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蜕膜与绒毛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47
1
作者 李瑞珍 王振海 +2 位作者 吴瑞芳 张彤艳 卢士燕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的表达与药物终止早孕的关系。方法对随机采用米非司酮负压吸引(15例,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米索)(...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的表达与药物终止早孕的关系。方法对随机采用米非司酮负压吸引(15例,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米索)(14例,米非司酮米索组)、负压吸引(15例,对照组)终止早孕经碘化丙锭染色的蜕膜与绒毛组织,应用流式细胞定性定量分析技术进行DNA分析,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对bcl2、bax基因蛋白进行分析。结果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米索组及对照组蜕膜凋亡水平分别为(14.0±3.9)%、(22.9±6.3)%、(5.3±9.3)%,绒毛凋亡水平分别为(10.9±2.8)%、(13.9±4.7)%、(4.6±3.0)%,米非司酮组与米非司酮米索组蜕膜与绒毛组织细胞凋亡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0.001),DNA直方图上均有亚二倍体峰。蜕膜中,米非司酮米索组较米非司酮组细胞凋亡明显升高(P<0.01),两组的蜕膜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高于绒毛(P<0.01),蜕膜bcl2/bax比值分别为1.4±0.7、0.9±0.3和1.4±0.7,绒毛bcl2/bax比值分别为1.0±0.4、0.8±0.3和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蜕膜 药物流产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与在位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4
2
作者 江静 吴瑞芳 +2 位作者 王振海 孙辉臣 李彬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8-221,T002,共5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异位与在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 (ER、PR)含量 ,及米非司酮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 ,分析 2 2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细胞和其中 12例患者的异位内膜细胞体外培养后的ER、PR含量 ,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异位与在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 (ER、PR)含量 ,及米非司酮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 ,分析 2 2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细胞和其中 12例患者的异位内膜细胞体外培养后的ER、PR含量 ,观察不同浓度米非司酮 (1× 10 -6mol/L和 1× 10 -4mol/L)作用后的变化 ,并以 13例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 内异症的在位内膜ER、PR含量呈明显周期性变化 ,分泌早期腺体PR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 [组织化学评分 (下同 )为 2 77± 0 32与2 2 0± 0 2 6 ,P <0 0 5 ]。内异症的异位内膜 ,增殖期ER(腺体 0 6 5~ 2 17,间质 0 45~ 1 0 3)、PR含量(腺体 0 5 5~ 1 77,间质 0 40~ 1 2 7)显著低于在位内膜 (ER :腺体 1 5 0~ 3 2 3,间质 0 80~ 1 96 ;PR :腺体 1 5 5~ 3 34 ,间质 0 98~ 2 5 0 ,P <0 0 5~ 0 0 1) ;分泌早期无差异 ;分泌晚期腺体ER含量 (3 2 7±0 31)、PR含量 (3 33± 0 2 3)与间质ER含量 (1 87± 0 31)显著高于在位内膜 (分别为 0 2 8± 0 11、0 36± 0 2 3和 0 2 6± 0 15 ,P <0 0 1) ,而间质PR含量无差异。米非司酮可明显降低内异症的异位和在位内膜ER、PR含量 (P <0 0 1) ,且米非司酮浓度越高 ,ER、PR含量降低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细胞培养 雌激素受体 孕酮受体
原文传递
绝经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2
3
作者 葛杏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绝经后 阴道出血 PMB 病因学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蜕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75
4
作者 卢士燕 吴瑞芳 +2 位作者 王振海 李瑞珍 郝桂敏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25-627,共3页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蜕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探讨药物流产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 将 38例停经≤ 49d的早孕妇女分成 3组 :米非司酮组 13例 (Ⅰ组 ) ,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组 12例 (Ⅱ组 ) ,对照...