脂肽类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GC-MS对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结果】HPLC分析表明... 【目的】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AB-1产生的脂肽类物质和挥发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和抑菌活性研究。【方法】采用HPLC和MALDI-TOF-MS对脂肽类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GC-MS对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结果】HPLC分析表明,菌株BAB-1产生的脂肽类物质由LP-1、LP-2、LP-3三类组分组成,其中LP-2起主要抑菌作用。MALDI-TOF-MS质谱分析表明,LP-1为surfactin(C13—C15),LP-2为fengycin A(C14—C15)和fengycin B(C14—C18),LP-3成分未能确定。GC-MS结果表明,菌株BAB-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由多种成分组成,主要为醇类、酮类、酸类、胺类和烷烃类等。【结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AB-1能够产生脂肽类物质和挥发性物质,并且这两类物质都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脂肽 挥发性物质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番茄灰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2
作者 纪军建 张小风 +1 位作者 王文桥 张金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1期109-113,共5页
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该病菌可引起多种作物的灰霉病,尤其在番茄上危害较为严重。本研究从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及为害、防治对策、国内外对番茄灰霉病的研究现状、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趋势及展望4个方面,对当前番茄灰霉病... 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该病菌可引起多种作物的灰霉病,尤其在番茄上危害较为严重。本研究从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及为害、防治对策、国内外对番茄灰霉病的研究现状、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趋势及展望4个方面,对当前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病 灰葡萄孢 化学防治 抗药性
下载PDF
葡萄霜霉病有效药剂筛选及药效评价 被引量:29
3
作者 毕秋艳 杨晓津 +3 位作者 马志强 张小风 王文桥 韩秀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保护性杀菌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咪唑类、吡啶类,内吸性杀菌剂酰胺类、烟酰胺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三唑类、氨基甲酸酯类、恶唑类及多种复配剂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药剂测定结果... 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保护性杀菌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咪唑类、吡啶类,内吸性杀菌剂酰胺类、烟酰胺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三唑类、氨基甲酸酯类、恶唑类及多种复配剂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药剂测定结果表明,当前生产上的主要药剂和新投入到市场中的部分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菌表现较高毒力;6种复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菌菌株的毒力高于单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均可有效地控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菌 杀菌剂 毒力 防效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吡菌胺抗性监测及9种常规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效评估 被引量:22
4
作者 吴杰 赵建江 +4 位作者 路粉 孟润杰 韩秀英 毕秋艳 王文桥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4,共10页
为探明北方一季作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对氟吡菌胺抗性发生动态,2012~2016年自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采集分离到马铃薯晚疫病菌520个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供试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并... 为探明北方一季作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对氟吡菌胺抗性发生动态,2012~2016年自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采集分离到马铃薯晚疫病菌520个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供试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并以茎叶喷雾法评价9种生产上常用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马铃薯一季作区晚疫病菌对氟吡菌胺敏感性趋于下降,普遍产生低水平抗性,平均抗性倍数为3.45,平均抗性指数为0.48;所有供试菌株中抗性菌株频率占90.80%,其中低抗菌株占90.35%,2016年首次检测到3株中抗菌株。2016、2017连续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按推荐剂量施药4次,687.5 g·L^(-1)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对晚疫病防治效果显著高于68%精甲霜·锰锌WG、80%代森锰锌WP、250 g·L^(-1)嘧菌酯SC、500 g·L^(-1)氟啶胺SC,但2017年防效略低于2016年,由89.5%降至86.0%。氟吡菌胺的混剂687.5 g·L^(-1)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仍然是目前防治晚疫病效果较好的药剂,但生产中需密切监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吡菌胺的田间抗性发生动态,实施抗药性治理对策,即限制每个生长季节687.5 g·L^(-1)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的施用次数,将687.5 g·L^(-1)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与不同作用机理的高效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氟吡菌胺 抗药性 常规杀菌剂 田间防效
