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起缅甸输入新型麻疹病毒(d11基因型)引发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庞颜坤 李立群 +4 位作者 丁峥嵘 彭敏 朱元清 王正有 李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研究缅甸输入新型麻疹病毒(d11基因型)导致暴发疫情的相关因素及阻断传播的有效策略和措施.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现场暴发调查.结果 云南省孟连县4个乡镇(66%)报告麻疹15例,6月龄至5岁儿童7例,2例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 目的 研究缅甸输入新型麻疹病毒(d11基因型)导致暴发疫情的相关因素及阻断传播的有效策略和措施.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现场暴发调查.结果 云南省孟连县4个乡镇(66%)报告麻疹15例,6月龄至5岁儿童7例,2例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21~49岁8例,免疫史均不详.缅甸入境人员就诊14例,年龄10月龄至13岁,仅1例接种过MV.除1例缅甸病例未采到标本外,其余28例患者麻疹IgM抗体均为阳性,有6例标本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扩增后测序为麻疹病毒d11基因型,为缅甸输入的d11基因型野病毒.MV接种率和抗体水平调查184人,接种率61.96%,麻疹IgG抗体阳性率87.50%.及时开展MV应急接种,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境外输入麻疹病例可以引发境内麻疹流行,预示云南省消除麻疹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应急接种MV可以阻断传播,说明目前使用的MV对预防d11基因型麻疹病毒感染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暴发疫情 缅甸输入
原文传递
云南南部边境地区居民易患疟疾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董莹 王兴荣 +13 位作者 吕时生 郭晓芳 李春富 刘慧 李丽 李菊升 胡继成 王正友 吴显华 李春林 周玉斌 唐永泉 李开洪 李万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南部边境居民易患疟疾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不等比例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问卷调查居民一般情况,疟疾常识知晓情况,疟史、蚊帐使用情况等。计算机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在SPSS13.0软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 目的了解云南南部边境居民易患疟疾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不等比例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问卷调查居民一般情况,疟疾常识知晓情况,疟史、蚊帐使用情况等。计算机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在SPSS13.0软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云南南部4县114个自然村11414人、16种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少数民族、未婚状态、户外露宿是居民患疟疾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95、12.212、1.430和3.085)。结论应加强云南南部边境地区男性居民和少数民族居民的疟疾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居民 疟疾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云南边境居民疟疾常识知晓率调查 被引量:15
3
作者 董莹 王兴荣 +11 位作者 周玉斌 李春林 吴显华 王正友 李春富 郭晓芳 刘慧 李丽 吕时生 付开云 李开洪 唐永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边境地区居民对疟疾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不等比例抽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居民一般情况、疟疾常识知晓情况和有关疟史等。结果疟疾防治常识在云南边境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极低,人群对≥3个疟防常识的知晓率... 目的了解云南边境地区居民对疟疾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不等比例抽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居民一般情况、疟疾常识知晓情况和有关疟史等。结果疟疾防治常识在云南边境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极低,人群对≥3个疟防常识的知晓率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民族和体质上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边境地区居民掌握疟防常识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有无疟史4方面,各因素的比值比分别为3.373、1.210、2.956和3.698。结论云南边境地区居民的疟疾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应该重点加强对青少年、妇女和文化水平较低人群的疟防常识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边境居民 知晓率 云南省
下载PDF
