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全身麻醉对骨科手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长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对比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全身麻醉骨科手术后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方法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全身麻醉,实验组采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比较两组... 目的对比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全身麻醉骨科手术后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方法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全身麻醉,实验组采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认知功能,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病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相比于术前30 min,两组患者术后30 min HR显著升高,MAP、SpO_(2)显著下降(P<0.05)。术后30 min,实验组患者HR(82.700±4.470)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070±5.868)次/min,MAP(87.99±6.18)mm Hg(1 mm Hg=0.133 kPa)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6±7.15)mm Hg(P<0.05);两组患者SpO_(2)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24、48 h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24 h(P<0.05);术前24 h以及术后48 h,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 h,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25.370±1.34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900±1.220)分(P<0.05)。术后24 h,实验组患者POCD发病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8.3%,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8 h,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均有所恢复,无POCD发病。相比于术前24 h,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应用相比单纯丙泊酚全身麻醉,可减轻老年骨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还可降低术后炎症反应,减轻对认知功能的损害,降低POC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老年 骨科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寒颤、牵拉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长林 祁彩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寒颤、牵拉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沭阳铭和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罗哌卡因)、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寒颤、牵拉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沭阳铭和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罗哌卡因)、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舒芬太尼),所有产妇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相关指标,寒颤、牵拉痛发生情况,麻醉前与麻醉后5、1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以及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无痛平面时间均显著缩短,持续镇痛时间显著延长,寒颤总发生率、牵拉痛总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麻醉前比,两组产妇麻醉后5、10 min平均动脉压逐渐降低,心率先降低后升高,但观察组麻醉后5、10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术后48 h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显著,且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延长麻醉持续镇痛时间,减少重度牵拉痛、寒颤的发生,麻醉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牵拉痛 寒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骆善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7期85-86,共2页
目的对比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6例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参照组患儿采取气管... 目的对比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6例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参照组患儿采取气管插管麻醉,实验组患儿采取喉罩麻醉,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复苏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麻醉效果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麻醉应用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均获得一定效果,但是喉罩麻醉效果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 效果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叶志虎 万利芹 +2 位作者 迟迪 陶凤禹 石教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3期75-77,共3页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小儿氯胺酮的麻醉效果。方法 90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即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组(RK)、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组(FK)及氯胺酮组(K)。观察记录患儿给药前、手术5min、15 min及术毕时血压(SBP)、心...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小儿氯胺酮的麻醉效果。方法 90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即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组(RK)、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组(FK)及氯胺酮组(K)。观察记录患儿给药前、手术5min、15 min及术毕时血压(SBP)、心率(HR)、呼吸(RR)及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氯胺酮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后5 min、15 min及术毕时SBP、HR值与麻醉前相比,RK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K、K组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K组HR显著高于FK组(P<0.05);RK组术中、术后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呼吸道分泌物、体动、烦躁均少于FK组与K组(P<0.05)。三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RK组显著少于FK、K组,FK组显著少于K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完全、并发症及用药量均减少、苏醒时间短,效果优于芬太尼与氯胺酮复合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氯胺酮 小儿麻醉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老年人臂丛麻醉时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树秀 韩洪伟 张奎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4期608-609,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在预防老年人臂丛麻醉中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行臂丛麻醉前5min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5mg,B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min、5min、10mi...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在预防老年人臂丛麻醉中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行臂丛麻醉前5min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5mg,B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min、5min、10min的BP、HR变化。