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栾佐 刘卫鹏 +5 位作者 屈素清 胡晓红 汪兆艳 贺声 刘翠青 肖敏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5-450,共6页
目的 观察人神经前体细胞(human neural precursor cells,hNPCs)移植治疗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重度获得性脑损伤新生儿行人hNPCs移植.其中1例为生后5 d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极重度脑损伤;1例是低血糖脑损伤;其余患儿... 目的 观察人神经前体细胞(human neural precursor cells,hNPCs)移植治疗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重度获得性脑损伤新生儿行人hNPCs移植.其中1例为生后5 d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极重度脑损伤;1例是低血糖脑损伤;其余患儿均为出生前后窒息缺氧导致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Apgar评分5 min≤5分,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均符合重度HIE诊断.在医院伦理学委员会通过及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于生后第4~20天行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前体细胞取自孕12周自然流产胚胎的前脑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为hNPCs球,并经侧脑室穿刺注入患儿脑室.结果 移植后第2天,所有患儿的吸吮、吞咽反射逐渐恢复,肌张力开始恢复,惊厥缓解;3例28 d时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恢复止常水平,术后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4例恢复正常,2例出现后遗症表现,诊断脑性瘫痪.结论 人hNPCs移植对重度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患儿有治疗作用,能明显减低其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婴儿 新生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人神经前体细胞
原文传递
微创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慧强 童笑梅 +19 位作者 韩彤妍 张慧 郭明 张雪峰 刘新建 张翔 张铭涛 刘芳 暴丽莎 郑军 田秀英 高琦 张婉娴 段洋 孙夫强 郭玮 李玲 肖敏 刘伟力 姜瑞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380,共7页
目的:评价微创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以及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京津冀地区8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生胎龄≤30周考虑NRDS... 目的:评价微创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以及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京津冀地区8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生胎龄≤30周考虑NRDS的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式按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微创给药组和常规给药组,分别通过胃管或气管插管给予牛肺磷脂70~100 mg/kg。采用 t检验、χ^2检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对两组人口学信息、围生期情况、用药情况、合并症、临床转归等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92例患儿中男53例、女39例,出生胎龄(29.5±1.2)周,出生体重(1 271±242) g。微创给药组47例,其中男25例,出生胎龄(29.5±1.4)周,出生体重(1 285±256)g;常规给药组45例,其中男28例,出生胎龄(29.6±0.9)周,出生体重(1 255±227)g。微创给药组的注药时间和总操作时间均长于常规给药组[60(18, 270)比50(30,60)s, 90(60,300)比60(44,270)s, Z=3.009、3.365, P=0.003、0.001],微创给药组的有血液动力学影响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给药组[36%(17/47)比67%(30/45),26%(12/47)比47%(21/45),χ^2=8.556、4.464, P=0.003、0.035]。 结论:微创给药技术操作适用于出生胎龄≤30周的早产儿,虽有一定难度,操作时间明显长于气管插管给药,但是技术可行且与气管插管给药比较无不良影响,可降低hsPDA、BP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微创
原文传递
宫腔内感染新生儿转运至新生儿监护病房过程中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瑞芬 杨悦青 +3 位作者 肖敏 郭彬芳 刘伟力 王海燕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5期448-449,共2页
目的:分析官腔内感染新生儿转运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过程中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100例入NICU新生儿,采集新生儿的耳、咽拭子培养,分析患儿发生感染表现病例计数,耳、咽... 目的:分析官腔内感染新生儿转运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过程中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100例入NICU新生儿,采集新生儿的耳、咽拭子培养,分析患儿发生感染表现病例计数,耳、咽拭子培养阳性病例计数。结果:100例患儿发生感染表现71例(71.0%),耳、咽拭子培养阳性病例64例(64.0%)。结论:针对转运至NICU宫腔内感染新生儿进行耳、咽拭子培养,其培养结果与新生儿发生感染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感染新生儿 转运至新生儿监护病房 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
下载PDF
