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探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方丽兰 余更生 李晓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3期529-530,共2页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赫赛汀治疗,试验组给予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赫赛汀治疗,试验组给予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赫赛汀与多西他赛联合对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赛汀 多西他赛 转移性乳腺癌 疗效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方丽兰 余更生 林秀欣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EA、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CEA、CA199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阿帕替尼 化疗 疗效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衰老相关基因构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模型
3
作者 李晓平 邱超然 +2 位作者 余绮荷 陈奇仰 方月湾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6-12,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衰老基因,并构建预测乳腺癌预后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2010年9月至2015年6月美国国家癌症中心收集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NA转录组测序数...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衰老基因,并构建预测乳腺癌预后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2010年9月至2015年6月美国国家癌症中心收集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NA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Aging Atlas数据库检索出衰老相关基因,比较并筛选出正常组织与乳腺癌组织的差异衰老基因。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和Lasso回归筛选出预后相关的衰老基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危险系数的中位数作为截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纳入患者年龄、T分期、N分期及风险模型构建Nomogram,最后利用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软件对预后相关的衰老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19个表达差异的衰老基因,单因素Cox回归筛选出10个预后相关的衰老基因,其中包含2个抑癌基因(NRG1、IL2RG)和8个促癌基因(EIF4EBP1、MMP1、PLAU、MMP13、RAD51、FGF7、DLL3、IGFBP1)。通过Lasso回归构建10基因预测模型,发现高低风险组之间的预后存在显著差异(P<0.001)。Nomogram模型对乳腺癌患者3年的预测准确性高。GSEA发现高风险患者的基因显著富集在细胞周期、同源重组等信号通路等。而低风险患者的基因显著富集在JAK-STAT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中。结论基于衰老相关基因构建的模型对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良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物信息学 衰老基因 预后
下载PDF
中人氟安联合亚砷酸治疗晚期肝癌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潘岐作 陈昌南 +5 位作者 苏铭俊 林云笑 谢峰 钟妙文 林大任 商健彪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5期682-683,共2页
目的探讨皮下植入中人氟安(氟尿嘧啶缓释剂,5-fluorouracil sustained-release,5-FU)联合静滴亚砷酸注射液(Arsenous acid)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所有患者均为晚期肝癌和术后或介入术后复发的病例,对照组55例予静滴亚... 目的探讨皮下植入中人氟安(氟尿嘧啶缓释剂,5-fluorouracil sustained-release,5-FU)联合静滴亚砷酸注射液(Arsenous acid)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所有患者均为晚期肝癌和术后或介入术后复发的病例,对照组55例予静滴亚砷酸每日10 mg,连用14 d为一疗程;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予一次皮下植入中人氟安300500 mg。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KPS评分)、生存期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9%、34.5%,临床获益率为85.7%、65.5%;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41±0.32)年、(0.98±0.26)年(P〈0.05);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轻-中度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或黄疸加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但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对症治疗后病情缓解。结论皮下植入中人氟安联合静滴亚砷酸治疗晚期肝癌效果显著,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两药具有协同作用,毒副反应轻,为治疗晚期肝癌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皮下植入 中人氟安 亚砷酸
原文传递
颈动脉支架术对远期血压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世文 刘冬英 +1 位作者 黄焕章 唐开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患者术后远期血压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3例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术后3-6个月与术前的血压变化特征。按照收缩压是否下降分为2组,分析性别、年龄、术中低...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患者术后远期血压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3例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术后3-6个月与术前的血压变化特征。按照收缩压是否下降分为2组,分析性别、年龄、术中低血压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支架位置、合并其他颈部血管狭窄及残余狭窄程度等因素,行非条件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收缩压、舒张压、降压药使用种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心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合并其他颈部血管狭窄与患者远期收缩压下降有关。结论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患者远期心率无影响,可降低远期收缩压和舒张压。影响患者远期收缩压的下降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年龄大、术中发生低血压、无高血压史及无合并其他颈部血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血压 相关性
下载PDF
CT测量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莫华贵 黄远翘 +3 位作者 马滚韶 徐勤 邬黎平 方丽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究术前CT测量髋臼股骨颈联合前倾角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TH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骨科接受THA治疗的90例(90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48例术前通过X线和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髋臼股骨颈... 目的探究术前CT测量髋臼股骨颈联合前倾角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TH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骨科接受THA治疗的90例(90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48例术前通过X线和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髋臼股骨颈联合前倾角,并拟定最佳的联合前倾角实施THA,为CT组;余42例术前不进行CT测量,为X线组。记录两组手术完成情况及手术效果,CT组术后通过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3D-CT)技术评估髋臼杯前倾角、髋臼股骨颈联合前倾角与术前拟定角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前、术后下肢长度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术后2、3个月髋臼杯前倾角、髋臼股骨颈联合前倾角与术前拟定角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术后2、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X线组(P<0.05);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X线组的21.43%(P<0.05);脱位、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略低于X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次接受THA治疗的DDH患者,术前CT测量髋臼股骨颈联合前倾角有利于拟定最佳联合前倾角调整方案,继而可获得最大的初始稳定性,改善手术效果及减少假体脱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髋臼 股骨颈 髋发育不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41例晚期鼻咽癌疗效观察
7
作者 陈文珊 王智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目的评价PF方案(顺铂及5-氟尿嘧啶)以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肝、肺转移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41例接受PF方案治疗鼻咽癌肝、肺转移病例。按不同给药方法分为两组:A组22例,5-Fu 3.0 g/m2120小时持续静脉输注;B组19例... 目的评价PF方案(顺铂及5-氟尿嘧啶)以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肝、肺转移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41例接受PF方案治疗鼻咽癌肝、肺转移病例。按不同给药方法分为两组:A组22例,5-Fu 3.0 g/m2120小时持续静脉输注;B组19例,5-Fu 600 mg/m25天间断静脉输注。所有患者至少接受两个疗程化疗。结果A组有效率86%(CR3例,PRl6例),B组有效率52%(CR1例,PR9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多为Ⅰ°~Ⅱ°。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方案5-Fu持续静脉输注法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优于5-Fu间断静脉输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鼻咽癌 顺铂 5-氟尿嘧啶 静脉输注
下载PDF
双环醇片预防乳腺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并发脂肪肝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方丽兰 余更生 李晓平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3期248-249,共2页
目的探析双环醇片预防乳腺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并发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患者,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肝脾、血脂的影像学变化及脂肪肝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肝功能改善及血脂升高情况不显著,脂肪肝发生率为15.0%,... 目的探析双环醇片预防乳腺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并发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患者,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肝脾、血脂的影像学变化及脂肪肝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肝功能改善及血脂升高情况不显著,脂肪肝发生率为15.0%,应用双环醇片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伴有不同程度上的肝功能损伤和血脂升高情况,脂肪肝发生率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同时服用双环醇片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脂肪肝的几率,安全性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片 乳腺癌 化疗 内分泌治疗 脂肪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