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教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状态及临床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何英辉 申淑芳 +2 位作者 李建科 刘维丽 张瑶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和院外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状态及临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术后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形式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和院... 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和院外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状态及临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术后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形式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和院外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胃癌防治相关知识,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好院外随访护理,分别于住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调查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和临床依从性。结果2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SAS评分、HAMA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临床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治疗过程中,强化对患者的胃癌防治知识宣教和院外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情绪,并提高其临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健康教育 焦虑 临床依从性
下载PDF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石鑫 秦琦瑜 +2 位作者 刘维丽 胥静 王威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及胆道镜"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及胆道镜"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常规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术(OC+OCH+TD)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术中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9/56),低于常规组的26.8%(1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EST+LC"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成功率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下载PDF
TNF-α与IL-6在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秦琦瑜 李勇 +1 位作者 陈虎 陈进军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用大鼠制作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模型,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在AP并发SI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D大鼠AP并发SIRS模型,检... 目的用大鼠制作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模型,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在AP并发SI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D大鼠AP并发SIRS模型,检测血浆TNF-α、IL-6水平。结果AP并发SIRS各组(B组)血浆TNF-α、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同时点假手术组(A组)(P<0.01),并随时点延长升高更加明显。结论血浆TNF-α、IL-6的升高可能在AP并发SIRS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IL-6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冀安 刘文聪 +4 位作者 孙会凤 周小慧 陈进军 贾聿明 朱俊青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75例H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JAK2与STAT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HCC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JAK2与STAT3...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75例H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JAK2与STAT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HCC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JAK2与STAT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62.7%vs.5.3%,69.3%vs.9.3%;均P<0.05);JAK2与STAT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383,P<0.01)。JAK2和STAT3蛋白的表达与肝硬化、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JAK2与STAT3蛋白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低于各自的低表达患者(χ2=13.591;χ2=6.842,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JAK2与STAT3蛋白以及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均为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JAK2/STAT3信号通路在HCC组织中活性增高,且其活性高低与HC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JANUS激酶2 STAT3转录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TACE和TAI在单发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辅助性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0
5
作者 金沅武 赵媛 李亚威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TAI)在单发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辅助性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94例行手术切除的单发原发性肝癌患者根...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TAI)在单发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辅助性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94例行手术切除的单发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术后辅助性介入方法不同,分为TACE组(n=49)和TAI组(n=45),同期选取术后均未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组。TAI组采取单纯化疗药物灌注化疗,TACE组采用化疗药物与碘油混悬剂,所有患者随访至2016年9月,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情况,利用Kaplan-Meier分析三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结果 TACE组和TAI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14.3%和13.3%,均低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患者术后2年和3年复发率分别为21.4%和30.3%,均低于TAI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中位无复发生存期,TACE组34.30个月,TAI组24.71个月,对照组12.90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228,P<0.001)。结论相比于TAI,TACE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2年和3年复发率,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手术切除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灌注化疗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对胆囊结石家兔模型保胆取石术后胆汁酸、胆固醇合成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威 石鑫 +3 位作者 苗伏龙 陈虎 刘维丽 秦琦瑜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663-667,共5页
