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患者血管内治疗适应证筛查现状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薛红莲 李文君 +1 位作者 张品元 刘俊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评估真实世界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ICAD)患者血管内治疗术前多模式神经影像学筛选现状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19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sICAD患者。入组标... 目的评估真实世界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ICAD)患者血管内治疗术前多模式神经影像学筛选现状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19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sICAD患者。入组标准满足责任血管为前循环大动脉近端病变、动脉狭窄率≥70%、基线NIHSS评分≤20分、病后2 w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或病后3 m内接受血管内成形术治疗。研究真实世界血管内治疗术前多模式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使用情况,分析血管内治疗适应证筛查现状与指南间的差距;评估头部DWI联合传统血管影像学筛查的分水岭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的临床预后;随访入组患者的临床终点事件与安全性结局,并与标准药物治疗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了NCCT/DWI/FLAIR等结构影像学及TCD/MRA等血管影像学检查;38例血管内治疗患者中仅5.3%术前接受了ASL/CTP等灌注成像检查。与标准药物治疗组患者相比,血管内治疗组患者6 m与1 y的卒中复发率均明显降低(P=0.045;P=0.011),且两组间颅内出血及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经头部DWI筛选的分水岭区梗死患者中,血管内治疗组1 y卒中复发率较标准药物治疗组明显降低(P=0.035);而非分水岭梗死患者接受两种治疗方法的复发率相似(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患者术前脑灌注状态的评估尚不完善;经由头部DWI联合传统血管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分水岭梗死及局部脑灌注状态,可替代灌注成像作为血管内治疗适应证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血管内治疗 多模式神经影像学 脑灌注影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