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2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闫江泓 孙海洋 +5 位作者 刘颖业 贾彬 葛胜旺 任会强 王乐 王晓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调查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来自河北省儿童医院的出院病历首页,提取包括性别、年龄、住院花费和住院天数等医疗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043例IM病例,... 目的调查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来自河北省儿童医院的出院病历首页,提取包括性别、年龄、住院花费和住院天数等医疗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043例IM病例,占所有住院患儿的0.53%(1043/197706),男女比例为1.56∶1。所有住院IM患儿住院天数为9(7,11)d,1043例中来自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别占41.42%和5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为8065(715.60,1343.29)元。<1岁、1~3岁、4~6岁、7~12岁和13~18岁IM患儿占总住院患儿的比例分别为0.05%、0.76%、0.94%、0.32%和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580,P<0.01),其中4~6岁IM患儿的比例最高。2019、2020、2021、2022年IM患儿占总住院患儿的比例依次为0.66%、0.74%、0.6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145,P<0.01),其呈先上升后下降,以2020年最高。此外7月至9月IM住院例数达峰,而12月至3月最低。肝功能异常、支气管炎和肺炎是住院IM患儿常见的并发症。结论在住院患儿中,IM的流行具有年龄和季节性特征,应采取措施降低儿童IM发病率,减少其疾病负担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流行病学 肝功能异常 支气管炎 肺炎
原文传递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辛超君 曹利静 吕丽格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10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194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史、疾病相关数据。219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观察组(275例),其... 目的: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10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194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史、疾病相关数据。219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观察组(275例),其余偶发或不符合反复感染定义和诊断标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1919例)。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运用二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19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呼吸道病原体检出535例,阳性率为24.4%。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66例,阳性率为7.6%;甲型流感病毒124例,阳性率为5.7%;副流感病毒98例,阳性率为4.5%;、乙型流感病毒78例,阳性率为3.6%;腺病毒42例,阳性率为1.9%;支原体27例,阳性率为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日托(OR=4.181,95%CI:3.529~6.040)、被动烟草暴露(OR=5.027,95%CI:4.393~9.308)、家中潮湿(OR=2.004,95%CI:1.333~4.207)、与0~5岁儿童共用一间卧室(OR=1.916,95%CI:1.249~2.404)、有过敏史(OR=3.165,95%CI:2.359~4.421)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接受日托、共用一间卧室增加了空间聚集性,从而增加了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被动烟草暴露、居住环境潮湿及过敏史均通过损害呼吸道的防御机制增加了病原体定植及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腔镜下经小切口腋胸入路与乳腺入路治疗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于铭 吴运舸 +2 位作者 陈柳茵 吴曦 贾硕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94-2297,共4页
目的对比腔镜下小切口经腋胸入路与常规切口乳腺入路下治疗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36例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37~58岁,平均年龄40.2岁,均在腔镜下行小... 目的对比腔镜下小切口经腋胸入路与常规切口乳腺入路下治疗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36例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37~58岁,平均年龄40.2岁,均在腔镜下行小切口腋胸入路(18例)或常规切口乳腺入路(18例)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拔除时间、并发症情况、手术切口满意程度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完成了随访,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17.3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均存活,无死亡,2种术式均可有效切除癌变。2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腋胸入路组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的时间及引流量明显优于乳腺入路组,术后手术切口愈合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腔镜下小切口腋胸入路与常规切口乳腺入路治疗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安全可行,均能有效切除癌变病灶,但腋胸入路组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乳腺入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腋胸入路 乳腺入路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手术 比较
下载PDF