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蜕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探讨药物流产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 将 38例停经≤ 49d的早孕妇女分成 3组 :米非司酮组 13例 (Ⅰ组 ) ,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组 12例 (Ⅱ组 ) ,对照组 13例 (Ⅲ组 )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蜕膜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 ,即辅助T淋巴细胞 (CD+ 4)、抑制或杀伤T淋巴细胞 (CD+ 8)、T总淋巴细胞 (CD+ 3 )、自然杀伤 (NK)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簇 (CD+ 56、CD+ 1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Ⅰ组、Ⅱ组CD4 + 分别为 (30 91± 2 5 7) %、(31 5 8± 3 2 8) % ,与Ⅲ组(2 5 6 4± 2 36 )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Ⅰ组、Ⅱ组CD+ 56分别为 (2 2 40±2 77) %、(2 6 88± 3 79) % ,与Ⅲ组 (18 5 8± 4 0 4)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Ⅰ组、Ⅱ组CD+ 16分别为 (8 98± 2 18) %、(10 84± 2 5 1) % ,与Ⅲ组 (6 34± 2 0 1)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P <0 0 0 1)。TNF α在Ⅰ组、Ⅱ组的表达较Ⅲ组有增高趋势 ,TGF β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CD+ 3 、CD+ 8、CD+ 4/CD+ 8比值 ,3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蜕膜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坏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关于阴道斜隔综合征、MRKH综合征和阴道闭锁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63
5
作者 朱兰 郎景和 +13 位作者 宋磊 罗光楠 黄向华 王平 徐大宝 冯力民 王刚 纪妹 罗喜平 华克勤 陈娜 王姝 周慧梅 潘宏信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2,共8页
女性生殖系统发育畸形或缺陷并非十分罕见,但严重影响青少年女性的身心健康、发育成长,并对日后健康与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近年,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这里汇聚了3种主要问题的专家共识,以推动关于... 女性生殖系统发育畸形或缺陷并非十分罕见,但严重影响青少年女性的身心健康、发育成长,并对日后健康与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近年,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这里汇聚了3种主要问题的专家共识,以推动关于女性生殖系统畸形的诊治研究和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斜隔综合征 MRKH综合征 阴道闭锁 专家 诊治 女性生殖系统 中国 生殖系统畸形
原文传递
延长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序贯用药时间预防流产后出血的研究 被引量:56
6
作者 河北省药物流产协作组 王振海 《中华妇产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54-557,共4页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最佳剂量方案 ,以预防流产后出血。方法 对 16 12例妊娠≤ 49天 ,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 ,按 2∶1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1118例 ,米非司酮首次剂量 5 0mg ,继后每 12h 1次 ,每次 ...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最佳剂量方案 ,以预防流产后出血。方法 对 16 12例妊娠≤ 49天 ,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 ,按 2∶1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1118例 ,米非司酮首次剂量 5 0mg ,继后每 12h 1次 ,每次 2 5mg(共 6d) ,总剂量 30 0mg ,于用药第 3天晨加用米索前列醇 6 0 0 μg,第 4~ 6天晨各加服 2 0 0 μg,总量 12 0 0 μg。对照组 494例 ,米非司酮首次剂量 5 0mg ,继后每 12h 1次 ,每次 2 5mg ,总剂量 15 0mg ,于用药第 3天晨加服米索前列醇 6 0 0 μg。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 98 39%和 88 0 6 % ;不全流产率 1 43 %和 10 73 % ,流产失败率为 0 18%和 1 2 1% (P <0 0 0 0 1)。两组出血时间分别为 (8 2± 2 8)d和 (12 3± 3 9)d(P <0 0 0 1) ,10d内止血率为 87 45 %和 5 7 47% (P <0 0 0 0 1) ,两组副反应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低剂量分次服用并延长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用药时间可提高完全流产率 ,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妊娠初期 流产 人工
原文传递
中国14家医院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绝经相关特征的调查 被引量:53
7
作者 陈蓉 郁琦 +12 位作者 徐克惠 谢梅青 雷小敏 任慕兰 阮祥燕 丁岩 符书馨 杨欣 林元 王惠兰 吴宜勇 张绍芬 郭雪桃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23-727,共5页
