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在淋巴管收缩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秦立鹏 牛春雨 赵自刚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淋巴管收缩是淋巴循环的动力学基础,对于维持循环系统稳态发挥重要作用。生物活性分子一氧化氮(NO)的周期性变化参与了淋巴管生理状态下的收缩、舒张以及张力调节。NO通过提高cAMP、cGMP水平激活PKA和PKG,既可引起淋巴管平滑肌细胞(LSMC... 淋巴管收缩是淋巴循环的动力学基础,对于维持循环系统稳态发挥重要作用。生物活性分子一氧化氮(NO)的周期性变化参与了淋巴管生理状态下的收缩、舒张以及张力调节。NO通过提高cAMP、cGMP水平激活PKA和PKG,既可引起淋巴管平滑肌细胞(LSMC)膜超极化、降低肌浆网IP3活性,从而降低LSMC细胞内Ca2+浓度;亦可通过活化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降低LSMC的钙敏感性,最终降低淋巴管收缩性。通过调控淋巴管收缩过程中NO的生成与释放,有可能成为治疗或干预淋巴障碍性疾病的新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收缩性 一氧化氮 调节
下载PDF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与脉管收缩 被引量:2
2
作者 司永华 牛春雨 赵自刚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1-313,共3页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在正常血管、淋巴管等脉管收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参与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双相调节以及休克淋巴管低反应性的发生。以Rho/Rho激酶为靶点,对于干预休克脉管系统低反应性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在正常血管、淋巴管等脉管收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参与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双相调节以及休克淋巴管低反应性的发生。以Rho/Rho激酶为靶点,对于干预休克脉管系统低反应性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在脉管收缩中的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 收缩性 血管 淋巴管
下载PDF
硫化氢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3
作者 韩波 张立民 +1 位作者 李曙光 牛春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236-6238,共3页
急性肺损伤(ALI)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硫化氢(H2S)由胱硫醚-γ-裂解酶(CSE)和胱硫醚-β-合成酶(CBS)以L-半胱氨酸为底物合成〔2〕,具有扩张血管的活性,对于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H2S在炎症反应、信号... 急性肺损伤(ALI)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硫化氢(H2S)由胱硫醚-γ-裂解酶(CSE)和胱硫醚-β-合成酶(CBS)以L-半胱氨酸为底物合成〔2〕,具有扩张血管的活性,对于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H2S在炎症反应、信号转导、能量代谢、细胞增殖与凋亡、氧化还原状态等方面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3〕。同时,由于炎症反应加剧、细胞凋亡增多、自由基损伤是ALI发生的重要机制〔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大鼠离体淋巴管对P物质的反应性
4
作者 张立民 牛春雨 +3 位作者 赵自刚 秦立鹏 司永华 张静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应用离体淋巴管灌流技术,观察失血性休克(HS)发展进程中淋巴管对P物质(SP)的反应性。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仅麻醉与手术)和HS组(通过股静脉放血至平均动脉血压为40 mmHg,复制HS模型,分为休克0h、0.5 h、1 h、2h、3 ... 目的:应用离体淋巴管灌流技术,观察失血性休克(HS)发展进程中淋巴管对P物质(SP)的反应性。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仅麻醉与手术)和HS组(通过股静脉放血至平均动脉血压为40 mmHg,复制HS模型,分为休克0h、0.5 h、1 h、2h、3 h五个亚组)。各组在相应时间点分离胸导管,制备淋巴管,3 cmH2O跨壁压下行离体灌流,分别给予从低到高浓度的SP,测量淋巴管收缩末期口径、舒张末期口径、收缩频率(CF)和被动管径,计算收缩幅度(CA)、泵流分数(FPF)和紧张指数(TI),以给予SP前后淋巴管的CF、TI、CA、FPF的差值△CF、△TI、△CA、△FPF作为评价淋巴管对SP反应性的指标。结果:Shock 0 h与shock 0.5 h大鼠淋巴管对多个或一个SP浓度的△CF、△TI、△CA、△FPF显著高于对照组,shock 2 h淋巴管对SP的△CF(3×10-7mol/L)、△TI(1×10-7mol/L)以及shock 3 h淋巴管对SP的△CF(1×10-7mol/L、3×10-7mol/L)、△TI(1×10-7mol/L)、△CA(1×10-7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休克淋巴管对SP反应性呈双相变化,即早期升高,晚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淋巴管 反应性 P物质 离体实验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小荣 李琳琳 +1 位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899-2902,共4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由各种严重损害因素引起,典型病理生理学特征为:广泛的炎细胞激活,多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失控性释放,血管内皮损伤与微循环障碍,全身持续高代谢状态,能量代谢障碍;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由各种严重损害因素引起,典型病理生理学特征为:广泛的炎细胞激活,多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失控性释放,血管内皮损伤与微循环障碍,全身持续高代谢状态,能量代谢障碍;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从发病机制着手,探索有效的I临床治疗新对策,将是未来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防治SIRS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抗炎治疗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淋巴液引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多器官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6 位作者 张玉平 杜舒婷 常海峰 张扬 闫斌 尚金星 陈锦霞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4-1148,共5页
