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8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特拉津生态风险及其检测和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8
1
作者 李清波 黄国宏 +1 位作者 王颜红 刘孝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25-628,共4页
随着农药等化学品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 ,它们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在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以及大气沉降物中检测出了阿特拉津的残留物 ,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全球性 .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持留期较长并... 随着农药等化学品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 ,它们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在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以及大气沉降物中检测出了阿特拉津的残留物 ,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全球性 .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持留期较长并具有生物蓄积性 ,对粮食和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动物试验结果表明 ,阿特拉津具有生物活性 ,因此深入研究阿特拉津的生态风险问题是当务之急 .文中提出了有关阿特拉津生态风险研究的一些观点 .随着各种检测分析手段的发展 ,阿特拉津的检测技术日臻成熟 ,为研究阿特拉津生态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生态风险 检测 修复技术 研究进展 农药
下载PDF
矿山复垦土壤重构的概念与方法 被引量:118
2
作者 胡振琪 魏忠义 秦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2,共5页
本文从土壤学角度出发,对矿山土地复垦实践中的土壤重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复垦土壤重构的概念,界定了土壤重构的内涵,对土壤重构进行了系统分类与概括,并提出了煤矿区土壤重构的一般方法。同时强调指出:土壤重构是土地复垦的... 本文从土壤学角度出发,对矿山土地复垦实践中的土壤重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复垦土壤重构的概念,界定了土壤重构的内涵,对土壤重构进行了系统分类与概括,并提出了煤矿区土壤重构的一般方法。同时强调指出:土壤重构是土地复垦的核心内容;土壤剖面重构是土壤重构的关键;土壤重构需要与具体采矿工艺相结合;重构土壤的质量是检验土壤重构或农林草复垦成败的主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土壤重构 土地复垦
下载PDF
滴灌施肥条件下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23
3
作者 孙文涛 孙占祥 +2 位作者 王聪翔 宫亮 张玉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3-568,共6页
【目的】“一旱二薄”是限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子。因此,研究滴灌施肥下不同水肥因子对玉米产量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旱棚防雨条件下进行田间微区试... 【目的】“一旱二薄”是限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子。因此,研究滴灌施肥下不同水肥因子对玉米产量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旱棚防雨条件下进行田间微区试验。【结果】通过对玉米产量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建立了水肥回归数学模型。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氮肥用量,其次是灌水量和磷肥用量。各因素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都表现为正效应,其效应顺序为:N水>P水>NP;从产量角度评价,以较高氮肥用量、高磷肥用量和丰富灌水量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结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较高氮肥用量243.27kg·ha-1、高磷肥用量137.431kg·ha-1、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施肥 水肥耦合 D饱和最优设计 玉米
下载PDF
新型缓/控释肥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4
4
作者 韩晓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共6页
我国目前所施用的化肥大多是单质速效化肥,肥效期短,养分容易淋失、挥发和固定,使肥料利用率很低,其中氮肥利用率在30% ̄35%,磷肥利用率10% ̄15%,钾肥利用率35% ̄50%。因此,开发可控制养分释放速度,一次施用能满足作物各个生长阶段养分... 我国目前所施用的化肥大多是单质速效化肥,肥效期短,养分容易淋失、挥发和固定,使肥料利用率很低,其中氮肥利用率在30% ̄35%,磷肥利用率10% ̄15%,钾肥利用率35% ̄50%。因此,开发可控制养分释放速度,一次施用能满足作物各个生长阶段养分需要,低成本,生产工艺简单且对环境友好的包膜控释专用肥料是新型肥料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肥料 包膜控释肥料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 被引量:122
5
作者 张甘霖 王秋兵 +6 位作者 张凤荣 吴克宁 蔡崇法 章明奎 李德成 赵玉国 杨金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6-834,共9页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建立了亚类以上高级单元分类标准和检索,但在基层分类标准方面尚待系统建立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的标准,从标准建立的背景、原则与特点到标准本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用实例演示...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建立了亚类以上高级单元分类标准和检索,但在基层分类标准方面尚待系统建立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的标准,从标准建立的背景、原则与特点到标准本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用实例演示了土族土系标准在具体土壤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基层分类 土族 土系 标准