目的研究保胆取石术术后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对胆囊结石家兔模型术后胆汁酸、胆固醇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新西兰家兔60只为研究对象,建立胆囊结石模型后进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根据术后处理方式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饮... 目的研究保胆取石术术后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对胆囊结石家兔模型术后胆汁酸、胆固醇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新西兰家兔60只为研究对象,建立胆囊结石模型后进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根据术后处理方式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模型组给予致石饮食,干预组给予致石饮食+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检测3组家兔血清中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含量以及胆固醇7-羟化酶(CYP7A1)和胆汁酸盐输出泵(BSEP)运输因子acbc11 mRNA含量。结果干预后3周、5周时,模型组家兔血清中TC、TBIL含量高于对照组,TB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t=3.571~24.374,P<0.05);干预组家兔血清中胆固醇TC、TBIL含量低于对照组,TBA含量均高于模型组(t=2.438~18.230,P<0.05);模型组家兔胆囊组织中CYP7A1和acbc11的mRNA含量低于对照组(t=11.369~20.096,P<0.05),干预组家兔胆囊组织中CYP7A1和acbc11的mRNA含量高于模型组(t=5.923~16.049,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有助于修复受损胆固醇7-羟化酶和胆汁酸盐输出泵运输因子acbc11基因表达,调节胆汁酸、胆固醇、胆红素的代谢水平,预防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保胆取石术 熊去氧胆酸 利胆排石汤 胆汁酸 胆固醇
下载PDF
碳酸氢钠口腔干预护理预防危重患者口腔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彩霞 李俊红 +2 位作者 王静 张捧娃 朱俊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71-1673,共3页
目的明确碳酸氢钠口腔干预对危重患者口腔感染的预防效果,为有效预防口腔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9月住院危重患者9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3例患者使用碳酸氢钠擦拭、漱口,对照组493例患者... 目的明确碳酸氢钠口腔干预对危重患者口腔感染的预防效果,为有效预防口腔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9月住院危重患者9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3例患者使用碳酸氢钠擦拭、漱口,对照组493例患者使用生理盐水擦拭、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口腔感染率、菌株分布,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2周口腔感染率分别为3.45%、4.87%,低于对照组的8.92%、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患者共检出143株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93株占65.04%;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口腔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结论碳酸氢钠口腔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住院危重患者口腔感染率,减少口腔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碳酸氢钠 口腔感染 干预护理
原文传递
瘢痕内曲安奈德注射、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及二者联合治疗老年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琳 刘维丽 +1 位作者 宣晓梅 王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8期2008-2011,共4页
目的对比瘢痕内曲安奈德(TA)注射、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UPCO_(2))及两者联合治疗老年增生性瘢痕(H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将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14例老年HS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T... 目的对比瘢痕内曲安奈德(TA)注射、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UPCO_(2))及两者联合治疗老年增生性瘢痕(H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将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14例老年HS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TA组、UPCO_(2)组和联合组,其中TA组患者接受瘢痕内TA注射治疗,UPCO_(2)组患者接受UPCO_(2)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瘢痕内TA注射联合UPCO_(2)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瘙痒评分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以及总的治疗费用。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97%)比TA组(75.00%)和UPCO_(2)组(77.7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联合组VSS、VAS和瘙痒评分分别为(4.05±1.24)、(3.00±0.62)、(2.02±0.51)分,均低于TA组[(5.57±1.39)、(3.98±0.74)、(3.09±0.55)分]和UPCO_(2)组[(5.42±1.32)、(3.74±0.69)、(2.78±0.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A组、UPCO 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vs 16.7%vs 11.1%)和复发率(3.13%vs 11.1%vs 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费用为(6784.3±485.2)元,均高于TA组(4352.8±432.3)元和UPCO_(2)组(5534.8±525.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内TA注射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老年HS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内注射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 联合
下载PDF
开腹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拔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会凤 周小慧 +2 位作者 朱俊青 赵冀安 张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031-3033,共3页
目的研究留置尿管拔管前膀胱冲洗对开腹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效果,为临床开腹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开腹手术行留置尿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目的研究留置尿管拔管前膀胱冲洗对开腹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效果,为临床开腹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开腹手术行留置尿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拔除尿管前不进行膀胱冲洗,观察组在拔除尿管前进行膀胱冲洗;于护理3、7、14d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不良反应;护理3、7、14d时进行细菌培养,记录各病原菌菌落数。结果治疗后7、14d时研究组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67%、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尿道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45.00%;研究组患者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粪肠球菌及其他病原菌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留置导尿管后第8、12、16天时,研究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冲洗可以有效的降低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及尿道口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尿管 膀胱冲洗 开腹手术 患者 尿路感染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引流管拔管指征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树彬 周新博 +3 位作者 冯峰 胡子轩 邢中强 刘建华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腹腔引流管拔管指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2...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腹腔引流管拔管指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27例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53例,年龄(58.68±8.65)岁。依据LPD后腹腔引流管采用的拔管指征分为两组:以ERAS理念为指导的患者作为ERAS组(n=61),以传统拔管指征为指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66)。ERAS组同时满足以下两点即可拔管:(1)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无胆汁、无胃肠内容物及脓性分泌物渗出,无活动性出血;(2)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5000 U/L。对照组同时满足以下三点可拔管:(1)腹腔引流液无胆汁、无胃肠内容物及脓性分泌物渗出,无活动性出血;(2)自术后第1天始,每间隔1 d测定引流管引流液淀粉酶,连续2次血清淀粉酶浓度<5000 U/L;(3)腹腔引流液量小于100 ml/24 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行LPD,无死亡病例。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患者的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1比7(5,9)d]、第一次经肛门排气时间[3(2,4)比3(3,5)d]和术后住院天数[14(10,18)比17(14,22)d]均缩短,住院费用减少[10.33(9.64,11.52)比11.22(10.38,13.58)万元],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熟练掌握LPD技术的基础上,应用基于ERAS理念定义的腹腔引流管拔管指征指导LPD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拔管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康复
原文传递