原文传递
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B35的溶磷特性及其对番茄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卫松 郭庆港 +6 位作者 于稳欠 王培培 苏振贺 张晓云 鹿秀云 马平 李社增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70-1383,共14页
【目的】从种植番茄的根围土壤中筛选高效溶磷细菌,为减施化学肥料和开发微生物肥料提供溶磷菌种资源,并初步探索其促生机制。【方法】采用无机磷培养基利用梯度稀释涂布法从土壤中分离筛选促生菌株,通过形态特征、16S rRNA和gyrB基因... 【目的】从种植番茄的根围土壤中筛选高效溶磷细菌,为减施化学肥料和开发微生物肥料提供溶磷菌种资源,并初步探索其促生机制。【方法】采用无机磷培养基利用梯度稀释涂布法从土壤中分离筛选促生菌株,通过形态特征、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对优良促生菌株进行鉴定,并分别利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分析环境因子和营养因子对其溶磷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利用HPLC-MS并结合相应有机酸的标准物质,明确优良促生菌株产生的有机酸种类;盆栽试验测定接菌处理后番茄株高、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基质和植株有效磷含量评价菌株对番茄的促生作用。【结果】筛选到1株优良的促生菌株,命名为PHODB35,鉴定其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环境因子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HODB35最佳溶磷条件为pH 7.0,温度为30°C,接种量为5%;对营养因子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磷酸钙为磷源时,解磷效果最好,有效磷浓度为88.77mg/L。明确了菌株PHODB35产生的有机酸为葡萄糖酸。盆栽实验结果表明,菌株PHODB35对番茄幼苗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菌株后对株高、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基质和植株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8.21%、22.59%、113.06%、45.08%和16.24%,表明菌株PHODB35具有一定的肥效功能,可用于促生菌剂的研制。【结论】筛选到具有促生能力的解磷细菌,为进一步开发研制番茄促生菌剂或微生物有机肥提供资源,为菌株PHODB35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溶磷特性 有机酸 促生作用 番茄
原文传递
新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治芳 王文桥 +3 位作者 韩秀英 张小风 赵建江 马志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3-195,205,共4页
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黄瓜子叶法测定了咯菌腈、抑霉唑、福美双、吡唑醚菌酯和嘧霉胺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的测定均以咯菌腈毒力最高,EC50分别为0.005 2μ... 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黄瓜子叶法测定了咯菌腈、抑霉唑、福美双、吡唑醚菌酯和嘧霉胺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的测定均以咯菌腈毒力最高,EC50分别为0.005 2μg/mL和0.087 6μg/mL;黄瓜子叶法测定以抑霉唑毒力最高,其EC50为0.675 3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90 g/hm2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效达到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00 g/hm2和40%嘧霉胺悬浮剂480 g/hm2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子叶法 杀菌剂 番茄灰霉病菌 毒力 田间药效试验
下载PDF
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 被引量:17
7
作者 邹雅新 曹素芳 +3 位作者 马娟 张小风 张金林 陈书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3,共5页
利用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处理南方根结线虫离体卵与幼虫,测试其对线虫卵和卵块孵化以及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活动能力、侵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均对线虫卵和卵块的孵化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阿维菌素5μg/mL处理24 h对卵... 利用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处理南方根结线虫离体卵与幼虫,测试其对线虫卵和卵块孵化以及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活动能力、侵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均对线虫卵和卵块的孵化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阿维菌素5μg/mL处理24 h对卵孵化抑制率高达82.57%,而硫线磷40μg/mL处理24 h对卵孵化抑制率为73.05%;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处理48 h对2龄幼虫的LD50分别为7.346 11、3.345 6μg/mL;在阿维菌素2μg/mL和硫线磷3μg/mL处理中,2龄幼虫在沙柱中的平均移动距离仅为0.04 cm和0.05 cm,而对照处理的线虫平均移动距离为1.04 cm;在阿维菌素2μg/mL和硫线磷50μg/mL处理2龄幼虫48 h后,对番茄根部的侵入率为0.12%和0.45%,而空白对照处理线虫的侵入率达2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根结线虫 阿维菌素 硫线磷 侵入 活动能力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致病力测定 被引量:18
