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综合利用新工艺 被引量:6
1
作者 邓寅生 徐素娟 +1 位作者 谭俊 唐敏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0-53,共4页
为了提高粉煤灰利用的附加值,通过试验对传统的酸浸、碱溶法进行改进,确定"一酸两浸/两碱联合"法为粉煤灰利用时元素溶出的新工艺,该法共分酸浸、碱溶、焙烧、二次酸浸4个阶段,对硅、铝、铁的最高利用率分别可达97.07%,86.67%... 为了提高粉煤灰利用的附加值,通过试验对传统的酸浸、碱溶法进行改进,确定"一酸两浸/两碱联合"法为粉煤灰利用时元素溶出的新工艺,该法共分酸浸、碱溶、焙烧、二次酸浸4个阶段,对硅、铝、铁的最高利用率分别可达97.07%,86.67%,96.54%。产品聚合氯化铝铁(PAFC)符合聚合氯化铝GB 15892—2003Ⅱ类标准的相关指标,并确定了其最佳投加量为25 mg/L,验证了该产品有较宽的pH使用范围;白炭黑1优于沉淀二氧化硅质量标准(HG/T 3061—1999),白炭黑2符合该质量标准;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两种白炭黑产品的分析结果一致,均为无序的非晶态;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可知,每利用1 t粉煤灰,可获净利润为2 059.51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聚合氯化铝铁 白炭黑
下载PDF
张家口梁家沟—火石沟铅锌银多金属矿区找矿潜力分析
2
作者 李随民 陈凤河 +5 位作者 魏明辉 李胜利 郝俊杰 陈树清 李森文 李玉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1-640,共10页
张家口南部燕山台褶带内中—新元古代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岩性以白云岩为主。该时代地层中分布有梁家沟、银洞沟、常庄子等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点)分布。文章以赤城县梁家沟-火石沟铅锌银多金属矿区为例,采用统计法和局部奇异性两种方... 张家口南部燕山台褶带内中—新元古代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岩性以白云岩为主。该时代地层中分布有梁家沟、银洞沟、常庄子等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点)分布。文章以赤城县梁家沟-火石沟铅锌银多金属矿区为例,采用统计法和局部奇异性两种方法圈定了成矿元素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结果显示化探元素异常区内包含3条断裂,根据矿床为后生成因推测异常区成矿潜力较大。在此基础上,结合控矿因素对找矿靶区范围进行了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采样,共圈出3处异常。通过对比分析,已知矿体与较弱的3号异常相吻合,而异常面积较大、强度较高的1、2号化探异常目前无工业矿体发现,应为今后找矿的重点区域。野外对1、2号异常区进行了基岩原生晕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显示在异常中心区域白云岩中成矿元素铅锌银含量高,进一步佐证了上述异常区域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化探异常 找矿潜力 梁家沟—火石沟
下载PDF
东昆仑小南川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3
作者 苟荣涛 徐勇 +5 位作者 闫晟 倪天晴 杨杰 张向明 赵建亮 张凯 《陕西地质》 2014年第1期7-12,共6页
小南川地区已发现一批铜矿化线索,均赋存于奥陶纪纳赤台群近东西向脆韧性剪切带内,矿石类型有绢云石英片岩型铜矿石、变砾岩型铜矿石及石英脉型铜矿石三类。
关键词 东昆仑 小南川 铜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