梗阻性黄疸大鼠小肠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进军 李勇 +7 位作者 张庆富 范立侨 赵群 秦琦瑜 陈虎 王车江 何英辉 邝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55-1357,F0003-F0004,共5页
目的以肠系膜为微循环观测窗,探讨梗阻性黄疸(简称梗黄)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和梗黄组,每组分1、3、7d三个观测时相。将大鼠腹腔内一段回肠袢肠系膜平铺于恒温灌流盒作为微循环观察窗,用微循环显微镜及... 目的以肠系膜为微循环观测窗,探讨梗阻性黄疸(简称梗黄)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和梗黄组,每组分1、3、7d三个观测时相。将大鼠腹腔内一段回肠袢肠系膜平铺于恒温灌流盒作为微循环观察窗,用微循环显微镜及视频图像分析系统观测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并记录结果。结果梗黄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从微血管形态、微血管流态及微血管周围状态三个方面均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与微静脉扩张,血流减慢,红细胞聚集,微栓形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出血等,与对照组各相同时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可引起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微循环 小肠 肠系膜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英辉 申淑芳 +2 位作者 李建科 刘维丽 张瑶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过程中强化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与胃癌防治...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过程中强化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与胃癌防治知识相关,并做好院外追踪护理。应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分3次评估生活质量。结果2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躯体功能在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色功能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功能在组间、时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在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在组间、时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均呈逐渐好转趋势。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强化健康教育能有力提升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健康教育 放化疗 辅助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冀安 陈润芝 +3 位作者 武春燕 刘文聪 聂文佳 刘维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5-809,共5页
目的 探讨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2/STAT)3信号通路在人胆管细胞癌(IC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特征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0例I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JAK2和STAT3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表达与ICC患者... 目的 探讨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2/STAT)3信号通路在人胆管细胞癌(IC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特征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0例I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JAK2和STAT3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表达与I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ICC组织中JAK2与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两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JAK2与STAT3与肝硬化、胆管癌栓、血管侵犯、肿瘤分化、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均P<0.05);Kaplan-Meier分析表明高表达JAK2与STAT3的患者生存率及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Cox模型分析表明,JAK2与STAT3是影响ICC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ICC组织中高表达,是反映ICC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Janus激酶(JAK)2/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3信号通路 病理特征
下载PDF
冷蒿中五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抑制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进军 王思明 +3 位作者 李存芳 张嫚丽 董玫 史清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冷蒿中分离纯化的五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人子宫颈肿瘤细胞、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人肝癌细胞和人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这五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的体外抑制人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以及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 目的:通过观察冷蒿中分离纯化的五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人子宫颈肿瘤细胞、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人肝癌细胞和人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这五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的体外抑制人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以及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方法:利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五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对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去氢-姜黄烯(1)对子宫颈肿瘤细胞、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人肝癌细胞和人和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7.90 mol/L、37.78mol/L、22.50 mol/L和20.76 mol/L。二氢去氢木香内酯对各种实验用肿瘤细胞的增殖显示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他三种试验用倍半萜内酯即使在100 mol/L的高浓度下,对四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不显示抑制活性。结论:实验结果初步推测,不饱和内酯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必需基团,而环上的取代基对于抑制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蒿 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肿瘤细胞 增殖活性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文进 赵冀安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7期2596-2597,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病特征,并探讨其可能的形成机制。方法随访胃切除术后病例,观察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结果共随访212例胃切除术后患者,40例(18.9%)出现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于自然人群(6.6%,P<0.05),胆囊...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结石的发病特征,并探讨其可能的形成机制。方法随访胃切除术后病例,观察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结果共随访212例胃切除术后患者,40例(18.9%)出现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于自然人群(6.6%,P<0.05),胆囊结石的发病与手术方式、范围及重建方式有关。结论胃切除术后有较高的胆囊结石发病率,切除术式、范围及重建方式在胆囊结石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胃大部切除术 胃癌根治术 胆囊结石
下载PDF
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俊青 郭芳 +3 位作者 孙会凤 陈虎 赵冀安 郑素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探讨目标安全管理在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作用,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目标安全管理在预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作用,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目标安全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导尿管使用时间、菌尿发生率、致病菌检出率、采集样本合格率、反复插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0%、菌尿发生率为3.0%,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卫生、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0%、94.0%、95.0%,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复插管率为7.0%、导尿管使用时间(2.11±0.47)d,对照组分别为18.0%、(2.31±0.63)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目标安全管理,显著降低了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减少了导尿管使用时间,提高了消毒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导尿管留置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目标安全管理 预防
