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36年祁红运销纷争探微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龙发 《安徽史学》 2000年第4期80-83,共4页
关键词 1936年 植茶业 “祁门红茶” 茶叶市场 对外贸易 红茶委员会
下载PDF
嫦娥奔月与祈生巫仪——兼论中秋节俗的原始文化意涵 被引量:6
2
作者 阳光宁 何根海 《池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在对月亮神话的原型意象作历时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嫦娥奔月与祈生巫术联系起来分析阐释。认为月亮神话经历了初始原型、次原型和复合型三种神话形态和演化模式,它们分别对应着丰收神、生(丰)殖神和复合的婚姻神。月中蟾蜍充盈着丰沛... 本文在对月亮神话的原型意象作历时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嫦娥奔月与祈生巫术联系起来分析阐释。认为月亮神话经历了初始原型、次原型和复合型三种神话形态和演化模式,它们分别对应着丰收神、生(丰)殖神和复合的婚姻神。月中蟾蜍充盈着丰沛的生殖意象,它是先民用以交感月亮的巫术符码,嫦娥化蟾蜍即是神话主体与对象功能整合统一的精神表现。嫦娥是一位执着祈生的帝妃,其吞服西王母不死药和奔月行为均系祈生求嗣的巫术仪式行为;奔月时间应为农历八月十五日夜。后世五花八门的中秋节俗仍体现着民众对月神原型的多种体验和想象,与古老的月神生殖观念保持着一定的原初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奔月 祈生巫仪 中秋节俗 原始文化 生殖意象
下载PDF
论宋教仁的宪政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志国 江立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29-32,共4页
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宋教仁对资产阶级宪政理论有独到深刻的研究,本文以宋教仁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为核心,对其独特的宪政思想体系作了探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在理论上较为成熟,不可否认他的宪政思想对中国... 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宋教仁对资产阶级宪政理论有独到深刻的研究,本文以宋教仁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为核心,对其独特的宪政思想体系作了探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在理论上较为成熟,不可否认他的宪政思想对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他在实践中却很嫩弱,忽视中国的国情而终于失败。而这正证明了一条真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责任内阁 政党政治 宪法
下载PDF
近十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5
4
作者 疏志芳 汪志国 《池州师专学报》 2005年第2期73-77,共5页
对近十年来学术界就“李约瑟难题”的研究状况,从对难题本身的辨识及其研究意义、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解释“李约瑟难题”、从中西科学与文化对比诠释“李约瑟难题”、数学史的“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与科技文研究及有关方法... 对近十年来学术界就“李约瑟难题”的研究状况,从对难题本身的辨识及其研究意义、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解释“李约瑟难题”、从中西科学与文化对比诠释“李约瑟难题”、数学史的“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与科技文研究及有关方法论问题等5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对该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难题” 研究状况 学术总结
下载PDF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汪志国 《池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6期76-82,共7页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中国近代史的总体研究、近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史、社会史、人物等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梳理。并指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中国近代史的总体研究、近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史、社会史、人物等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梳理。并指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问题的出现,新史料的发掘,新方法的运用,中国近代文的研究会不断地走向深入,大批新的成果也会不断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研究会 研究综述 走向 成果 新问题 文化 发掘 近五年来 史料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思潮述评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惠芳 《池州师专学报》 2005年第1期81-83,共3页
乡村建设思潮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很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其内部派别众多,文章介绍了其代表人物、基本主张,分析了其影响并作出了简要评价。
关键词 乡村建设 三十年代 20世纪 述评 中国 社会 内部
下载PDF
时尚文化的悖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旭东 《池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6期117-119,共3页
时尚文化存在着现代与传统、个人与群体、理性与非理性、审丑与审美、一元与多元、自由与规范、平 等与差异等要素之间的张力,构成了一系列本质性的悖论。这些悖论既是时尚文化存在的内在力量,也是时尚文 化处于某些困境的动因。
关键词 时尚文化 力量 悖论 一元 多元 要素 困境 审丑 理性与非理性 存在
下载PDF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杰林 何根海 《池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120-121,128,共3页
本调查报告通过对我省8所高校历史专业文选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找出了目前此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对历史文选课程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课程教学 选课 历史专业 高校 借鉴作用 实践 调查报告 文选 存在