结果:B组患者麻醉后1min、5min、10min的BP、HR明显高于麻醉前,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麻醉后血液动力学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老年人臂丛麻醉时辅以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臂丛麻醉后心血管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老年人 臂丛麻醉 心血管不良反应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夏道林 万利芹 +2 位作者 王志春 叶志虎 张招娣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8期67-67,89,共2页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氯胺酮0.5mg/kg,丙泊酚1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插管;Ⅱ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氯胺酮0.5mg/kg,丙泊酚1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插管;Ⅱ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0.05mg/kg,丙泊酚1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插管。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HR、SBP、DBP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SBP、DBP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HR增快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相对稳定,麻醉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失血性休克 麻醉诱导 循环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万利芹 陈宇 周巧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氯胺酮是临床上常用NMDA受体拮抗药,麻醉剂量下可能产生躯体感觉分离、颅内压升高、噩梦、幻觉等不良反应,这些反应与剂量相关,剂量越小反应越少;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突出优点是保留了良好的镇痛作用,但副作用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因此,临... 氯胺酮是临床上常用NMDA受体拮抗药,麻醉剂量下可能产生躯体感觉分离、颅内压升高、噩梦、幻觉等不良反应,这些反应与剂量相关,剂量越小反应越少;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突出优点是保留了良好的镇痛作用,但副作用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因此,临床应用广泛且极具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即对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及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亚麻醉剂量 NMDA受体拮抗剂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治疗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海龙 孔贯祥 +2 位作者 谢汝山 刘红 李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0期81-82,共2页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治疗中应用丙泊酚+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行无痛胃肠镜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治疗中应用丙泊酚+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行无痛胃肠镜治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T1时收缩压(SBP)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治疗时,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肠镜 丙泊酚 小剂量舒芬太尼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患儿扁桃体切除术中体位和气管导管位置对套囊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曾宪明 李王明 +6 位作者 张海龙 周笑 田树勇 李珊珊 胡艳杰 章颖 祁桂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2-795,共4页
目的 评价患儿扁桃体切除术中体位和气管导管位置对套囊压力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年龄3-1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A组将气管导管放置于Davis开口器压舌板一侧;B组将气管导管放在压舌板与舌体之间... 目的 评价患儿扁桃体切除术中体位和气管导管位置对套囊压力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年龄3-1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A组将气管导管放置于Davis开口器压舌板一侧;B组将气管导管放在压舌板与舌体之间.于头中立位(T1)、改为头后仰位(T2)、手术位(T3)时记录套囊压力.结果 与T1时比较,T2时2组套囊压力升高(P〈0.0l);与T2时比较,T3时A组套囊压力升高,B组套囊压力降低(P〈0.01).与A组比较,B组T3时套囊压力降低(P〈0.01),T1,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套囊压力受体位和气管导管位置的影响,建议常规监测套囊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扁桃体切除术 插管法 气管内 体位 压力
原文传递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丽红 骆善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与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总费用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共60例,ASA分级Ⅰ~Ⅲ级,患者年龄65~85岁,... 目的比较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与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总费用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共60例,ASA分级Ⅰ~Ⅲ级,患者年龄65~85岁,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对照组实施静脉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肺部感染、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住院总天数、总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恶心呕吐、肺部感染、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住院总天数、总费用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实施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可以减少术后肺部感染、恶心呕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可降低住院总天数、总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布比卡因 腰麻 静脉全麻 老年 下肢手术
下载PDF
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奎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9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3 g/L)布比卡因组及大剂量(5 g/L)布比卡因组。结果两组麻醉阻滞范围、运动神经恢... 目的探讨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3 g/L)布比卡因组及大剂量(5 g/L)布比卡因组。结果两组麻醉阻滞范围、运动神经恢复时间、平均动脉压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3 g/L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可平稳麻醉,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比重 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下载PDF
哌替啶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骆善志 徐胜 王亚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无痛胃镜 麻醉 丙泊酚 哌替啶
下载PDF
小儿单腔深静脉导管用于肱动脉穿刺测压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项红军 祁桂明 陈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2期46-47,共2页
动脉穿刺测压是大手术术中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准确且足够的冠脉灌注压对于保证心脏氧供具有重要的作用。动脉穿刺首选桡动脉,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桡动脉穿刺不成功或无法进行,只能选肱动脉穿刺。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肱动脉穿刺
下载PDF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围手术期镇静/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宪明 吴妍 谭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100-1104,共5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早期消化道肿瘤首选的一种微创技术治疗方式,上消化道ESD有其特殊性,给围手术期管理带来更多的挑战。文章综述近年国内外上消化道ESD的相关研究文献,详细阐述了术前准备与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早期消化道肿瘤首选的一种微创技术治疗方式,上消化道ESD有其特殊性,给围手术期管理带来更多的挑战。文章综述近年国内外上消化道ESD的相关研究文献,详细阐述了术前准备与评估、镇静/麻醉前用药、镇静/麻醉方式选择、术中监测、术中管理以及常见不良事件的处理,为麻醉医师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围手术期 麻醉
