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联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昏迷评分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齐金芳 陈冬艳 +9 位作者 代琰 王利勇 王帅 董攀 李倩 孙明君 宋宏颖 满慧静 刘国君 王苓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926-930,共5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昏迷评分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昏迷评分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竣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及椎动脉血流速度水平变化,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14、21 d后,两组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GCS评分分别为(8.22±0.87)、(10.83±0.88)分,高于对照组[(7.21±1.02)、(9.77±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两组GFAP、NSE、UCH-L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BDN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GFAP、NSE、UCH-L1水平分别为(7.98±1.45)pg/mL、(17.05±3.23)μg/L、(0.83±0.21)ng/mL,均低于对照组[(14.45±2.12)pg/mL、(21.58±4.11)μg/L、(1.12±0.27)ng/mL],BDNF为(18.77±2.25)pg/mL,高于对照组[(15.89±2.1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两组双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高于对照组(2.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瞳孔对光反射时间为(5.23±0.87)d,短于对照组[(6.58±1.44)d],4周内清醒率和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别为64.29%、(3.31±0.74)分,均高于对照组[42.11%、(2.88±0.62)分],3个月病死率2.38%,与对照组(10.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受损神经的修复,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生物波治疗 综合康复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意识障碍程度及血清AQP-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冬艳 齐金芳 +3 位作者 王利勇 董攀 宋宏颖 满慧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意识障碍程度及血清水通道蛋白1(AQP-1)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意识障碍程度及血清水通道蛋白1(AQP-1)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4)。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AQP-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昏迷恢复修订量表(CRS-R)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并统计两组患者清醒率及清醒时间、昏迷期间并发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血清AQP-1、LDH、CRP水平分别为(21.24±6.61)μg/L、(246.61±32.88)U/L、(24.70±4.37)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33±7.86)μg/L、(295.73±50.09)U/L、(30.88±5.92)mg/L],SOD水平为(27.56±7.62)U/mL,显著高于对照组[(20.19±4.68)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4周后GFAP、NSE水平分别为(2.07±0.68)、(3.81±1.16)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49±1.13)、(7.20±1.44)ng/mL],BDNF水平为(2.64±0.89)ng/mL,高于对照组[(1.87±0.5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4周后GCS评分与CRS-R评分分别为(12.39±3.05)、(19.66±4.8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17±2.46)、(14.94±3.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意识清醒时间为(22.36±5.74)d,显著短于对照组[(28.18±8.25)d],清醒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77.27%),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显著少于对照组(3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压氧 颅脑损伤 预后 意识障碍 水通道蛋白1
下载PDF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神经功能因子及脑电图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冬艳 齐金芳 +3 位作者 代琰 王利勇 宋宏颖 满慧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取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因子及脑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取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因子及脑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重组人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变化;采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左、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管收缩峰流速(Vs)及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检测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波分级改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1个月内苏醒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SE、S100β、UCH-L1、GFA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BDNF、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NSE、S100β、UCH-L1、GFAP水平分别为(20.79±2.43)ng/mL、(0.21±0.02)ng/mL、(0.99±0.01)ng/mL、(2.65±0.21)pg/mL,均低于对照组[(28.46±2.12)ng/mL、(0.36±0.03)ng/mL、(1.23±0.05)ng/mL、(3.53±0.35)pg/mL],BDNF、NGF水平分别为(11.77±1.51)pg/mL、(13.78±1.63)pg/mL,均高于对照组[(9.74±1.23)pg/mL、(8.23±1.2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s及Vm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Vs分别为(57.61±6.47)、(64.75±5.41)、(58.71±7.44)cm/s,均高于对照组[(52.57±5.58)、(59.75±4.77)、(54.72±6.51)cm/s],Vm分别为(47.17±4.11)、(41.85±4.12)、(46.55±4.27)cm/s,均高于对照组[(41.45±3.78)、(37.68±3.41)、(41.59±3.65)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电波分级情况均有所改善,Ⅰ级、Ⅱ级占比增加,Ⅲ级、Ⅳ级占比减少,观察组分级变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生物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神经功能因子 脑电图