下载PDF
中国历史文选与中国古代史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杰林 《池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123-124,127,共3页
中国历史文选与中国古代史是大学历史专业的主要课程 ,其教学内容相互渗透关联 ,教学时间基本同步 ,因此 ,应该加强两者教学联系互动。本文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构建两者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 。
关键词 互动教学模式 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史 历史专业 教学时间 教学评价 教学程序 文选 阐述 关联
下载PDF
三年制师专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阳光宁 何根海 汪志国 《池州师专学报》 200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三年制师专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研究”及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开办,是高师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实现高师院校推动、引导、服务于基础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也适应了高师院校长线专业改... “三年制师专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研究”及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开办,是高师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实现高师院校推动、引导、服务于基础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也适应了高师院校长线专业改造的需要。课题研究和专业建设的实践,采用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总结完善交互进行,建立理论研究和专业建设的支持系统,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运行机制,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策略。从师范教育的主要功能和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出发,确立了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综合课程师资;按照“整体构架,通盘考虑,模块结构,分类要求”的思路,重新构建了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成果较丰,学生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促使了教师与课程改革一道成长,为长线专业的改造提供了借鉴和经验,使参与、支持综合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开始形成。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培养目标 文科教育 体系研究 三年制 师专 科教兴国战略 专业建设 课程改革 课程结构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理论研究成果 高师院校 素质教育 教育功能 专业改造 课题研究 支持系统 运行机制 科学决策 教师培训 教材建设
下载PDF
试论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性质及任务——兼论与古汉语、中国古代史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杰林 《池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中国历史文选课性质及教学目的认识误区加以评述,认为中国历史文选 既不是中国古代史的附庸亦非古代汉语的翻版,而是一门交叉边缘的综合性课程,是历史专业的工具课和基础 课,其设置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国... 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中国历史文选课性质及教学目的认识误区加以评述,认为中国历史文选 既不是中国古代史的附庸亦非古代汉语的翻版,而是一门交叉边缘的综合性课程,是历史专业的工具课和基础 课,其设置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的基本素养和技能,加强史学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性质 教学目的 素养 技能培养 中国历史文选课 综合性课程
下载PDF
论孙中山的法治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志国 《池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孙中山 法治思想 历史系 师专 池州 副教授 主任
下载PDF
关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阳光宁 《池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6期108-111,共4页
三年制综合文科教育对师范专科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专业,课程设置是新专业建设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问题。本文从社会需要、学生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对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在处理好专业性和师范性、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素质... 三年制综合文科教育对师范专科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专业,课程设置是新专业建设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问题。本文从社会需要、学生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对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在处理好专业性和师范性、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整体一贯和类型结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等关系的基础上,按照“整体构架,通盘考虑,模块结构,分类要求”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综合文科教有专业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文科 教育专业课程 新专业 学生发展 师范性 三年制 职业教育 科教 类型结构 基本思路