8
作者 于海滨 马娟 +2 位作者 王容燕 耿亚玲 陈书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4-520,共7页
昆虫病原线虫是隐蔽性害虫的有效生物防治因子,对8种斯氏线虫和3种异小杆线虫进行筛选证实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对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s的致病力最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11个不同地理来源的S.feltiae品系对甘薯蚁... 昆虫病原线虫是隐蔽性害虫的有效生物防治因子,对8种斯氏线虫和3种异小杆线虫进行筛选证实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对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s的致病力最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11个不同地理来源的S.feltiae品系对甘薯蚁象末龄幼虫的致病力,获得强致病力的品系S.feltiae JY-17并测定了不同因素对该线虫品系致病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甘薯蚁象不同发育阶段对S.feltiae JY-17的敏感性依次为末龄幼虫>低龄幼虫>蛹>预蛹期>成虫;在不同测试温度条件下,S.feltiae JY-17致病力由高到低顺序为25℃>20℃>30℃>15℃>10℃>35℃;在25℃条件下,当寄主密度为196.6头.m 2时,线虫对蚁象末龄幼虫的LD50=5.532条.头1,LD90=28.049条.头1;当线虫与寄主比例为5:1时,LT50=44.306 h。本研究为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甘薯蚁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甘薯蚁象 致死率 侵入率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麦红吸浆虫鉴定与抗性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屈振刚 温树敏 +1 位作者 屈赟 刘桂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自然感虫鉴定法,对183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抗、中抗、低抗、感虫、高感的小麦品种,分别占参试品种的24.59%、16.94%、18.58%、14.21%... 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自然感虫鉴定法,对183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抗、中抗、低抗、感虫、高感的小麦品种,分别占参试品种的24.59%、16.94%、18.58%、14.21%、25.68%。不同抗性类型的小麦品种其穗被害率、粒被害率、估计损失率、抗性指数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类型45份,中抗类型31份。这些品种既可作为麦红吸浆虫发生区控制麦红吸浆虫危害的主推品种和后备品种,也可作为亲本材料提供给育种单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麦红吸浆虫 抗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病原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漆永红 杜蕙 +3 位作者 曹素芳 杨发荣 李敏权 陈书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2,共3页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研究1.8%阿维菌素乳油、20%辛硫磷乳油、25%毒死蜱乳油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甘薯秧苗的保护作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治疗作用及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持效期。结果表明,180μg/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2...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研究1.8%阿维菌素乳油、20%辛硫磷乳油、25%毒死蜱乳油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甘薯秧苗的保护作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治疗作用及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持效期。结果表明,180μg/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2 000μg/mL丁硫克百威乳油对甘薯秧苗的保护效果最好,减轻线虫侵染,药后80 d的病情指数均为36,单株虫量1 400多头,而对照的病情指数高于88,单株虫量达46 892头;同时上述2种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遏制植株内线虫的繁殖,病情指数降低,单株虫量减少,药后45 d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4、32,单株虫量分别为672、588头,而对照病指达到72,单株虫量为23 366头;180μg/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2 000μg/mL 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持效期至少为50 d。根据试验结果,建议生产上以180μg/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2 000μg/mL 20%丁硫克百威乳油浸根处理防治甘薯茎线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病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 药剂 群体动态 防治
下载PDF