下载PDF
生物波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研究
4
作者 陈冬艳 齐金芳 +6 位作者 代琰 王利勇 王帅 董攀 李倩 宋宏颖 满慧静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6期386-389,共4页
目的 探讨生物波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n=45)与联合组(生物波联合早... 目的 探讨生物波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n=45)与联合组(生物波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n=45),比较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清醒率、瞳孔对光反射恢复情况、治疗后患者睁眼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GCS、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0、40 d的清醒率高于治疗后20 d,联合组在治疗后40 d后清醒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9 d的瞳孔对光反射恢复率高于治疗后3 d,且联合组治疗后3、6 d的瞳孔对光反射恢复率高于常规组,联合组瞳孔对光反射时间及睁眼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生物波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昏迷时间,改善患者意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波 颅脑损伤 昏迷促醒 神经康复 唤醒干预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春曼 房硕 +2 位作者 刘荣 王冬梅 刘洋洋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帕金森(PD)模型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五味子乙素(Sch B)及五味子乙素+PI3K特异性抑制剂组(Sch B+LY294002),每组1...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帕金森(PD)模型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五味子乙素(Sch B)及五味子乙素+PI3K特异性抑制剂组(Sch B+LY294002),每组10只。悬挂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黑质区Bcl-2、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TUNEL方法检测黑质内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黑质区PI3K、Akt、p-Akt、GSK-3β及p-GSK-3β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五味子乙素组小鼠悬挂评分显著降低,黑质区TH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黑质内神经元凋亡数量显著减少;同时,黑质区PI3K、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五味子乙素组相比,SchB+LY294002组小鼠悬挂评分显著升高,黑质区TH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黑质内神经元凋亡数量显著增多;同时,黑质区PI3K、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五味子乙素能够减少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帕金森病 神经元凋亡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压变化
6
作者 刘宏健 苏海涛 +2 位作者 孙金豹 王玉华 吴小华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8-119,共2页
高压氧医学在产科的应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并获得了较快发展。笔者于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对28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孕妇在解痉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高压氧综合治疗 血压变化 胎儿生长受限 高压氧医学 高压氧治疗 降压药物 国内外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结合心脏康复护理训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及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王桂丽 王艳玲 +1 位作者 李丽娟 常丽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78-181,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结合心脏康复护理训练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心脏康复护理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结合心脏康复护理训练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心脏康复护理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炎症、心肌损伤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随访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结合心脏康复护理训练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压氧 康复训练 心电图
下载PDF
高压氧舱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华 《神经药理学报》 1997年第4期115-116,共2页
