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骨再骨折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博 张磊 +2 位作者 邵梅 苏祎 李彦仓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对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骨再骨折的临床治疗策略与风险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河北港口集团医院骨科2015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4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继发对侧骨折分为再骨折组与... 目的:对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骨再骨折的临床治疗策略与风险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河北港口集团医院骨科2015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4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继发对侧骨折分为再骨折组与无骨折组,对42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后继发对侧髋骨再骨折患者的两次骨折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前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显示42例继发对侧髋骨再骨折,发生率为6.5%。两次骨折时患者的SAS分级、入住ICU例数、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平均时间、平均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继发对侧髋骨骨折宜在防治基础病及抗骨质疏松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继发转子间骨折以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或假体置换术治疗,而继发股筋骨骨折则首选水泥型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 再发对侧髋骨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彦仓 王骋 +5 位作者 姚丽娜 李海悦 王鸿雁 涂强 张磊 宋广学 《中国综合临床》 2011年第12期1263-1265,共3页
目的评估采用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股骨近端髓内钉(PF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AO/ASIF的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目的评估采用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股骨近端髓内钉(PF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AO/ASIF的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0~10.0d,平均3.2d,术后1、2、3、6、12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至少复查1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拍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临床疗效评估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估标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平均80ml。患者均为术后3—7d下地扶拐行走。56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期间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头钉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现象。4例出现髋内翻短缩畸形,无骨折不愈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3.5~6.0个月,平均4.0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3例,良9例,中4例,优良率92.86%(52/56)。结论AO/ASIF的PFN(A)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固定强度高、生物力学特性好等特点,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髓内固定
原文传递
持续家庭式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再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博 张磊 +2 位作者 邵梅 苏祎 李彦仓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家庭式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再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髋部再骨折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持续家庭式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刻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AMA以... 目的探讨持续家庭式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再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髋部再骨折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持续家庭式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刻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AMA以及HAMD等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3、6个月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HAMA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褥疮、肺感染、心血管意外、胃肠症状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持续性家庭式康复治疗可促进老年髋部再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家庭式康复治疗 老年髋部再骨折 并发症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术式的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骋 李彦仓 姚丽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5期8577-8579,共3页
目的对应用PFNA、DHS及ABFH置换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2008-01-2010-12期间收治的9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DHS组32例,PFNA组40例,ABFH置换组21例。对三组... 目的对应用PFNA、DHS及ABFH置换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2008-01-2010-12期间收治的9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DHS组32例,PFNA组40例,ABFH置换组21例。对三组在手术创伤、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三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最优。结论 PFNA手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失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外科学
原文传递
陈旧性髋关节脱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破裂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博 苏祎 +1 位作者 李彦仓 宋广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198-3198,共1页
患者,男,63岁,主因右髋关节外伤后疼痛32年于2009年3月16日入院。患者32年前右髋外伤,未正规治疗。后右下肢渐跛行,常有疼痛不适,近3个月加重。体格检查:右下肢内旋短缩畸形,右臀部饱胀感,无压痛。
关键词 陈旧性髋关节脱位 人工髋关节置换 动脉瘤破裂 术后并发 假性 疼痛不适 2009年 右髋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