40%氟菌·唑醚悬浮剂的研制及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鹏 王文桥 +5 位作者 黄啟良 孟润杰 赵建江 马志强 韩秀英 张小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142-3150,共9页
【目的】筛选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C)并确定其在田间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叶盘法测定氟吡菌胺和吡... 【目的】筛选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C)并确定其在田间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叶盘法测定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不同配比混合物对致病疫霉的毒力并根据Wadley公式计算增效系数,选择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组合;采用流点法、黏度曲线法确定润湿分散剂,通过"湿法"研磨工艺加工不同助剂含量的样品,调节样品的流变学特性,逐步优化配方;确定最终配方后,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加工悬浮剂样品,测定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以10﹕1和1﹕4混合时对致病疫霉毒力表现增效,增效系数分别为1.56和1.66;40%氟菌.唑醚悬浮剂的最佳配方为:氟吡菌胺≥8%、吡唑醚菌酯≥32%、1%Terwet1004、2%Tersperse2700、2%Morwet D425、0.5%硅酸镁铝、4%乙二醇、3%SAG630、水≤47.5%;在用量为480、360、288 g a.i./hm2时,40%氟菌.唑醚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94.38%、92.20%、88.22%。【结论】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混配使用对致病疫霉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力增效作用;按照选定的配方加工成的40%氟菌.唑醚悬浮剂样品粒径小,悬浮率高,贮存稳定,在田间条件下对马铃薯晚疫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氟菌 唑醚悬浮剂 配方筛选 马铃薯晚疫病 田间防治效果
下载PDF
二点委夜蛾幼虫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与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海剑 石洁 +1 位作者 郭宁 王振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9-443,共5页
本研究对分离自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oschler)越冬幼虫僵虫上分离的43株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生物测定,筛选到致病力较强的4株菌株,并对这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菌株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萌发率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测定。同时以二点委... 本研究对分离自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oschler)越冬幼虫僵虫上分离的43株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生物测定,筛选到致病力较强的4株菌株,并对这4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菌株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萌发率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测定。同时以二点委夜蛾2龄幼虫为供试虫源,测定了这4株白僵菌菌株对二点委夜蛾的致病力,从中筛选出具有生长速度快、萌发率高、产孢量大等培养性状优及毒力较强的球孢白僵菌Ed-41菌株。该菌株在浓度为1×107孢子.mL-1悬浮液喷雾接种处理后,在26℃条件下,第8 d供试幼虫的死亡率达85%,显示出对靶标害虫的具有较好的毒力,在二点委夜蛾害虫生物防治中将有潜在的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球孢白僵菌 生物学特性 生物测定 菌株筛选
下载PDF
生物源杀菌剂与化学杀菌剂协调防控黄瓜病害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文桥 马平 +2 位作者 韩秀英 鹿秀云 张小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9,49,共7页
本文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AB-1水剂、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SAB-1水剂、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与化学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对温室黄瓜病害发展的影响。寿光试验包括以下处理:交替或混合喷施50%啶酰菌胺WG、68.... 本文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AB-1水剂、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SAB-1水剂、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与化学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对温室黄瓜病害发展的影响。寿光试验包括以下处理:交替或混合喷施50%啶酰菌胺WG、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的桶混液、60%唑醚.代森联WG、40%嘧霉胺SC、50%烯酰吗啉WP、10%苯醚甲环唑WG、69%烯酰.锰锌WP、68.75%噁唑.锰锌WG、52.5%噁唑.霜脲氰WG等不同作用机理和防治谱的化学杀菌剂;混施生防菌剂BAB-1水剂、SAB-1水剂及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50%烯酰吗啉WP、25%双炔酰菌胺SC、25%吡唑醚菌酯EC等对霜霉病特效化学杀菌剂;将不同化学杀菌剂桶混液与BAB-1水剂、SAB-1水剂和化学杀菌剂桶混液交替喷施。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94.5%、92.3%和93.6%,对黄瓜白粉病分别为90.7%、89.9%和90.4%,对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9.3%、85.6%和85.7%,每种病害的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AUDPC)相当。