目的调查中国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的绝经相关特征。方法2008年3月至9月对中国14家医院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其绝经过渡期、出现绝经症状和自然绝经的年龄以及对激素补充治疗的认知程度。结果共有1641... 目的调查中国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的绝经相关特征。方法2008年3月至9月对中国14家医院妇科门诊40~60岁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其绝经过渡期、出现绝经症状和自然绝经的年龄以及对激素补充治疗的认知程度。结果共有1641例患者完成了问卷调查。进入绝经过渡期、出现绝经症状和自然绝经的年龄分别为(47±4)、(46±4)和(49±3)岁。78.43%(1287/1641)的患者在绝经过渡期存在绝经相关症状,以轻、中度为主;最常见的5种绝经相关症状是乏力(71.48%,1173/1641)、易激动(68.68%,1127/1641)、失眠(67.65%,1110/1641)、骨关节和肌肉痛(64.11%,1052/1641)及潮热(57.90%,950/1641)。在绝经过程的不同亚阶段,出现绝经相关症状的程度不同,以绝经过渡期晚期和绝经后期最为明显,出现中、重度绝经相关症状者分别占59.1%(189/320)和51.1%(291/570)。76.5%(750/981)的患者在月经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绝经相关症状,17.5%(172/981)的患者是先有绝经相关症状后发生月经改变,6.0%(59/981)的患者在绝经后才出现绝经相关症状。在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激素补充治疗的知晓率达56.39%(733/1300),信息来源主要是妇产科医师,占54.08%(703/1300)。结论到医院就诊的绝经过渡期患者大部分有绝经相关症状,但以轻、中度为主;尽管大多数妇女是在月经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绝经相关症状,但仍有一部分妇女是先有绝经相关症状后发生月经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绝经后期 疲劳 入睡和睡眠障碍 关节痛 激惹心境
原文传递
全国多中心子宫破裂现状调查及结局分析 被引量:50
8
作者 刘喆 杨慧霞 +3 位作者 辛虹 崔世红 漆洪波 张卫社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3-368,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孕妇子宫破裂的现况,并分析既往不同手术史的子宫破裂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13个省、直辖市的21家医疗中心(总分娩量为283 614例),84例有症状且术中证实子宫破裂孕妇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 目的了解我国孕妇子宫破裂的现况,并分析既往不同手术史的子宫破裂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13个省、直辖市的21家医疗中心(总分娩量为283 614例),84例有症状且术中证实子宫破裂孕妇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分为3组,既往有剖宫产术史组56例(66.7%,56/84),既往有其他妇产科手术史组17例(20.2%,17/84),无重大手术史组11例(13.1%,11/84),分析3组子宫破裂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1)子宫破裂的总体发生率为0.03%(84/283 614).84例子宫破裂孕妇的中位年龄为32.5岁(23.0~44.0岁),子宫破裂的中位孕周为35.7周(9.3~41.0周).(2)既往有其他妇产科手术史组和既往有剖宫产术史组孕妇比较,前者发生子宫完全性破裂者的比例明显增多(分别为16/17、64.3%;P<0.05),发生子宫破裂时大量输血(红细胞输注≥1 000 ml)者的比例明显增多(分别为9/17、23.2%;P<0.05);余各项母儿结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重大手术史组和既往有剖宫产术史组孕妇比较,前者的子宫切除率更高(分别为4/11、7.1%;P<0.05),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更高(分别为8/11、28.6%,P<0.05),余各项母儿结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无腹痛与腹痛子宫破裂孕妇比较,前者大量输血的发生率更高(分别为5/8、27.6%,P<0.05),新生儿窒息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分别为4/7、22.2%,P<0.05).结论除了已知的既往有剖宫产术史是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既往有其他妇产科手术史的孕妇发生子宫破裂时,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尤其应注意妇科微创手术对子宫肌层的损伤,应加强此类孕妇的管理.妊娠及分娩期无腹痛表现的子宫破裂孕妇,可能出现更加危险的母儿结局,应提高警惕,及早诊断,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子宫破裂早期识别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破裂 危险因素 剖宫产术 瘢痕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进展及其复发的预防 被引量:48
9
作者 王轩 黄向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7-310,共4页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含有厚壁血管的纤维化间质构成的突出于子宫内膜表面的良性结节,常为单发,也有多发.是妇女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也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和不孕的常见疾病.有文献报道,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含有厚壁血管的纤维化间质构成的突出于子宫内膜表面的良性结节,常为单发,也有多发.是妇女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也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和不孕的常见疾病.有文献报道,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为5.7%~25.0%不等,恶变率为0.5%~4.8%.目前,对息肉的治疗缺乏标准而有效的方法,防止治疗后的复发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就当前处理息肉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及预防复发的措施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手术治疗 预防复发 子宫内膜病变 异常子宫出血 良性结节 常见疾病 纤维化
原文传递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后对妇女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43
10