RDW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彬芳 王海燕 +3 位作者 王玉春 梁秀英 张春燕 许萍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5期2214-2217,共4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是否发生败血症分为败血症组(25例)和对照组(35例)。比...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是否发生败血症分为败血症组(25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DW、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败血症的诊断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败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败血症组的RDW、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CRP、PCT诊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败血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21、0.686。RDW最佳截断值为17.2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00%、77.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DW、CRP、PCT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败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患败血症时RDW明显升高,且RDW有助于提高对败血症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败血症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东辉 李晓明 +5 位作者 马世强 赵云超 郭彬芳 王旭洋 陈建业 韩广普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晚期股骨头坏死病人84例(88髋),其中观察组42例(45髋),采用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对照组42例(43髋),采用自体血回...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晚期股骨头坏死病人84例(88髋),其中观察组42例(45髋),采用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对照组42例(43髋),采用自体血回吸收系统,记录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吸收量、术后引流量、术中输血情况及术后血常规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和自体血回吸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病人术前RBC、Hb、HCT均高于术后1、3、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RBC、H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7 d RBC和Hb水平,术后1和7 d HCT水平,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 d病人HCT,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吸收系统可以明显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促进病人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 氨甲环酸 自体血回吸收系统
下载PDF
早产儿胃液细菌定植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悦青 于庆杰 《医学信息》 2012年第6期356-357,共2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胃液细菌定植相关因素。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住院的有围产期感染高危因素的1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生后1h内未进食、喂水、给药的早产儿,置胃管抽取胃内容物2ml行... 目的研究早产儿胃液细菌定植相关因素。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住院的有围产期感染高危因素的1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生后1h内未进食、喂水、给药的早产儿,置胃管抽取胃内容物2ml行细菌培养。结果160份胃液细菌培养结果:76份为阳性,阳性率为475%。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最多,占51.3%;早产儿第1d胃液细菌定植与羊水减少为显著相关(P〈0.05);与羊水胎粪污染明显相关(P=0.046),与新生儿结膜炎明显相关(P=-0.038)。早产儿生后第一天胃液细菌定植与糖尿病母亲婴儿(P=0.083).新生儿窒息(P=0.27),孕妇产前发热(P=0.202),胎龄(P=-0.36)及出生体重(P=0.159)无明显关系。结论在有羊水减少、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结膜炙的早产儿胃液细菌易发生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细菌定植 胃液
下载PDF
早期用固尔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永菊 杨海萍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治疗 临床分析 进行性呼吸困难 肺表面活性物质 苏联 早期 ARDS
原文传递
基于能力本位的“行知合一”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
8
作者 任建立 周红军 +2 位作者 杨悦青 闫金辉 张丽萍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3年第3期390-391,396,共3页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培养实用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专门人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传统的儿科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培养实用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专门人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传统的儿科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基于能力本位的儿科学诊疗与预防的“行知合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本位 教学模式 儿科疾病 诊疗与预防
原文传递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悦青 王瑞芬 耿明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4期53-53,共1页
目的观察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用药前将药品置于培养箱中升温至37.0℃后取出,彻底清理患儿呼吸道后,将已复温的固尔苏混悬液经气管导管注入下部气管,听诊两肺药液弥散均匀,用药毕,继续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用药过... 目的观察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用药前将药品置于培养箱中升温至37.0℃后取出,彻底清理患儿呼吸道后,将已复温的固尔苏混悬液经气管导管注入下部气管,听诊两肺药液弥散均匀,用药毕,继续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用药过程中维持患儿血氧饱和度在95%左右。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30min、6h监测吸入的氧浓度(FiO2)均明显降低,12h监测吸入的氧浓度(FiO2)早产儿组继续降低,而足月组吸入的氧浓度(FiO2)上调。用药后30min、6h监测吸气峰压(PIP)均明显降低,12h吸气峰压(PIP)早产儿组继续降低,而足月儿组吸气峰压(PIP)再次上调。结论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比足月儿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尔苏 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 早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