护士主导ATSP家庭护理模式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辛超君 曹利静 +2 位作者 李静 李烨 吕丽格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11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讨论护士主导的家庭护理模式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省某儿童医院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307例,分析门诊和住院治疗患儿的性别、年龄、精神饮食状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指标。... 目的讨论护士主导的家庭护理模式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省某儿童医院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307例,分析门诊和住院治疗患儿的性别、年龄、精神饮食状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指标。ATSP护理模式包括评估(assess),营养及精神状态;体温管理(temperature management),动态掌握患儿体温情况;高热惊厥(febrile seizure)识别及预防;心理疏导(psychological counseling)等方面,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治疗组男性56例,女性86例,年龄1~11岁,病程2~6d;住院治疗组男性66例,女性99例,年龄0.5~9岁,病程3~8d;住院与门诊治疗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19,P=0.048)。门诊结合ATSP护理模式治疗的142例患儿,治愈率86.6%,疗程4~12d;住院治疗患儿,治愈率87.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7%和1.2%。患儿家属对治疗过程满意度方面,门诊和住院治疗组分别为99.3%和9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4,P>0.01).结论ATSP护理模式辅助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有利于降低治疗费用和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家庭护理 门诊 住院 下呼吸道感染 新生儿 分析
原文传递
中药熏洗联合情志护理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吕丽格 任素香 +3 位作者 辛超君 张瑜联 梁慧萍 李荣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0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情志护理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诊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情志护理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诊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诊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熏洗联合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住院满意率、回访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长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住院满意率和出院后回访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在常规诊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熏洗联合情志护理,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尽早恢复正常体温,皮疹尽早消退,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长住院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情志护理 手足口病 效果观察 依从性 满意度
下载PDF
家庭管理模式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出院后1年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辛超君 曹利静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574-577,共4页
目的讨论家庭管理在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出院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37例。按照出院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家庭管理组311例,普通护理组326例。家庭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饮食管理;手... 目的讨论家庭管理在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出院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37例。按照出院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家庭管理组311例,普通护理组326例。家庭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饮食管理;手卫生;户外活动防护;呼吸道管理;体温管理;医疗行为管理等6方面。家庭管理内容培训由2名护士进行,对入选患儿以及家长进行详细讲解以上六方面的护理内容及注意事项,1名护士负责护理行为的质控。所有患儿于出院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接受随访,记录再次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非随访时间就医、是否再次住院等指标,比较分析家庭管理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预后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意义。结果637例患儿中,男398例,女239例;平均年龄(3.1±2.8)岁;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36.5%,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RSV,PIV,IFVB,IFVA,ADV。家庭管理及常规护理组出院后1个月内慢性咳嗽、6个月和12个月计划外就医、再次入院及入院率分别为22例、23例;27例、78例;19例及33例,再次住院率为6.1%及10.1%。2组患儿出院1个月内慢性咳嗽等后遗症的发生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因呼吸系统疾病再次入院率常规护理组较家庭管理组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计划外就医人数常规护理组要显著高于家庭管理组(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家庭管理可降低呼吸道感染患儿后遗症发生率,同时具有对患儿家属医学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管理模式 下呼吸道感染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足拇长屈肌腱转位联合跟骨内移截骨术治疗MyersonⅡA期成人获得性平足症 被引量:1
7
作者 闫厚军 付鲲鹏 +3 位作者 陈柳茵 谢继平 王义坤 贾硕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10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评价足拇长屈肌腱转位联合跟骨内移截骨术治疗MyersonⅡA期成人获得性平足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诊治的18例MyersonⅡA期成人获得性平足症,采用足拇长屈肌腱转位重建胫后肌腱联合跟骨内移截骨术治疗。末次随... 目的评价足拇长屈肌腱转位联合跟骨内移截骨术治疗MyersonⅡA期成人获得性平足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诊治的18例MyersonⅡA期成人获得性平足症,采用足拇长屈肌腱转位重建胫后肌腱联合跟骨内移截骨术治疗。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足内外翻活动情况,足负重状态下摄正侧位X线片,测量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跟骨距骨角并与术前进行比较。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8(12~30)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X线片测量的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跟骨距骨角也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拇长屈肌腱转位联合跟骨内移截骨术治疗MyersonⅡA期胫后功能不全成人获得性平足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有效恢复了足弓的高度,稳定距下关节,在解除患者疼痛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ersonⅡA期成人获得性平足症 足拇长屈肌腱 胫后肌腱重建 跟骨内移截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