作者 贾利刚 张媛 +1 位作者 田菲 张丽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后对妇女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LEEP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作为CIN组,另选择同期在医院检查的近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后对妇女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LEEP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作为CIN组,另选择同期在医院检查的近期有生育要求的健康妇女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妊娠率及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宫颈损伤、低体质量出生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流产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1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P<0.05),两组产妇其余剖宫产指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切深度、手术至妊娠时间均对妊娠无明显影响。结论 LEEP刀治疗CIN后对妇女生育功能、分娩方式均无影响,但LEEP则可能引起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波刀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生育力 妊娠结局 分娩
下载PDF
手术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0
11
作者 江静 卢静 +2 位作者 吴瑞芳 王振海 郝桂敏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17-720,共4页
目的 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或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后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临床疗效、副反应及对生殖激素水平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米非司酮组 31例 ,予米非司酮 10mg口服 ,每日 1次 ;达那唑组 30例 ,予达那唑 2... 目的 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或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后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临床疗效、副反应及对生殖激素水平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米非司酮组 31例 ,予米非司酮 10mg口服 ,每日 1次 ;达那唑组 30例 ,予达那唑 2 0 0mg口服 ,每日 2~ 3次 ,均连续用药 3个月。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用药后的副反应及用药 3个月时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相似。米非司酮组潮热、阴道出血、腰背疼痛、体重增加、痤疮等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达那唑组 (P <0 0 5 )。用药 3个月时 ,米非司酮组血清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与达那唑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米非司酮组雌二醇 (E2 )为 (2 0 4 9± 4 5 3)pmol/L ,保持在卵泡期水平 ,达那唑组为 (94 3± 33 0 )pmol/L ,为绝经后水平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停药 13~ 15d ,米非司酮组E2 水平为 (12 2 1 6± 384 2 )pmol/L ,较用药前排卵期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达那唑组为 (815 1± 376 0 )pmol/L ,明显下降 (P <0 0 5 )。停药当月黄体高峰期孕酮水平 ,米非司酮组为 (33 1± 5 6 )nmol/L ,与治疗前相似 ,而达那唑组为 (2 7 4± 4 9)nmol/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妇科手术 小剂量 副作用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筛查规范建议 被引量:37
12
作者 俞梅 向阳 +27 位作者 马晓欣 薛凤霞 冯力民 王丹波 黄向华 张瑜 张国楠 曹冬焱 陈春林 陈捷 程文俊 崔竹梅 狄文 郭红燕 胡丽娜 李长忠 李小毛 梁志清 刘爱军 刘崇东 孟元光 沈丹华 万小平 王泽华 徐琳 杨兴升 朱根海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7-311,共5页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也呈现上升趋势。如何在人群中筛选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提高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效率,实现子宫内膜癌的...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也呈现上升趋势。如何在人群中筛选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提高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效率,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势在必行。本建议根据我国子宫内膜癌的诊治经验及筛查现状,结合国际筛查指南及国内外文献,经过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学分会各位专家多次讨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达成了新的规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女性生殖系统 子宫内膜癌 妇产科学 早期诊断 恶性肿瘤 诊治经验 筛查效率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宋菊香 沈鸿敏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治疗 进展
