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患者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变化与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谢金花 黄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2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患者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变化,以分析3者联合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患者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变化,以分析3者联合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功能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无肝损害组(58例)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组(62例);另回顾性分析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LAP、γ-GT、ALT水平;分析LAP、γ-GT、ALT联合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组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无肝损害组患者血清FT_(4)、FT_(3)、LAP、γ-GT、ALT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组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无肝损害组;血清TSH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组显著低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无肝损害组;血清LAP+γ-GT+ALT联合诊断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血清LAP、γ-GT、ALT单独诊断,且阳性率显著高于ALT诊断;单一诊断中,血清γ-GT检测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均显著高于血清ALT(均P<0.05);血清LAP+γ-GT+ALT联合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的特异度与LAP、γ-GT、ALT单一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FT_(4)、FT_(3)、γ-GT、ALT水平异常升高,且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患者较甲状腺功能亢进无肝损害患者升高更为明显,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患者进行LAP、γ-GT、ALT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其早期诊断,以便于临床及时加以干预,控制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损害 亮氨酸氨基肽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Γ-谷氨酰转移酶
下载PDF
黄芪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分析
2
作者 周红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6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联合普米克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肺功能及预后改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祛痰、抗菌等措施,并且给予普米克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联合普米克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肺功能及预后改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祛痰、抗菌等措施,并且给予普米克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黄芪联合治疗,研究对比两组肺功能及预后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指标PEF、FEV1/FVC及FEV1/预计值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天IL-1β、IL-6下降较对照组明显,随访哮喘发作例数、次数、平均持续时间三个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联合普米克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显著改善肺功能,以及改善患者长期的哮喘发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雾化吸入治疗 黄芪 疗效分析 FEV1 FVC 沙丁胺醇 哮喘发作 对照组
下载PDF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陆海燕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443-444,共2页
本研究旨在针对老年带状疱疹疾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一组使用基础临床方案,另外一组再联合使用个性化护理),以望取得一定的成果,为临床提供护理老年带状疱疹疾病的依据,降低其对老年患者造成的威胁。
关键词 老年带状疱疹 个性化护理 护理措施
下载PDF
4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赵玉良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针对患有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症的48例患者的临床诊治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历报告中出血原因为静脉曲张破裂的48例患者进行分组诊治,对照组进行... 目的:针对患有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症的48例患者的临床诊治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历报告中出血原因为静脉曲张破裂的48例患者进行分组诊治,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实验组则是药物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均详细观察记录临床效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为95.83%,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症,不仅能提高止血成功率,而且副作用少,治疗周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临床诊治分析
原文传递
实施综合干预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孔令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5期108-110,共3页
目的 探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饮食干预、用药指导。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1~3年,平均(1.65±0.34)年;观察组患者掌握溃疡知识88.88%、服药依从性84.44%高于对照组的64.44%、6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复发6.67%、发生并发症2.22%低于对照组的26.67%、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消化性溃疡疾病治疗效果及复发因素多种多样,实施综合干预,提高了患者溃疡知识掌握程度就服药依从性,降低了溃疡复发率,相应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综合干预 预后 影响
下载PDF
泼尼松治疗急性前庭神经元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惠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1期7637-7637,共1页
目的观察泼尼松对急性前庭神经元炎(Vestibular neuronitis,VN)的治疗效果。方法 92例急性前庭神经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泼尼松,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 目的观察泼尼松对急性前庭神经元炎(Vestibular neuronitis,VN)的治疗效果。方法 92例急性前庭神经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泼尼松,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及眼震患者比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泼尼松对急性前庭神经元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药物疗法 泼尼松/治疗应用 人类
原文传递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7
作者 陈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7年第12期57-57,共1页
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患者例数50例,选择时间:2015年2月~2018年2月,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对应组别:对... 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患者例数50例,选择时间:2015年2月~2018年2月,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的功能状态、生活状态、情感状态、社会家庭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结果:研究组的功能状态(20.22±1.11分)、生活状态(20.33±1.21分)、情感状态(19.09±1.27分)、社会家庭状态评分(21.13±1.92分)和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尽快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肿瘤内科PICC置管有效护理方法研究
8
作者 陈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7年第12期59-59,共1页
目的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又称PICC置管,主要为经上肢肘部的头静脉、贵要静脉及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予以穿刺并置管[1],将导管尖端于上腔静脉下三分之一段放置至上腔静脉到右心房交界处的置管技术。PICC置管措施,置管前后的... 目的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又称PICC置管,主要为经上肢肘部的头静脉、贵要静脉及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予以穿刺并置管[1],将导管尖端于上腔静脉下三分之一段放置至上腔静脉到右心房交界处的置管技术。PICC置管措施,置管前后的护理工作等环节及过程始终贯穿不可预测风险[2]。护理风险管理为对于现有及潜在的护理风险予以识别、评估、处理及评价,从而降低PICC置管护理风险的发生[3]。本研究为探讨肿瘤内科PICC置管有效护理方法,选取在本院收治的5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2组患者分别为25例,并予以2种不同的护理方案干预,对比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科 PICC置管 护理方案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慢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殷美华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5期366-366,共1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慢性高血压患者的积极效应。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慢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就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压控...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慢性高血压患者的积极效应。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慢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就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控制、坚持运动、坚持用药和遵医嘱用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自行调整药物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高血压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良好控制血压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慢性高血压 应用体会
下载PDF
如何加强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10
作者 陈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20期102-102,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的发展,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所占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老年人随着机体的生理性老化,焦虑、孤独感和无价值感的产...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的发展,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所占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老年人随着机体的生理性老化,焦虑、孤独感和无价值感的产生,情绪变得幼稚,像儿童一样稍有照顾不周和不顺从他的意愿时就生气。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而性格的改变,大多是外界原因引起。由于长期住院与亲人的沟通交流较少,得到的关怀也较少,加上住院环境使得患者几乎与社会环境脱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人口老龄化 情绪低落 生理性老化 老年人 医疗保健 社会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