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悲剧中的审美冲撞——评电影《红樱桃》
- 1
-
-
-
机构
沈阳军区赛区
文安忠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2-22,共1页
-
文摘
影片中残酷的战争场面,或许留给人的只是短暂的惊心动魄。而在一个冰封的教堂里,当一个眼露凶光的老法酉斯将锋利的刀和针刺向一位中国女孩娇嫩的肌肤时.这种视觉冲击力会成为永远抹不掉的记忆。电影《红樱桃》的编导成功运用了时空对比。平行叙述、对比蒙太奇等艺木方法,使得这部杭战题材片在对比冲撞中达到了摄人心魄的悲剧效果。
-
关键词
樱桃
悲剧审美
电影
视觉冲击力
女教师
悲剧效果
成功运用
蒙太奇
战争
善与恶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云蒸霞蔚 余味曲包——简评电影《一棵树》
- 2
-
-
作者
关谊
-
机构
沈阳军区赛区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16,共1页
-
文摘
“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是晋代绘画理论家顾恺之谈论诗、画在刻画人物时阐述的著名论断。言形似易得,神具则难。虽然我们今天拥有了“蒙太奇”来表达人的思想,塑造形象,但仍然有着“手挥五弦”与“目送归鸿”的表现问题,抽象、超象的东西——中国女性那丰富的内心世界,多姿多彩的性格特征……欲用“蒙太奇”这种具象形式表现,要想表达的充分、圆满、恰切,则不是一件易事。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一棵树》是用电影语言表现一位平凡的西北农村妇女治沙植树的传记散文。在许多段落中,就以暗喻手法表现人与大自然的矫顽力、暴虐力的代表——沙漠斗争的主旨,构成了整部电影形式上一个特点。第一语段中,红衣的人与苍黄的沙,构成强烈对比的画面,揭示主人公的人生际遇是与肆虐的黄沙搏斗和厮守、追寻幸福理想,沙漠上的辙迹表明人生的轨迹,清晰且深刻,天空,沙和人的多重组合。
-
关键词
余味曲包
“蒙太奇”
电影语言
人生际遇
性格特征
西北农村
传记散文
绘画理论
矫顽力
中国女性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战争的回响——对抗战题材影片创作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 3
-
-
作者
张劲松
-
机构
沈阳军区赛区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6,共1页
-
文摘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但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苦难却时常敲打着我们的记忆。多年来。
-
关键词
抗战题材
创作历程
日本军国主义
战争创伤
战争影片
抗日战争
电影艺术
乐观主义
回顾与思考
主创意识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