原文传递
腔镜下幼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顾海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6期98-99,共2页
目的:对腔镜下幼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方式、对策及安全性进行相关分析。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行腔镜下幼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者128例,分成A组与B组。A组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麻,B组行七氟醚复合氯胺酮全麻,比较两... 目的:对腔镜下幼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方式、对策及安全性进行相关分析。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行腔镜下幼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者128例,分成A组与B组。A组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麻,B组行七氟醚复合氯胺酮全麻,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相关数据。结果:两组气腹后呼吸频率都有一定的上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率较气腹前提高(P<0.05)。A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5.0%,B组没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氯胺酮全麻的方式在腹腔镜下幼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有安全、方便且效果更佳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疝 高位结扎术 全身麻醉 七氟醚
下载PDF
利多卡因混合丙泊酚预防注射痛最佳剂量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树秀 张奎 +1 位作者 周巧玲 严志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目的研究预先注入利多卡因混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预防注射痛的最佳剂量,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人流手术患者320例,ASAⅠ-Ⅱ级,孕期42-70天。随机分为四组(n=80),A组为对照组,1 ml生理盐水加入丙泊酚注射液50 mg中,B组利多卡... 目的研究预先注入利多卡因混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预防注射痛的最佳剂量,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人流手术患者320例,ASAⅠ-Ⅱ级,孕期42-70天。随机分为四组(n=80),A组为对照组,1 ml生理盐水加入丙泊酚注射液50 mg中,B组利多卡因10 mg加入丙泊酚注射液50 mg中,C组利多卡因20 mg加入丙泊酚注射液50 mg中,D组利多卡因30 mg加入丙泊酚注射液50 mg中,四组均先给配好的上述混合液,1 min后再按总量2 mg/kg给予余下的丙泊酚注射液。记录注药过程中的疼痛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注射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B组的注射痛发生率显著高于C、D组,C、D两组无差异,四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无差异。结论预先注入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与小剂量丙泊酚混合液可有效地预防注射痛,其临床最佳剂量为20 mg,而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注射痛 利多卡因 最佳剂量
下载PDF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在老年髋关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丽红 骆善志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4期126-127,共2页
目的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采取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进行麻醉,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组30例,注射0.5%轻比重... 目的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采取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进行麻醉,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组30例,注射0.5%轻比重布比卡因1 mL;对照组30例,注射0.5%等比重布比卡因1 mL。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使用量、麻醉维持时间、感觉阻滞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在老年髋关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等比重布比卡因,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临床麻醉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髋关节手术 麻醉
原文传递
锁骨手术中不同容量的局麻药对颈臂丛阻滞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宪明 范利君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同一浓度的两种不同容量的局麻药对颈臂丛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6例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臂丛阻滞给局麻药15mL;B组,臂丛阻滞给局麻药25mL;效果确切后两组再行颈深丛阻滞,给局麻药10mL,观察麻醉... 目的:探讨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同一浓度的两种不同容量的局麻药对颈臂丛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6例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臂丛阻滞给局麻药15mL;B组,臂丛阻滞给局麻药25mL;效果确切后两组再行颈深丛阻滞,给局麻药10mL,观察麻醉镇痛效果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间麻醉镇痛效果及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锁骨手术麻醉,颈臂丛阻滞臂丛局麻药用量为15mL时,镇痛效果完善,能够满足手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臂丛阻滞 麻醉 锁骨骨折
下载PDF
两种术前麻醉用药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树秀 韩洪伟 +1 位作者 陈晓文 徐碧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用药的合理应用方式。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在病房内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B组患者入手术室内于麻醉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5 mg,阿托品0.5 m... 目的探讨术前用药的合理应用方式。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在病房内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B组患者入手术室内于麻醉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5 mg,阿托品0.5 mg。观察记录患者是否存在肌肉注射疼痛、口干发生率、术前准备满意度、入室镇静状态评分。结果 A组均有肌肉注射疼痛,B组不存在此疼痛;A组口干发生率为95%,B组未发生口干;B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两组入室镇静状态相似。结论 B组给药方式明显优于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用药病房 肌肉注射 手术室 静脉注射
原文传递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老年人臂丛麻醉时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树秀 韩洪伟 张奎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在预防老年人臂丛麻醉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行臂丛麻醉前5 min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5 mg,B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 min、5 min、10 min...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在预防老年人臂丛麻醉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行臂丛麻醉前5 min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5 mg,B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 min、5 min、10 min的BP、HR变化。结果:B组患者麻醉后1 min、5 min、10 min的BP、HR明显高于麻醉前,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麻醉后血液动力学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老年人臂丛麻醉时辅以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臂丛麻醉后心血管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老年人 臂丛麻醉 心血管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