原文传递
AG490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冀安 穆秀娥 +4 位作者 董梁 孙会凤 周小慧 朱俊青 李增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0-586,共7页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AG490干预下对人肝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凋亡的影响以及与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BALB/C-nu裸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按照实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浓度AG49...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AG490干预下对人肝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凋亡的影响以及与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BALB/C-nu裸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按照实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浓度AG490组(浓度4 mg/kg的AG490)、高浓度AG490组(浓度为8 mg/kg的AG490),而后按照实验设计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AG490处理裸鼠。观察期间记录各组裸鼠体质量、瘤重、肿瘤体积、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JAK2、JAK2、p-STAT3、STAT3、MMP-2、Bcl-2、Bcl-xl及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裸鼠瘤重、肿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抑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AG490组(73.98±0.90)%、高浓度AG490组(81.39±1.66)%的细胞周期G0/G1期较对照组(59.30±1.13)%明显增加(P<0.05),同样低浓度AG490组(33.32±1.16)%和高浓度AG490组(52.22±1.06)%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1.50±0.12)%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浓度AG490组(1.073±0.028)、(0.955±0.025)和高浓度AG490组(0.763±0.023)、(0.751±0.037)的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1.265±0.012)、(1.477±0.020)明显降低(P<0.05)。同时下调通路下游蛋白MMP-2,Bcl-2,Bcl-xl和上调Bax表达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G490组移植瘤肿瘤组织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AG490能够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人肝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增殖和侵袭作用达到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提示JAK2/STAT3通路在肝细胞癌恶性演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STAT3信号通路 AG490 肝癌裸鼠移植瘤
下载PDF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医疗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及其防范策略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俊青 卢艳娥 郭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669-3671,共3页
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不良事件包括院内感染、用药错误、意外伤害等,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既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满意度,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国内... 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不良事件包括院内感染、用药错误、意外伤害等,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既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满意度,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国内外调查发现[2-3],医疗不良事件可以通过制订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显著降低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18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医疗不良事件的构成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不良事件 老年患者 住院期 影响因素 相关危险因素 治疗满意度 院内感染 用药错误
下载PDF
东莨菪碱下调miR-15b的表达对缺氧/复氧损伤H9C2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红灵 刘舒萍 赵冀安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486-491,共6页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scopolamine,Sco)是否通过调控微小RNA-15b(miR-15b)的表达从而影响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凋亡及氧化应激。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组、H/R组、H/R+0.1μmol/L Sco组、H/R+1μmol/L ...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scopolamine,Sco)是否通过调控微小RNA-15b(miR-15b)的表达从而影响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凋亡及氧化应激。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组、H/R组、H/R+0.1μmol/L Sco组、H/R+1μmol/L Sco组、H/R+10μmol/L Sco组、H/R+Sco+miR-con组和H/R+Sco+miR-15b组。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与肌酸激酶(CK)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5b的表达量。结果H/R处理后可抑制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P<0.05),增高MDA、LDH、CK水平及miR-15b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o处理后可明显降低H/R对心肌细胞增殖、凋亡及氧化应激的作用;miR-15b过表达可明显降低Sco对H/R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凋亡及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Sco可能通过下调miR-15b的表达而促进H/R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及抑制细胞凋亡、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 MiR-15b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增殖 凋亡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土木香根中5种倍半萜化合物抗肝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进军 赵路 +4 位作者 董玫 王思明 秦琪瑜 陈虎 史清文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检测菊科植物土木香中分离出的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对肝肿瘤活性的影响,探讨这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对人肝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移植性... 目的:检测菊科植物土木香中分离出的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对肝肿瘤活性的影响,探讨这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对人肝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移植性小鼠肝肿瘤H22为模型,检测异土木香内酯对昆明小鼠在体肿瘤生长以及机体免疫能力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模型,评价异土木香内酯对正常细胞的毒性。结果:异土木香内酯对人肝肿瘤细胞(HLE)的增殖显示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余4种化合物对HLE的增殖不显示抑制活性;异土木香内酯对小鼠移植性肝肿瘤H22体内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但对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土木香内酯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显示较弱的毒性。结论:异土木香内酯具有较强的抗肝癌活性;其它4种倍半萜类化合物抑制活性的丧失可能是由于化合物中五元内酯环的环外双键饱和所致,或A、B环的C5-C10键断开生成十元大环所致;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可能是异土木香内酯抗肝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香 倍半萜类化合物 人肝肿瘤细胞 增殖抑制活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