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不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恶性肿瘤的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姜利宁 季德才 +4 位作者 鄂文娜 郝斌 李宏志 董永良 李英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不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心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诊治的肾恶性肿瘤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7例实施选择性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 目的探讨完全不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心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诊治的肾恶性肿瘤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7例实施选择性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3例实施完全不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输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肌酐、尿素氮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肾小球滤过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血肌酐、尿素氮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完全不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恶性肿瘤的效果显著,有助于保护肾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腹腔镜 恶性肿瘤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行完全不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姜利宁 季德才 +3 位作者 鄂文娜 李宏志 董永良 李英杰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850-385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完全不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LPN)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T1a期肾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2例行完全阻断LPN者设为对照组,18例行完全不阻断LP...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完全不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LPN)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T1a期肾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2例行完全阻断LPN者设为对照组,18例行完全不阻断LPN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出血情况、手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且未见术后出血;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6.3±16.8)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1±1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8.1±19.3)m L、5.6%和(9.3±1.5)d,对照组依次为(97.3±18.9)min、8.3%,和(9.1±1.7)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血清肌酐浓度明显升高,随后缓慢降低;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7 d肌酐水平分别为(76.3±13.8)μmol/L、(109.3±14.2)μmol/L、(99.7±11.3)μmol/L、(90.4±11.9)μmol/L,对照组依次为(82.2±12.6)μmol/L、(112.7±17.3)μmol/L、(100.8±10.9)μmol/L、(93.1±12.2)μmol/L,两组术后1 d、3 d、7 d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P<0.05),但两组同期肌酐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个月,两组均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腹腔镜下行完全不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具有与腹腔镜下行完全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同等的疗效,并可有效避免因肾脏缺血而造成的患侧肾功能损伤,降低肾衰竭风险,临床可行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腹腔镜 肾脏部分切除术 完全不阻断 可行性
下载PDF
超声探测腹膜透析管腹内段末端位置与植管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馥云 董永良 +5 位作者 宣之东 袁琛 孙文英 孔令茹 徐振娥 李丽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5期286-287,共2页
腹膜透析植管是腹膜透析的关键环节,如植管方法合理可减少漂管、疼痛、堵管、出血等植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率,减少患者痛苦。经典的植管方法只提到将导管末端植入真骨盆内(道格拉斯窝)即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目前尚未有... 腹膜透析植管是腹膜透析的关键环节,如植管方法合理可减少漂管、疼痛、堵管、出血等植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率,减少患者痛苦。经典的植管方法只提到将导管末端植入真骨盆内(道格拉斯窝)即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目前尚未有针对导管植入该陷凹的深度及其与植管并发症关系的报道,本研究应用超声探测的方法,通过测量腹膜透析直管腹内段末端与道格拉斯窝底部的距离,研究其与植管并发症的关系,并为进一步寻找更为合理的腹膜透析植管的体表定位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管 超声探测 并发症 植管 内段 导管植入 子宫直肠窝 膀胱直肠窝
下载PDF
腹腔镜下非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a)期肾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姜利宁 季德才 +4 位作者 鄂文娜 郝斌 李宏志 董永良 李英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对T_(1a)期肾癌患者行非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行非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的11例T_(1a)期肾癌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对T_(1a)期肾癌患者行非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行非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的11例T_(1a)期肾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行传统阻断肾动脉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16例T_(1a)期肾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征、检测指标、预后情况。采取SPSS 21.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别为(101.12±21.54)μmol/L、(3.60±0.19)μmol/L、(42.24±5.26)m L/min,术后分别为(98.96±26.36)μmol/L、(3.64±0.23)μmol/L、(41.57±4.92)m L/min,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前Scr、BUN、GFR水平分别为(99.73±17.02)μmol/L、(3.62±0.28)μmol/L、(41.84±6.01)m L/min,术后分别为(110.85±16.01)μmol/L、(4.85±0.39)μmol/L、(32.20±4.62)m L/min,术后Scr、BUN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而GFR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GF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率为9.09%,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输尿管损伤,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两组患者均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对T_(1a)期肾癌患者行非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可取得与传统手术相似的效果,且能避免肾脏热缺血,改善肾脏微循环灌注与肾小球滤过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非阻断肾动脉 肾部分切除术 T1a期肾癌
下载PDF
腹膜透析植管方法合理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永良 孙馥云 +5 位作者 袁琛 徐振娥 刘秀荷 朱庆环 张桂珍 刘艳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检探讨腹膜透析(PD)的手术植管方法及以脐和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做为PD植管体表切口定位标志的合理性。方法:选择2002年6月至2006年5月笔者PD手术植管的1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Tenckhoff PD直管,切口选择以... 目的:检探讨腹膜透析(PD)的手术植管方法及以脐和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做为PD植管体表切口定位标志的合理性。方法:选择2002年6月至2006年5月笔者PD手术植管的1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Tenckhoff PD直管,切口选择以耻骨联合上12~14cm,前正中线旁开2cm为体表标志,实施手术。结果:手术植管101例,手术植管均获成功,引流通畅,随访2~47个月,无漂管发生。结论:以耻骨联合上12~14cm,前正中线旁开2cm为体表标志,手术植管成功率高,术后因漂管导致引流不畅发生率低,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耻骨联合 前正中线 植管 漂管
下载PDF
二次电切在浅表性膀胱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永良 郝斌 +3 位作者 季德才 姜利宁 李洪志 郭津津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二次电切在浅表性膀胱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二次电切的106例初发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后6h内均应用吡柔比星40mg膀胱内灌注化疗,以后每周1次采用相同药物和剂量行膀胱内灌注直至术后4周... 目的探讨二次电切在浅表性膀胱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二次电切的106例初发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后6h内均应用吡柔比星40mg膀胱内灌注化疗,以后每周1次采用相同药物和剂量行膀胱内灌注直至术后4周再次入院进行第2次电切术,对2次术后的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二次电切术后病理提示.无肿瘤者50例(47.17%),56例(52.83%)患者病理证实有残存肿瘤存在。首次病理Ta期患者31例,二次术后19例(61.29%)无肿瘤,6例(19.35%)病理分期与首次相同,4例(12.90%)病理分期进展至T1期,2例(6.45%)病理分期进展至T2期;首次病理T1期患者75例,二次术后31例(41.33%)无肿瘤,7例(9.33%)病理分期下降至Ta期,23例(30.67%)病理分期与首次相同,14例(18.67%)病理分期进展至T2期。结论二次电切对于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和明确肿瘤病理分期有重要意义.尤其对高危险性G3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癌 二次电切 膀胱切除术 肿瘤分期
下载PDF
内视镜下小切口根治性肾癌切除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永良 刘秀荷 +1 位作者 朱庆环 刘艳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6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肾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