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率变异性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倪玉敏 房丽萍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0年第2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胸大肌锁骨部蒂半片锁骨瓣修复锁骨肩峰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2
作者 郑和平 夏明 +1 位作者 张发惠 钟桂午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为锁骨肩峰端骨不连修复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了胸大肌锁骨部的形态、血供及其与锁骨的关系。结果锁骨部长度为12.8cm;血供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三角肌支,其外径1.9mm、长度为4.7cm... 目的为锁骨肩峰端骨不连修复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了胸大肌锁骨部的形态、血供及其与锁骨的关系。结果锁骨部长度为12.8cm;血供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三角肌支,其外径1.9mm、长度为4.7cm,进入三角肌前,发出1~3支、外径0.5~0.8mm的肌支进入锁骨部,肌支在肌内沿肌束走行和分支,并向上参与锁骨骨膜血管的形成。结论可设计以胸大肌锁骨部为蒂半片锁骨瓣转位修复锁骨肩峰端骨不连的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肩峰端 骨不连 修复 锁骨瓣 胸大肌 解剖学
原文传递
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诊断 被引量:8
3
作者 董江宁 潘维意 全冠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特点及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2例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与临床资料,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12),另6例经实验室检查及吡喹酮试验性治疗后获临床确诊(6/12)。所有病例均做平...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特点及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2例脑血吸虫性肉芽肿的CT与临床资料,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12),另6例经实验室检查及吡喹酮试验性治疗后获临床确诊(6/12)。所有病例均做平扫及增强。6例吡喹酮治疗者服药后11天~24天做首次CT复查。结果:11例共13个病灶位于大脑皮层下区或皮层,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聚集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结节,大小0.8cm~3.6cm,平扫为等或略高密度,注射造影剂后呈不均质明显强化,周围有较宽的低密度带,且有占位表现。6例吡喹酮治疗后,病灶缩小4例,消失2例。结论:脑血吸虫性肉芽肿有较典型的CT表现,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试验性治疗可获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肉芽肿 血吸虫病 肉芽肿 CT
下载PDF
单味苍术能治胃下垂 被引量:6
4
作者 汪益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1-72,共2页
单味苍术治疗胃下垂,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原中医科主任金明渊老中医的宝贵经验之一。笔者效金氏之法,验证临床,用苍术10~15g,加水武火煮沸3分钟,再文火缓煎20分钟,煎成药汁约300ml,亦可用沸水浸泡。
关键词 胃下垂 中医药疗法 苍术
下载PDF
临床用血实施科学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包建国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1年第1期65-65,8,共2页
关键词 临床用血 安全输血 《献血法》 血液管理 医疗手段 受血者 血管 贯彻实施 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和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加宽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和肝散结汤 天冬素片 治疗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论治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唐宜翠 胡斌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7年第8期374-375,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论治体会唐宜翠胡斌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唐宜翠女54岁副主任医师中医学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因禀赋不足,七情内伤,或外感温毒、寒湿之气,或因药物等因素对人体的伤害,导致体内阴阳...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论治体会唐宜翠胡斌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唐宜翠女54岁副主任医师中医学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因禀赋不足,七情内伤,或外感温毒、寒湿之气,或因药物等因素对人体的伤害,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气机紊乱,气滞痰瘀而诱发。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原发性胸腰椎管内肿瘤延误诊治原因探讨(附44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丙虎 贾连顺 +2 位作者 刘洪奎 侯铁胜 倪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本文报告一组44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初期延误诊治,其中10例为腰椎间盘突出而手术,2例为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与脊柱退变性疾病分属两种不同的疾病范畴。为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本文就误诊原因作以下讨论。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延误诊治原因 胸腰椎管
下载PDF
80例抑郁症的脑电图浅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汪达山 王芳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年第4期552-553,共2页