目的 观察肠淋巴液引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T/HS)大鼠多器官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淋巴液引流组与淋巴液回流组,后两组复制T/HS模型,淋巴液引流组行肠淋巴液引流.观察各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AP)... 目的 观察肠淋巴液引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T/HS)大鼠多器官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淋巴液引流组与淋巴液回流组,后两组复制T/HS模型,淋巴液引流组行肠淋巴液引流.观察各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AP),检测反映酸碱状态以及肝、肾、心肌的生化指标,对肺、肝、肾、心肌进行病理观察并检测其ATP含量和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 淋巴液引流组在输液80 min后多个时相点的MAP、多个组织器官的ATP含量、ATPase活性均高于淋巴液回流组,淋巴液引流组大鼠的多项生化指标优于淋巴液回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液回流组可见炎症、淤血、变性、坏死等变化,而淋巴液引流组病变轻微.结论 休克淋巴液引流可减轻T/HS大鼠的多器官损伤,其机制与改善能量代谢、维持血压和酸碱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肠系膜淋巴液 引流术 能量代谢 大鼠 Wistar
原文传递
地方院校医学本科生科研方法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立民 冯妞妞 +3 位作者 郜思齐 史宝林 张玉平 赵自刚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期396-400,共5页
科研方法教育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思维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是否了解医学科研以及课程学习、参加科学研究、发表论文等情况,结合研究生复试情况,分析地方院校医学本科生接受科研方法教育的... 科研方法教育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思维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是否了解医学科研以及课程学习、参加科学研究、发表论文等情况,结合研究生复试情况,分析地方院校医学本科生接受科研方法教育的现状,浅谈加强地方院校医学本科生科研方法教育的重要性,从学生、教师、学校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强医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对策,以期逐步建立地方院校医学生"接触科研-了解科研-参与科研-主持科研"的"四步走"模式,推动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方法教育 医学本科生 科学精神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大鼠淋巴管低反应性的钙敏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志权 牛春雨 +3 位作者 赵自刚 张玉平 魏艳玲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83-2388,共6页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HS)大鼠离体淋巴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反应性以及钙敏感性的变化,探讨淋巴管低反应性的钙敏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sham组(仅手术)和HS组(复制HS模型,分为休克1 h、休克2 h亚组),制备胸导管环(每组均n...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HS)大鼠离体淋巴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反应性以及钙敏感性的变化,探讨淋巴管低反应性的钙敏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sham组(仅手术)和HS组(复制HS模型,分为休克1 h、休克2 h亚组),制备胸导管环(每组均n=48)。采用离体淋巴管张力测定技术,观察淋巴管环对NE反应性以及钙敏性[梯度Ca2+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胰岛素(Ins)分别孵育]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HS1 h组、HS 2 h组大鼠离体淋巴管对NE反应的量效曲线以及HS 2 h组淋巴管对Ca2+的量效曲线明显右移,对NE多个浓度的反应性以及不同Ca2+浓度的收缩力、最大收缩力(Emax)、亲和力指数(pD2)均显著降低。HS大鼠离体淋巴管环与钙敏感性增强剂AngⅡ孵育后,对NE的反应性以及钙敏感性均显著升高,但仍低于sham组;与钙敏感性抑制剂Ins孵育后,对NE的反应性以及钙敏感性均显著降低。结论:HS大鼠离体淋巴管的低反应性与钙失敏有关,这是休克时淋巴管收缩性降低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淋巴管 低反应性 去甲肾上腺素 钙敏感性
下载PDF
临床医学本科生对脑死亡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立民 张玉平 +2 位作者 郭亚雄 张静 赵自刚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0期58-60,共3页
目的了解并分析临床医学本科生对脑死亡的认识情况,为确定脑死亡授课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河北北方学院2012级637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在《病理生理学》考试中对脑死亡案例的答题情况及对脑死亡的认识。结果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能... 目的了解并分析临床医学本科生对脑死亡的认识情况,为确定脑死亡授课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河北北方学院2012级637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在《病理生理学》考试中对脑死亡案例的答题情况及对脑死亡的认识。结果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能够通过该病例对脑死亡有一定的认识,其中能够正确回答脑死亡定义、判定标准以及与传统死亡区别的人数分别为278人(43.64%)、376人(59.03%)、131人(20.57%),能够回答脑死亡在器官移植、节约医疗资源、医学伦理进而推动立法的人数依次为396(62.17%)、48(7.54%)、26(4.08%)。结论病理生理教学中应加强对脑死亡与传统死亡区别、脑死亡意义相关知识的教学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脑死亡 调查