下载PDF
基于土地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 被引量:119
6
作者 董秀茹 尤明英 王秋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6-339,共4页
为了在基本农田划定中实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目标,该文以辽宁省东港市为例,借助GIS技术,从耕地的自然条件和立地条件两方面考虑,选取耕地等别、坡度、道路通达度、水利设施状况以及与相邻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一... 为了在基本农田划定中实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目标,该文以辽宁省东港市为例,借助GIS技术,从耕地的自然条件和立地条件两方面考虑,选取耕地等别、坡度、道路通达度、水利设施状况以及与相邻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一种以土地评价为基础的"按质定量"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东港市评价分值≥90分的耕地较少,只占耕地总面积的23.73%,且无规律地散步在整个区域内;若使其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评价分值≥70分的耕地区域是理想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证研究表明此种方法可以减少基本农田划定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基本农田的划定更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区域规划 定级 基本农田 立地条件
下载PDF
保护地生产条件下的土壤退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04
7
作者 黄毅 张玉龙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216,共5页
通过对保护地土壤退化问题的综合分析可知,退化的根本原因在于:①迄今为止保护地生产上尚未建立完善的耕作制度,因此不能很好地解决保护地轮休时的土壤环境问题。②市场的需求与保护地的轮作没有统一起来,连作造成营养元素的失衡、土传... 通过对保护地土壤退化问题的综合分析可知,退化的根本原因在于:①迄今为止保护地生产上尚未建立完善的耕作制度,因此不能很好地解决保护地轮休时的土壤环境问题。②市场的需求与保护地的轮作没有统一起来,连作造成营养元素的失衡、土传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③肥料的盲目过量使用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在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盐分,加剧了土壤的次生盐渍化。④多数保护地至今仍沿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法,这样不仅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也是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如下:首先在保护地轮休前大力推行机械方耕、客土、排土等耕作方法,使土壤得到充分的修复。其次,将市场需求与保护地轮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适宜于保护地的土壤轮作制度。第三,以有机食品生产的技术标准为依据,实施因土、因作物、因设施的运行情况,统一调配,科学施肥。第四,建立健全保护地的节水灌溉制度和节水技术体系,将节约水资源与改善保护地环境统一起来。通过实施上述综合措施来提高保护地的持续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生产条件 土壤退化问题 防治对策 土壤耕作 土壤轮作 施肥
原文传递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微生物量氮动态、来源和供氮特征 被引量:108
8
作者 韩晓日 郑国砥 +3 位作者 刘晓燕 孙振涛 杨劲峰 战秀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5-772,共8页
【目的】揭示有机氮肥的矿化-固持周转过程机理,为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同位素15N交叉标记示踪技术,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施化肥、单施猪粪、猪粪与化肥配施、玉米秸与化肥配施、麦秸与化肥配施等5种施肥方式... 【目的】揭示有机氮肥的矿化-固持周转过程机理,为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同位素15N交叉标记示踪技术,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施化肥、单施猪粪、猪粪与化肥配施、玉米秸与化肥配施、麦秸与化肥配施等5种施肥方式下,土壤中微生物量氮在玉米各生育时期的数量、来源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玉米的供氮特征。【结果】各处理在同一生育期微生物量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所施肥料种类的不同。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在玉米各个生育期数量与来源不同,施入的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贡献大,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贡献较小,土壤氮仍是构成微生物量氮的主要来源。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氮素存在竞争关系,在氮素胁迫条件下,竞争作用突出,其竞争强度取决于氮源和能源的供应强度以及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同一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在玉米的各个生育期数量差异很大,当土壤中微生物的碳源(能源)物质与氮源物质充足时微生物对氮素的竞争能力较强,作物的竞争能力较弱,随着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改变,作物的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并显著超过微生物,微生物量氮减少。【结论】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独施用化肥能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来自土壤氮的百分比;与单施有机肥相比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来自土壤氮的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量氮 矿化 固持 15N标记有机肥 15N标记化肥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作为土壤肥力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101
9