有关抑郁症病人的EEG报道较多,但无特征性的改变。现将我院近几年精神科门诊的80例抑郁症的EEG检查结果进行初步综合分析。1 一般资料80例病人中男性29例,女性51例,男女比例为1:1.8,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14-64岁,以20-40岁居多,共41例,... 有关抑郁症病人的EEG报道较多,但无特征性的改变。现将我院近几年精神科门诊的80例抑郁症的EEG检查结果进行初步综合分析。1 一般资料80例病人中男性29例,女性51例,男女比例为1:1.8,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14-64岁,以20-40岁居多,共41例,占50%,全部病例均来自精神科门诊,且经各种检查排除颅脑损伤、炎症、占位等器质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电图 诊断
下载PDF
静滴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金平 赵春月 何启胜 《青海医药杂志》 2000年第5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静滴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急性降压作用 ;方法 :对 3 8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用尼莫地平 1 0mg加入 2 0 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 ,观察静滴后 5min、1 0min、1 5min、3 0min、60min、1 2 0min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 :用药...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静滴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急性降压作用 ;方法 :对 3 8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用尼莫地平 1 0mg加入 2 0 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 ,观察静滴后 5min、1 0min、1 5min、3 0min、60min、1 2 0min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 :用药后 5min血压开始有下降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用药后 1 0min血压有显著下降 (P <0 .0 1 ) ,但以用药后1 5min、3 0min血压下降更显著 (P <0 .0 1 ) ,各与前次血压比较 ,差异由高度显著性渐转为无显著性 ;用药后 1 2 0min ,总有效率为 1 0 0 % ,与治疗前比较 ,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分别为3 0 .7%和 3 5 .2 %。心率亦有降低 ,但以用药后 1 5min下降更明显 (P <0 .0 5 ) ;结论 :尼莫地平静滴可作为高血压急症急性降压药物 ,其毒副作用少 ,特别适于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脑梗塞、心力衰竭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高血压 急症 急性降压 治疗
下载PDF
内镜下病理诊断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17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四清 石向阳 方智 《神经药理学报》 1997年第6期22-23,共2页
本文通过经内镜下活检病理证实的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结果,提出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的发病率在血吸虫疫区常被低估,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可能是胃癌的诱因之一,该病常需手术治疗。
关键词 内镜 病理 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
下载PDF
皮瓣或肌皮瓣修复大块深度皮肤及软组织缺损
12
作者 刘斌 胡召云 +3 位作者 陈云 孔胜兵 周立 汪开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400-401,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缺损 软组织缺损 修复术 皮瓣 肌皮瓣
下载PDF
欧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颅脑损伤中转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力 朱诚 +3 位作者 江基尧 张光霁 卢亦成 杨中坚 《河北医学》 CAS 1998年第7期21-22,共2页
欧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颅脑损伤中转手术中的临床应用(247100)安徽省池州地区人民医院马力(200003)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朱诚江基尧张光霁卢亦成杨中坚重型颅脑损伤后因颅内压增高而引起的死亡率极高,约60... 欧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颅脑损伤中转手术中的临床应用(247100)安徽省池州地区人民医院马力(200003)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朱诚江基尧张光霁卢亦成杨中坚重型颅脑损伤后因颅内压增高而引起的死亡率极高,约60%~90%[1.2]。我院在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中转手术 大骨瓣开颅术
下载PDF
婴儿脚气病致基底节变性的CT表现三例
14
作者 董江宁 潘维意 范新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54-254,266,共2页
婴儿脚气病致基底节变性的CT表现三例董江宁,潘维意,范新生婴儿脚气病致基底节性已见报道[1]。其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这方面报道较少。笔者报告3例经临床证实的病例,着重介绍其CT表现。一、病例介绍表:讨论1.CT... 婴儿脚气病致基底节变性的CT表现三例董江宁,潘维意,范新生婴儿脚气病致基底节性已见报道[1]。其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这方面报道较少。笔者报告3例经临床证实的病例,着重介绍其CT表现。一、病例介绍表:讨论1.CT表现与病理,本组3例均经临床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脚气病 基底节变性 CT表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分支折返性期前收缩2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倪玉敏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6期358-360,共3页
1 心电资料 例1 男性,30岁。临床拟诊心肌炎。附图(基本心律窦性,心率慢而不齐,变化在52~62次/min之间,为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Ⅰ导R<sub>3</sub>、Ⅲ导R<sub>3</sub>和V<sub>1</sub>导R&... 1 心电资料 例1 男性,30岁。临床拟诊心肌炎。附图(基本心律窦性,心率慢而不齐,变化在52~62次/min之间,为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Ⅰ导R<sub>3</sub>、Ⅲ导R<sub>3</sub>和V<sub>1</sub>导R<sub>4</sub>为提前出现的心搏,联律间期恒定为0.46 s,宽度约0.11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前收缩 分支性 折返性 联律间期 右束支阻滞 不全性 左前分支 QRS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不齐