在定州试验中,化学杀菌剂与SAB-1混施对白粉病的防效(84%)明显高于其与BAB-1混施的防效(72.8%),对灰霉病的防效(61.3%)明显低于后者的防效(95.1%),与SAB-1、BAB-1混施后对白粉病、灰霉病及霜霉病防效分别为90.2%、89.3%和92.6%。在保定郊区试验中,将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与化学杀菌剂及BAB-1水剂、SAB-1水剂交替喷施显著降低霜霉病、白粉病及灰霉病的严重度及AUDPC,对其防效分别为83.5%、87.4%和88.5%,AUDPC分别为219、352和249,延缓了3种黄瓜病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病害 生防菌剂 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 化学杀菌剂 协调使用 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烟嘧磺隆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卫松 邱立红 +2 位作者 郭庆港 李社增 马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6-685,共10页
烟嘧磺隆属磺酰脲类除草剂,因其对玉米安全,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高效而在玉米田广泛应用,但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则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微生物对烟嘧磺隆的降解有望成为修复污染土壤的有效措施。... 烟嘧磺隆属磺酰脲类除草剂,因其对玉米安全,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高效而在玉米田广泛应用,但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则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微生物对烟嘧磺隆的降解有望成为修复污染土壤的有效措施。文章从烟嘧磺隆的使用及危害,可降解烟嘧磺隆的微生物种类及降解特性、降解途径、降解酶及其编码基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目前有关烟嘧磺隆微生物降解的研究多集中于其降解菌的筛选、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径等方面,对于其微生物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和基因方面的研究仍较少,因此未来的研究趋势将主要体现在降解复合菌系的培养、降解微生物的环境生态学、降解基因以及降解酶制剂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嘧磺隆 微生物降解 降解途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的高效电击转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培培 郭庆港 +5 位作者 李社增 鹿秀云 李宝庆 张莉萍 马平 董金皋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8-372,共5页
本研究对影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NCD-2菌株遗传转化的因素进行摸索并对其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该菌株的高效电击转化体系。通过比较5个不同大小和携带不同来源复制子的质粒对其转化效率的影响,发现质粒大小与NCD-2菌株的... 本研究对影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NCD-2菌株遗传转化的因素进行摸索并对其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该菌株的高效电击转化体系。通过比较5个不同大小和携带不同来源复制子的质粒对其转化效率的影响,发现质粒大小与NCD-2菌株的电击转化效率之间没有相关性;而携带来源于Bacillus coagu-lans复制子的质粒pNW33N时,NCD-2菌株的电击转化效率最高,达到3.53×104cfu.μg-1DNA,说明复制子来源是影响转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pNW33N质粒在不同电阻、电场强度及培养时间下的电击转化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转接到生长培养基后,37℃、150r.min-1培养3.5h,在电阻值200Ω、电场强度14.0kV.cm-1的条件下转化效率最高,达到6.07×104cfu.μg-1DNA。优化后的转化体系为顺利开展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的分子操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电击转化 转化效率
下载PDF
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邹雅新 李秀花 +2 位作者 张小风 张金林 陈书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81,87,共5页
为探讨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在室内利用浸渍法测定了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利用沙柱法测定了对2龄幼虫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利用染色法测定了对2龄幼虫侵入番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讨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在室内利用浸渍法测定了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利用沙柱法测定了对2龄幼虫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利用染色法测定了对2龄幼虫侵入番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噻唑膦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处理时间的延长,线虫卵的孵化抑制率、2龄幼虫的死亡率显著提高,而2龄幼虫的迁移能力和侵入能力则显著降低。200μg/mL噻唑膦处理24 h后,对卵的孵化抑制率为72.51%;200μg/mL噻唑膦处理48 h后,2龄幼虫的死亡率为80.13%;在25μg/mL噻唑膦沙柱中,7 d后2龄幼虫的平均移动距离为0.10 cm,而对照处理线虫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04 cm;100μg/mL噻唑膦处理48 h后,2龄幼虫对番茄根部的侵入率为0.51%,而空白对照处理线虫的侵入率达2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根结线虫 噻唑膦 孵化 迁移能力 侵入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反应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亚璨 毕秋艳 +3 位作者 韩秀英 王文桥 赵建江 马志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46-1750,共5页