下载PDF
Rho激酶在阻断休克肠淋巴液回流、提高大鼠血管钙敏感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自刚 牛春雨 +3 位作者 魏艳玲 张玉平 司永华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观察Rho激酶在肠淋巴管结扎或肠淋巴液引流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钙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失血性休克组(shock)、休克肠淋巴管结扎组(shock+ligation,行肠淋巴管结扎)、休克肠淋巴液引流组... 目的:观察Rho激酶在肠淋巴管结扎或肠淋巴液引流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钙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失血性休克组(shock)、休克肠淋巴管结扎组(shock+ligation,行肠淋巴管结扎)、休克肠淋巴液引流组(shock+drainage,行肠淋巴液引流),在休克3 h或sham组的相应时点,制备肠系膜上动脉(SMA)血管环,采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观察SMA血管环对梯度钙离子收缩性的变化;shock+ligation与shock+drainage组SMA血管环分别与Rho激酶激动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抑制剂fasudil孵育后,观察钙敏感性变化。结果:Shock组SMA血管环的钙敏感性显著低于sham组;shock+ligation组与shock+drainage组SMA血管环钙敏感性显著高于shock组,但低于sham组。Shock+ligation组与shock+drainage组SMA血管环与AngⅡ或fasudil孵育后,AngⅡ不同程度地提高了shock+ligation组与shock+drainage组大鼠SMA血管环对梯度钙离子的收缩性与pD2;fasudil显著降低了两组大鼠SMA血管环对梯度钙离子的收缩性与最大收缩力Emax,降低了shock+ligation组的pD2。结论:Rho激酶在阻断休克肠淋巴液回流提高血管钙敏感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肠淋巴管 结扎术 肠淋巴液 引流术 钙敏感性 RHO激酶
下载PDF
将心肺复苏模拟实验融入麻醉学专业导论教学的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志军 冯妞妞 +1 位作者 李福龙 赵自刚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第5期634-637,共4页
为了培养麻醉学专业新生的"早期接触临床"意识,在2018级麻醉学专业本科生《麻醉学专业导论》教学中,应用心肺复苏模拟人与监测系统开展心肺复苏模拟实验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参与度高,成功率高,对该次实践教学的满意度... 为了培养麻醉学专业新生的"早期接触临床"意识,在2018级麻醉学专业本科生《麻醉学专业导论》教学中,应用心肺复苏模拟人与监测系统开展心肺复苏模拟实验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参与度高,成功率高,对该次实践教学的满意度高;该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为麻醉学专业搭建了"早临床"教育的实验教学平台,也为《麻醉学专业导论》的实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学专业导论 吸入性麻醉 教学效果评价 "早临床"教育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实验动物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振奥 郭亚雄 +4 位作者 郜思齐 张立民 张玉平 张红 赵自刚 《医学教育管理》 2023年第1期72-76,99,共6页
目的 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研究生的实验动物学教学,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 在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中尝试对分课堂模式,讲授、内化和讨论均在4 h的单次课中完成;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知识传授的公平性,在两个教学班的两个章... 目的 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研究生的实验动物学教学,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 在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中尝试对分课堂模式,讲授、内化和讨论均在4 h的单次课中完成;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知识传授的公平性,在两个教学班的两个章节交叉使用对分课堂和传统课堂进行授课。通过课上章节测试,比较两种教学模式下,研究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研究生在对分课堂模型下的能力提升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等。结果 对分课堂与传统课堂模式相比,学生考试成绩相似,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结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实验动物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其他研究生课程中尝试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医学研究生 实验动物学 评价
下载PDF