普洱市农村居民疟防知识态度行为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董莹 吕时生 +10 位作者 许海兵 付开云 杨江波 段爱媛 陈朝年 周德昌 杨肆敏 岩罕章 谢奇 段似海 丁洪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9-254,共6页
目的了解普洱市农村居民的疟防知识、态度、行为(简称KAP)相互影响的程度。方法采用分层整群不等比例抽样调查方法,问卷收集居民家庭财产、个人一般情况、疟防知识、疟防态度、行为习惯等资料,对数据进行KAP量化分析。结果普洱市10县/... 目的了解普洱市农村居民的疟防知识、态度、行为(简称KAP)相互影响的程度。方法采用分层整群不等比例抽样调查方法,问卷收集居民家庭财产、个人一般情况、疟防知识、疟防态度、行为习惯等资料,对数据进行KAP量化分析。结果普洱市10县/区农村居民的疟防态度得分最高,行为得分其次,知识得分最低,各分值为0.5207±0.0036、0.4964±0.0031和0.2459±0.0028,影响疟防知识、态度和行为差异的因素主要为年龄、文化程度、地区差异、经济状况等,这一地区农村人群的疟防态度和行为构成不完全依赖疟防常识的知晓。结论外力施予的疟防行为对普洱市农村居民掌握知识信息、形成卫生态度的影响明显,在该地区应做好行为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知识、态度、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云南省孟连县疟疾流行及防治现状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董莹 王正友 +8 位作者 吕时生 李纯辉 郭晓芳 李春富 李丽 刘慧 李菊升 王兴荣 唐永泉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5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了解孟连县疟疾流行现状及其控制能力。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2年疟疾报告疫情、血检能力等,对人群疟疾常识知晓、村民疟史、蚊帐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0~2002年孟连县疟疾发病率为21.5/万,61.33%为当地感... 目的了解孟连县疟疾流行现状及其控制能力。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2年疟疾报告疫情、血检能力等,对人群疟疾常识知晓、村民疟史、蚊帐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0~2002年孟连县疟疾发病率为21.5/万,61.33%为当地感染病例,恶性疟占28.53%,7个乡均有病例分布,各乡的发病率在5/万~55.6/万之间,被调查3个乡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47/万、15/万、和5/万。调查25个自然村在2002年共报告5例疟疾,其中恶性疟3例,对发热患者血检、医生疟疾治疗处方、疟史调查核实,估算孟连县的血检、处方、走访漏报率分别为0.00%、70.59%和98.45%。3173名学生和村民的疟疾常识知晓程度不高,村民的经验积累型疟防知识的知晓与中、小学生相当,但间接传授型疟防知识弱于中、小学生。结论孟连县应在采取综合治理疟疾的前提下,加强对流动人员疟疾监测和防治,尽力落实媒介控制措施。在进一步规范疟疾治疗处方管理的基础上,用处方漏报率估算当地疟疾发病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现状 调查 对策 评价
下载PDF
云南省中缅边境孟连口岸登革热流行状况调查 被引量:9
6
作者 鱼爱水 罗燕 +2 位作者 杨永慧 岩罕章 周红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孟连口岸登革热流行状况,为边境登革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孟连口岸及其对应的缅甸居民健康人群血清登革热病毒IgG抗体,采用登革热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疑似登革热病人血清IgG和IgM抗体,采用定时、... 目的了解云南孟连口岸登革热流行状况,为边境登革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孟连口岸及其对应的缅甸居民健康人群血清登革热病毒IgG抗体,采用登革热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疑似登革热病人血清IgG和IgM抗体,采用定时、定点方法调查登革热媒介成蚊密度和幼虫指数。结果 2011年共采集中国居民健康人群血清202份,其中登革热病毒IgG阳性3份,阳性率1.49%;缅甸口岸采集缅甸居民血清113份,登革热病毒IgG阳性13份,阳性率12.62%。2008-2014年在孟连口岸共监测跨境缅甸居民和本国居民疑似登革热病例518人,登革热病毒IgM阳性12例,阳性率为2.32%,均为中国居民到缅甸边境地区伐木或淘金人群;IgG阳性30例,阳性率为5.79%,其中18名为缅甸居民,12名中国居民。共监测孟连口岸本地未有出入缅甸史居民175人,登革热病毒IgM和IgG均为阴性;共捕获8种7 203只蚊虫,其中白纹伊蚊为当地口岸优势蚊种,占捕获蚊虫总数的69.17%,密度高峰期为7月;共监测5 837个容器,阳性容器232个,其中6-10月伊蚊幼虫平均布雷图指数(BI)分别为20、29.5、24.5、14.5、9.31,容器指数(CI)分别为4.05、5.46、4.85、3.11、2.46,房屋指数(HI)分别为16.36、19.09、16.82、12.76、7.24,千人指数分别为42.64、63.35、52.63、30.02、19.49;未发现埃及伊蚊成蚊和幼虫。结论与孟连县接壤的缅甸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程度高,孟连口岸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种群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疫情隐患,应加强口岸登革热疑似病例和媒介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白纹伊蚊 监测 中缅边境
原文传递