为了解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差异,采用与田间实际用药条件相似的离体叶段喷雾法比较了2014年河南、河北麦区的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三唑酮的EC50为53.93 mg·L-1,抗性水平为1... 为了解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差异,采用与田间实际用药条件相似的离体叶段喷雾法比较了2014年河南、河北麦区的小麦白粉病菌对嘧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三唑酮的EC50为53.93 mg·L-1,抗性水平为15.14,抗性频率高达93.57%;对嘧菌酯的EC50为0.235mg·L-1,抗性水平为0.539,未发现嘧菌酯抗性菌株。嘧菌酯对三唑酮敏感菌和抗药菌的毒力分别是三唑酮的59倍和1 396倍。嘧菌酯与三唑酮之间无交互抗性,可见嘧菌酯具有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菌酯 三唑酮 敏感性检测 交互抗性
下载PDF
中国甘薯小象甲的rDNA ITS-1遗传变异及入侵来源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于海滨 沈江卫 +2 位作者 马娟 马辉杰 陈书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82-287,共6页
甘薯小象甲是国内外重要检疫性害虫,明确中国不同地区甘薯小象甲的遗传多样性可为甘薯小象甲的鉴别检疫提供依据。通过对中国6个地区甘薯小象甲种群rDNAITS-1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探讨了中国6个地区种群的入侵来源。结合世界其他地区已公... 甘薯小象甲是国内外重要检疫性害虫,明确中国不同地区甘薯小象甲的遗传多样性可为甘薯小象甲的鉴别检疫提供依据。通过对中国6个地区甘薯小象甲种群rDNAITS-1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探讨了中国6个地区种群的入侵来源。结合世界其他地区已公布35个甘薯小象甲种群序列,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甘薯小象甲起源于印度次大陆,在亚洲地区随甘薯的调运而自东南向西北扩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为印度地区分支和亚洲东部分2个大的分支,而亚洲东部分支又进一步划分为东南部和东北部2个亚支,中国的甘薯小象甲种群分别位于东北部分支的2个亚分支上,说明中国6个地区甘薯小象甲种群至少通过2个不同地区侵入中国,并在中国定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小象甲 ITS-1 系统发育树 侵入来源
下载PDF
双炔酰菌胺对辣椒疫病的作用方式及其持效期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卫松 韩秀英 +2 位作者 齐永志 王文桥 张小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3-384,共2页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重要病害。目前,辣椒疫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甲霜灵等苯酰胺类杀菌剂的广泛使用,对防治辣椒疫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连年多次的使用致使不同地区辣椒疫霉菌对苯酰胺类杀菌剂均产生...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重要病害。目前,辣椒疫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甲霜灵等苯酰胺类杀菌剂的广泛使用,对防治辣椒疫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连年多次的使用致使不同地区辣椒疫霉菌对苯酰胺类杀菌剂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1],因此寻求对辣椒疫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新型杀菌剂已成为当务之急。双炔酰菌胺是由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的羧酸酰胺类杀菌剂[2],国内尚未见使用双炔酰菌胺防治辣椒疫病的相关报道,为此,本试验就双炔酰菌胺对辣椒疫病的作用方式及持效期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药剂在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类杀菌剂 辣椒疫病 持效期 PHYTOPHTHORA 辣椒疫霉菌 化学防治 新型杀菌剂
原文传递
灰葡萄孢菌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基线及抗药突变体的诱导与生物学性状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建英 马志强 +3 位作者 王红刚 王文桥 韩秀英 张小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从河北省不同地区未使用过啶菌噁唑的保护地中采集黄瓜或番茄灰霉病果、病叶,经单孢分离获得102株灰葡萄孢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所得EC50值在0.04600.1991μg/mL之间,平均为(0.1182±0.0363)μg/mL,其... 从河北省不同地区未使用过啶菌噁唑的保护地中采集黄瓜或番茄灰霉病果、病叶,经单孢分离获得102株灰葡萄孢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所得EC50值在0.04600.1991μg/mL之间,平均为(0.1182±0.0363)μg/mL,其敏感性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可作为灰葡萄孢菌对啶菌噁唑的敏感性基线。采用紫外线诱导获得了7株抗药突变体,抗药突变体的菌落直径、菌丝干重、产孢量和致病性明显低于其亲本菌株,继代培养9代后抗药突变体的抗药性倍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啶菌噁唑 敏感性基线 抗药突变体 生物学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