作者 薛菁芳 高艳梅 +2 位作者 汪景宽 付时丰 祝凤春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7-250,共4页
通过对不同肥力水平黑土、棕壤、黄棕壤、红壤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比较,研究和探讨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或无机肥施入土壤均能增加土壤微生物量C、N的含量,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有显著的正交互作用。土壤... 通过对不同肥力水平黑土、棕壤、黄棕壤、红壤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比较,研究和探讨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或无机肥施入土壤均能增加土壤微生物量C、N的含量,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有显著的正交互作用。土壤微生物量C、N从北到南的地带性变化规律不强。BC/BN及TC/TN从北到南逐渐减小,BC/TC及BN/TN从北到南逐渐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C、N与全C、全N均呈极显著相关,可以作为指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氮 土壤肥力 指标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对棕壤主要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4
10
作者 王冬梅 王春枝 +3 位作者 韩晓日 张旭东 邹德乙 刘小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研究目的是揭示长期施肥对棕壤主要酶活性的影响,为土壤培肥以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试材采自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微区,共11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土壤转化酶、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在玉米拔节期... 研究目的是揭示长期施肥对棕壤主要酶活性的影响,为土壤培肥以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试材采自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微区,共11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土壤转化酶、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在玉米拔节期及灌浆期出现两个活性高峰,脲酶在玉米拔节期、过氧化氢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各出现一个活性高峰。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及脲酶活性,降低土壤磷酸酶活性,磷肥能够增强土壤过氧化氢酶及转化酶的活性,氮肥则对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具有抑制作用。土壤各种酶之间及酶与土壤养分、玉米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因此合理施肥营造良好的土壤生物化学环境将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与提高,为作物的高产稳产提供有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生物化学环境 长期定位施肥 棕壤
原文传递
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对华北农田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9
11
作者 邢鹏飞 高圣超 +4 位作者 马鸣超 周晓琳 赵同凯 孙军德 沈德龙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04,共7页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2012~2015年连续4年研究了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对土壤中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3M处理(70%无机肥+3 000 kg/hm^2有机肥)和0.5 M处理(50%无机肥+6 000 kg/hm^2有机肥)与NPK...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2012~2015年连续4年研究了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对土壤中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3M处理(70%无机肥+3 000 kg/hm^2有机肥)和0.5 M处理(50%无机肥+6 000 kg/hm^2有机肥)与NPK处理(单施无机肥)相比都提高了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0.5 M高于0.3 M,说明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的比例越高,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就越高。2)土壤中脲酶活性大小顺序NPK>0.3 M>0.5 M>CK,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为0.5 M>0.3 M>NPK,说明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3)小麦4年累计产量0.3 M处理比NPK处理提高5.95%,0.5 M处理比NPK处理降低0.94%,;玉米4年累计产量则是0.3 M比NPK处理降低1.27%,0.5 M处理比NPK处理降低2.00%。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有机肥替代30%无机肥处理能够保证粮食产量,有机肥替代50%无机肥处理更能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替代无机肥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作物产量
下载PDF
植物残体向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及其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4
12
作者 汪景宽 徐英德 +9 位作者 丁凡 高晓丹 李双异 孙良杰 安婷婷 裴久渤 李明 王阳 张维俊 葛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8-540,共13页
