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梁玉玺
张艳伟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
-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48-150,共3页
-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CZZ048)
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一般项目(ZTS201314)
-
文摘
面对寝室文化发展色彩纷呈、各种思想融汇交锋、学生需求不断增强的态势,有效利用寝室为载体、增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从时代要求和学生价值观、共同追求和个性特征、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以及政治认同教育等方面切入,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更加丰富、有针对性地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开展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探讨寝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关键词
中国梦
寝室文化
时代要求
政治认同
-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品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建杰
公勋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博物馆
沈阳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4-17,共4页
-
基金
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重点项目(2020GXDJ-ZD013)
-
文摘
党建工作在基层事业发展过程中处于统领位置。培育和创建高校基层党建品牌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和重要途径,是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管理科学化和助推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企业品牌建设经验运用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对内凝聚人心、提升基层组织活力,对外树立良好组织形象,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抓住党建品牌的特点,积极拓宽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实施路经,正确处理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关系,才有助于高校基层党建品牌的建设,从而推动高校党建和事业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
高校
基层党建
品牌建设
-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政治学]
G64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观教育多元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艳伟
公勋
裴雨墨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7-31,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当代大学生道德观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JDSZ2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大学生道德观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需要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长期共同努力构建的系统工程。做好大学生道德观教育工作,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高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重要使命。大学生道德观教育要从多方面共同着手,同时发力。大学生道德观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文化、实践六个主要领域入手,构建完善的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多元体系,从整体上加强和完善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真正将新时代的大学生道德观教育落到实处,提升他们的整体道德素质。
-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观
教育体系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时代提升大学生道德能力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艳伟
裴雨墨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23-27,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14JDSZ2065)
-
文摘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需要,高校应采取多种策略,从多种路径入手,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能力。一是把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作为根基,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理论资源,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贴合,丰富道德认知方面的教育内容,并进一步结合时代特征,拓宽教育途径,注重利用社会生活的现实影响提升其道德认知能力;二是把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能力作为着力点,增强情感性教育内容的比重,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开展课上与课下联动式教学,并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魅力,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感的社会人才;三是以大学生的道德意志能力提升作为关键一环,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我国道德资源积淀深厚的优势,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紧密结合,贴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焕发生机。
-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道德能力
-
Keywords
new epoch
college students
moral ability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等院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特点、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贺守喜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6-68,共3页
-
基金
2012年辽宁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重大课题(GXTZ-C008)
-
文摘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探索性的工作。研究探讨高等院校党外代表人士特点,把握存在的问题,对加强高等院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关键的作用。高等院校党外代表人士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关心政治、崇尚竞争,参政议政能力强等特点。高等院校要在思想上提升认识高度,动真情,办实事,增强引导的实际效果等方面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党外代表人士
队伍建设
-
分类号
D6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