近些年来,随着高压氧医学的发展,高压氧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证明,高压氧是治疗某些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大地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深受临床医务人员及病人的欢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然而,由于部分高压氧舱制造上存... 近些年来,随着高压氧医学的发展,高压氧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证明,高压氧是治疗某些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大地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深受临床医务人员及病人的欢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然而,由于部分高压氧舱制造上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导致安全系数低,存有潜在的事故隐患。另外,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个别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正规培训,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原因,致使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和意外事故者,已屡有报导。为此我院自1993年建舱以来,加强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舱 高压氧疗法 安全使用 高压氧治疗 规章制度 中耳气压伤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加强安全管理 操作规程 临床医务人员
下载PDF
高压氧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9
作者 王桂丽 《妈妈宝宝》 2023年第4期26-27,共2页
儿童是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希望,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也有一群不同于常人的孩子。他们眼神清澈明亮,却羞于与人对视;他们声音悦耳,却难以与人交流;他们好似密闭空间中的花朵,外人很难进入他们的世界,帮助他们正常开花结果。他们,就是来... 儿童是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希望,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也有一群不同于常人的孩子。他们眼神清澈明亮,却羞于与人对视;他们声音悦耳,却难以与人交流;他们好似密闭空间中的花朵,外人很难进入他们的世界,帮助他们正常开花结果。他们,就是来自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高压氧综合治疗可帮助一些“星星的孩子”提高部分受损脑细胞的恢复速度。据文献报道,高压氧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作用得到了大量研究数据的支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如何通过高压氧帮助更多星星宝宝们走出孤独空间,融入多彩世界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自闭症儿童 高压氧疗法 高压氧综合治疗 恢复速度 密闭空间 脑细胞 文献报道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帕金森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春曼 房硕 +2 位作者 刘荣 王冬梅 刘洋洋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探究红景天苷是否能够通过调控PTEN/AKT/mTOR通路增强自噬,从而发挥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与红景天苷组,每组8只。转棒实验评估小鼠的运动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 探究红景天苷是否能够通过调控PTEN/AKT/mTOR通路增强自噬,从而发挥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与红景天苷组,每组8只。转棒实验评估小鼠的运动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情况;试剂盒测定脑黑质区线粒体ATP酶(ATPase)、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Complex I)活性;Western blot测定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泛素连接酶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核孔糖蛋白62(p62)表达、PTEN、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小鼠旋转圈数明显减少、掉落潜伏期明显延长;TH表达明显增加、α-Syn表达明显降低;ATPase、Complex I活性明显提高;PINK1和parkin表达及LC3-II/LC3-I比值明显升高,而p62表达明显降低;PTE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红景天苷能够通过调控PTEN/AKT/mTOR通路活性,增强自噬水平,从而起到治疗PD模型小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帕金森病 自噬 PTEN/AKT/mTOR通路
原文传递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32例高压氧的治疗和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玉华 刘宏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696-2697,共2页
关键词 先兆子痫 胎儿生长迟缓/治疗/护理 高压氧
原文传递
高压氧综合治疗拔牙术后并发纵隔气性坏疽、脓胸一例
12
作者 王玉华 张瑞霞 +1 位作者 马云彪 陈媛媛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21-221,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2003年2月27日于当地卫生所拔除左上颌第三磨牙,术后第2天拔牙创面疼痛明显,逐渐出现左面颊部肿胀及张口受限,于2003年3月4日入我院口腔科。查体:体温37.2℃,心率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2003年2月27日于当地卫生所拔除左上颌第三磨牙,术后第2天拔牙创面疼痛明显,逐渐出现左面颊部肿胀及张口受限,于2003年3月4日入我院口腔科。查体:体温37.2℃,心率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5mmHg。左面颊及颌下区肿胀、压痛,无明显波动,可张口约2cm,左上颌第3磨牙创面未愈,牙槽窝周围见脓性分泌物。初步诊断:拔牙术后感染。入院后全身抗感染治疗,局部伤口清创、换药.左侧面颊及颌下区肿胀减轻,拔牙创面愈合,但患者逐渐出现吞咽疼痛及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 高压氧综合治疗 拔牙 气性坏疽 全身抗感染治疗 纵隔 脓胸 上颌第三磨牙
原文传递
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疗效分析
13
作者 王玉华 苏海涛 刘宏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年第5期111-111,共1页
近年来,交通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车祸导致的颅脑外伤患者逐渐增多,且年龄较年轻化。在颅脑损伤患者中,颅内血肿的发生率较高。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患者128例,通过临床观察和疗效分析发现,颅... 近年来,交通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车祸导致的颅脑外伤患者逐渐增多,且年龄较年轻化。在颅脑损伤患者中,颅内血肿的发生率较高。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患者128例,通过临床观察和疗效分析发现,颅内血肿患者术后早期进行高压氧(HBO)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高压氧组。现将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颅内血肿 早期高压氧治疗 疗效分析 高压氧(HBO)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 颅内血肿患者 脑外伤患者 交通事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