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不仅是衡量土壤肥力状况的核心要素,其形成、转化及稳定过程还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植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初始来源,但由于其腐解过程的复杂、多变性以及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的高度异质性,植物残体向土壤有... 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不仅是衡量土壤肥力状况的核心要素,其形成、转化及稳定过程还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植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初始来源,但由于其腐解过程的复杂、多变性以及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的高度异质性,植物残体向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和稳定机理尚不十分明确。本文介绍并讨论了近年来关于植物残体向土壤有机质转化相关研究的新发现,探讨了微生物源和植物源有机质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概述了土壤有机质形成的微生物驱动机制,并综述了植物残体输入后土壤有机质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最后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为科学地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腐殖质 碳循环 微生物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植烟年限土壤pH和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91
13
作者 娄翼来 关连珠 +2 位作者 王玲莉 胡克伟 何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1-534,共4页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土壤PH 年限 土壤障碍因子 可持续发展 烟叶生产 烟田土壤 限制因子
下载PDF
蚯蚓粪对土壤的培肥作用及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3
14
作者 崔玉珍 牛明芬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6-157,共2页
培养试验与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蚯蚓粪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全N及几种有效养分含量,其中有效磷增加最显著。蚯蚓粪还可以显著提高草莓的产量及其品质。
关键词 蚯蚓粪 土壤培肥 草莓 土壤酶活性
原文传递
放牧强度和时期对内蒙古草原土壤压实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6
15
作者 贾树海 王春枝 +3 位作者 孙振涛 李绍良 陈有君 靳存旺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7-222,共6页
在不同牧压下,测定土壤容重(0~20cm)、硬度(地表和0~20cm)、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等与土壤压实作用的有关物理指标。结果表明,供试放牧强度(0~6.67羊/hm2)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仅局限于0~10cm,其中以0~5cm最显著。0~10cm土... 在不同牧压下,测定土壤容重(0~20cm)、硬度(地表和0~20cm)、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等与土壤压实作用的有关物理指标。结果表明,供试放牧强度(0~6.67羊/hm2)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仅局限于0~10cm,其中以0~5cm最显著。0~10cm土壤容重的数学模型为y=1.236+0.595x-7.764*10-3x2,R=0.978。相同放牧强度(20羊/hm2)不同放牧时期(春牧5月22日~6月1日,夏牧7月15~25日,秋收9月3~13日),对土壤容重的影响表现在夏季放牧对于土壤的压实作用最轻,秋季最重,春季居中。每公顷0~4只羊,土壤硬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每公顷4~6.67只羊,土壤硬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放牧强度对土壤表面硬度和毛管持水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草原 放牧强度 土壤压实效应 草原退化
下载PDF
土壤固钾与释钾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2
16
作者 梁成华 魏丽萍 罗磊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79-684,共6页
根据钾素在土壤中对作物的有效性 ,可将其分为速效钾、缓效钾和无效钾。各种形态钾素之间存在着渐变性 ,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其中 ,土壤钾素固定与释放对这一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进而影响钾素的有效性。富含 2∶1型粘土矿物的土壤 ,不... 根据钾素在土壤中对作物的有效性 ,可将其分为速效钾、缓效钾和无效钾。各种形态钾素之间存在着渐变性 ,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其中 ,土壤钾素固定与释放对这一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进而影响钾素的有效性。富含 2∶1型粘土矿物的土壤 ,不仅有丰富的缓效钾储量和较强的供钾能力 ,而且固钾能力也较强。在淋溶性较强的砂质土壤上 ,固钾作用可使钾素免受淋失 ,有利于保存肥力和提高肥效。但是 ,对于多数土壤来说 ,将使施入土壤的大部分钾素转化为非交换性钾 ,其中 ,只有小部分可被当季作物利用。在集约农业条件下 ,土壤的固定已成为提高钾素利用效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阐述了钾素释放与固定的概念与过程 ,综述了影响钾素固定与释放的主要因素 ;系统分析了粘土矿物类型及其结构、土壤铵态氮肥和磷肥水平、土壤水分状况、有机物和羟基铝影响钾素固定、释放过程的作用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释钾机制 2:1型粘土矿物 固钾作用 有机质
下载PDF
氮素对玉米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5
17
作者 姜琳琳 韩立思 +4 位作者 韩晓日 战秀梅 左仁辉 吴正超 袁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7-253,共7页