原文传递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李海霞 吴文英 +1 位作者 王翠芹 徐春琳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39-540,共2页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临床影响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翟瑶 谭淑卓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661-663,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住院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住院的200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住院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住院的200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早产和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5%、9.5%、12.0%、9.0%、8.5%,对照组分别为6.5%、4.0%、4.5%、1.5%、3.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巨大儿、新生儿畸形、新生儿低血糖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1.5%、13.5%、19.0%、25.0%,对照组分别为1.5%、1.0%、4.5%、7.0%,实验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均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产妇应积极加强孕期保健,有效地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新生儿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巨大儿 新生儿畸形 新生儿低血糖 胎儿窘迫
原文传递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地诺孕素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盆腔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16
作者 亓文博 张明乐 黄向华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常用药物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治疗效果,以及新型药物地诺孕素对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盆腔痛(EAP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EMS的432例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常用药物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治疗效果,以及新型药物地诺孕素对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盆腔痛(EAP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EMS的4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随访,按照术后联合应用不同药物分为A组(单纯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组)、B组(术后联合应用GnRH-a类药物组),C组[术后联合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IUS-LNG)组],D组(术后联合应用孕三烯酮组)。14名EAPP复发患者每日口服地诺孕素2mg治疗6~13个周期。分析各组患者EAPP的缓解情况、EMS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率与妊娠时间、EMS的复发率与复发时间;评估EAPP复发患者应用地诺孕素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4组EAPP患者治疗前后的中位视觉模拟评分(VAS)均得到明显改善;B组、C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2)4组患者EMS术后复发率与复发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A组、B组、D组合并不孕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0.00%、65.21%、50.00%;B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更高。(4)应用地诺孕素治疗复发性EAPP的患者用药前后的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单纯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与手术后联合应用药物均能改善EAPP,提高妊娠率。(2)联合应用GnRH-a类药物与IUS-LNG后EAPP改善更明显,联合应用GnRH-a类药物还可提高妊娠率,且不延长术后妊娠时间。(3)联合药物治疗后复发率与平均复发时间较单纯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相比并未降低。(4)地诺孕素有望成为复发性EAPP理想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 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盆腔痛(EAPP) 治疗 地诺孕素
原文传递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含吲哚美辛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和活性γ型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2
17