云南省南部农村居民疟防KAP变化影响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董莹 吕时生 +5 位作者 许海兵 付开云 杨江波 段爱媛 岩罕章 张再兴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南部农村居民疟防知识、态度、行为(KAP)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云南省南部4个县,采用分层整群不等比例抽样调查方法,问卷收集居民一般情况、疟防常识知晓、疟防态度及行为习惯等资料,对回答内容进行KAP量化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云南省南部农村居民疟防知识、态度、行为(KAP)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云南省南部4个县,采用分层整群不等比例抽样调查方法,问卷收集居民一般情况、疟防常识知晓、疟防态度及行为习惯等资料,对回答内容进行KAP量化分析。结果农村居民的疟防KAP水平于宣教后呈显著提高,疟防态度改善最为明显(0.8051±0.0050,F=3132.85,P<0.01),疟防常识知晓得分增幅最小,但仍有统计学意义(0.2046±0.0061,F=29.98,P<0.01),影响疟防常识知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求医意向、蚊帐拥有及其使用,影响疟防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年龄、疟疾症状知晓、蚊帐拥有及其使用,影响疟防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疟疾症状知晓、蚊帐使用意愿,研究地区农村居民的疟防态度和卫生行为构成不完全依赖疟防常识的积累。结论宣教后,居民的疟防KAP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发生改变,人类学指标的影响强度增大,疟防常识宣教对人群的正向引导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知识 态度 行为 影响因素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疟疾监测点2008年疟疾流行趋势与流行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国伟 魏春 +5 位作者 李华宪 杨丽香 黄强 岩罕章 田光强 白志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云南省疟疾监测点2005-2008年疟疾年平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8年平均年发病率为11.84/万,比2005年下降了66.1%。小学生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61%。82%的病例初诊就诊机构为乡(镇)卫生院。患者病后第3天及以后... 云南省疟疾监测点2005-2008年疟疾年平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08年平均年发病率为11.84/万,比2005年下降了66.1%。小学生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61%。82%的病例初诊就诊机构为乡(镇)卫生院。患者病后第3天及以后就诊的比例高达83.6%。临床表现以隔日发作为主(占72.7%),轻度病例占98.4%,初、复发病例分别占95.3%和4.7%。优势虫种为间日疟原虫(占81.2%)。当地感染病例主要发生在边境接壤地带(占97.2%)。居民蚊帐覆盖率仅占51.4%。调查表明,监测点范围内的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提高当地居民尽早就医的行为意识和探索与周边国家接壤地带的疟疾防制策略仍是今后需要考虑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趋势 流行特征 发病率
下载PDF
应用多重PCR法鉴定分析云南4县按蚊胃血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井巍 姜进勇 +6 位作者 王学忠 曾旭灿 郑宇婷 周红宁 李鸿斌 龙智 杨太专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7,共2页
2012年6-8月采集云南元江县、巧家县、永善县和景洪市牛棚和人房周围附近环境的饱血按蚊,制作蚊胃血滤纸血膜。多重PCR法检测采集的按蚊胃血样品,分析不同按蚊在当地的嗜血习性。采集的145只按蚊中,中华按蚊123只(占84.8%),微... 2012年6-8月采集云南元江县、巧家县、永善县和景洪市牛棚和人房周围附近环境的饱血按蚊,制作蚊胃血滤纸血膜。多重PCR法检测采集的按蚊胃血样品,分析不同按蚊在当地的嗜血习性。采集的145只按蚊中,中华按蚊123只(占84.8%),微小按蚊22只(占15.2%)。145份按蚊胃血样品中,共134份扩增出相应条带,其中猪血源104份,牛血源22份,犬血源4份,人血源2份,猪和牛混合血源1份,猪和人混合血源1份。中华按蚊人血指数0.018,微小按蚊人血指数0.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蚊 胃血 多重PCR 人血指数 云南
下载PDF
2005年云南省疟疾流行与防治监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国伟 陈章伟 +7 位作者 赵晓涛 杨丽香 陈于文 赵海燕 赵津妍 刀应华 唐永泉 白志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了解目前云南省疟疾流行和防治情况。方法采用全国疟疾监测方案在云南省选择5个点,开展疟疾监测。结果瑞丽等5个疟疾高发县市的年疟疾发病率为34.94,用抗疟药使用量推算的疟疾发病率为314.46,疫情漏报率为88.99%。中华按蚊叮人率为3... 目的了解目前云南省疟疾流行和防治情况。方法采用全国疟疾监测方案在云南省选择5个点,开展疟疾监测。结果瑞丽等5个疟疾高发县市的年疟疾发病率为34.94,用抗疟药使用量推算的疟疾发病率为314.46,疫情漏报率为88.99%。中华按蚊叮人率为3.20只/人.夜,微小按蚊叮人率为2.00只/人.夜。当地村民蚊帐使用率57.28%。实验室诊断疟疾占总病例数的53.43%,乡村医生诊治的疟疾病例占总例数的61.70%,当地疟疾病人17.61%为境外感染,26.57%为复发病例。结论云南疟疾流行态势依然严峻,境外输入疟疾对边境地区的防治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村医生担负着61.70%的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任务,但各级CDC提供疟疾防治方面的培训和治疗药物的供给等主要还是在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了更好地防控疟疾,应该选择适合云南流行特点的防治措施,将防治的重点进一步放到村级及流动人员出入境频繁的边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疟疾 流行和防治 监测报告