采用水培试验,比较分析了氮素对高产玉米杂交种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素范围内供氮量的增加能够促进玉米地上部的生长,也促进东单90(DD90)和沈玉21(SY21)根系干重的增加,而高量供氮会抑制根系... 采用水培试验,比较分析了氮素对高产玉米杂交种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素范围内供氮量的增加能够促进玉米地上部的生长,也促进东单90(DD90)和沈玉21(SY21)根系干重的增加,而高量供氮会抑制根系的生长,导致根冠比下降。郑单958(ZD958)在8.0mmol/L氮水平下地上部受抑制的程度大于根系,造成根冠比有所增加。在各氮素水平下,东单90具有很好的根系形态,提高了氮素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氮素积累量。随氮浓度的增加,玉米植株氮素吸收效率增大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减小,无论在低氮还是高氮条件下,郑单958和东单90的氮素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沈玉21和郝育12(HY12),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却显著低于沈玉21和郝育12。不同品种对氮素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东单90和郑单958耐低氮和对氮素吸收的能力强,郑单958耐高氮能力相对较弱,沈玉21和郝育12对氮素需求量大,耐低氮能力弱。适宜的氮素供应能更好地协调根系与地上部的关系,促进根系形态发育,增加根系对氮素的接触面积,促进根系对氮素的高效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系形态 氮素吸收 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4
18
作者 战秀梅 李亭亭 +3 位作者 韩晓日 邹殿博 左仁辉 叶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1-868,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民习惯施肥、氮肥减量及减量后移、氮肥一次性深施对春玉米产量、效益、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移情况及氮的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氮用量N 280 kg/hm2,口肥和拔节期追肥比例为1∶4,N280/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民习惯施肥、氮肥减量及减量后移、氮肥一次性深施对春玉米产量、效益、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移情况及氮的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氮用量N 280 kg/hm2,口肥和拔节期追肥比例为1∶4,N280/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氮用量N 240 kg/hm2,口肥、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比例为1∶2∶2,N240/3)增产3.91%,增收592元/hm2;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氮用量N 240 kg/hm2,播种时一次深施在15 cm处,N240/1)增产11.48%,增收2032元/hm2;氮肥减量后移处理(N240/3)和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N240/1)的经济系数、后期干物质和氮的转移量、转移效率及对子粒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NUE)、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素吸收效率(NUP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氮收获指数(NH I)也显著提高。氮肥减量后移处理(N240/3)花后干物质和氮的积累量及占总量的比例最高;氮肥一次性深施处理(N240/1)花后干物质和氮积累量较高,但所占比例较低;习惯施肥处理(N 280/2)干物质和氮积累量较低,但所占比例较高。由于关于一次性施肥存在较多争议,因此尚不能认为氮肥一次性深施方式可以替代农民习惯施肥;而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既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也提高了氮效率,是一种科学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氮肥后移 一次性深施 氮高效利用
下载PDF
长期培肥黑土微生物量碳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4
19
作者 李东坡 武志杰 +4 位作者 陈利军 朱平 任军 彭畅 梁成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334-1338,共5页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长期采用 2种不同量有机肥 (M2 、M4)、化肥 (NPK)和不施肥 (CK) 4种方式培肥土壤为研究对象 ,对生长季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肥 ,微生物量碳显著高于施用化肥和不施肥 ,容量在 6 2 0mg...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长期采用 2种不同量有机肥 (M2 、M4)、化肥 (NPK)和不施肥 (CK) 4种方式培肥土壤为研究对象 ,对生长季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肥 ,微生物量碳显著高于施用化肥和不施肥 ,容量在 6 2 0mg·kg-1以上 .在各处理中 ,微生物量碳大小顺序为M4>M2 >NPK CK .M2 、M4微生物量碳最大峰值出现在抽雄吐丝期 ,NPK最大峰值出现在播种期 ,CK最大峰值出现在蜡熟期 ,季节性变化平稳 .施肥数量和种类不同所引起的微生物量碳的差异 ,并未因季节变化及玉米生育时期影响而改变 .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与绝大多数黑土生物、理化特性指标动态变化无显著相关性 ;与黑土生物、理化特性 ,植物氮、磷、钾及作物籽粒粗蛋白含量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有机肥 微生物量 生长季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81
20
作者 边振兴 王秋兵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4-290,共7页
本研究以沈阳市不同功能区中6个公园的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的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探讨了沈阳市绿地土壤有机质、氮、磷和钾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的变异性。结果表明,与周边非城区土壤比较,沈阳市城市绿地土壤的养分失衡,呈高度空... 本研究以沈阳市不同功能区中6个公园的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的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探讨了沈阳市绿地土壤有机质、氮、磷和钾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的变异性。结果表明,与周边非城区土壤比较,沈阳市城市绿地土壤的养分失衡,呈高度空间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市 公园 绿地土壤 养分特征 含量 分布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