下载PDF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阳光宁 《池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94-96,共3页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件具有综合效应的活动。评价标准要由整齐划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评价方法要变量化评定为量化、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评价目的要由侧重评价的鉴定、管理功能真正转到教师队伍的成长和教学工作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 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 质性评价 评价目的 教学工作 评价标准 成长 发展 多元化 管理功能
下载PDF
韩国独立运动在安徽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龙发 《池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88-89,99,共3页
韩国反日独立运动与俄国革命、中国革命被并列为20世纪初远东的三大革命。中国是韩国独立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数十万韩国志士亡命中国,积极开展反日复国斗争。在安徽,韩国独立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关键词 韩国独立运动 主要活动 大革命 俄国革命 志士 斗争 中国革命 安徽 远东 基地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史学起源新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谈家胜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8-90,共3页
学术界将远古神话与殷周史官和文牍纳入史学的“童年说”、“草创说”、“萌芽说”。笔者认为,商周及其以前的神话传说和文字资料只能说是先人无意识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史料,殷周史官不可佩上史学工作者的标签,其所录的“官文书”也... 学术界将远古神话与殷周史官和文牍纳入史学的“童年说”、“草创说”、“萌芽说”。笔者认为,商周及其以前的神话传说和文字资料只能说是先人无意识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史料,殷周史官不可佩上史学工作者的标签,其所录的“官文书”也不能拔高到史著的地位,只是到了西周晚期至迟在公元前841年,周室及各国史官已开始有意识地记录时事,编排国史。他们从最初那种单纯的宗教神官和“掌官书以赞治”的宝座上渐渐地转轨到后世意义的史官位置上,开始将眼光投向历史,为史而作书,中国古代的史学当于此时萌芽。公元前841年的共和纪年,应是史学孕足而娩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官 史学起源
下载PDF
试析郑观应的实学人才观:读《盛世危言》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惠芳 《池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77-79,共3页
在“经世致用” ,“中体西用”观的理论指导下 ,郑观应极力要求培养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实学人才 ,阐发了设学堂、废科举、授西学、重考核的培养实学人才的途径。他把政治改良与开通民智、人才兴盛联结起来 ,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人才理论。
关键词 人才观 理论指导 科学技术
下载PDF
关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志国 《池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94-97,共4页
高师院校设置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的需要、是与基础教育设置综合课的改革实现对接的需要、顺应了现今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潮流 ,“综合文科”是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间的整合和学科... 高师院校设置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的需要、是与基础教育设置综合课的改革实现对接的需要、顺应了现今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潮流 ,“综合文科”是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间的整合和学科内的融合而成的知识体系 ,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教育 若干问题 科学技术发展 高师院校 基础教育 专业调整 知识体系 知识结构 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 研究能力 综合化 学科 历史学 地理学 政治学 经济学 社会学 设置 改革
下载PDF
清一条鞭法道路上缙绅地主阻碍势力消失原因浅探
19
作者 汪志国 张祥稳 《池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71-74,共4页
作者认为清初一条鞭法之所以能得以较顺利较彻底实施,是由于明末农民战争,明未清初的“奴变”运动对缙绅地主的打击以及与清廷对官绅地主采取的许多直接或间接的打击与抑制政策相关涉。明未至乾隆前期缙绅地主势力逐渐被削弱是清初一条... 作者认为清初一条鞭法之所以能得以较顺利较彻底实施,是由于明末农民战争,明未清初的“奴变”运动对缙绅地主的打击以及与清廷对官绅地主采取的许多直接或间接的打击与抑制政策相关涉。明未至乾隆前期缙绅地主势力逐渐被削弱是清初一条鞭法得以有效实施的社会政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条鞭法 缙绅地主势力 奴变运动 打击政策 清朝 消失原因
下载PDF
杜荀鹤仕进与退隐的心态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谈家胜 《池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61-64,共4页
晚唐诗人杜荀鹤一生跋涉于艰难的仕进旅程,其进退心态颇为复杂。文章认为诗人既有苦求声名不甘庸世的寒士心态,也有取禄酬志谋身荣家的常人功利心理;以诗干谒体现了诗人求名的苦心谋仕的韧志。而仕旅的艰难与挫折,参以禅宗玄理的影响,... 晚唐诗人杜荀鹤一生跋涉于艰难的仕进旅程,其进退心态颇为复杂。文章认为诗人既有苦求声名不甘庸世的寒士心态,也有取禄酬志谋身荣家的常人功利心理;以诗干谒体现了诗人求名的苦心谋仕的韧志。而仕旅的艰难与挫折,参以禅宗玄理的影响,诗人在仕进的同时又常萌生出退隐之思,诗人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泛见于其诗文之中。透此个案解析,似可烛照千余年来中国“寒士”的酸苦心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荀鹤 仕进 退隐 两难心理 古代文学研究 人格属性 矛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