下载PDF
中缅边境地区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锐 罗燕 +2 位作者 冯志刚 周红宁 鱼爱水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分析2019年中缅边境地区孟连县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特点,为制定当地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所有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流行因素;采集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检测... 目的分析2019年中缅边境地区孟连县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特点,为制定当地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所有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流行因素;采集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RT-PCR鉴定登革病毒血清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及其双层叠帐捕蚊法检测蚊媒密度,综合评价防控效果。结果本次疫情是境外疫情引起的本地疫情暴发,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5例,其中本地病例15例,缅甸输入病例25例,景洪输入病例5例。发病年龄以20~59岁青壮年居多(占95.6%),男女比例1.5:1,职业均为农民。白纹伊蚊平均成蚊密度36只/人·h,未捕获埃及伊蚊。病例以轻型为主,均有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乏力、肌肉关节痛及血小板减少等临床特征。登革病毒血清型均为DENV-1。结论本次登革疫情病原的血清型为DENV-1型,主要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与云南省以埃及伊蚊为主要流行区有所不同,结果提示当地相关部门须重点关注境外疫情对当地疫情防控的影响,建议加强双边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提高境外防控机构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白纹伊蚊 暴发疫情特征 中缅边境地区
原文传递
元江县1岁~15岁儿童麻疹抗体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江梅 温荣冰 +3 位作者 杜春华 周燕华 张玫 潘海燕 《卫生软科学》 2010年第5期466-468,共3页
[目的]了解元江县1岁~15岁儿童麻疹免疫状况,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及效果,为制定元江县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08年6月~7月在元江县各乡镇随机抽取5个年龄段人群血清331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 [目的]了解元江县1岁~15岁儿童麻疹免疫状况,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及效果,为制定元江县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08年6月~7月在元江县各乡镇随机抽取5个年龄段人群血清331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组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元江县331例1岁~15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315例,阳性率95.17%,抗体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1630.44,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62%、96.30%、96.43%、100%、98.21%。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之间有差异(χ2=11.52,P<0.05),低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仅达89.62%;不同性别儿童麻疹抗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63,P>0.05)。[结论]元江县15岁以下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5.17%,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但部分乡村依然存在麻疹散发病例的报告。为按期实现国家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必须对免疫薄弱的人群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进一步提高易感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建立人群牢固的免疫屏障,最终达到阻断麻疹在人群中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麻疹抗体 分析
下载PDF