下载PDF
静滴尼莫地平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平 何启胜 曹文芳 《黑龙江医药》 CAS 1998年第4期222-224,共3页
探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95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尼莫地平4mg 加多巴酚丁胺40mg 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47例,多巴酚丁胺40mg 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7天。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 探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95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尼莫地平4mg 加多巴酚丁胺40mg 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47例,多巴酚丁胺40mg 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7天。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对55.32%和95.83%对80.85%,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治疗结束时 SV、LVEF 均有显著提高(P 均<0.01),但治疗组更显著(P<0.01和 P<0.05);心胸比率均有显著缩小(P 均 <0.01),且治疗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血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而治疗组对心率和收压降低明显(P 均<0.01)。副作用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静滴尼莫地平能有效地改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状态,且逆转扩大的心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静脉滴注 尼莫地平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急诊再手术23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胜兵 王家骅 刘颖斌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 :探讨胰十指肠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及价值。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 1990~1998年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再手术 2 3例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式。本组再手术率 9.9% ,再手术原因依次是腹腔感染 (43.5 % ) ,上消化道出血 (2 1... 目的 :探讨胰十指肠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及价值。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 1990~1998年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再手术 2 3例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式。本组再手术率 9.9% ,再手术原因依次是腹腔感染 (43.5 % ) ,上消化道出血 (2 1.7% ) ,腹腔内出血 (17.4% ) ,切口裂开和胰胆瘘 (13.4% ,8.7% )。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尤其是术中处理 ,重视再手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治疗中的价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 再手术 肿瘤 围手术期 并发症
下载PDF
高渗糖手摇振荡微泡与二氧化碳右心超声造影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金平 倪玉敏 房丽萍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笔者对我院1994年8月至1997年7月诊治的20例正常志愿者和30例不同种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采用50%葡萄糖(GS)手摇振荡微泡右心超声造影,并与二氧化碳(CO_2)超声造影对比观察、探讨两种造影剂作用机制和诊断先心病心内分流的比较,... 笔者对我院1994年8月至1997年7月诊治的20例正常志愿者和30例不同种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采用50%葡萄糖(GS)手摇振荡微泡右心超声造影,并与二氧化碳(CO_2)超声造影对比观察、探讨两种造影剂作用机制和诊断先心病心内分流的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造影 GS微泡 造影 CO2造影
下载PDF
DNA测序证实的Wilson′s病ATP7B基因第14外显子一种新型移码突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志 洪铭范 +6 位作者 任明山 胡纪原 韩咏竹 蔡永亮 杨任民 琚双五 范玉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ATP7B基因) 第14 外显子(exon14) 的突变情况,为该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ATP7B基因的第14 外显子片段,通过DNA 单链构... 目的:了解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ATP7B基因) 第14 外显子(exon14) 的突变情况,为该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ATP7B基因的第14 外显子片段,通过DNA 单链构象多态(SSCP) 筛选,以PCR产物(PCRDNA)循环测序予以鉴定。结果:在85 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和39 例正常人的PCRSSCP均呈现两种泳动带型( Ⅰ、Ⅱ型) ,我们分别对两组中各种带型的PCRDNA进行循环测序,发现Ⅱ型中WD 患者第1046 密码子后插入了碱基A(1046insA) 而产生移码突变。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发现一种未见报道的新型移码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s病 基因突变 PCR-SSCP 循环测序
下载PDF
“春卡1号”治疗春季结膜炎16例疗效观察
20
作者 叶慧敏 叶慧芳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年第3期93-94,共2页
笔者自1990年2月~1992年7月,以“春卡1号”内服为主。配合2%色甘酸钠点眼为辅,治疗春季结膜炎患者16例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6例中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26岁;男性9例,女性7例。病程最长者4年,最短者1年,16例均为双眼发病。
关键词 春季结膜炎 结膜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