肠淋巴再灌注对SMAO休克大鼠多器官ICAM-1、RAGE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争杰 赵自刚 +4 位作者 赵永泉 牛春雨 张玉平 司永华 张立民 《微循环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3,11,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肠淋巴再灌注(MLR)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大鼠肺、心肌、肾、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含量的影响,探讨MLR加剧SMAO休克大鼠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均分... 目的:观察肠淋巴再灌注(MLR)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大鼠肺、心肌、肾、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含量的影响,探讨MLR加剧SMAO休克大鼠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LR组、SMAO组和SMAO+MLR组,后三组大鼠分别夹闭肠系膜淋巴管和/或肠系膜动脉1h、再灌注2h。Sham组不夹闭。各组于相应时间点留取固定位置的肺、心肌、肾、肝组织,制备组织匀浆;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组织匀浆ICAM-1、RAGE含量。结果:Sham组和MLR组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SMAO组和SMAO+MLR组肺、肾、心肌、肝组织ICAM-1、RAG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MLR组和Sham组(P均<0.01);SMAO+MLR组肺、肾、心肌、肝组织ICAM-1与RAGE含量显著高于SMAO组(P均<0.01)。结论:MLR加剧SMAO休克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与各器官组织ICAM-1、RAGE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淋巴再灌注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 多器官损伤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下载PDF
新冠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玉平 张立民 赵自刚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2期68-71,共4页
新冠肺炎(COVID-19)是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资料显示,凝血功能紊乱是导致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就COVID-19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表现、发生机制以及防治策略进行相关阐述,以期为COVID-19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临... 新冠肺炎(COVID-19)是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资料显示,凝血功能紊乱是导致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就COVID-19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表现、发生机制以及防治策略进行相关阐述,以期为COVID-19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凝血功能紊乱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在休克大鼠离体淋巴管对P物质反应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司永华 牛春雨 +2 位作者 秦立鹏 赵自刚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应用离体淋巴管灌流技术,观察一氧化氮(NO)在失血性休克(HS)大鼠离体淋巴管对P物质(SP)反应性双相变化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仅手术)和休克组(复制HS模型后分为shock 0.5 h、shock 2 h组)。在相应时点分离... 目的:应用离体淋巴管灌流技术,观察一氧化氮(NO)在失血性休克(HS)大鼠离体淋巴管对P物质(SP)反应性双相变化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仅手术)和休克组(复制HS模型后分为shock 0.5 h、shock 2 h组)。在相应时点分离胸导管,制备淋巴管条,3 cmH2O跨壁压下行离体灌流,应用一氧化氮合酶(NOS)工具药分别孵育shock 0.5 h和shock 2 h的淋巴管。分别给予从低到高浓度的SP,测量淋巴管收缩末期口径、舒张末期口径、收缩频率(CF)和被动管径,计算收缩幅度(CA)、泵流分数(FPF)和紧张指数(TI),以给予SP前后淋巴管的CF、TI、CA和FPF的差值ΔCF、ΔTI、ΔCA和ΔFPF评价淋巴管对SP的反应性。结果:NO供体L-Arg可显著降低shock 0.5 h淋巴管对多个SP浓度点的ΔCF、ΔTI与ΔFPF;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ODQ可显著抑制L-Arg的作用,在某些SP浓度点上,使ΔCF、ΔTI和ΔFPF显著高于shock 0.5 h+L-Arg组,ΔCF和ΔFPF高于对照组水平。NOS抑制剂L-NAME可提高shock 2 h淋巴管对多个SP浓度点的ΔCF、ΔTI与ΔFPF,且高于对照组水平;shock 2 h淋巴管与L-NAME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茶碱(AP)同时孵育后,在SP为1×10-8mol/L和3×10-8mol/L时,AP显著抑制了L-NAME的作用,使ΔCF、ΔTI与ΔFPF明显降低。结论:NO参与了休克淋巴管反应性的双相调节,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环鸟苷酸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淋巴管 反应性 一氧化氮 P物质
下载PDF
肠淋巴管结扎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牛春雨 赵自刚 +3 位作者 邱景富 韩瑞 张玉平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应用DNA芯片技术,检测和分析肠淋巴管结扎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筛选肠淋巴途径与休克肺损伤的相关基因。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休克组与休克肠淋巴管结扎组,无菌手术,均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输液... 目的:应用DNA芯片技术,检测和分析肠淋巴管结扎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筛选肠淋巴途径与休克肺损伤的相关基因。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休克组与休克肠淋巴管结扎组,无菌手术,均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输液复苏后休克肠淋巴管结扎组行肠淋巴管结扎,休克组仅在肠淋巴管下穿线;于输液复苏后3 h无菌留取固定位置肺组织,制备匀浆,提取总RNA,反转录cDNA,制备Cy3和Cy5标记的cDNA探针,与包含12 028种基因的大鼠全基因组cDNA芯片杂交,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在获得的6 979个有效数据中,2组的基因转录变化在2倍以上的基因共有218个,其中肠淋巴管结扎引起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7个基因上调,211个下调。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涉及运输、转录调控、信号转导、应激、代谢、细胞发育与分化、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等方面。结论:肠淋巴管结扎干预休克肺损伤的机制与上调或下调上述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管 结扎术 休克 失血性 急性肺损伤 DNA微序列 大鼠