2003~2005年玉溪市不同民族居民预期寿命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正美 范波 +8 位作者 李六九 范之宏 杨太专 李永艳 邢兰燕 瞿媛 赵微 郑应莲 王平 《预防医学论坛》 2008年第8期750-751,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居民死亡率及预期寿命,为提高不同民族居民的平均寿命提供依据。[方法]在玉溪市抽取20个乡(镇),对2003~2005年死亡的人员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调查乡镇2003~2005年平均人口为591190人,累计死亡9086例,平均死...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居民死亡率及预期寿命,为提高不同民族居民的平均寿命提供依据。[方法]在玉溪市抽取20个乡(镇),对2003~2005年死亡的人员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调查乡镇2003~2005年平均人口为591190人,累计死亡9086例,平均死亡率为15.37‰,平均期望寿命为73.47岁。平均死亡率,男性为16.17‰,女性为14.53‰;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71.71岁,女性为75.19岁。汉族、彝族、回族居民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5.13‰、16.04‰、15.40‰.傣族、哈尼族、白族、蒙古族、苗族居民分别为16.10‰、15.44‰、17.33‰、21.11‰、12.73‰;平均预期寿命汉族、彝族、回族居民分别为74.92岁、73.84岁、75.08岁,傣族、哈尼族、白族、蒙古族、苗族居民分别为73.50岁、73.95岁、73.65岁、72.72岁、76.71岁。[结论]玉溪市各个民族平均预期寿命高于2004年全国平均水平和1990年云南省同民族平均水平;苗族和回族最高,蒙古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预期寿命 死亡率
下载PDF
云南玉溪市居民死亡率与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波 黄正美 +8 位作者 李六九 范芝宏 杨太专 李永艳 邢兰燕 瞿媛 赵微 郑应莲 王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917-1918,1964,共3页
目的了解玉溪市居民期望寿命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坝区、半山区、山区县、乡(镇)分层,对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死亡的居民入户调查并照对前几次的普查资料,用简略寿命表进行预期寿命计算... 目的了解玉溪市居民期望寿命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坝区、半山区、山区县、乡(镇)分层,对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死亡的居民入户调查并照对前几次的普查资料,用简略寿命表进行预期寿命计算。结果玉溪市2005、1989、1981和1975年平均期望寿命分别为73.59、68.55、67.21和62.01岁;2005年平均期望寿命男性为72.23岁,女性75.97岁;2005年比1975年升高11.58岁,30年平均上升0.40岁。山区少数民族为主的兴蒙、里山、通红句、青龙厂、澧江和腰街镇2003—2005年男性与女性分别相差5.83、4.75、7.50、6.43、5.47和5.25岁;纳古镇、通红句乡2003—2005年人年均纯收入分别为6472元和1739元,期望寿命为72.63岁和73.06岁。结论玉溪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国内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为主的山区乡镇男性与女性期望寿命差距较大;平均收入的高低并不是影响期望寿命的绝对因素。缩小男性与女性期望寿命差距对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预期寿命 差距 分析 死亡率
下载PDF
2005年云南省疟疾监测点疟疾流行特征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国伟 陈章伟 +7 位作者 赵晓涛 杨丽香 陈于文 赵海燕 赵津妍 刀应华 唐永泉 白志明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特征。方法采用调查表进行疟疾患者个案调查。结果人群特征:男性、农民、小学文化是风险人群。感染特征:当地感染病例占77.01%,外地感染病例占5.37%,国外感染病例占17.61%。发病特征:间日疟占74.30%,恶性疟占25.7... 目的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特征。方法采用调查表进行疟疾患者个案调查。结果人群特征:男性、农民、小学文化是风险人群。感染特征:当地感染病例占77.01%,外地感染病例占5.37%,国外感染病例占17.61%。发病特征:间日疟占74.30%,恶性疟占25.70%;轻型病例占97.90%,重型病例占2.10%;初发病例占74.10%,复发病例占25.90%。就医特征:平均就医时间4.15d;首选医院:村卫生所占61.50%。诊断方式:实验室诊断占53.40%,临床诊断占24.20%,药物试治有效占21.50%。行为特征:使用蚊帐率38.20%,有露宿习惯者占14.30%。治疗特征:口服药治疗占69.16%,肌肉注射24.25%;肌肉注射加口服治疗占6.59%,使用正规处方率为64.67%,非正规处方率为35.33%。结论防治措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通过卫生宣教和培训,加强风险人群和有出国打工行为者的管理,提高村民的及时就医和自我防护能力,提高村医的正规治疗率,减少复发,改善抗疟环境,降低发病,控制疟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特征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水污染引起学生腹泻流行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六九 李顺祥 +4 位作者 王树坤 温润生 杨学文 王志刚 曾丽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 寻找引起本次腹泻爆发的原因 ,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以流行病学方法对爆发点进行发病情况和现场情况的调查和处理 ,并对学校食堂的剩余食物 ,餐具、病人粪便及水源进行实验室检查。 结果 部分食品和餐具未检出... 目的 寻找引起本次腹泻爆发的原因 ,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以流行病学方法对爆发点进行发病情况和现场情况的调查和处理 ,并对学校食堂的剩余食物 ,餐具、病人粪便及水源进行实验室检查。 结果 部分食品和餐具未检出肠道致病菌 ,自备井水、末梢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都超标 ,10例病人粪便培养 ,5例检出沙门菌。 结论 本次腹泻爆发系水源污染引起 ,应加强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学生 腹泻 流行病学 调查 预防
