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呼吸支持治疗孕产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坤 周青云 +2 位作者 王利军 马翠芹 唐文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4500-450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于治疗孕产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呼吸支持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78例因ARDS入院治疗的孕妇共78例,实验组予以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予以...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于治疗孕产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呼吸支持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78例因ARDS入院治疗的孕妇共78例,实验组予以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予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胸片表现和死亡率。同时对比实验组在BIPAP模式下和对照组在SIMV+PSV模式下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氧合指数(OI)和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的APACHE II评分和RSB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3天后APACHE II评分和RSB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的双肺受累率显著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最终康复出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ARDS的孕产妇,予以BIPAP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更好地提供氧供,减少对于呼吸力学影响,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