作者 王琨 程莹 +5 位作者 杨华 唐蕴慧 江静 季菲 李来宝 吴尚纯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含吲哚美辛固定式宫内节育器(IUD)和活性1型IUD的临床效果以及月经出血模式。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间在5家医院接收840例自愿要求放置IUD的流产妇女,于人工流产术...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含吲哚美辛固定式宫内节育器(IUD)和活性1型IUD的临床效果以及月经出血模式。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间在5家医院接收840例自愿要求放置IUD的流产妇女,于人工流产术后即时随机放置固定式IUD(固定式组)或活性1型IUD(活性1组),分别为414、426例;选择同期人工流产术后未放置IUD、也未使用甾体激素避孕方法进行避孕的464例流产妇女作为对照组。随访临床效果12个月。分析所有观察对象人工流产术后3个月内的出血情况。结果随访至人工流产术后12个月时,脱落均是两种IUD最主要的终止原因,固定式组和活性叮组的脱落相关终止率分别为2.48/100妇女年和3.12/100妇女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IUD的脱落终止均以下移为主。随访12个月时固定式组和活性1组的与IUD使用相关的终止率分别为3.91/100妇女年和4.35/100妇女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术后1个参考时限内(90d),固定式组和活性1组的总出血天数(包括出血天数和滴血天数)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9和2.6d,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滴血天数的增加,固定式组和活性Y组的滴血天数分别为(9.2±5.9)和(8.5±4.6)d,明显多于对照组的(5.2±4.0)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IU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含吲哚美辛固定式IUD和活性叮型IUD均安全、可行、避孕效果可靠,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避孕器 流产 人工 子宫出血 治疗结果 宫内避孕器 含药 吲哚 美辛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纤溶系统、内分泌、代谢的影响及对耐氯米芬的作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宋菊香 沈鸿敏 +2 位作者 李建业 黄振国 张玉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评估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与耐氯米芬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31例PCOS患者 (8例为耐氯米芬者 ) ,用二甲双胍 375mg/次、3次 /d ,治疗 12~ 16周 ,观察服药前后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目的 评估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与耐氯米芬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31例PCOS患者 (8例为耐氯米芬者 ) ,用二甲双胍 375mg/次、3次 /d ,治疗 12~ 16周 ,观察服药前后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水平 ,月经、生殖内分泌激素 ,糖、脂代谢 ,卵巢体积的变化及副反应。服用二甲双胍未恢复正常月经、耐氯米芬的患者 ,再加用氯米芬促排卵 ,观察排卵情况。非耐氯米芬未恢复正常月经的患者 ,二甲双胍加量至 5 0 0mg/次、3次 /d ,至少 8周 ,观察月经情况。结果 二甲双胍治疗后 ,PAI 1、黄体生成素 /促卵泡激素 (LH/FSH)、睾酮、雄烯二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胰岛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舒张压明显下降 ,下降幅度分别为3%、41%、2 5 %、34 %、2 8%、14%、2 7%、2 3%、7% ;左侧卵巢体积缩小 5 9% ,右侧卵巢体积缩小 41% ;雌二醇和FSH水平分别上升 42 %、5 8% (P <0 0 5~ 0 0 1)。二甲双胍 375mg/次、3次 /d治疗后 ,6 1%(19/ 31)的患者恢复正常月经 ,2例妊娠 ;12例未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其中 6例伴耐氯米芬者再用氯米芬 ,5例 (12 / 18周期 )排卵 ,2例妊娠 ,余 6例二甲双胍加量至 5 0 0mg/次、3次 /d ,1例恢复月经并妊娠。结论 二甲双胍可改善PCO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高胰岛素血症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氯米芬 PCOS
原文传递
灵芝孢子粉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卫霄 吕艳茹 +3 位作者 姚苗苗 张晓静 杜晓欣 赵素芬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灵芝[Ganoderma Lucidum(Fr.)Karst]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又称"灵芝草"、"仙草"、"长生草",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 灵芝[Ganoderma Lucidum(Fr.)Karst]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又称"灵芝草"、"仙草"、"长生草",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传统中医视之为名贵滋补类药材,有扶正固本、延年益寿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病因学及易患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云丽 黄向华 李晓冬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70-374,共5页
子宫内膜息肉(EP)作为生育期及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尚缺乏统一认识和有效处理。目前多认为其发病与子宫内膜局部的雌孕激素受体失衡及细胞增殖凋亡异常有关。从雌孕激素受体、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基因变化及细胞因子和酶等方... 子宫内膜息肉(EP)作为生育期及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尚缺乏统一认识和有效处理。目前多认为其发病与子宫内膜局部的雌孕激素受体失衡及细胞增殖凋亡异常有关。从雌孕激素受体、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基因变化及细胞因子和酶等方面综述子宫内膜息肉可能的发病机制,同时总结激素替代治疗、他莫昔芬、体质量指数、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以利于临床研究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受体 细胞凋亡 基因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