下载PDF
云南省元江县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携带情况及菌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燕华 端海涛 +1 位作者 潘海燕 张玫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22期2998-2999,共2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云南省元江县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携带情况及菌型分布,以防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GB 4789.4-2010,沙门菌分离鉴定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11年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出肠道沙门菌46株,检出率1.48%(46/... 目的了解和分析云南省元江县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携带情况及菌型分布,以防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GB 4789.4-2010,沙门菌分离鉴定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11年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出肠道沙门菌46株,检出率1.48%(46/3 115);分布于4个血清群,12个血清型,其中以B群最多,其次E1群、A群、C1群。各季度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P=0.009),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哈尼族(1.97%)、彝族(1.96%)、傣族(1.50%)阳性检出率高于汉族(0.97%)。结论肠道沙门菌在该县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携带率较高,哈尼族、彝族、傣族3种少数民族沙门菌携带率高于汉族。相关部门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沙门菌 检出率 从业人员
原文传递
元江县2013年大众艾滋病、梅毒知识行为情况和态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温荣斌 付金翠 +4 位作者 刘燕燕 白春寿 李孝安 郭春园 高良敏 《皮肤病与性病》 201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了解元江县6类人群对艾滋病和梅毒相关知识的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校外青少年、学生、农民工、业主6类人群开展调查。结果 6类人群对艾滋病和梅毒... 目的了解元江县6类人群对艾滋病和梅毒相关知识的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校外青少年、学生、农民工、业主6类人群开展调查。结果 6类人群对艾滋病和梅毒的知晓率分别为97.1%(P>0.05)和87.7%(P<0.001),大众获取梅毒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22.3%、宣传活动13.6%和宣传材料13.6%,大众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普遍持支持态度。结论加强在校学生有关艾滋病、梅毒知识的宣传,拓展健康教育形式及频次,积极在各类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的反歧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梅毒 知识 态度
下载PDF
云南省元磨高速公路施工人员疟疾流行情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强 刑兰燕 +5 位作者 李六九 范波 杨继青 黄正美 杨泰庄 温润生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大型工程 疟疾 疟原虫
下载PDF
玉溪哀牢山微小按蚊数量变化与疟疾流行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波 黄正美 +6 位作者 李六九 吴强 杨继青 陈亚松 杨泰专 邢兰燕 普忠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 了解哀牢山微小按蚊数量变化与疟疾流行的关系。 方法 收集和分析哀牢山各年疟疾和按蚊监测报表资料和各种农作物种植以及当地气象资料情况并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疟疾发病率与微小按蚊数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r=0.89,P<0.05)... 目的 了解哀牢山微小按蚊数量变化与疟疾流行的关系。 方法 收集和分析哀牢山各年疟疾和按蚊监测报表资料和各种农作物种植以及当地气象资料情况并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疟疾发病率与微小按蚊数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r=0.89,P<0.05),微小按蚊数量变化与分层在1100m海拔以上的村委会种植甘蔗有统计学意义(r=0.78,P<0.05)。 结论 半山区种植农作物变化对控制疟疾有重要作用。高疟区控制疟疾流行的关键是降低主要传疟媒介的密度,缩小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微小按蚊 流行 数量变化 传疟媒介 发病率 统计学 种植 测报 哀牢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