下载PDF
肠淋巴再灌注加重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大鼠的脑损伤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自刚 牛春雨 +5 位作者 商爱民 田嘉铭 韩瑞 张春晖 张玉平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894,共6页
目的:观察肠淋巴再灌注(MLR)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大鼠脑组织形态学以及神经递质的影响;从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中性粒细胞、膜泵、能量代谢等方面揭示其机制。方法:24只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sham组,仅麻醉与手术;MLR... 目的:观察肠淋巴再灌注(MLR)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大鼠脑组织形态学以及神经递质的影响;从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中性粒细胞、膜泵、能量代谢等方面揭示其机制。方法:24只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sham组,仅麻醉与手术;MLR组,夹闭肠系膜淋巴管(ML)1h,再灌注2h;SMAO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h,再灌注2h;MLR+SMAO:夹闭ML和SMA1h,再灌注2h。再灌注2h后,选择固定位置留取脑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形态学;同时制备脑组织匀浆,检测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乳酸(L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一氧化氮合酶(NOS)、髓过氧化物酶(MPO)、细胞膜泵(ATPase)及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或活性。结果:Sham与MLR组大鼠脑组织结构基本正常;SMAO组大鼠可见神经元有坏死、变性,偶见肿胀;MLR+SMAO组神经元损伤情况较SMAO组重。SMAO与MLR+SMAO组脑匀浆MDA、NO、LA含量、AChE、NOS与MPO活性均显著高于、ChAT活性与DA、NE含量显著低于MLR与sham组,且MLR+SMAO组脑匀浆MDA、NO含量、AChE、NOS与MPO活性均显著高于SMAO组;SMAO组脑匀浆SOD、Na+-K+-ATPase活性显著低于sham与MLR组、Mg2+-ATPase活性、ATP含量显著低于MLR组;MLR+SMAO组脑匀浆的SOD、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均显著低于sham与MLR组,且DA含量、Ca2+-ATPase、Mg2+-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ATP含量均显著低于SMAO组。结论:MLR加重SMAO休克大鼠的脑损伤、降低脑组织DA水平、增高AChE活性,其机制可能与MLR加重或增加脑组织氧自由基损伤、NO合成与释放、中性粒细胞扣押、能量代谢障碍及降低脑组织细胞膜泵活性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再灌注 休克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脑损伤 神经递质
下载PDF
肠淋巴液引流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脾组织损伤的作用与机制
18
作者 刘华 邢立强 +1 位作者 赵自刚 牛春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96-1501,共6页
目的:观察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脾组织形态、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与增殖指数的影响,探讨肠淋巴液在休克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在休克组与休克+引流组大鼠中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低血压1.5 h后行液体复苏,休克+引流组大鼠于低血压... 目的:观察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脾组织形态、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与增殖指数的影响,探讨肠淋巴液在休克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在休克组与休克+引流组大鼠中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低血压1.5 h后行液体复苏,休克+引流组大鼠于低血压1 h起引流休克肠淋巴液至液体复苏结束后3 h。留取固定位置的脾组织,HE染色观察脾组织形态,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p53蛋白表达,计算增殖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大鼠脾组织出现了形态学损伤,凋亡细胞显著减少,Bax与p5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下降;休克+引流组大鼠脾组织G2/M期细胞数显著增多。与休克组比较,休克+引流组大鼠脾组织的损伤程度较轻,凋亡细胞和G0/G1期细胞显著减少,Bax与p53表达显著降低,G2/M期细胞显著增多,Bcl-2表达与增殖指数显著升高。结论:休克肠淋巴液引流减轻了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脾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肠淋巴液 引流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休克肠淋巴液对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春雨 魏艳玲 +2 位作者 赵自刚 司永华 张立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73-2073,共1页
关键词 肠淋巴液 血管反应性 大鼠 失血性休克模型 去甲肾上腺素 肠系膜上动脉 血管环 双相
下载PDF
正常淋浆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微循环障碍的干预作用
20
作者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38-2038,共1页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微循环障碍 大鼠 肠淋巴管 肠系膜微循环 细胞间黏附分子 模型组 细胞黏附 选择素 平均动脉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